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教育怎么了 >

第1部分

中国教育怎么了-第1部分

小说: 中国教育怎么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教育怎么了 中国教育的忧思和“天问
中国教育的忧思和“天问”
  *
  近年来,教育成为一个问题领域,为朝野上下所聚焦关注。徐九庆先生的教育随笔《中国教育怎么了》是反思和批判中国教育问题的又一力作。翻开书卷,满目忧患:就业之忧、能力之忧、品格之忧、师道之忧、价值之忧、公平之忧、礼仪之忧、留守之忧……忧心如焚,燃烧的是一个民办教育家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心。
  教育有问题,这是没问题的;然而,对教育的批判、忧思,正在陷入另一重困境:它似乎成为无人回应、无人能解的“天问”。不少人在失望和无奈之余,不得不选择饮鸩止渴和推波助澜,投入到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也许,我们需要调整思维和心态。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我确认所有这些严重问题都是有解的。在20世纪新教育生长的过程中,许多基本问题是我们的前辈都曾应对、解答过,而且提供了很好的答案的,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陈鹤琴的“活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等。许多问题世界各国也都有成熟的经验,例如现代大学制度,基础教育正常化、平准化的改革。即便当前那些棘手的教育问题,一些地方也都有成功的改革实践,例如取消择校热的探索。
  我想说的是,我们所感受的无奈和无力感,其实是一种“参与危机”。套用一种习惯的表达:当前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发展观与落后的教育理念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落后的教育体制的矛盾。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超越国家本位、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模式,形成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的共识;二是形成关于教育改革的共识,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实质性的教育改革。只有改变现行的高度集中计划的管理体制,改变行政化、官本位的弊端,才能解放教育生产力,会聚全社会的资源和才智,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能够兴国的教育。
  知易行难。作为民办高校的校长,徐九庆先生的可贵之处,是他不止于反思和批判,而且身体力行地破解问题,在整体教育制度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小环境中营造一片绿地蓝天,以践行有用的教育、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从而凸显了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特殊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从无到有,接续了“学在民间”的悠久传统。但长期以来,民办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被定位于在教育资源上的拾遗补缺。今天,随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中国教育在整体上已经超越了特别短缺和贫困的阶段,政府越来越有钱,一些地方对民办教育是否仍然重要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对此,我们不妨反问:为什么那些最富裕的发达国家,仍然有十分发达、活跃的私立教育?显而易见,民办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弥补教育资源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体制的多样化和不同体制的竞争,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的品质和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因此,我对于民间办学一直怀有很大的热情和信心,它最有可能成为新教育的生长点,成为产生真正的教育家的沃土。我本人所在的民间机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也在致力于通过体制外的努力促进教育变革,提出了民间的高考改革方案、教育改革方案,等等。我们确信,社会进步是各种合力的结果,中国既需要自上而下的整体性的教育变革,也需要自下而上的、一点一滴的改善和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回答中国教育的“天问”,答案在我们手中。
  2009年9月2日于北京
   。 想看书来

