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虎丫和她的小伙伴儿 >

第14部分

虎丫和她的小伙伴儿-第14部分

小说: 虎丫和她的小伙伴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在表演节目,互相学习一下吧!”巧秀提议。

  铁蛋和锁柱表演武术,大眼大嘴儿的铁蛋长得粗胳膊粗腿儿,有棱有角。看他那英气劲简直想不出他还会画一手好画儿,吹一口好笛子。

  锁柱长得方头方脑,眼不大,厚嘴唇,说话粗声粗气,看上去憨厚老实,有一把好力气。两人一招一式,打得难分难解。

  下面是大春的独唱,他前些日子去乡里叔叔家,才回来就参加活动。大春爸爸一辈子耍秧歌,天生一付好嗓子。大春遗传了爸爸的天性,长得可爱,热情没有心眼,嗓子脆,他一唱,全场都静下来。

  “穿林海,跨雪原——”他唱的事现代京剧。唱了一个有一个,叫好声阵阵传来。

  扒苞米的妇女们也移过这边来,又听歌,又说笑,嘎嘎的笑声,大声议论,使场院分外欢腾。

  虎丫看到有十几个解放军也在帮忙运苞米,他们头上热气腾腾的冒着大汗。其中一个大个子手拿着白毛巾,边擦汗边指挥。等他们坐下休息时,虎丫一点点凑到大个子那边,问他:“你是新来的吧!以前没有见过。”“没错,今天刚到。”正说着,其他的孩子们也围过来。那个大个子招手:“欢迎红领巾!”大家有说有笑。

  虎丫又一次感到不是红领巾的苦滋味,连大个子也以为她是红领巾,可惜……虎丫没心唱歌了,坐在苞米堆上向外村孩子们说:“听着回去都学好,争取红领巾。没有红领巾,不是好孩子。”

  解放军又上岗了,机生隆隆,烟气腾腾,老科研烧开水,虎丫拿着碗,端着水,洒洒淋淋的绕过草垛,送给他们。解放军接了水,一口喝干,看虎丫仰脖瞅他,伸手把虎丫抱在怀里,对她说:“你是小虎丫?”

  “叔叔,怎么认识我?”小丫头奇怪了。

  “这个嘛——是秘密。”大个子卖起了关子。

  “谢谢乡亲们,谢谢红领巾!”

  “我——,我还没有红领巾……”虎丫声音小的象蚊子。

  “好好努力。”

  “嗯,叔叔,我一定争取红领巾!”燃油跳下地,跑了。

  如水的月光照在虎丫的脸上,照在忽闪着长睫毛的大眼睛上,她深情地看着解放军,心里暗暗说:“我一定要上戴着红领巾。”

  她情不自禁唱起了自编的儿歌——

  我是一只小燕子,

  迎着月光飞在蓝天,

  带着红领巾的梦想,

  带着心中的万语千言——

  不知啥时,场子静下来,只有虎丫的歌儿,在夜空中飘荡……

  我是一只小燕子,

  迎着月光飞在蓝天,

  带着对红领巾的思念,

  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虎丫现在一想到正式戴红领巾,心里就美滋滋的。巧秀找过她,对于这段时间的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表扬。这次只要算术考到八十分,就能入队了。每天梳头时她都要对着镜子练习敬队礼,多神气!她最爱看冬林哥哥和铁蛋在台上讲话时敬队礼的样子,黑铁蛋比冬林哥还棒,总有那么一股英气,灵气。虎丫自己盘算着入了队,再当上三道杠,我也像他们一样,站在台上搞大队活动……当她把这心思说给陈叔叔说,陈东故意逗她:“个头太小了。”虎丫踮起脚儿,陈东又说:“再挺胸抬头。”陈东故意又摇摇头:“还是差一点儿。”最后他自己憋不住笑,虎丫才放轻松。从此虎丫尽量挺直腰板,给自己一分神气儿。

