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为官之道 >

第197部分

为官之道-第197部分

小说: 为官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云生安置精简人员的方案一出台,立即引起了众多普通干部的不满和嘲笑,原以为会有多么周密可行的方案,神神秘秘藏着掖着的竟然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圆滑无比的方案!精简下来的人员本来就是一些作风懒散、表现落后的人,被精简的副职无不例外的都是一些在其位不谋其职、靠走门路拜码头上去的人,除了嫉妒贤能、阿谀上级、一心谋私外就再无本事。原本以为被淘汰出去了,这单位就会平静些,谁知道他们又被合理地安置了回来,办公室照样他们坐、福利待遇照样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依旧在单位占据着很大势力,新上来的副职又怎么能放开手脚干工作呢?更可笑的是,精简过后,一些单位居然有十几人享受副职待遇,比不 精简更臃肿了!
  李学之的办公室和家里,往来的人更多了,他们虽然两手空空,却得到了李学之热情地接待,他们虽然没有阿谀奉承没有奴颜媚骨,却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学之与更多的干部们真正建立起了同志加弟兄的感情。
  纷忙过后,一切照旧,李学之又开始对水利局的问题关注起来,不时地找水利局的干部谈话问情况,不时地去检查水利设施,而他的心思似乎也让某些人有所猜测。
  李学之到底不对水利系统不甚了解,乱无头绪,期间与程波通了几次电话,程波也说了几个人,他们在在水利系统都还是比较有正义感的人,李学之也拜托程波给这些人通通气。
  记下名字后,李学之与这些人进行了简单的谈了谈话,旁敲侧击地提示着,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
  不久李学之去市政府参加一次政府工作会议,晚上在家与家人共享天伦时,蓝马林乡水机站一职工敲开了门,李学之一看正是程波给他推荐的马志强,李学之很热情地接待了马志强,为了说话方便,把他领进了自己的卧室。
  马志强有点紧张,说:“我知道李县长到市里开会,就跟着来了,先是到了程波那里,我开始还有点顾虑,可程波极力劝说我,那情况反映给您,这不我就来了。”
  李学之微笑着说:“马志强,我先要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也保证我们的谈话绝对机密。不过你既然找上了门,肯定是信任我的。”
  马志强点点头说:“李县长,我是真心敬佩您的,我所说的也仅仅是自己的猜测,还需验证。那是九六年秋,黄县正是经历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防洪抢险后,省、市非常重视黄县的堤防,您也应该知道,那年拨了一千八百万来补修各防洪大堤。我们中新垸有条堤经过蓝马林乡,因为不是重要堤段,就修的是五十年一遇的堤。一般修堤都是乡政府组织劳力修缮,一共一十三里的堤段,那次却承包给了县水利局农田水利股的唐股长,为此蓝马林乡还与水利局产生了意见。也不配合,所以唐股长就自己组织的机械和劳力组修的堤,连我们水机站的技术人员也没用,就自顾地修堤。当时我们也去看了,唐股长组织的人马还真不错,搞得有声有色,质量也还很好。可有天深夜,我岳母突然得急病,我弄了辆车送去县里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个车队,拉的全是生活垃圾,我怎么知道是垃圾?因为双方是车速都还快,一会车,那车上的垃圾都飞进了我坐的车,而且非常恶臭难闻
  ,其实当时也没在意。第三天,我从医院回去上班,就接到县防总指示,去检查大堤质量,我意外地在现场发现不少生活垃圾的痕迹,虽然是有人刻意掩饰,但我还是隐隐闻到了股子气味!”
  李学之惊喜地说:“你是意思是他们用垃圾当填充物是吗?”
  马志强为难地说:“我也只是怀疑!大堤是粘土填筑,因为当时修堤取土的地方比较远,而取土要按方计价,成本是比较高的,这就我是怀疑他们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当填充物的原因。毕竟蓝马林堤段的抗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而且那段河因为长年缺水成了一个中新垸最安全的大堤,所以我一直怀疑,但找不出证据,经过两年了,大堤也没出现塌陷、裂缝,我只是怀疑而已。”
  李学之说:“要取证其实也容易,两年过去了没出任何问题,他们应该不再担心,你可以利用晚上去怀疑地段取证,如果没有最好,我们绝对不放过防洪大堤的隐患!这关系到中新垸三十几万人口的人民财产安全啊!”
  马志强说:“我也曾经想去试探,但我怕唐股长,他跟张大辉关系很铁,而且与黄县有名的混混黑皮是哥门!”
  李学之说:“那这样,你把隐患地段具体告诉我,我派人去取证!”
  马志强其其艾艾地说:“李县长,你不会看不起我吧?”
  李学之笑着握住他的手说:“你能跟我汇报情况,已经很有勇气了,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看不起你呢?”
  马志强这才露出了轻松地笑容。
  第一四九章
  更新时间:2007…1…13 6:14:02 本章字数:5403
  为了尽快调查清楚马志强反映的情况,李学之决定自己从水利局选两个各方面都比较过硬的人,秘密取证。原想叫政府办把水利局的民主评议材料从人事局调来,慎重一想,李学之还是亲自去了趟人事局。
