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史-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伊瓦杰罗的事情诸资料冲突极多,甚至连他在任沙皇期间所做的事情都不能得到肯定答案。因此笔者在此去掉了无法肯定是否是他所做的事情,仅存留诸资料共通且合理的部分。
1280年,库曼人后裔乔治一世·特尔特尔(George I Terter,1280…1292)推翻伊凡·阿森三世而登上皇位。登基后他立刻开始了与拜占庭的战争。这场站正的结果就是两个曾经强大的国家距灭亡都指日可待了。
第二十九章 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
当保加利亚沙皇乔治一世·特尔特尔即位的时候,保加利亚已经分裂成了四部分,分别为:贵族希什曼统治的维丁王国;斯米利茨兄弟统治的巴尔干山脉附近地区;埃尔提米尔统治的卡赞勒克;以及乔治一世的保加利亚。此时的巴尔干诸国都是小国林立,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成为霸主,统一整个巴尔干。但正当乔治一世要进攻拜占庭的时候,蒙古人再次从北方长驱直入,不得已保加利亚沙皇只得称臣在蒙古金帐汗国之下。此后,保加利亚沙皇也秉承乔治一世的政策,在蒙古人的鼻息下生存。经过了两个毫无才能的沙皇统治后,保加利亚再次复兴。1299年,金帐汗国发生内乱,很多原来从属于蒙古人的国家纷纷独立。趁着这个机会,保加利亚新沙皇塞奥多利·斯维托斯拉夫(Theodore Svetosl*,1300…1322)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他首先加强了政府机构,又收买了贵族对他的信任,从而统一了保加利亚。之后,他便开始了对拜占庭侵略的反击。此时的拜占庭正处在土耳其的进攻与加泰隆军团雇佣军的反叛下,忙得焦头烂额。就在这时,保加利亚沙皇经过多次战争,夺回了巴尔干山脉以南的诸多土地和黑海沿岸的几个港口。因此拜占庭只好与保加利亚签订和约,承认保加利亚对这些土地的实际控制权,此后进入了难得的15年和平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保加利亚迅速扩大经济贸易,并且制造了相当多的武器和日用品。此时的保加利亚已经看到了一丝复兴的希望,好像马上就要再次成为巴尔干第一强国了。
但好景不长,1322年,沙皇塞奥多利去世。继任的沙皇仅在为一年,且没有后代,所以保加利亚再次陷于争夺帝位的混乱。但由于此时拜占庭国内也爆发着相同的争夺帝位的混乱无法自顾,所以保加利亚国内混乱很快就被沙皇米哈伊尔·希斯曼(Michael Si*an,1323…1330)所平息。这时,就反过来是保加利亚沙皇利用拜占庭内乱开战了。1327年,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拜占庭混战开始。这场混战中,三国多次变换敌人和盟友,但一直没有任何起色。但就在这场混战中,塞尔维亚却逐渐强大起来。看到塞尔维亚的强大,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又结成了联盟,一起反对塞尔维亚,并最终在1330年进行了一场决战。在1330年7月28日,维尔布茨德进行的这场决战中,保加利亚全军覆没,沙皇战死。塞尔维亚国王斯蒂芬·乌罗斯三世(Stephen Uros I,1321…1331)扶植他妹妹的儿子伊凡·斯蒂芬(Ivan Stephen,1330…1331)成为保加利亚沙皇。此时的保加利亚一蹶不振,塞尔维亚反倒成了保加利亚沙皇的太上皇。
