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 >

第54部分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第54部分

小说: 故宫密码:入墓新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哥你想好了没?这回事不是玩,也不是蹦极大冒险,搞不好小命丢了你可别怨天怨地。”

    “走吧,我先上车。”雷杰斯抢先一步踏入车内,大家后面跟着一个个鱼贯而入。

    雷杰斯坐在刘小玲对面,两个人目光接触,不知道为什么显得有些尴尬,这感觉突如其来的。

    李德兴突然顿悟说:“公子哥,你说,你这巴巴的赶来送死,不会是因为放心不下小铃铛这毛丫头吧?”

    “啊?”雷杰斯突然脸上闪过一红,呵呵笑着说:“不是不是。”

    “不是?我看就是,哎,果然应了那句话,色字头上一把刀,兄弟,你中毒了,这下可没救了。”

    “你能不能别老胡说八道?”小玲尴尬说。

    “对不起,从现在开始老子是队长,老子保留自己胡说八道的权利!”

    “行动从到达景山开始。”王敏冷冷说:“现在大家都闭嘴,保持安静。”

    果然,所有人安静下来,军犬趴在王敏脚边,一声不响。

    军车在夜色里沿着中轴线驶向景山位置。军车停在景山之外西侧的路边上,里面是各种信号接收器,等下,他们下井之后,这辆车会全面监视所有人的安全。万春亭里有几个工程兵正在大佛供桌位置上的底座截面打洞。他们用一种很特别的设备,切割石块如同切割豆腐。底座上很快就切出一个方口,将石块取出后,一个黑洞出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李德兴说:“大家都出去,这洞口里最先飘上来的气体可能是种毒气。”

    山体内部的气体聚集在地下宫殿内,当洞口打开,最先飘上来的气体浓度很高,被人人吸入过多很容易中毒。所有人躲在外面,果然一股非常奇特的气息从大门里慢慢飘散出来,这一散,竟足足散了一个钟头。等浓度完全降低后,李德兴等人才重新进入大殿,在身上挂好安全绳,走到洞口纵身一跳,悬在一片黑暗之中。

    这一段距离给人造成的心里恐惧感极强,因为下放工作是上面链接安全绳的卷轴机器完成的,他们只能闭着眼睛,一点点的,往下降落。越向下,空气越湿润,脚底明显感觉有气体抽上来,李德兴心想,看来下面的空间,比他想象中,要大那么一丁点。打开帽子上的探照灯,李德兴发现,这真是一条井状的垂直甬道,这条甬道四壁平整,人工迹象很重。如果发动一下想象力,他们几个此时此刻,还真就跟正顺着景山人像的肚脐眼,准备进入了一小段,景山人像的肠。
第134章 西瓜
    景山海拔不高,绳索下降数十米后即将触底。

    李德兴很快就察觉出不一般来,整个触底的过程干净通畅,身上连点泥土都没蹭上。不出所料,绳索下放到四十米处,李德兴头盔上灯光突然拉长。这说明,空间放大了,他们已经顺利通过了竖井式的垂直甬道,正式开始进入地宫之中。

    其实这里不是真正的地宫,这座山体掩埋体的相对高度跟故宫是持平的,它与故宫只有内外之别,没有海拔诧异。叫这里为地宫,只是一种,相对于景山的说法。

    当李德兴头顶的光线拉长投出去之后,他的心情已经极为振奋,从一开始山体内的情况就大大出乎预料,这里跟他设想中的样子天差地别。本来,李德兴觉得这里的环境应该近似于矿道,是一种由空隙与塌方地点相应组成的山体海绵状空间,但是现在他头顶的光线拉长了,光线投出的长度越长,就说明这里的环境越加宽敞。那么这样大的宽敞空间,是用什么方法支撑起来的?为什么山体的压力没有将这里整个压塌下来?

