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男孩穷着养 女孩富着养 >

第8部分

男孩穷着养 女孩富着养-第8部分

小说: 男孩穷着养 女孩富着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些信念占据男孩的大脑,我们就应该相信男孩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斩荆披棘。遗憾的是,当男孩们开始建立这些成就需求的时候,很多家长却起了坏作用。
  杰瑞是个聪明的男孩,他很早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3岁的时候,杰瑞已经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这使得父母对他寄予厚望。
  杰瑞活泼开朗,热爱生活,喜欢把自己的收获与别人分享。然而,性格内向的爸爸却很不喜欢他这种做。爸爸认为他骄傲自大,不够谦虚,经常为此批评他。
  有一次,杰瑞又读完了一本有些艰涩难懂的书,他非常高兴,不由得高声唱起歌来。
  “杰瑞,你又在嚷什么!”爸爸皱起眉头说:“读完一本书是很平常的事,你用不着那样高兴。”
  “可是爸爸,这本书太令我愉快了,它那么难懂,可是我居然把它看完了!”杰瑞抬起头对爸爸说,他很想得到爸爸的肯定。
  “哼,你以为只有你才有这个本事吗?你以为我会表扬你吗?你太骄傲自大了!”爸爸越说越恼怒:“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我可以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笨蛋!”
  爸爸说完这些,“砰”地一摔门,把杰瑞关在门外。杰瑞委屈又伤心地哭起来。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这样。他只是想让父亲分享他的快乐,并肯定它。然而,他发现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转瞬间,刚才那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逝无踪,代之而来的是一种极为糟糕的感觉:我是个又笨又蠢的孩子!
  人们再也看不到杰瑞脸上那种快乐自信的表情了,这个本来颇有才华的孩子最终一事无成。
  家长们可能带着惋惜和愤慨的情绪来阅读这个故事。消极的评价对孩子的伤害是如此大,它可以毁掉孩子的自信、乐观,将懦弱与自卑灌输进孩子幼小而脆弱的心灵。成就感对被伤害的孩子而言是奢侈的。一个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孩子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对孩子进行适时的肯定是重要的。这种肯定使孩子确认了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惊喜,他的下一次努力就显得信心十足。当成就欲被一步步提升,孩子的潜力也被逐步发掘出来。
  男孩需要肯定。肯定男孩就是给他提供最大的机会。男孩正通过父母的眼光看自己;父母的爱、理解、信任和鼓励是男孩的强心剂。特别在男孩遭遇挫折的时候更是如此。
  7岁的小名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得当,小名对学校的功课应付自如,甚至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高年级教材。
  有一次四年级部组织运动会,小名报名参加了短跑比赛,可是得了最后一名。
  小名难过极了,他还没受到过这样的打击呢!很长时间过去了,他还没从这种失意的状态中摆脱出来。
  “儿子,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爸爸问。
  “是啊,我跑了最后一名,太丢人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爸爸说:“你比同学们年纪小啊,他们的腿都比你长很多。”
  爸爸继续说:“我问过你的体育老师,他说你是同龄孩子中跑得最好的,这场比赛对你不公平。等你到‘四年级的年纪’时,一定跑得比他们快。”
  “爸爸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爸爸最后补充说。爸爸的话很快让小名从失意中走出来。
  

下次你会做得更好(2)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胜任感和自卑感受到家长对他们成绩的反应的影响——男孩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男孩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当男孩受到挫折时,家长应该给予正向的回馈,帮助他们总结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加以鼓励。责备和禁令是十分有害的。“你怎么这么笨呢?”“这都是不听话的后果!”……家长的冷嘲热讽会大大加剧男孩失败的情感体验,进而打击他们的成就欲。
   。 想看书来