1331年,保加利亚发生暴动,伊凡·斯蒂芬被驱逐,米哈伊尔·希思曼的侄子伊凡·亚历山大(Ivan Alexander,1331…1371)成为新沙皇。同年,塞尔维亚内部也发生了*,贵族推翻了斯蒂芬·乌罗斯三世,改立斯蒂芬·乌罗斯三世的儿子斯蒂芬·杜珊(Stephen Dusan,1331…1355)为塞尔维亚国王。伊凡·亚历山大在即位之初就看到了自己的真正敌人其实是奥斯曼帝国,而不是拜占庭。因此就千方百计拉拢巴尔干半岛诸国一致对外,并且与斯蒂芬·杜珊结亲,使两国实现了和平。虽然有了这个难得的和平,但此时的保加利亚第二王国已经是日暮西山,没有能力再次崛起了。甚至从伊凡·亚历山大的日常行为中可以发现,他虽然有心去抵抗奥斯曼人,但其实已经明确知道保加利亚的灭亡是屈指可数的了。他完全照搬了拜占庭的一切,连宫廷制度都是拜占庭的,他还自封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沙皇”,自认为保加利亚的霸权再次出现,特尔诺沃是临驾在君士坦丁堡之上的。其实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纵观世界各国,每个行将灭亡的国家的君主都会有这种病态的思维,也许是在现实之中无法实现,就只能去寻求虚幻的东西了,这真是可怜又可悲。
伊凡·亚历山大死后,统一的保加利亚再次分裂为三个国家。一个是贵族多不罗加的东北保加利亚,另外两个是他分给自己两个儿子的图尔诺沃王国和维丁王国。本来就已经衰微的保加利亚此时更加衰微。同年,奥斯曼人在马里卡河科诺门战役中大获全胜,马其顿的君主们再也无法挡住奥斯曼人的进攻,巴尔干战线全部崩溃。奥斯曼人快速西进,一路是如破竹,占领了卡马拉、德拉马、赛里斯(Serez)和塞萨洛尼基。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被彻底分开,两国联盟被摧毁,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都成为了奥斯曼的附属国。在之后的战斗中,奥斯曼帝国受到了很多抵抗,无法前进,所以暂时休战。1385年,战事再起。奥斯曼人利用特务里应外合占领了索非亚。为了对付奥斯曼人塞尔维亚同盟成立,但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联军仍旧被奥斯曼人全被歼灭。1388年,三万奥斯曼大军进入保加利亚,攻下了保加利亚的东部土地,但由于保加利亚人的顽强抵抗,瓦尔纳和都城特尔诺沃没有被攻陷。1389年6月15日,科索沃战役打响,奥斯曼人以占有绝对劣势的6万人打败了由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国的10多万联军,但奥斯曼苏丹穆拉德(Murad I,1362…1389)也在这场战役中被杀。他的儿子巴耶济德(Bajezid I,1389…1402)年轻气盛,于1393年围攻保加利亚都城特尔诺沃,保加利亚人经过了三个月的抵抗,终因为弹尽粮绝,在1393年7月17日被攻破。特尔诺沃的失陷,代表着第二保加利亚王国的灭亡。此时只有维丁王国还存在,伊凡·斯特拉西米尔(Ivan Stracimir,1360…1396)迎接匈牙利的军队与奥斯曼人进行了最后一场战斗,即尼科堡战役(此处可参见我的文章《尼科堡十字军》),但最终的实力仍旧属于奥斯曼人。至此,最后一个保加利亚国家被灭亡,保加利亚进入了长达500年的奥斯曼土耳其统制时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一章 奥斯曼人的起源
未完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二章 最后的十字军
未完
第三十三章 分裂的计划和“斯帕西”制度的确立
未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十一章 保加利亚的解放
1944年9月9日,持续了多年的保加利亚反法西斯战争终于在保加利亚工人党'共产党,后面简称保工人党(共)'的领导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事情要从1944年年中开始说起。1944年,希特勒在欧洲战场几乎已经输掉了所有的筹码,这时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仍旧处于自己统治之下的东欧各国。可是这个时候苏联已经开始了全面反攻,希特勒也自知将全军覆没,便开始退守1940年左右的战线,巴尔干各国全都被抛弃了。本来支持希特勒纳粹政府的保加利亚伊凡&;#8226;巴里扬诺夫政府立刻就感到了寒意,他们知道如果苏联人打过来,那么一定会是玉石俱焚。不仅自己的大保加利亚和大巴尔干梦再也不会实现,而且还会被送上断头台,一切都完了。1944年夏,苏军到达了罗马尼亚。8月23日,罗马尼亚正式倒戈,成为德国的敌人。