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风雨人生 >

第7部分

风雨人生-第7部分

小说: 风雨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业所离县城有30公里的泥土公路,公交车要一个小时。

在去营业所之前,李达从支行大致了解到营业所的人员情况。主任叫文云,会计主管叫牟琳,都是从农村当兵出来的;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人;另外有四男一女五个年青人,加上李达,营业所就有八名职工,另外还有两名退休职工也住在那里,是个不愁没有热闹的好地方。

坐着公交车到达营业所已经临近中午,只见营业所大门前站着一位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中年男子。李达一边快步上前,一边主动询问道:“请问,你知道文主任在哪儿吗?”

“有什么事?我就是。”

“哦,你好,文主任,我是来报道的。”李达连忙自我介绍。  

“欢迎欢迎!支行已经通知我们了,先到办公室吧。”文云主动伸出热情的手握住李达欢迎道。

就这样,李达认识了文主任——一个爽直而又急燥的人。

在李达的要求下,文主任领着李达与营业所的每一位职工见了面。大家都很热情和友好,李达觉得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接着,文主任把李达领到四楼的一间寝室,同时把钥匙交给他。那间寝室位于四楼的最边上,是个长方形的屋子,屋里有一张空床,床前靠墙有一张办公桌,仅此而已;再打开屋子的后门,便是两米长的阳台;打开阳台上的门,就是厨房了。没有卫生间。这是当时那些寝室共同的特点。不过,这是暂时的,就在这幢底楼是营业门市和办公室、二至四楼为职工寝室的大楼后面,一栋崭新的五层宿舍楼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待到几个月后,所有的职工都可分得一套宽大的住宿,简陋而狭窄的居住问题就能得到彻底改变。不过,就住在这么一间房子里,李达也非常满意。因为这比起李达之前读书的集体宿舍和农村老家的泥土房子来,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李达把行礼朝屋里一放,就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么多年了,他终于拥有了一个遮风避雨的鸟巢,尽管非常简陋。那行礼也没有别的东西,不过是学校用过的洗脸盆、水桶,还有被子和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余就是舍不得扔下的书籍。

把屋子收拾妥当之后,文主任就叫李达跟他一起到家里吃午饭。这当然是李达求之不得的事,否则,他就只有自掏腰包到街上的餐馆去,因为营业所正在搞修建,伙食团暂时关闭,他又初来乍到,没有开火的条件。身上没有多少钱的李达,哪舍不得轻易进馆子?多亏文云主任如此贤惠。

文主任没有住在这栋宿舍里,他在两年前花了五百元,在营业所斜对面靠小河的地方买了一块地皮,自己修了两楼一底的小洋楼。那房子面朝大街,背对小河,从街面上进屋,便是二楼的客厅、厨房和临街的百货商店。底楼在街上显现不出来,但到了河对面就看得一清二楚。底楼因为潮湿的缘故,便作了猪圈。原来,文主任家属没有职业,不仅经营一个小小的百货商店,还饲养了一头肥猪,半工半农,日子算过得充实而幸福。

文主任拿出酒来时,李达非常为难,因为他是个不胜酒力的人,连忙推辞道:“我从来不喝酒。”

文主任却不管他喝得还是喝不得,说:“以前不喝,是因为在学校;现在参加工作了,就算正是出了社会。出了社会,哪有不喝酒的道理?特别是我们这行工作,经常与顾客打交道,如果不能喝几杯酒,许多时候就难以开展(工作)啊。”

听这么一说,李达倒盛情难却了,只好同意喝瓶啤酒试一试。其实,李达不是不喝酒,只是一喝就会满脸红霞飞,哪怕喝一口也是如此。之所以他要推辞,是为了在文主任面前一则表示诚意,二则表明酒量不大,以便在今后的应酬中对他有所照顾,不至于喝得酩酊大醉,洋相百出。

果然,一瓶啤酒下肚,李达就红光满面,火辣辣的感觉袭遍全身。

文主任见李达喝一点儿啤酒都是这幅模样,果真以为李达酒量不大,才没有继续劝下去。

下午,李达就按计划回到农村老家,把这个最新消息告诉父母。父母也是百感交集,惊喜万分,无不为李达有了这份全家人做梦都不曾奢望过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

过了两天,李达就选了一些用得着的器具和食物离开了那个生养他二十多年的农村老家。其实,所选的物品不过是几套碗筷,一口铁锅,一床棉絮,还有大米、干菜之类的食品。这些东西本来不值多少钱,但李达就连这些简单的物品都没有钱去买,只好顺便带上它们,先把眼前的窘困度过再说。

营业所除了营业门市,还有主任办公室和信贷办公室。李达被安排在农业信贷岗位。上班第一天,前任农业信贷员覃大哥就把农业信贷所有业务资料移交给李达。李达连庙门都还没摸清,就接受这么重要的业务,要是有客户来怎么办?他感到有些吃不消,压力特别大。

覃大哥叫覃明,见李达为难的样子,连忙鼓励道:“别担心,有我在呢,若有客户来,肯定先找我,我可以教你如何办理业务。再说,最近业务不多,你可以翻一翻这些卷宗里的资料,先熟悉业务知识和办理流程,很快就会适应的。”

有他这句话,李达就放心多了。通过连续不断的学习和请教,他很快熟悉了农业信贷业务的总体情况和客户环境。其实,具体需要办理的业务并不多。农业信贷规模总计不到二十万元,贷款对象全部是农户。其中,所辖五个乡镇的老农贷就有一万多笔十多万元,平均每笔贷款不到十元。而这些贷款营业所只是保管凭证而已,主要的催收管理工作全部由各乡镇信用社代理。除此之外,营业所信贷员能够直接催收和管理的就只有附近农村的几十笔贷款,就这一点贷款,还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多年前形成的呆滞呆账贷款,新近发生的正常贷款不到十笔,总计不过四五万元。

