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 >

第13部分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第13部分

小说: 为什么你没有好工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非得坚持一下,比如锻炼身体,看到那些杂志里俊男美女的迷人身段,大概没有人不羡慕的。可是要保持这样的体型,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你要锻炼,要控制饮食,虽然锻炼很枯燥,很累,可是没办法,你得坚持,虽然有的时候你很想吃肉想吃油炸食品,可是没办法,你只能吃蔬菜水果。一天两天或许可以,但经年累月,你受不受得了?忍不住了,该吃啥吃啥,该睡觉睡觉?那没办法,您该长啤酒肚长啤酒肚,该长游泳圈长游泳圈。所以法国谚语说:不要小看一个能够长久保持优美身材的女人,这一定是一个顽强而很有自制力的人。要想做人上人,不吃苦中苦能行?
  人生需要命运+天赋+努力+坚持,可是如果你既没有好命,又没有天赋,你是埋怨上天没给你这些,还是用你仅剩下的坚持+努力来搏一搏?
  但凡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多都是在逆境下能够坚持,不屈不挠的。中国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虽然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并不一定想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是至少能在周围人之中成为佼佼者,是每个人都希望的事情。
  每个行业的成功者,绝大多数都是在本行业干了很久很久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比如巴菲特,比如乔布斯,比如任正非,比如王石……好像没有哪个是新入行不久就成功的,即使是80后的富翁们,也在同一个行业里待了很多年。乔布斯把百事可乐的CEO搞到苹果结果就不行,乔丹觉得自己能打棒球结果也不行。
  一辈子其实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
  人这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其实就很不简单了,不坚持的话往往连一件事情都做不好,能够做好多件事情的天才,是少数中的少数。我觉得我应该不是,但是当初我还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在我工作到第五年的时候,我觉得该学到的都学到了,我早就做过销售冠军,当时差不多应该是行业里最好的销售,我管过不少人,还带出了不少人,觉得这行已经学到头了。同时还莫名其妙地痛恨起这个行当来,常常想要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其实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只是觉得天下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唯独现在手边的这个事情是我最不喜欢做的。结果跑去创业,赔进去几十万和两年大好青春,后来我终于明白我这辈子,就会做这件事情,就积累了这点经验,就这点资本了,于是回到原来的行业。
  我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人总归是要在失败中学习,失败没什么,重要的是有没有学到东西。
  我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情况,很多人在工作到第三到第五年的时候开始觉得没什么可以学的了,会非常厌恶手边的工作,想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又说不上来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其实只是急于离开目前的环境。这是很难克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像当初的我,谁劝也不听,一门心思要离职,觉得自己的想法肯定没错。但是一旦离职了明白了,好多年又过去了,再想回头后悔已经晚了。
  人生总是在和人开这样的玩笑,不懂的时候别人说也听不懂,等懂了,却已经犯完错了。但毕竟还是有人能够坚持下来,坚持下来的大多比较成功。
  有些人不是容易厌倦,而是容易退缩,找工作的时候别人一说负面的话,他就觉得自己不行了,想要放弃了,自己都觉得自己不行,别人怎么会觉得你行?等有了工作,上司老板一批评说话一重,自己就放弃了,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自己给的一点建议没有得到领导的正面回复又放弃了,或许领导只是认为时机不对。对公司的薪酬不满意,还没沟通就放弃了,不是发牢骚就是辞职不干。做销售的,客户一说不需要就赶紧放弃了,难道你指望客户求着你买东西吗?
  无论是做什么事情,要做成功,大半是需要坚持的。很多事情不见得是创意好,有特色,只是因为坚持下来了,就成功了。
  人生就像一场长跑,没有人可以一直跑下去,总会停下来的,只要你比大多数人坚持得更久,跑得更远就成功了。所以一旦开始跑,就不要轻易放弃,你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坚持更久。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怕吴王猜忌他,吃大便。宁可吃大便都不放弃。人家成功是付了代价的。你想成功,代价付了没有?付出的代价是多大?
  选好一件事情,坚持做下去,大致就会成功。
   。 想看书来