    在李德兴双脚触底的一瞬间,他的心也随着震动了一下。

    脚底感觉平整,没有想象中会存在的淤泥。

    王敏是第二个下到地面的,接着是刘小玲,雷杰斯,军犬黑哨。

    王敏看到李德兴蹲在地上,用手指摸着地面,她借着头顶的光,放眼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光线扫过之处,一根根金光流水的大柱子顶天立地。王敏心中震惊,这些大柱如同直抵天庭,高耸入黑暗之中,灯光撒上去像玉又像纯金,波光粼粼。

    “这些柱子,是什么做的?”王敏说话时,声音在空间里回荡。

    李德兴从地上站起来,走到一根粗壮立柱跟前,用手抚摸了几下,立柱冰凉。

    一股很浓重的木香幽幽绕绕的散发出来。“这是真正上好的金丝楠木,每一根柱子都打磨的像镜面一样,所以看起来很像融化成液体在流动的黄金。”李德兴叹息,可惜这样的好东西不能带走,李德兴开始把夜视仪戴起来,透过夜视仪看这里的环境就清楚明白了,头顶是穹顶式构造,用一块块完整的青石岩块,像搭拱桥似得紧紧的相互支撑。很像一个巨大的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构造,也像陕北岩洞。

    “这里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滴?”李德兴啧啧称奇:“简直太出乎预料了。”

    雷杰斯也带着夜视仪观察环境,“这里的过去的宫殿穹顶似乎已早被人为掀去换成了青石层支撑体,这种结构可以最大限度抵抗压力,简直是种特别聪明的设计。只是很奇怪,这种结构只可能是在山体堆砌期间同时搭建起来的,难道——”雷杰斯心想,难道说当年明朝堆景山时,根本就是在山体内做了个‘壳’并不打算毁掉这座宫殿,而是要把这座宫殿永远包裹在山体之中?

    每个人各自都在惊奇于这里的一切,军犬黑哨在黑暗中却显得有些害怕,不停使用鼻子沿着柱子嗅气味,突然,黑哨抬起头,朝着一根柱子的上方冷吠了一声,吓得众人都是一身冷汗。李德兴忙抬头向上看去,什么都没有啊?“还当军犬多有本事,你也就这点胆量了。”李德兴笑嘻嘻:“小心跳出一只鬼来,吃了你。”

    地面使用的是元代从宋朝人手里学来的金砖铺地法,金砖表面已经氧化了,糊了一层铁锈似得的斑纹。

    夜视仪下的环境一片残绿,在这种环境中非常渗人,刘小玲觉得脚底发冷,不自觉朝着雷杰斯靠近一些,雷杰斯把黑哨牵过来,对小玲说:“这狗你牵着吧,别怕,咱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呢。”刘小玲点点头,突然她抬起手,指着前方的说:“你们快看,那边的墙壁上画着什么?”

    大家都顺着刘小玲的手指方向望过去,一片白墙上画着飞龙,跟舞凤。一条条的飞龙在天兴云吐雾,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活灵活现,绿光中龙眼威严,似乎随时都会从墙壁之内冲将出来!

    龙上的凤则彩翼高翅,玲珑孤傲,似乎还要跟着一条条的龙来争斗一番。这幅龙凤画卷非常庞大恢弘,甚至延伸上了青石穹顶,突然大家都被瞬间明白过来刚才黑哨为什么会对着头顶冷吠一声,原来在紧挨壁画的一根金丝楠木立柱之上,正蛇盘这一条金龙,这金龙无五爪撑张,龙首微颔,两颗精亮的龙眼,正虎视眈眈的,望着他们!

    那两颗西瓜大的龙眼,闪亮剔透,竟似属于活物!

    “看那龙的眼睛!”刘小玲说:“它,它是活的么?!”