刚参加工作的李达充满着新鲜感和责任心,很有激情和耐心。他每天都坚持按时上下班,常常翻阅报纸、文件、杂志和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在短时间内便适应了全新的工作环境,并很快和营业所的每一位职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职员每一位都称得上李达的老师;即使比他小两三岁的唯一的女性金红同志,李达也得把她视为业务上的师傅看待,因为她不仅工龄比李达早两个月,而且是财贸院校的校友,比李达提前毕业。

至于生活方面,营业所本来有个伙食团,还有专门的炊事员,因为修建职工宿舍,伙食团被迫临时取消,单身职工只好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这对于李达来说并不难,因为早在学校和农村就适应了独立生活,每天早上去买点蔬菜即可。伙食团虽然不能开火,但开水还是不用愁,因为所在街对面的居民巷道里临时租用了一个锅炉,炊事员不弄饭,就专门负责供应开水。那炊事员是个临近五十岁的女同志,姓熊,很有责任心和耐烦心,被年青职员亲切的称为熊老娘。熊老娘每天定时烧好开水,然后依次送到办公室。   

这就是李达参加工作时营业所的大至情形,从踏上这块土地第一天起,他就感受到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和睦与友爱,感受到单位的温馨和惬意。不过,年青气盛的李达并不为此满足和安分。他认为这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重大胜利,虽然翻过了雪山,跨过了草地,来到了新的根据地,但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0。醉人的蜂蜜酒
参加工作刚好半个月的一天,修建职工宿舍的工程队杨老板早早的就对文云主任招呼道:“文主任,国庆节就要到了,我们工程队想和你们营业所全体职工共进晚餐,你就别让你们的职工走了噢。”

文云主任早已和杨老板混得很熟,认为杨老板这人非常奸猾,便不以为意的回应道:“你想得这么周到吗?不会是假心假意吧。”

“我说文主任啊,文主任,你为何就不相信我一回?我们合作这么久了,难道这点面子你都不给?”杨老板来个急将法。

“好!不过,你得叫上两个能喝酒的人,否则,你又只有甘拜下风噢!”文云主任想利用酒这东西收拾收拾杨老板。

“哎呀呀,你文主任这点酒量还想在我面前逞能吗?看我晚上怎样收拾你!”

“好,就这样定了,我们营业所共计八个人,你们也就安排八个人吧,我们对擂!”

“对擂就对擂!下班后财政招待所相见!”

财政招待所是小镇上最高档的一家餐馆,其名气就在于煎炸河鱼、蒜泥猪肘、蜂糖白酒等这些山珍佳肴,有其特别的风味。

工程队作为东道主,自然热情大方,巴不得我们越满意越好,但要让大家都满意的话,唯一的刺激就是尽情的喝酒。因为无酒不成礼仪,这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酒文化。何况,在基层和农村,如果不能喝几杯酒,办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了把宴席的气氛烘托得热烈隆重,工程队一开始就来个下马威,吩咐店老板勾兑好八斤蜂蜜酒,也就是说,平均每人至少要喝半斤。

且说那蜂蜜酒,虽然价廉,但却物美,名气虽然没有五粮液、泸州老窑那样响亮,但在大巴山这块广袤的土地上,至少人人认可,家家喜欢。单说蜜蜂酿造的花蜜,就凸显出大巴山上蜂蜜的独特之处,不像其他地方那样,或受人为控制,或受季节影响,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大巴山上的蜂蜜完全称得上纯天然绿色食品。因为蜜蜂这可爱的小精灵,完全是农户凭借运气自然喂养的,它们一年四季都在万花丛中吸取花蜜的精华,待到冬季来临时,主人才从蜂箱里提取出浓稠得金黄透亮的蜜糖。这样的蜂蜜,早在几百年前就被李时珍载入《本草纲目》,称之为“百草药”,不仅是佳酿的高档营养品,食之消食健胃,润肠通便,护肤养颜,延年益寿,还是许多中药的催化药引。

再说大巴山上的酒,也属于纯天然的绿色作物酿造而成,其主要原料就是营养价值丰富的老玉米,俗称苞谷酒,又称老白干。这苞谷酒,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完全是土作坊酿造,加上大巴山上冬暧夏凉清澈透明的泉水,不仅酒精度高,而且味道鲜美,远远的就可以闻出甘甜香醇滋味悠长的味道来;入口又是另一番感觉,只觉得香甜绵软,神清气爽,欣然入喉,百来不厌。

如此好蜜配佳酿,掺入适量开水,将其熬至沸腾,保持酒精浓度百分之四十左右,结果是慢慢醉来,渐生豪情,凡执杯把盏,没有不想多喝两杯的。

李达本没有多大的兴致,但第一次和那么多人坐在一起,人人都举杯碰盏,觥筹交错,谁也推辞不了,李达不得不雄起顶住,抿而受之。顶是顶住了,这一雄起,大家都越喝越起劲儿,不到三七二十一,八斤蜂蜜酒就一扫而光,在坐的人,无不从虚心谦让变得兴致勃勃,连谨言慎行的李达也由开始的寡言少语变得豪言壮语起来。

“酒个,水个,喝!”大家开始兴奋。

“再打八斤来!”杨老板对店里一声吆喝,早已备好的一壶蜂蜜酒又呈了上来。这一轮酒,不再是集体同饮,而是由杨老板带头,和他手下的七位下属分别打批发,依次向营业所的职工敬酒。这样一来,营业所的八位职工每人又喝了八杯酒。那一杯酒并不多,仅有五钱而已,可八杯酒凑在一起,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