第三十一章  细雨纷纷
清明前一天,杨柳河大堤上,正对小学苗圃的白杨树下,姑姑杏梅和陈东坐在坝坡上,他们两唠了一个多小时,看着西下的夕阳。陈东说:“这场大火把我烧明白了,小孩的事马虎不得,前一段我只想到锻炼一下孩子们,帮他们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干,忽略了后进的孩子。姑姑一拍大腿站起来:“陈连长,别那么说,亏了你前一阶段工作,虎丫他们才有了变化,出演小演出队。我都震蒙了,忙不过来,那还顾上他们。”陈东语重心长地说:“得顾啊,将来要靠他们,好多孩子,拉一把就好了,推一下就给了坏人,这是大事啊!”“是,你说的对,光靠学校也不行。”他看着自己露棉花的军装,苦笑着,有人穿过苗圃来喊姑姑。姑姑走了,陈东海坐在原处,他在思索,连白杨树枝儿也停止哗啦,只有开化的河,不时嘎嘎响,冰在裂化。

  虎丫被哥哥在信上批了一顿,怪她不该飞沙走石,闹得前功尽弃,嘠三又没影了,她也有点后悔,有点想不通,悄悄地走到陈东身后,歪脖看陈叔叔专注的样子。她又想淘气,踮脚尖靠近陈东的后背,冷不丁捂住陈东的眼睛。陈东说:“小虎丫,你一过来,我就知道了。嘴上哼歌,没有别人。”一回胳膊,小虎丫被拉到怀里。

  陈东拉着虎丫牵着手顺大堤走去,一大一小的剪影在夕阳下分外鲜明,不知陈东说了什么逗趣话,虎丫咯咯笑起来。

  “奶奶让我找你,给你补补衣服,烧破的地方太多了,有损市容。”后一句是虎丫加上的,说完嘿嘿直乐。

  陈东一进村,感到异样,乡亲们赶做棺木,姑娘媳妇抱来妆新被褥铺在里边,他问:“谁家人去世了?”人们也不回答。

  他找到成海才弄明白,原来相亲们要求当地风俗安葬救灾救火牺牲的战士。陈东说:“这要向上上级请示。”成海问:“请示啥?老百姓安葬子弟兵,亲人和亲人的事还用上级管?”“人家也有家属啊!”“家属不也得入土为安嘛?你现在就打电话问问,我也问问上边。”成海告诉大伙儿:“快干,弄好了,先停放在小学操场上。”

  陈东摇摇头,乡亲们的心情他理解,可是一想到活蹦乱跳的战友转眼即逝,他又涌上一股酸痛。无意中,他把手中的树枝扭成几段,他一个人默默走去,他的心又在淌泪啦。

  经上级批准,成海和村委会研究,在后山劈一块墓地,把三位战士葬在这里。老石匠刻了个大石碑上写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嘠三奶奶扶着碑哭成泪人儿。

  嘠三偷不到东西,饿的挺不住,偷偷回家找吃的,奶奶不在,他胡乱吃些凉的剩菜刚想走开,看屋里东西扔了奶奶一炕,大漆柜没了,他往外走,恰好乡亲们加夜班,为战士打棺材,磨石碑,奶奶坐在旁边哭:“打结实点儿,孩子们好好睡里边,我那口老柜好好改一改——”

  嘠三这才看见,从小就认识的老漆柜被抬了来,人们正做棺材,他躲到树后偷看,奶奶真的豁出来了,那是奶奶唯一的嫁妆啊!

  他心里很矛盾,他知道奶奶是对的,从地震以来,庄庄件件,都说明大兵不是仇人,是好人。他也开始信大兵,可这一回,大兵不会信他了,都是长毛他们害的,反正我也不想好了,我去找他们——小身影消失在夜里。

  巧秀和孩子们在给明天的安葬仪式扎白花,白纸裁成小块块,叠了两三层,用绳一扎,往中间翻开就是一朵,已经扎了百十朵,边扎边议论——“明天全村人都能去,四五百口子人,人人戴花,这花不够。”巧秀数着花说。

  陈东说:“给大人,拣主要的,扎多了浪费。”

