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曾记否----三个女大学生秩事 >

第24部分

曾记否----三个女大学生秩事-第24部分

小说: 曾记否----三个女大学生秩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鳎话思梢奥砟咽铡

  有时像朋友那样谈起爱情,滔滔不绝,还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以表述自己的态度。李秋敏看得出这些都浸透了于伯逊的良苦用心,让她欣佩,让她感动。她多次强迫自己尽快忘掉艾强,要有良心地多想于伯逊的好,最大限度地腾出空间来,让于伯逊深深扎根自己显得有点儿乱七八糟的脑海里,也就是像妈妈所说的要和于伯逊多沟通,多培养感情。可最终的结果是:这太违心了,也太为难自己了,她无论如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她曾尝试着回信时把于伯逊当作自己倾心相爱的人,向他厰开心扉,说上一些情意绵绵的话,可字落到纸上,自己先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本来没有什么的一句话,她说给了于伯逊就显得那么生硬,那么不自然,开始她想可能是自己还从来没有给恋人写过书信造成的,就强迫自己一定要坚持把信写完整,可顺着自己的思路走,写来写去,还是不咸不淡,没滋没味的,连她自己都觉得这信回得真没意思。 最后她弄明白了,于伯逊作为一个朋友那是无可挑剔的,也绝对是一个好兄长 ,可要是把他作为和自己相亲相爱朝夕相处并厮守一生的伴侣,她是怎么也无法产生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意的,不能做到刻骨铭心,她认为那就不是爱情。

  几个回合下来,于伯逊也品味出了李秋敏对自己的冷淡,他不想让自己像个跳梁小丑似的,他虽然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可也明白强扭的瓜不甜,还是顺其自然吧! 

  对于于伯逊的态度,妈妈已经有所察觉,几次来信表示了对秋敏的失望,希望她一定要紧紧抓住这天赐良缘,见秋敏回信依旧不痛不痒的样子,气得吴书勤就差捶胸顿足痛骂秋敏有眼不识金镶玉了。她不知道李秋敏这时已经被另外一个人深深地吸引了。

  这个人叫邵军。李秋敏是春季在省里大学生演讲比赛时结识的邵军,参赛那天他们在后边的一个小会议室做准备,按照抽签顺序邵军知道自己演讲完了就是李秋敏,就主动地和李秋敏打招呼,因为赛前有点儿紧张,李秋敏只是礼节性地和他搭了几句话,只知道他叫邵军,在y大学城市规划专业 。

  演讲结束后,李秋敏惴惴不安地回到准备室见带队的团委老师。团委的老师说她开始稍微有点拘谨,但后来越来越放的开了,整体还是很不错的。李秋敏心想这次能来参赛,是经过校内的大赛被推选上来的,如果不能拿奖,回去可不太好交代,所以听团委的老师说完还是很没自信。邵军见她仍疑心重重,就主动地走过来安慰她说:“你表现的确实不错,一定会得奖的。”

  李秋敏很感激地向他点了点头,说:“我只想自己紧张的事了,你演讲时我都没顾得听,你一定讲的不错吧?”团委老师笑着说:“他讲得实在是好呢,我看得是一等奖!”邵军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笑着说:“老师您过奖了,我也很紧张呢!”直到这会儿李秋敏才看清邵军中等个头,虽然皮肤微黑,但端正的五官,给人憨厚踏实的感觉。

  那次邵军得了一等奖,李秋敏得了二等奖。

  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十一”李秋敏和邵军在返校的火车上不期而遇。

  李秋敏是去打开水时在过道儿碰上邵军的,邵军知道李秋敏和自己在同一个车厢,就说帮李秋敏把坐位调到自己这边,说这样说话方便,李秋敏也正在为这七八个小时没人说话烦心呢,就很顺从地听邵军的安排,坐了过来。

  通过交谈,李秋敏得知其实演讲比赛时他的考研分数就已经出来了,现在已经是D省某高校住宅工业化研究方面的建筑学研究生了。李秋敏听他说已经上了研究生,非常地惊讶,她知道研究生招生刚刚恢复不久,招收的人数不是很多,能考上研究生一定是非常优秀的人,就笑着说:“那在同龄人里你可算是一路顺风了,你是怎么走过来的说给我听听好吗?”邵军说:“哪里,其实我很坎坷!”李秋敏睁大了眼睛。

  邵军说自己是k市人,一听邵军是k市人,李秋敏马上兴奋地说:“啊!我也是k市人。”

  邵军说“地震时,你在k市吗?”

  “不在,我的童年是在北京奶奶家度过的。”

  “地震时你的家人怎样?”

  “还好,我们家那个楼质量还好,没有倒塌,只是裂了很大的缝子。”

  “我没有你们那样幸运。”

  邵军接着说他的父母和一个妹妹都在地震中丧生了,一个斜搭着的预支板儿让他逃过了这一劫,是叔叔把幼年的他接到C市抚养大的。叔叔家有三个孩子,生活也不富裕,为了减轻叔叔家的负担,邵军从上大学时就开始做家教了,加上奖学金,使他还算顺利就把大学上完了。邵军本来不想再上研究生了,可叔叔劝他,说研究生招生刚恢复不久,将来毕业了国家肯定非常重视,你有那么好的天赋,学的又是城市规划,这个专业将来肯定大有前途,考考试试,如果考上了,我们就都再苦几年,让你将来有个好前程。邵军觉得叔叔说的有道理,就想自己可以多做两份家教,三年的时间好过,一定要把这个学上完。

