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31部分

帝国风云-第31部分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发炮弹,就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冯承乾皱起眉头,觉得提尔皮茨的话有些道理。

战斗中,打击“吉野”号的是“摄远”号,而大清在采购“摄远”等四舰时,采纳了冯承乾的建议,大量采购穿甲弹。

实战证明,在装甲舰的战斗中,穿甲弹才是最好的选择。

显然,这是与风帆时代海战的区别之一。在风帆时代,用来纵火的高爆弹与燃烧弹才是对付战舰最有力的武器。

对帝国海军来说,这也是一个重大启示。

过了一阵,提尔皮茨放下望远镜,对冯承乾说道:“伯爵大力支持研制长身管火炮,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

“你是说,我能未卜先知?”

提尔皮茨笑了笑,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说实话,我对海军的认识连你都比不上,只是对技术发展有一些见解而已。之前是摸黑前进,运气好一点,恰巧被我碰上了而已。”冯承乾也笑了笑,说道,“看来,今后各国都会大力研制长身管火炮,而且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舰炮的穿甲威力,穿甲弹将在海战中取代其他弹药。”

“有矛就有盾,战舰的装甲也会增强。”

“问题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限度,达到极限之后就很难进步了。”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今后的战舰,肯定是越早越大,但是终究会达到极限。如果仅仅比拼战舰吨位,我们占不到便宜。”

“伯爵的意思是……”

“只有另辟蹊径,我们才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不至于过度耗费国力,在帝国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打造一支足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强大舰队。”冯承乾长出口气,“如果偏离了这个宗旨,我们肯定会败下阵来。”

“伯爵能看得这么长远,确实让我佩服。”

“佩服就不用了,心里明白就好。”

此事,太阳已经落到海天线以下,黄昏来临,激烈的战斗已经结束。除了三艘老式巡洋舰与几艘鱼雷艇之外,北洋舰队没有遭受更大的损失,日本舰队也没有战舰战沉,这是一场没有结束的海战。

 第三十九章 朽木难雕

虽然大东沟海战以北洋舰队主动撤退收尾,但是这场战斗并没分出胜负,双方没有损失主力舰。/ 

日落后,帝国远东舰队也转向返航了。

打到这个时候,北洋舰队并没战败,只要纠正以前犯下的错误,依然有机会在海战中击败日本舰队。

问题是,北洋舰队能重振旗鼓吗?

两天后回到胶州湾,冯承乾收到里希特霍芬发来的消息,北洋舰队已经退入旅顺,准备修理受损战舰。

组建北洋舰队时,大清就把旅顺打造成舰队母港,兴建了大量基础设施。

仅仅一天之后,外出侦察的战舰发回消息,伊东佑亨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出现在威海卫外面。

“这个日本舰队司令官的胆子真够大,竟然找上门来了。”

“你觉得伊东佑亨胆大?”

提尔皮茨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没有胆量,怎么敢找上门来?”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北洋舰队的修船设施全在旅顺,伊东佑亨肯定能想到,北洋舰队没有回威海卫,而是去了旅顺。如果他真有胆量,就应该前往旅顺。听说,旅顺号称远东第一堡垒。”

“你是说……”

“没能在大东沟一举歼灭北洋舰队,伊东佑亨肯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就算有主力舰遭到重创,他也不能率领舰队返航。不能退,只能进,伊东佑亨非常聪明,率领舰队去威海卫堵门,摆明了是在避战。”

提尔皮茨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大概明白了冯承乾的意思。

“北洋舰队没有战败,如果能够鼓起勇气,抓住日本舰队孤军深入的机会,还有机会反败为胜。”

“伯爵觉得,北洋舰队还有勇气再战?”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冯承乾叹了口气,说道,“大东沟一战,北洋舰队锐气尽失,而且上到李鸿章,下到普通水兵,没有一个人知道舰队存在的价值,也就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这支强大的舰队。”

“伯爵的意思是……”

“恐怕,不会再有大东沟那样的海战了。”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北洋舰队的司令官懂得如何使用一支舰队,根本就不会有大东沟海战。以北洋舰队的实力,完全可以主动找上门去,把日本舰队赶出黄海。即便日本舰队奋起反抗,在之前几个月,日本也不可能肆无忌惮的向朝鲜增兵,朝鲜战场上的局面肯定截然不同。战争还没爆发,最终的结果就已确定,还有什么好打的呢?”

“这么说,北洋舰队会束手就擒?”

“即便不是束手就擒,也是坐以待毙,反正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冯承乾看了眼提尔皮茨,说道,“日军肯定会攻打旅顺,以此为跳板攻占辽东半岛,实现进军大陆的夙愿。清军肯定会死守旅顺,但是谈不上决一死战。如果有可能,日军还会进攻威海卫,彻底消灭北洋舰队。”

“果真如此,这场仗恐怕要打上好几年。”

“最多几个月。”

“这么快?”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北洋舰队龟缩在港口里面,日本在黄海上的海运就不再受到威胁,也就不再需要从陆路推进,完全可以从海上攻打旅顺与威海卫,绕过清军设在鸭绿江上的防线。”

“果真如此,确实只需要几个月。”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冯承乾长出口气,说道,“清军装备了我们提供的马克沁机关枪,日军没有这种先进武器。如果清军懂得合理使用这种武器,把其威力发挥出来,旅顺与威海卫将成为日军的葬身之地。”

“伯爵认为,清军有这样的能力吗?”

