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涨跌沉浮 >

第5部分

涨跌沉浮-第5部分

小说: 涨跌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笔者认为:做投资,多交学费未必能修成正果,少交学费未必学不到真本领。
  如果亏损了之后不去总结,总结了之后不去找解决方案,找到解决方案后又不去执行的话,交再多学费也是枉然的;如果一有亏损就马上去研究为什么会亏损,怎样做才能减少亏损、杜绝类似亏损,弄明白后得出了一个针对性的方法,并且在后续的交易中验证、修正、完善这个方法,最终上升到规则的层面严格执行,那么就可以交较少的学费学到长久的应对本领。
  更有甚者,能够分析总结别人犯下的错误,能够利用别人所交的学费获得自己想要的对策,那岂不更令人羡慕?
  

自山之石,更可以攻玉
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笔者认为“自山之石,更可以攻玉”,特别是在投资理财方面。
  没错,借鉴、学习和掌握别人优秀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执行策略和交易技巧确实可以帮助自己从亏损走向盈利,或者是扩大自己的盈利。毕竟别人优秀的东西已经是经过市场验证的。
  或许某些其他的行业,比如纺织、家电、汽车工业、房地产甚至是飞机制造等,只要用好了“他山之石”就确实可能生产出“美玉”来。但是投资理财和其他行业不同,投资理财是个性化极强的事情,同一种交易方法不同的人使用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因很简单:只要是人在交易,其个体思维和心理因素一定会影响其操作,从而使得同一种方法在执行时会千差万别,当然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其实每个人的需求、理念、心态、执行力都是不同的,他们需要的交易方法实际上也是不同的,强加一种“优秀”的方法未必适合。另外,每个人的资金规模、风险偏好、可用时间也是不同的,适合A的交易方法如果让B去用,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有效执行。
  因此,对投资者个体而言,“他山之石”可以借鉴但不可以按部就班,只有形成了适合自己的“自山之石”才能雕琢出符合自己个性的美玉。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别人的100始终是别人的,自己的80却是自己的。
  

市场规律是不是简单的数学规律?
某些坚定的技术分析者可能会认为市场的规律就是“数学规律”,是可以通过对价格、成交量、持仓量等“数字”的跟踪和计算得出市场将要如何走、是涨是跌、涨跌幅度等重要信息。再根据这些计算出来的信息指导具体的交易。
  也有交易者认为基本面、技术面、心理面、资金面等各方因素都会影响市场价格的走势,也许技术面可以通过指标和公式计算,但是基本面、心理面和资金面是无法计算的。一来基本面存在突变因素,比如突然发生自然灾害;二来交易者的心理面也是不断变化的,市场的整体心理预期和交易心态总是在不断变化,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市场参与者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思维模式的略为不同也会改变市场心理面的形成机制;三来整个市场在不同时间参与的资金量是不同的,资金的集中程度可能也有所差别,当然同一个品种的资金面也是如此,由此在不同资金量和不同集中程度资金的作用下,市场价格的基本走势也必然是不同的。
  应该说,市场规律一定不是简单的数学规律。如果它是简单的数学规律,那么掌握这个规律的交易者只要很少的钱就能赚取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倍的回报,并且可以永远赚钱。
  应该说,市场规律包含了一定的数学规律,因为将要发生的价格的涨跌、波浪的形态、波段的数量等和历史上的数据或形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市场规律必然不只是数学规律,因为市场各因素的变化可能和以往完全不同,并且市场还可能出现新的影响价格的因素。
  

涨跌的规律与概率
期货价格的涨跌到底有没有确切的规律?
  严格来说,价格的涨跌必然是没有固定的规律的,以前不曾有人,以后也不会有人找到精准的价格规律,准确地预测价格的涨跌以及涨跌幅度。
  宽泛地说,期货价格的涨跌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方向,或者说,可以找出期货价格运行的相关概率,通过历史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当价格运行到某一个阶段或点位时,下一个阶段价格往某个方向走的概率有多大。
  我们无法准确预测行情下一步的具体走势,但是我们可以找到高概率的重复事件或雷同事件,由此我们对下一阶段行情的演绎可以有一个理性的预期。比如说,根据现在的均线排列,下一个星期继续上涨的可能有90%;根据目前的价格走势,80%可能继续三角形整理;根据现在的价格形态,70%会形成头肩顶向下突破;根据目前的K线形态,20%会触底反弹……
  在期货投资中,不少投资者都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追求确定性,但实际上在期货市场,只要是尚未发生的,都是不确定的,即便发生的概率是99%,也还有1%的其他可能。
  其实我们在期货市场要寻找的是较高的概率,而不是固化的规律。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赢面较大的交易方法,而不是找一定赢利的交易方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学会相对论离造出原子弹还差十万八千里
谈一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一个好的理论需要怎样去领悟,它在实践中能否发挥作用,不同的人使用时会不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一位名叫奚川的交易高手曾说过“学会相对论离造出原子弹还差十万八千里”,他的意思是说,世界上确实存在很好的投资理论、分析方法、交易系统,但是就像学会相对论离造出原子弹还很远一样,学会了这些理论、方法和系统离稳定盈利也很远。
  确实如此,很多投资者经常会去学投资大师的理论、交易高手的操作方式,似乎其基本原理都不难学会,但是自己一旦真正用起来,却发现还是很难盈利甚至会亏损。
  我想很多人的“学会”只是“了解”而已,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然;而真正的“学会”应该是“领悟”、“验证”、“掌握”,这才是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且知道在什么行情下、什么环境下、选择怎样的品种才能获得盈利。
  所以,我们应该杜绝和告别浅尝辄止的“学会”,追求深入浅出、灵活运用的“学会”。这样才能造出“原子弹”。
  