  “叔叔错了,瞧不起小孩儿,我拿作业本去。”虎丫提了抗议。

  孩子们扎着白花,白花扎了一大箩筐,外面的春雨蒙蒙的下着。

  清明节,乡亲们拿着各种祭品从家赶来,为战士们下葬。

  乡亲们一片哭声。铁蛋,锁住和满囤三个男孩打着灵幡,陈东和抗震的战士们列队走来,向烈士敬礼。今天成海不让他们动手,一切由乡亲们亲手安排,陈东十分感动,看乡亲们象亲人一样,他也落泪了。

  虎丫和巧秀,玲玲把三条红领巾挂在棺材头上,抽抽搭搭哭个不停,很多村民跪下给棺材磕头。

  一班吹鼓手打着古老的葬歌,姑姑找来嘠三,特别把他安排在锁柱唢呐队里。雾蒙蒙的黎明里,长长的送葬队伍向新开的北山烈士墓地走去。一路上,烛光,纸钱飘洒在去北山的路上。

  村政府组织乡亲们,用古老的仪式为一位牺牲的战士下葬。立了碑,吹鼓手奏着古老的哀乐,三座新坟,在乡亲们的泪水中堆成……

第三十二章  虎丫入队
天阴了,飘起了小雪,雪又变成了雨。今天的大队会在安葬仪式之后举行。细雨蒙蒙中,铜鼓咚咚,号声响亮,队旗飘飘,庄严的大队会开始了。老军医,老科研和成海是特意参加的。

  老科研讲话:“烈士墓石1950年建的,前一排六座坟是1948年解放东庄牺牲在玉皇山上的战士。后排是座是60年杨柳河发大水救相亲牺牲的,最小的战士十八岁,入伍才三个月。为了救小孩,被大浪卷走了。我们东庄的孩子,要世世代代记住这些亲人,没有他们,就没有老百姓。”

  陈东接着发言:“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战士们死得其所。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而死,是光荣的。东庄的人民了不起,东庄的少先队更是不简单……”虎丫听叔叔从送鸡汤讲到哥哥火中救人,还提到她的歌,说得十分动情,虎丫使劲鼓掌,心中升起一股崇高感。

  孩子们戴着白花,神情肃穆,认真的听着,回忆着地震这段时间解放军的一幕一幕感人的事迹……

  新队员戴红领巾,宣誓,虎丫都是在极度的兴奋中度过的。爷爷送的红领巾,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哥哥用它蒙手电,桥头指挥汽车。她用红领巾为解放军叔叔包过伤口,至今那上面还有亲人的血迹。人们珍惜它,奶奶洗净了血迹,还给虎丫,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少先队员戴上它。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为了入队,她哭过,吵过,梦过,今天面对烈士墓,她又感到不够格了。老军医亲手给虎丫戴红领巾,然后领孩子们宣誓。她在心中默默保证:我要当个合格的队员,接你们的班。巧秀朗诵的“在队旗下”更叫虎丫感动不已——

  队旗,在头上飘啊飘,

  火炬,在心头燃烧,

  照亮一颗颗童心,

  照亮人生大道。

  今天,我在队旗下用功,

  明天,我去科研所报到。

  今天,我在队旗下飞跑,

  明天,我去奥运会夺标!

  今天,我在队旗下学做好事,

  明天,我为祖国走遍天涯海角。

  从队旗到团旗,

  从党旗到国旗,

  我要燃烧,我要燃烧!

  虎丫真的感到心中热乎乎的,烧得发烫。雨停了,出太阳了。队旗又红又亮。

  突然,嘠三穿过队列,来到墓前,咚咚地磕头泣不成声,还自己打自己嘴巴。陈东第一个跑过来拉起他,抱在怀里,又把大衣脱下,披在他身上,嘠三哭成了泪人。

  墓前的人都哭了。大家都为这一幕感动着。队会结束后,姑姑把巧秀他们几个找来商量去看冬林。孩子们一听就乐了。但是名额有限,于是大家要选出代表,去看冬林慰问表演。

  “我先演。”虎丫迫不及待地说。她唱了自己新学的歌。接着是铁蛋,巧秀……这时嘠三也来了,但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嘠三,来啊!你也演一个。”姑姑喊。“好嘞!”听到杏梅的话,嘠三来了一支唢呐曲,惹得大家都叫好。最后姑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