我赢了!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有一定的目的,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目的。对于男孩来说,“赢”意味着什么呢?怎样才算是成功呢?常听有些家长说,“好好学习,将来挣大钱。”“考上研究生,找个好工作。”这些家长可能混淆了“成功” 、“金钱”与“工作”的概念和意义。
  当我国的运动员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流出眼泪时,大概没有人说他们是为了冠军杯后的巨额奖金。成就、成功、胜利、赢……对男孩来说,这些词汇究竟代表什么呢?我们认为它们具有下列含义:
  不断发现、并充分发展了自己潜能;
  对适合自己的(或喜欢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或其它活动有一种胜任感;
  因为胜任,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
  在此,我们不能回避一些误区;对于以下观点的反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阐述 “赢”的含义:
  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 心理学家到一所学校调研,校长请他帮忙鉴别学校里智力超常的学生。
  “没问题。”专家愉快地答应了。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就把一群孩子交到办公室,声称他们的智力非同一般。
  被点到的孩子眼前一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回到家高兴地对父母说:“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呢!”
  孩子的父母也惊喜异常。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是天才。
  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们也对这些孩子刮目相看。于是,这些孩子在家长的呵护、老师的关怀、同学的羡慕下迅速地成长。一年之后,他们果真显示出超人的才华。
  这时,专家再次访问学校,这一次,校长很敬佩地问:“您怎么会有这么准确的眼光呢?”
  “可不要告诉他们,”专家笑了笑,小声对校长说:“我只是随便指指而已,其实他们跟其他孩子并没什么分别。”
  在面对困难时,很多家长和孩子会用 “人家的才能是天生的,我不行”来“安慰”自己。这种想法是成就欲的最大敌人。对此,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但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方法有关,不管谁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但其能力大小则与自己努力正确与否有关。”赢并不难,关键是怎么认识它。如果男孩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为之努力,并从中获得心理的满足,那么他就是成功的。父母大可以对他说:“你赢了,儿子!你真棒!”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 一天,妈妈带着男孩拜访一位钢琴家,希望钢琴家对男孩进行指导。钢琴家检测了一下,发现孩子的技术和感觉都很好。
  “老师,我的孩子能成才吗?”妈妈焦急地问钢琴家。
  “不,成不了才!”针对妈妈的提问,钢琴家意味深长地说。钢琴家的回答让妈妈回味了很久。——还有什么比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比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呢?“我的孩子能成才吗”里面包含着 “ 如果孩子不成才我们就白费心思”“我家的孩子能指望吗”这样的功利思想,这种思想只会给孩子带上“成就焦虑”的思想包袱,从而在根本上偏离了家庭教育的方向。
  有“成就焦虑”症的孩子,担心自己不能超越他人或被他人超越,使情绪持续处在一种紧张、不愉快状态,这种状态对孩子的成就欲其实有害无益。如何才能取得成就?当孩子把取得成就当做生活的目标,就已经偏离了发展的航道,误解了人生的意义,在这种情绪压力下,又怎么可能很好地拓展潜能呢?
  我们有必要把“金钱”也纳入我们的讨论范围。抱有功利主义的家长,不会把金钱从孩子的“成就”里剔除。当然,从某种角度讲,我们不否认金钱可以用来衡量成功。但是这里有很多前提:金钱是合法取得的吗?拥有很多金钱让你觉得快乐吗?你是否为了金钱付出了健康的代价?……我们认为,把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尺度是对成功的亵渎。真正的成功是对人生的一种完善,这种完善绝不可能以金钱代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男孩的精力
志强与电脑游戏
  “孩子们,吃饭了!”双胞胎兄妹志强和姗姗从学校放假回家了,家里一下子又热闹起来。妈妈可高兴了,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像糖醋排骨、葱油鲫鱼……桌上尽是兄妹俩爱吃的菜。
  姗姗一直在厨房帮妈妈“打下手”,一边还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学校里的趣事,会说英语的食堂大师傅啦,蓝眼睛的外教老师啦……当然,还少不了图书馆里帮她占位子的男生。
  直到该吃饭了,妈妈才发觉儿子那边似乎没什么“动静”。妈妈冲着志强的房间喊了几遍,志强也没有出现。
  出去了?妈妈打开房间的门,原来志强正在聚精会神地、紧张地在电脑上忙活呢。只见他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肩膀高耸,手指在飞快地敲着键盘,摆出一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姿态——不过他的确什么都没有听见。“耶!”不一会儿,志强突然挥舞双手,跳起来,大喊:“我成功了!”
  真是男孩子。看到这一幕,妈妈轻轻地摇了摇头,理解地笑了笑。
  志强一直都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小的时候他就玩出很多花样,上房揭瓦、下河摸鱼、爬树、满院子追逐、把妹妹的芭比娃娃偷出来当武器、玩海盗游戏、跟小朋友抢积木、拆家里的闹钟、做火箭试验……他的顽皮曾经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甚至让老师把他从班干部“贬”为“平民”—— 那一次,志强发现自己没有入围新一任的班干部,很是沮丧,耷拉起脑袋,旁边的小朋友嘲笑他说:“谁让你顽皮呀!”这话一出,引得志强愈加火冒三丈起来,伸出小拳头就向旁边的小朋友挥过去,为此志强遭到了老师严厉的批评。
  幸运的是,这个看起来似乎有点多动症的莽撞的小男孩有一对知识丰富、聪明的爸爸妈妈。他们理解小男孩的攻击性、冒险性和破坏力,懂得如何释放和引导小男孩的精力,对他的调皮捣蛋予以容忍,正确对待他的固执和发火,最重要的,是让他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而有些却不能,还有,如何作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志强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健康快乐地长大,变成一个彬彬有礼,又富有朝气的小伙子。
  

精力充沛的男孩
有攻击性的小机器 
  志强曾经被认为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有一次,妈妈的朋友带着女儿来串门,刚一进门,就遭遇了伏击——躲在一旁的志强挥起手中的“金箍棒”向客人打过去,把小妹妹吓得直哭。
  还有一次,志强跟同学良良扭打在一起,被老师纠到办公室。老师问明了情况才知道,良良把志强同桌小美的辫子拴在椅子上,让小美摔了个跟头,在家看了“奥特曼”的志强正摩拳擦掌,看到这一幕,就“理所当然”地把良良当作怪兽来“消灭”了。
  教会男孩自律 从表面看,男孩的攻击行为有很多原因,也许是仗义执侠,也许是调皮捣蛋,有让人理解的原因,也有一时间的头脑发热。不管怎么说, 男孩的攻击性是潜在的因素——一个例证是,女孩一般不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即使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大多数女孩也不会将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至于女孩的刻意攻击,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