第十一章  世界不是完美的(1)
普罗米修斯是一位泰坦神的儿子,五万多岁了,为了帮助人类的发展,没有受任何人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人间。为人类偷来了火种,后来被宙斯绑在了高加索山上,每天被恶鹰啄食肝脏。一个神仙,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人类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人道主义的精神,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类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翻遍国内国外的神话传说,似乎只有这么一位神仙,对人类是像子女一般疼爱的,唯一和他接近的,一个叫做耶稣基督,另一个叫做释迦牟尼,可惜耶稣是神的儿子,不是神,最后还是要死的,而释迦牟尼成了如来佛以后,对人类基本和其他神仙一样,以惩罚为主。普罗米修斯没有死,他被绑在了高加索的山顶,任凭风吹雨打,任凭恶鹰每天啄食。其他的神仙都昂着高贵的头,不屑理睬人间的困苦。
  普罗米修斯不仅给人类偷来了火种,还教会了人们织布穿衣,驯兽,种植……各种技艺,帮助人们在奥林匹斯众神面前争取利益,最终却被钉在了高加索的山顶。没有一个人去救他,也没有一个神去救他,直到最后一个半人半神的赫拉克里斯去救了他下来,人和神在这件事情上最终妥协了。
  学会和有缺点的环境相处
  神仙们冷酷而傲慢,不过没办法,他们是神仙,我们要听他们的,否则他们可以用他们的神力把我们轰成齑粉。几千年了,这种情况从来没有改变过,估计将来也不会改变。这,是现实。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现实,就要改变自己。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神仙,比如你的老板。这些神仙,都是有缺点的,他们不会像普罗米修斯一样充满爱心,他们有着所有人都有的毛病。我们没办法改变这一切,只能学会和有缺点的神仙相处。
  其实和有缺点的人相处是我们熟悉的,因为我们身边都是有缺点的人,他们有的傲慢,有的吝啬,有的虚荣,有的冷酷……我们能够和身边的人相处好,也就能和这些神仙们相处好,相反和没缺点的人相处反倒是我们不熟悉的。
  我们常常会认为身处高位的人就应该是有本事有度量的,这其实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跟我们开的一个玩笑,只是到了高位的人都会说自己有本事有度量罢了。这也怪不得他们,换了谁去都一样,该小心眼还是小心眼。一个人如果当了皇帝,他总喜欢歌功颂德之人说他是个好皇帝,如果我们把歌功颂德的话当真了,事情就麻烦了,他说他仁慈宽厚你就真信,那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
  很多人理直气壮地觉得老板应该如何如何,分明就是被这种误会给害了。没有一个老板是天生“应该”完美的,他做上老板有他的道理,绝不是因为他样样都比你好,也不因为他没有缺点。
  人要学会和这些有缺点的老板相处,一味地讽刺抨击,一味地对着干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会让双方更加怨恨,更加敌对。即使换一个老板,也不见得能够好到哪里去,大家都差不多,如来佛不见得就比玉皇大帝高明些。讨论他够不够格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怎么和他相处好,才是需要我们关心的。
  要是论老板,西汉时期张良的老板可以说是非常差劲的一个。
  刘邦是一个几乎不知廉耻为何物的人,开始的时候被人家追,为了让车跑快一些,他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推下去,项羽要煮他的父亲,他说别忘了分我一杯羹,一进秦王宫立刻直扑后宫抢美人抢金银珠宝,樊哙劝他他还不听。这样的老板放在今天还不被下属骂死?

第十一章  世界不是完美的(2)
可是张良既不去埋怨,也不去拼死力谏,他非常知道如何让这位有缺点的老板听他的,他会用非常直白的语言和这位老流氓沟通。
  刘邦进了秦宫抢东西,张良就告诉他“秦人正是因为喜爱这些东西,沛公今天才能来到这里……”。
  刘邦分封的时候,武将们怕他分得不公平,人心大乱,刘邦看到武将们在宫门前的沙地上坐着私语,就问张良:“他们在做什么?”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那怎么办?”张良反问:“这些人里你最恨谁?”刘邦说:“雍齿。”“就先封他。”刘邦封了雍齿,武将们的心就都定了。
  刘邦不喜欢自己的太子,吕后来求教张良,张良告诉他把刘邦最敬重的那四个老头子请来给太子做老师,刘邦就不会废太子了。
  张良是有智慧的,他知道他的老板是个什么货色,什么样的话最能打动他,他不批评议论刘邦,“汉初三杰”里他活到了最后,甚至比刘邦命还长。试想如果他当初在秦宫里也是拼死力谏,甚至说出斥责的话来,多半早就被他的老板给咔嚓掉了。
  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学会适应
  成千上万个神仙里只有一个普罗米修斯,同样的道理,这么多老板里大概很难碰到一个普罗米修斯,就算碰到了,也多半是他正在高加索山上挣扎的时候,需要你去解救。因此人要学会跟有缺点的老板相处,“老板就应该比别人强。”这是个误会,快快抛开这个念头吧,这是个没有普罗米修斯的年代。
  曾经有一个在台资企业工作几个月后愤而辞职的会计,他这样描述他的公司:“这是一家规模相对不错的台资企业,但管理很乱,投资为500万美元,可是三年了,亏损严重。我们的老总是外贸出身,业务能力很强,可对内管理却是弱项,当然这也应归于台资的管理模式,高层领导全是台湾人,年龄均在40以上,老牛拉破车,风雨飘摇。更何况还有常常想‘窃取劳动成果的’财务小主管,不精通业务却傲慢自大的财务顾问,不秉公处理的财务经理。”
  从他的描述基本上看得出来这是个不完美的环境,但辞职以后下一个环境就完美了吗?这位会计找出了所有人的缺点,但这能改变什么呢?似乎最后唯一的改变就是他自己离职了。让这么多人来适应他,似乎有点难,但或许他尝试主动去适应这个环境,尝试着和同事交往,认真听听他们的想法,也许会发现,这些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
  我们都曾经满怀激情和憧憬,但最后往往不得不去适应不完美的环境,人难免需要和现实妥协。但适应并不代表沉沦,我们只是不再把激情和憧憬挂在嘴边,而是把它们藏在心底。我见过的成功人士,大多内心火热但行动冷静。内心火热的人心中永远有追求,行动冷静的人在危机四伏中能够生存。
  每一个时代都有人抱怨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最糟糕的时代,包括现时的美国,而觉得自己的时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