之后,芬兰人也步其后尘。当索非亚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惊恐万分。之时的保加利亚资产阶级对于纳粹德国所保有的信心,已经变成了对不可避免的灾难的恐惧。以基里尔亲王、伯格丹&;#8226;非洛夫和米霍夫将军三人组成的摄政委员会,被鼓吹保加利亚脱离纳粹德国,与西方列强达成和解的反对派搞的焦头烂额。最后值得接受了这个建议,通过土耳其与亲美进行试探性谈判,邀请英军和土军抢在红军之前进驻保加利亚,同时摧毁国内革命运动力量,但是却没有说明是否会与纳粹德国断绝关系。英国首相丘吉尔十分赞同这个建议,也愿意在苏联建立东欧建立共产主义世界之前建立他所想象的“巴尔干特殊地区”。不过,保加利亚的资产阶级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因为保加利亚法西斯政府没有以最快速度和西方列强达成协议,造成了事情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8月底,苏军到达巴尔干半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领了大量的土地。伊凡&;#8226;巴里扬诺夫政府的一切幻想都被粉碎了。
同时,保加利亚国家内部也出现了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尽管伊凡&;#8226;巴里扬诺夫政府仍旧在国内进行着法西斯似的白色恐怖,但其统治却已经风雨飘摇了。8月26日,保工人党(共)中央委员会发出了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第四号通知,要求所有国内外的保加利亚革命力量在苏军进入保加利亚本土的时候进行武装起义,以推翻保加利亚的君主法西斯政权。此时,游击队抢先对政府军进攻。比如里拉——皮林游击支队就在里拉河进行了一次战斗,数十名纳粹和保加利亚法西斯官兵被击毙和俘虏,大量武器被缴械,游击队队伍进一步扩大。8月27日,格奥尔基&;#8226;季米特洛夫在给,保工人党(共)中央委员会的电报中明确的指示了武装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总计划。9月2日,以伊凡&;#8226;巴里扬诺夫为首的政府黯然倒台,保加利亚又成立了农民党的康斯坦丁&;#8226;穆拉维耶夫组成的新内阁。该政府是由一个所谓的“合法反对党”建立的。在这次内阁中包括1934年5月19日以后解散的亲西方的各资产阶级政党代表,如*党人穆萨诺夫、右翼农民联盟盟员吉切夫和莫迪夫、人民党人大实业家布罗夫等等。该政府内阁从一建立就公开宣称其将会遵循对一切交战国“完全中立”的政策。不过,这只是一个表象而已。从保加利亚溃败的纳粹德国军队仍旧被允许慢慢撤退,同时该政府仍旧对“布尔什维克”主义者采取*的态度。当一切从表面上都已经变得“亲西方”后,该政府便派遣全权代表在开罗与美、英领导人继续进行谈判。然而单有亲西方的感情是不够的。9月5日,苏联将保加利亚的中立地位斥为“虚伪”,宣布与其进入战争状态,随即准备渡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领土。同一天,在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和战斗小组也开始联合起来准备推翻君主法西斯政权。所有人都把这次的打击目标定为了刚刚成立几天的穆拉维耶夫政府所在地索非亚。八面玲珑的穆拉维耶夫在同一天就请求停战,紧接着又在几个小时内对德国宣战。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
9月6日,索非亚起义一炮打响,立刻各游击队就集中起来涌进大城市。本来就已经潜伏在城市内部的地下党和工人青年联盟小组也加紧了活动,一方面支持游击队的进攻,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军队支持。尽管穆拉维耶夫政府声称要驱逐这些人,但是保加利亚的保工人党(共)还是领导大家在数个保加利亚大城市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