  陈远青能当上局长,在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李学之一手促成的,虽然李学之并不是故意施恩惠于某个人。陈远青也就自动把自己归成了李学之的人,俗话说仕为知己者死嘛,而中国人最讲究知恩图报,所以陈远青对李学之是分外热情,特别敬重,在安置精简人员的工作中,他努力与原顶头上司现在的组织部长孙林波合作,把安置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对于李学之要调看水利局的民主评议材料,陈远青个人认为李学之想提拨某个年轻干部,也就综合自己对水利局干部们的了解、结合李学之用人的标准,把一些有学历、工作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的年轻干部一一推荐了出来。
  李学之经过再三斟选,定下了吴涛和江建平,以人事局的名义叫到了局长办公室。
  两人满腹疑问地来到了人事局长办公室,一见李县长也在,不禁心里暗暗高兴,年青人谁不想进步呢?而且还是被李县长看上了。
  陈远青随便交待了几句,就走出了办公室,留下李学之和他们谈话,面对县长,两个年青人不觉有点紧张和拘束。
  李学之笑着说:“今天请你们两人来,是我和陈局长经过仔细斟选,认为你们俩不但工作能力强,最主要的是你们人品正直,敢于与歪风邪气做斗争,你们曾经因为看不惯局领导公款吃喝、揭发某些干部以权谋私而受过不正当的待遇,但你们没有因为受了挫折而消沉,还能坚持在本职工作上做出成绩,我除了表扬你们,还很敬佩你们啊!从这次民主评议的情况来看,水利局大部分同志对你们的评价很高啊。”
  两个年青人被李学之一番实事求是的评语感动了,他们付出了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两人都噙着辛酸的泪花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李学之微笑着走近他们,轻轻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人生哪能不经历艰辛与挫折?一帆风顺是历练不了人的。擦掉眼泪,用新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才不枉此一生啊!”
  见两人渐渐平静,李学之严肃起来,说:“今天请两位来,只有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交给你们,这件工作也许会给你们带来危险,也许会让你们成为英雄!”
  吴涛一挺X说:“李县长,您把这样的工作交给我们,是看得起我们,也是对我们的信任,我和江建平保证完成!”
  江建平也说:“吴涛说得对,我们不怕危险!黄县这么多县领导,我只打心眼里敬重李县长您!能为您分忧解难,我们全力已赴!”
  李学之说:“好!事情是这样的,我得到群众举报,反映蓝马林乡有段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的大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据举报人说,从下村到上村近五公里的大堤不全是粘土填筑,中间填充了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承包人借此牟取暴利!”
  吴涛和江建平震惊地对视了一眼,吴涛说:“原来是有这么回事啊!我九六年就隐隐听到过,但没往心里去,谁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去打防洪大堤的主意呢?原来不是空穴来风啊!”
  江建平谨慎地说:“难怪唐朝阳这几年那么有钱,我才不信他是炒股票发财的!”
  李学之说:“对,当年就是这个唐朝阳唐股长个人承包修建的。我就是要你们去摸清那段大堤的底,到底是不是用垃圾当填充物。不过你们也应该知道,唐朝阳在黄县吃得很开,还跟社会上的混混关系密切,他们如果正做了这么伤天害理的事,肯定会特别留意那段大堤,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工作有危险了。”
  江建平毫不犹豫地说:“李县长,交给我们吧!我们一定把证据找出来!”
  吴涛也说:“是啊,李县长,交给我们,埋在里面的垃圾肯定还没全部分解,一定可以找出他们的罪证!”
  李学之欣慰地说:“既然你们信心十足,我就预祝你们马到成功!但千万要保密,注意安全。我可不想让坏人伤害你们!”
  吴涛问:“李县长,有没有时间限制?”
  李学之想了想说:“我不限你们的时间,一定要在完全保密、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找到充足的证据!”
  送走了吴涛和江建平,坐在外间的陈远青笑眯眯地说:“李县长,我推荐的人还可以吧?”
  李学之说:“陈局长,两个同志确实不错,你这个局长眼光还是蛮独到的。只是也请你保密,不要让人知道别人知道我见了他们。”
  陈远青点点头说:“李县长,你放心好了。这点组织纪律我还是知道的。李县长,我还有点事跟你说。”
  李学之开玩笑地说:“说吧,人事局长应该没小事找我聊的。”
  陈远青呵呵一笑说:“说大不大,可绝对不是小事。”
  李学之来了兴趣,说:“哟呵,那我可就要洗耳恭听喽。”
  陈远青给李学之的茶杯里续了点水,坐在他对面说:“我的老局长,也就是现在的组织部孙部长,他其实是个老好人。这么多年我在他手下,我是很清楚他的为人的,不象外面的人说的那样,跟张云生一伙。”
  李学之哦了一声说:“孙部长那人的性格我还是了解,他比较孤僻,不喜好跟人来往密切,对权力也不是很热衷,但原则性不强,就是你说的那种老好人!”
  陈远青唉了一声,说:“李县长看人更准啊,老局长就是那样的人。他今年五十岁了,原本以为还搞几年,就在人事局退了的,可没曾想倒被提了上去,他走之前是极力推荐我当局长的,可我这人看不惯张云生他们那一套,老局长叫我多去张云生、易立宏家走动走动,无非就是不送足礼、不向他们效忠,就当不上人事局局长。我这人就是个怪脾气,我情愿不当这个局长,叫我去讨好卖乖!我做不出来。幸亏李县长帮我仗义直言,我才能当上局长。人家事后开玩笑地问我给李县长送了多少礼,这您是知道的,以前从没上你家去过,还是事后带着老婆去感谢您,登了一次门!”
  李学之说:“唉,现在的风气真不好啊!好象不送礼就提拨不上,提拨了就一定是送礼有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