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绿金时代 >

第3部分

绿金时代-第3部分

小说: 绿金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克的雄心壮志正在慢慢实现。最先迎来的客户是那些具有教育传播功能的客户——愿意为学生展示“生态环境”的学校或是向公众展示生态项目的非营利组织。但没准哪一天,就像WSD员工所经历的那样,某家公司总部的员工某一天从办公室的窗外望过去,欣喜地发现楼下樱桃树的樱桃成熟了,中午的水果肯定就是一盘新鲜的樱桃。这也许很快就会实现,要知道“校园式”的办公环境当年也是从学校里拷贝过来的。
  快乐的小猪
  对于尼可拉斯?诺思通(Niclas Nordstrm)和马蒂亚斯?诺思通(Mathias Nordstrm)两兄弟来说,他们选择一边做农夫,一边经营农场里的食品店、餐馆、酒店和会议中心,这完全是受他们父母的影响。他们的父母过去住在城市,做着与农业毫不相关的工作,但为了满足自己拥有一座农场的梦想,便开始了做农夫的生涯。
  谁也没想到“外来的农夫”居然把事情做大了,让周围农场的邻居们刮目相看。如今,他们一家经营的Ang*allen有机农场不仅在瑞典南部城市马尔默的附近家喻户晓,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所青睐,这些游客正是为瑞典的“生态旅游”慕名而来的。
  所谓“生态旅游”,就是住在生态设计的酒店,吃在有机餐厅,使用节能的交通工具,欣赏自然的风景。Ang*allen有机农场正好吻合了所有的需求:农场的庄稼不使用任何化学物品;当季的蔬菜、水果直接供应给自营的有机餐厅,并且在食品店里出售;游客可优先采购农场里无法出售的其他有机食品;位于绿树成荫的农场里的小酒店采用了简洁而不失格调的生态设计;整座农场采用节能的能源方案,并关注周围的水域生态。
  如果仅仅是这些特质的话,Ang*allen有机农场也许只会给人留下一个安宁和谐的印象,给Ang*allen有机农场带来名声的是一群小猪。Ang*allen有机农场的LOGO就用了一头小猪作为形象代言。“你知道瑞典最快乐的小猪在哪里吗?”马尔默的导游总会带着神秘的语调告诉游客,“在Ang*allen有机农场里,生长着一大群快乐的小猪,它们真的好可爱!”导游没有言过其实,看看一只只在风景如画的农场天地里活蹦乱跳的小猪们就知道了。
  农场的主人,也就是尼可拉斯和马蒂亚斯的父亲罗尔夫?艾可尔?诺思通(Rolf Axel Nordstrm),制定了一套动物福利的特别标准,比如所有的牲口出生以后,经过两个月的室内生活以后,就可以到户外看看风景,自由活动了。农场同时也遵守一套严格的屠宰规范,既保证食品的安全,又考虑到对动物的尊重。Ang*allen有机农场出产的有机猪肉,常常会让游客在大快朵颐后,还想买下几包带回家。
  “如果我本来出生于一个农民的家庭,也许我不会这么成功。”罗尔夫有一次坦言道。虽然如今瑞典的“生态旅游”日益声名远扬,但五六年前,对于马尔默附近一带传统的农场主来说,Ang*allen有机农场的做法似乎过于标新立异。安安分分地做农场该做的事情,对于普通的农业家庭来说,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出生于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家庭的罗尔夫却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特别是当他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不仅仅想从农场里买些猪肉带回家,而且对农场本身产生了兴趣之后,一个火花产生了:为什么不让这些顾客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呢?为什么这里不能开放给别人举办一场农场婚礼呢?于是,Ang*allen有机农场进入了一个新领域:旅游业。
  要是罗尔夫只是想让游客吃一下农家餐,体验一下普通农场的生活,那么Ang*allen有机农场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乐”的场所而已,任何一家后来居上的农场都可以复制它的经验。罗尔夫显然一开始就想好了,他想要做一个有附加价值的真正的“有机生态农场”。2008年,Ang*allen有机农场的餐厅被《米其林指南》评为瑞典最佳生态餐厅。通过多年的经验和投入建成的一套生态农场运营体系,当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复制的。
  