冯承乾笑了笑,没有回答提尔皮茨的问题。

别说落后的清军,即便最早采购马克沁机关枪的英国,也要等到十多年后,才在布尔战争中认识到了这种武器有多么厉害。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西方列强才知道机关枪改变了战争面貌。

清军战斗力低下,根本原因并不是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

与冯承乾预料的一样,夺取黄海的制海权后,日军没有跨过鸭绿江,而是走海路,直接攻打旅顺。

只是,冯承乾没有料到,日军的战略更加大胆。

十月二十四日,在准备充分,且北洋舰队不敢出战的情况下,日军同时在鸭绿江与旅顺发动进攻。

很明显,日军采取了两路进攻的策略。

按照冯承乾的判断,日军在鸭绿江上的进攻是佯攻,意图是牵制退守满洲的清军,为进攻旅顺分担压力。

很快,冯承乾的猜测就得到了证实。

十二天内,两万多名日军在旅顺附近的花园口登陆,而李鸿章下令死守旅顺,清军竟然坐视不理,让日军顺利上岸。

当时,抵抗登陆日军的,竟然是当地自发组织起来的农民!

进入十一月初,日军首先攻占了金州,夺得了大连湾。

在大连湾休整十日之后,日军在十一月十八日向旅顺进军,沿途清军闻风而逃,连清军将领都纷纷出逃。二十一日,日军向旅顺发起总攻,一天之后,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就沦陷了。

旅顺陷落前,北洋舰队逃至威海卫。

因为大多受损战舰还没修复,所以北洋舰队依然龟缩在港口里面,应李鸿章的命令不得出海作战。

躲在威海卫,战舰就能修好吗?

要知道,在这附近,除了旅顺,就只有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控制的胶州湾有较为完善的舰船修理设施。

十一月二十二日,冯承乾收到了李鸿章的请帖。

显然,李鸿章请冯承乾前去,肯定与北洋舰队的事情有关,多半是让冯承乾帮助修缮受损战舰。

考虑再三之后,冯承乾以患病为由,没去见李鸿章。

旅顺失守之后,大清战败已成定局,冯承乾觉得没有必要去趟这潭浑水,更不能充当出头鸟。

再说了,就算帮助大清保存了北洋舰队,又能怎么样?

李鸿章不想承认战败,可是他上面的主子早就没有取胜的信心,大清很快就会向日本乞和。

只是,打到这个时候,日军也是兵困马乏,且伤亡惨重。

虽然日军宣称,在攻打旅顺的时候仅伤亡百余人,但是根据里希特霍芬提供的情报,仅在二十一日,日军就有上千人阵亡。其中大多数都是被马克沁机关枪打死的,日军不知道该如何对付火力强大的机关枪。

最严重的,还不是伤亡,而是日本准备的战争物资即将告罄。

大清还没投降,战争还没结束,如果此时停战,日本得不到多少好处。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日本把重点放在了后方,天皇亲自出面,号召国民为前线将士捐赠物资。

必须承认,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国家很有凝聚力。

一时之间,从皇室到平民,所有日本人都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那点物资送往前线,供将士使用。

一五年一月下旬,在整顿齐备之后,日军才出兵攻打威海卫。

此时,北洋舰队的主力战舰已经修缮,至少能够出海作战,清军也做了调整,可是已经丧失了迎战日军的信心与勇气。

这场战斗,就在离胶州湾不远的地方。

冯承乾没再呆在大后方等消息,而是让提尔皮茨给他安排了一队护卫,亲自赶往威海卫附近观战。

这场战斗,打得比冯承乾预料的更加惨烈。

三天之内,佐久间马太中将指挥的第二师团与黑木为桢中将指挥的第六师团,共计二万五千名日军在龙须岛完成登陆。经过七日休整,日军在三十日开始猛攻威海卫南帮炮台。虽然驻守炮台的清军只有三千人,但是在周家恩营官的指挥下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最终全歼了三千守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大寺安纯少将被清军的炮弹炸死。他也是这场战争中,日军阵亡的唯一将领。二月三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驻泊的刘公岛成为孤岛。虽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致书丁汝昌,让其投降,但是遭到丁汝昌拒绝。五日,北洋舰队旗舰“摄远”号中雷搁浅。十一日,在主力舰全部战沉或者遭到重创后,丁汝昌在主降将领的逼迫下自杀殉国。十四日,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暥雍嗲┒锻=翟肌罚n栏勰诮18弧17豕号谔ㄓ胨芯滴镒式桓站j呷眨站锹搅豕海n篮>叵萋洌毖蠼6尤裁弧?

威海卫陷落,大清已经战败。

只是,李鸿章不愿意承认战败,接下来清军在辽东半岛上发动了四次反击,不但被日军击退,还在兵败后接连丢掉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清军在辽河东岸的六万余大军尽数溃退。

此时,已经是三月了。

有趣的是,战争还没结束,年初的时候,大清派遣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驯服邵友濂,聘请美国国务卿为顾问前往日本求和。这个时候,日军正在猛攻威海卫,在军事上取得节节胜利,自然胃口非常大,气焰也极为嚣张,而大清官员根本没有认识到已经战败,谈判自然无果而终。

等到威海卫陷落,清军从辽河东岸撤退,剩下的只有“无条件投降”了。

 第四十章 列强干涉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李鸿章一面在辽东组织抵抗,一面积极与日本议和。// 

虽然日本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国力有限,而且战争产生的巨大消耗已经使日本国内经济严重倒退,甚至连食品供应都极为紧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决定见好就收,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