    “不可能。”李德兴冷哼一声:“没见过世面就少在这里少见多怪的,是什么要爬上去看看才行。”

    李德兴先摘掉沉重的夜视仪,把背包放下来,里面有一副很奇特的设备,看起来像枪,又像弩。李德兴对准那条龙身体上的空隙,开了一弩,一条纤细的攀爬软绳就随着射飞出,在龙身上绕了几圈,死死卡住。李德兴将绳索的另外一头拴在腰上,脚上套上两个铁箍,走到金丝楠木大柱子跟前抱住,一边收缩软绳,一边一点一点,借用脚上铁箍的摩擦力向上攀爬。这设备是根据海南椰农摘椰子时的穿戴改造的,脚上的铁箍带着锯齿,即使立柱被打磨的光滑无比,此时也能将他死死挂住。

    李德兴就这样一点一点向上爬着,很快就爬到了柱子的顶端,他整个人悬在龙口之下,李德兴调整了一下头顶的光束,对准两颗龙眼仔细一看,心头立刻痒痛难忍起来,他甚至想要立刻将这两颗西瓜大小的龙眼珠子扣下来带出去,因为这哪儿是龙眼,分明就是两颗通体翠绿,水头极足的老坑种翡翠!刚才在下面看着龙的龙眼如同活的一般,就是因为老坑种翡翠在光照射下呈透明装,如同龙眼上笼了一层非常剔透的视网膜。

    所以刚才那么微弱的光线,就使得这翡翠西瓜,在黑暗中大放异彩,放出绝顶的珠光宝气出来!
第135章 巧合
    李德兴看的心里像被猫儿爪了,依着他过去的性子,一定会先把这两颗龙眼睛剜出来,再把这龙身上的金箔能刮多少刮多少。可惜这回怕是不成了,李德兴从柱子上一点点的退下来:“你们觉得刚才发绿光的是什么玩意?呵呵,你们做梦都想不到,那上面的一对龙眼睛,其实是两颗全身剔透的翡翠小西瓜。

    老子过去就听说过慈禧太后有一对翡翠西瓜,没料到今天看到实物了。”李德兴撇了一眼王敏,心想如果他劝说王敏跟他一起把这里的宝贝分一分,就别做什么国安了,她干一辈子国安,能赚来半个翡翠西瓜么?

    “这里说不定是个大宝库,我走眼了,有眼不识泰山,还以为这里是个破破烂烂的懒矿堆呢。”李德兴补充说:“咱们进来的的确算是顺利,但是呢,不可以因此就掉以轻心,这里不过是一个点。”

    雷杰斯却觉得相当奇怪:“我虽然没有爬上龙头去观察翡翠西瓜,这么站在下面看就觉得这条盘在柱头的龙来的过于突兀,通常宫阙建筑内的龙要么是刻在石上的浮雕,要么是画在墙面上的彩绘,再者就头顶正中央盘踞,这样鎏金的盘在立柱上的,并不十分常见。”

    李德兴说:“这就是你少见多怪了,这种柱是典型的清代设计的样式。就你这点学问还敢自称是样式雷家族的后人呢,小子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我怎么不记得?”雷杰斯有点不服气。

    “那好,我问问你,既然你说没见过这样的盘龙柱,那沈阳故宫里崇政殿里的那些个龙柱被你吃掉了。”

    听到李德兴提起沈阳故宫,雷杰斯知道的确是他的疏漏,的确,沈阳故宫的崇政殿内外的立柱上都盘着几条这样的金龙。”

    李德兴继续说:“这种鎏金盘龙大柱,才是满人入关之前最典型的立柱造型,只不过后来到了北京故宫之后,故宫的广阔,殿阁建筑辉煌,立柱整体都要比沈阳故宫中的大上数倍,当立柱变得高大,再将金龙这样突兀的盘在上面就变得困难许多,后来匠人们权衡后还是选择保留浮雕柱子,或者直接用金粉勾画。但是你看看这条龙的姿态,又肥又壮的,典型出自沈阳故宫派系的分支。”

    “这里是元代的后宫,元人的龙细长飘逸,你说这龙是土肥圆我认了,那你怎么解释一座元人建的宫殿,明人埋的宫殿,里面的大柱子上却盘了一条清朝的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