小人国的故事——迷你化背后的低成本(1)
“他从台上下来,命令他的人在我的两侧放几副梯子,大约100个居民就将盛满了肉的篮子向我的嘴边送来。……从形状上看,有些像是羊的肩肉、腿肉和腰肉,做得很有味道,但是比百灵鸟的翅膀还要小,我一口吃两三块。步枪子弹大小的面包一口就是三个。……接着我又表示要喝水,他们从我吃东西的样子看出,少量的水是不够我喝的。这些人非常聪明,他们十分熟练地吊起一只头号大桶,然后把它滚到我手边,撬开桶盖。我一饮而尽,这我很容易做到,因为一桶酒还不到半品脱。”
  这是《格列佛游记》的经典片段。在一次风暴中,水手格列佛所乘的船沉没了,他漂流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当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脚被捆住,有很多几英寸高的小人围着他。他被绑架到了小人国。
  不知道细心的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所在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当然,在变小之前,我们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大的过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不断地满足着自己的物质欲望,“升级”着自己的生活。总会有更大的房子造出来,有越野车满足人们的梦想。楼越建越高,2010年1月,背负着巨额债务的迪拜不顾全球异样的目光,自豪地宣布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竣工,远超第二高楼508米的台北101大厦。单是清洗这第一高楼的玻璃就要耗时3个月。可是,这个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并没有得到太多赞赏,相反,更多批评的声音开始出现。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某些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很多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开始理解古人所说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简单道理。出于节约资源的考虑,小型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5盎司的牛排变成了4盎司,排气量20升的汽车变成了16升,小包装的产品不停运往超市的货架,那种感觉,真像是身处在一个小人国里,一口可以吃掉3个面包。而且没有人会否认这样一个道理,小型化意味着有降低成本的空间。
  汽车洋房像玩具
  柯尔斯顿?布鲁克纳?莫滕森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士,她曾经开的是GOLF GTI,还有一辆TUMBO,开大车已经是她和家人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当她见到Buddy这种最多容纳3个人的小型车的时候,她第一反应就是,这车太小了。她还有孩子,还有狗,不过这车的确设计得很酷,她忍不住想试试。
  柯尔斯顿开Buddy还不到一周的时候,一天她开车遇到红灯,旁边停着一辆大车,车上坐着5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大声放着音乐,他们摇下车窗,大声喊着:“我们爱上这辆车了,这是什么车?”柯尔斯顿开心极了,那一周她心情都特别好。
  刚开始人们也会嘲笑她,因为她所住的街区很多人开的都是豪华车。每天早上,她和女儿开着小车去上班,与这些大车格格不入,因为它太像一个玩具了。不过有一天,一个身穿阿玛尼西服的男士向她走来,对她说:“看到你开这样的车,让我开始产生一种羞愧感。”后来,这个街区上开小车的人越来越多。
  且不说小车如何节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单是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也容易抓住人心。粗略计算一下,在中国市场,如果选用一辆16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车,与中型车相比,在初始购车成本上,便可节约5万~10万元。而在使用过程中,按小型车百公里油耗6升,中型车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假设一年跑20 000公里,每升汽油价格6元计算,一年油耗节约两三千元,10年就是两三万元。再看燃油税,目前,美国征收燃油税的税率是30%,日本是120%,德国是260%,法国是300%,中国大概在20%左右,税率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所以,小型化是无须再讨论的必然趋势,在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连疯狂热爱大车的美国人都开始逐渐放弃SUV越野车。。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小人国的故事——迷你化背后的低成本(2)
汽车越变越小,房子也一样。
  2002年,爱德华?玛斯瑞拉(Edward Mazria)在重读1972年的一本讲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书时,他就在想,事隔30年了,不知道现在建筑领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占总排放量多少比重。他让公司的年轻人去做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他很震惊。空气中50%的碳排放量都跟建筑相关,原来,开发商和建筑师们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而房子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玛斯瑞拉创立的组织Architecture 2030所做的调查,现在平均一所新造房子的大小,美国是2 400平方英尺(约223平方米)(跟1950年相比,增长了140%),加拿大是1 800平方英尺(约167平方米),日本是1 000平方英尺(约93平方米),而英国只有815平方英尺(约76平方米)。美国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建筑师们都在反思,人们真的需要这么大的房子吗?
  玛斯瑞拉现在到处在演讲,告诉人们通过设计更小、更绿色的建筑来节约能源。在一次国际论坛上他说,每年投资216亿美元在建筑领域的节能上,就能创造出216万个工作岗位,减少8 670万吨碳排放量,并且为消费者节约85亿美元——这是指数额巨大的水电费等。
  应该注意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做起“小”生意。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马修?伯曼(Matthew Berman)和安德鲁?科奇(Andrew Kotchen)最初成立KB Home公司的时候也是出于一种环保的意愿,他们了解到这样一个信息,在美国仅是住宅部分就占据了整个国家能源消耗的21%,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设计更小的房子,结果发现消费者很买账,绝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两年前在南加州,一个典型家庭(一对夫妻带两个孩子)的平均住宅面积是3 000~3 200平方英尺(约279~297平方米),而如今大概只有2 200~2 500平方英尺(204~232平方米)。在经济危机时期,一个3 000平方英尺的房子光是付电费就够让人痛苦的了。
  当然,鉴于消费者的选择是多样的,即使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小房子,还是有很多人只喜欢住奢侈的大房子。这些就由其他的公司来做,KB Home公司只专注做自己的那一块。
  当房子变成小电厂
  住小房子可以为家庭节约一笔不小的水电费支出,何乐而不为呢?而更让人兴奋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你甚至根本不用支付电费了,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房子产生的能量,每月赚取一定数量的钱。
  觉得不可思议吗?设想一下这样一所房子。你的屋顶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一个微型的风电涡轮机,其生产的可再生能量足够供你家庭的日常使用,包括停在车库里的电动汽车。当然这个房子有备用的电源,当可再生能量不足时会自动补上,两个系统是互相关联的。你可以通过iPhone实时监控家用电器的用电情况。你的房子就像一个小型发电厂一样,除了供给自身家庭能量之外,多余的能量可以卖给电力公司,还能赚取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