  李秋敏一直静静地听着,偶尔搭一句话,尽量不去中断他,从他的话语中她品味出这个人很善良、很努力、有才气、又很有教养,最让人感慨的是这个人太朴实了,不像有些年青人,生怕自己贫穷被人嘲笑,总是装的很富有,哪怕是说慌。

  看李秋敏一直静静地听自己诉说,邵军没有感到一丝的拘谨,他们很快就像相识了很久的老朋友,无拘无束地谈天说地,不知不觉中时间过的飞快。见李秋敏快要到站了,邵军鼓足了勇气说:“上次参加演讲后就想问你要通信地址,但我怕太唐突了没敢张口,这次让我们又碰上了,你听人家说过吗?一次相遇是巧合,两次相遇就是缘分了,我可不能再失去这个机会了。我觉得能和一个学医的朋友通通信是件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以后再有头疼脑热的小病就不用去医院了,写信求助就行了。”李秋敏爽快地给了他自己的地址,她觉得和这样的人通信,他的社会阅历会给自己开阔眼界的机会。

  邵军每次来信都是那样的热情洋溢,他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感受像写散文似的写给了李秋敏,也传递给李秋敏他热爱生活,专心学业的那种执着。一次他在信中说,他的导师曾经是去德国的访问学者,回国时在学校的支持下不仅带回了在国内处于高端的实验设备,还自费为学校买回了大量目前在国内还见不到的专业书籍及杂志,不仅让学校在这个研究领域明显地有了提升,最近又获得了国家级项目的科研课题。他为他导师的人格所感动,现在他们正在导师的带领下,参加这个课题组的奋战,他说自己是幸运的人,不是每个学子都能碰到这样好的导师和机会的,他会倍加珍惜。

  还有一次他在信中写到“当我看到那些失明、肢体残缺、行动不便还有那些路边乞讨的人,我感谢上苍给了我健全的身体,给了我莫大的幸运,让我在那么大的灾难中死里逃生,又让我有那么好的亲人让我衣食无忧,还让我赶上了这样的好时代,可以如愿地学习、生活。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没有理由不好好生活,不好好学习,我要积蓄我所有的能量,等待着让我报答的那一时刻,报答让我拥有这一切的国家,报答我的亲人,报答我的老师,还有我的朋友......”  

  李秋敏被他的纯朴、忠厚深深地打动了,也被他知恩图报的善良所感动,更增加了几分对他的敬重,每次回信也把自己的情况简要的向他汇报一下,有时还想听听他的见解,两个人成了彼此倾诉的好朋友。

  “五一”节就要到了,三天的假期,同宿舍的人,有的要利用这短短的假期回家探亲,有的约伴要去关外的长城踏青,有的说哪也不去,过三天谁也管不着的日子,想吃就吃想睡就睡。

  放假的前几天李秋敏接到邵军的来信,约她利用假期去他那玩玩。接到信后她思量了许久,那个城市她虽然没去过,但她知道那没有什么可玩的,没有什么古迹,也没有什么大的公园,再说那边比这边还要冷,恐怕还没有多少绿色,可她知道邵军约她去那绝不是只为了观赏景色,是想让她和自己走得更近,让她更了解他。

  这段时间是李秋敏的情感生活最复杂的时期,是从小到大不曾经历过的,和邵军的邂逅相遇到书信往来是她使料不及的,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有了心心相印的感觉又是她梦寐以求的,她的这种感觉,是于伯逊一见钟情后,又做了很多努力,李秋敏也想找却一直没有找到的。

  和邵军的这种感觉,只有想到艾强时曾有过,可通过买车票的事,她知道了艾强对自己没有那个意思,如果要是有,那次回家他们一定会坐到了一块儿,造成缩短彼此距离,创造相互肯定、相互融合的机会的,买票事件让李秋敏有种热脸贴到了冷屁股的感觉,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很长时间不能释怀。痛定思痛,她想清楚了,单恋虽然也是爱情,可没有结果的爱情,只是自寻烦恼,不如早点淡忘,尽快从那种感觉中逃脱出来。

  大学生活丰富了她的阅历,让她的心境已经从浮动的激情走向稳定的理性,对爱情的理解也由朦胧走向真实。

  自从经历了陈畅和伊然的先后离去,她变得成熟起来。

  陈畅的单纯、幼稚,让她弱不禁风,像一支刚刚驶出港湾的小船,就被迎面扑来的风暴搁了浅,虽然她还会再次参加高考,走进大学,可二十岁经历的心灵创伤会如影随形相伴她一生。

  善良、执着的伊然,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找到人生的风向标,糊里糊途的中途折帆,尽管她也会到达人生的彼岸,可要渡过漫漫苦海,她要付出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向的。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李秋敏明白了,社会给了每个人前途似锦的机会,也不会忘记把无情的挑战一同带来,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是需要有人先交出学费的,你先交了,别人就可以少交,你付出了代价,别人就可以不走这段弯路。看着两个花样年华的好友在爱情的问题上,过早地经受了风霜雨雪,先后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让李秋敏心痛,让她为此挽惜,也让自己知道了爱情虽然不是生命的全部,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她将会让你生命的旅途坎坷无比。

  她冷静地审视自己和邵军的交往,虽然也是缘于一见钟情,但随着彼此的往来,她发现这个一见钟情是双向的,是邵军和她一同擦亮了心灵的火花,邵军不仅是自己感情上可信赖的朋友,也是今后事业上的良师益友,和邵军的交往,不单单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还会获得精神上力量的支撑。她不想在个人的感情问题上再徬徨了,不想失去上苍给她带来的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她想有自己的追求,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找寻人生的另一半。

  她有了想了解邵军、接近邵军的想法,经过再三的思量之后,她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