期货理论与实践,原子弹与茶叶蛋
在第三届中国期货分析师大会上,杭国强先生把期货的理论研究与实战操盘,形象地比喻为研究原子弹和卖茶叶蛋。笔者觉得很有意思,也比较认同。
  虽然原子弹的危害很大,但是研究原子弹的教授不用对原子弹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负责,似乎那只是执行人(投弹人)的责任;虽然茶叶蛋可能产生的危害很小,但卖茶叶蛋的却必须要对顾客负责,因为如果顾客吃了茶叶蛋拉肚子,可以直接找他算账。(既然卖茶叶蛋的对客户说茶叶蛋是好吃的、健康的,那么就要对一切存在的后果承担责任。)
  对期货分析师和一些分析专家而言,主要的工作是作研究、给预测、给建议,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足够的实战操盘经验的,同时他们对采用他们的预测或建议操盘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负责任的。当然,这是行业的现状;当然,分析师专心作研究可能理论功力会更扎实;当然,投资者自己本来就应该有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不应该苛求分析师们对结果负责。但是如果期货分析师对自己的预测和建议敢于负责是不是会更好一些,是不是研究报告的质量会更高一些,投资者会更喜欢一些。
  要让分析师对预测和建议的结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负责或许不太可行,但期货分析师可以通过实盘或模拟盘来进行实战,用自己的分析结果指导自己的交易,首先做到对自己负责应该是可以的。
  建议分析师们都进行模拟或实战交易,并用自己的预测和建议来指导自己的交易,这样不但理论和实践可以互相验证,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来纠正理论漏洞、提升理论研究方法。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要有做原子弹的勇气,同时要有卖茶叶蛋的责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偶然性胜出与失败收场
不少投资者在交易时会因为自己的几笔随手单或是冲动单获得了盈利而开心不已,更可怕的是部分人还认为自己的投资水平提高了或是盘感变好了。想在下次、下下次遇到类似机会时如法炮制一下,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利润。
  但问题在于,如果投资者连之前盈利的随手单或冲动单的下单条件都不清楚,或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下一次又如何确定要不要进场、如何出场呢?还是说继续凭感觉和冲动下单?
  如果一笔盈利的交易、一次胜出的条件可以复制,那么利润也就可以复制、可以积累;但如果无法复制,那么在行情的不确定性和每一笔交易进出场的不确定性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结局可以说将必然是亏损的。
  期货是一个反人性的市场,把自己的原始人性暴露在市场中,并想以此来获得可复制的盈利,对一万个人来说,其中9999个都是不可能的,剩下的1个可能胜出是因为他的性格天生就和其他人不一样,盈利是天赋造就的,但另外9999个人没有这样的天赋。
  一次偶然的胜出能否复制,关键在于能否把偶然变成必然。
  也就是说,找出这一次、这几次偶然盈利的条件,进行总结,然后用更多的历史行情和未来行情来验证,如果验证后胜率很低、单比盈亏比不高,那就修正进出场条件再测试,如果数次修正后效果还是不理想,就说明这种偶然盈利的条件不可复制;如果验证后盈利效果很好,或是经过修正后可以较好盈利,那么这种偶然盈利条件理论上就可以复制。
  也就是说如果偶然能够通过总结、统计、验证、完善后变成必然,那么盈利就可以复制;如果偶然依然是偶然,那么盈利将不可复制。
   txt小说上传分享

“宁可错过”还是“宁可做错”?
一位期货交易高手曾和笔者就“宁可做错,不可错过”正确还是“宁可错过,不可做错”正确展开了争论。最终谁都没有说服谁。
  不同的盈利者,会有不同的盈利方法,而有些方法竟然在理念上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但最终结果却都可以实现相对稳定盈利,我想这就是期货的神奇之处。一个投资者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财富增长就会与他结伴而行。
  其实“宁可做错,不可错过”与“宁可错过,不可做错”应该说都是正确的。
  对纯粹讲究技术分析的交易者来说,一般不去研究基本面,不去预测行情,只根据价格、成交量、持仓量、均线等指标进行操作。他们会严格按照指标的提示交易,“宁可做错,不可错过”,形成了严格仓位控制和止损制度,只要执行的交易规则没有大漏洞,最终的结果多半是盈利的。
  而对于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或者根据自己经验盘感操作的交易者,就会倾向于追求正确率,仓位可能会比较大。他们经不起来回砍仓,必须保证较高的正确率。对这类投资者中经验丰富、全面理性分析的人来说,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