中国教育怎么了 自序
自 序
  写这本书并不是想否定什么或批判什么。事实上,这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成长是同步的。我自己也是从中国的大学毕业,同时也从事着中国大学教育的事业。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的教育全然没有问题,没有改革的必要。美国有着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大学,但是美国人对常青藤大学却批判得十分厉害。我认为,有时候,批判会让我们去思考,去反省。
  我今年四十岁,从教十五年,自己办了所大学——重庆信息职院。不惑之年的我,面对我们教育的现状,却有越来越多的困惑和担忧。我不想像“愤青”那样骂这骂那,却也常常为中国教育问题的现状而生有激愤之感。教育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民族的问题、人类的问题。我真的不敢讲我国今天的教育体系就比五十年前的教育体系更为科学,尽管五十年来我们的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并不等于我们的教育方法也有同样的进步。有时在我研读世界很多大学的发展史的时候,我会担心或许存在着教育倒退了的可能。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其教育思想,在中国史乃至整个亚洲史和世界史上竖立了一座丰碑。这些思想影响着无数代的中国读书人以及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忠孝”文化下的中国成为世界文明传承史上的奇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修齐治平”的思想成就了一代代伟大的中国人。
  近现代大学教育深受工业文明的影响,按工业生产方式批量制造着所谓的“人才”,我们的学生被设置了某种标准,并进行批量的复制,全然没有了个性。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财富利益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也无法幸免,我们看到的媒体和网络不断曝光的大学学术*、学生抄袭、升学潜规则等等新闻无一不是价值观沦落的明证。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育人,然而教育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功能也出现了问题,校园暴力、虐待动物等现象也并不鲜见。“竞争”、“责任”让人和人之间关系变得紧张和不安,财富利益使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我们的内心世界被滚动的时代车轮碾压得粉碎。世界变化得太快,我们越来越没有了平静和幸福,我们变成了科学技术的奴隶。
  中国近百年来的教育几乎完全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自己的原创学科。这种模仿的状态并非只出现在教育方面,我们的哲学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我们的价值取向都是这样的,正在慢慢地迷失自己。
  中国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呢?或许对于我这样一个略知教育之皮毛的人而言,反思中国的教育显得太过自大,但我仍愿意奉献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识,怀抱一颗赤诚之心,期望抛砖引玉,激起有识之士对这个命题的关注。中国教育之成败关乎国家之未来,这应该不只是中国教育界人士的责任,也应该是整个民族的责任。或许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了世界强国,如果能在成功之中国真诚反思我们教育的问题、真诚面对我们的失误,这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梦想办一所有特色、有思想的大学,一所具有古典精神的现代化大学。这本书的内容来自我和朋友们酒后茶余指点江山式的激烈讨论,来自一个个不眠之夜里我的辗转思索,也来自阅读之后的种种感慨以及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体会和思考。我愿意和大家分享这些思想,因为我相信,在骨子里,即使常常有失望和不满,我们仍都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大家不妨将本书看作是作者的一番热血之言吧!
  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媒体的一些相关报道,我尽可能地对这些报道的出处作了注明,但仍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疏漏,请及时联系我,以便本书再版时能及时补充完善。同时,我要向全国的新闻记者和新闻媒体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你们的辛勤劳动,让我能有机会接触了解很多事实,也正是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使我有机会反思教育,最后完成本书的写作。
  感谢我的妻子在我写作本书时给予了很多创造性的建议。感谢夏显虎先生,他提供了大量资料和数据给我,很多内容都是我们共同完成的。我还要感谢每一位在我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你们!
  最后,我要感谢命运,让我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一所自己的大学!
  2009年8月30日于三峡
  

中国教育怎么了 就业之忧(1)
就业之忧
  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会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加上往年积累的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总数超过1000万的人将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新闻报道说,2009年,有部分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虽然*官员坚称这些学生放弃高考与大学生就业难没有直接关系,但媒体分析说,恰恰就是就业难,导致这些学生心灰意冷。
  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这些分析,几乎都把责任推到金融危机身上。
  真相远非如此。
  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份能够安身立命的工作
  毋庸讳言,不少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一份体面的、能够保障一定生活质量的工作。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能够走进大学校门,就等于提前在自己的额头上贴上了“幸福生活”的标签,等于提前拿到了通往幸福之门的通行证。然而,这个梦想却被现实碾得粉碎。
  他们发现,四年大学教育的结束,就意味着失业的开始,连一份糊口的工作都难以找到,幸福的憧憬变成了美丽的肥皂泡,对那些指望通过读书来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学生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梦想中的幸福生活遥遥无期。工作,工作,他们需要一份工作。四年大学昂贵的成本已经榨干了父母最后的血汗,甚至让父母背负重债,他们不能再从父母亲干枯的手中索取一个铜板了,一定要独立地活下去,一定要偿还父母沉重如山的养育之恩,但是,没有工作!从这个劳务市场蹒跚到那个劳务市场,赔尽笑脸,低声下气,小心翼翼,但是没有工作,哪怕就是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都没有。
  未来之门轰然关闭。前面是冷冰冰的高墙,看不到阳光,看不到希望,揪心的疼痛。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号啕大哭,有人跌足痛骂。梦想破灭,希望破灭,世界变得虚无。过去那些为之感动为之心潮澎湃的激情和梦想,在这一刻回想起来显得荒诞滑稽。
  为了找到一份工作,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 你需要什么?
  —— 一份工作。
  —— 需要什么工作?
  —— 什么工作都可以。
  —— 为什么需要工作?
  —— 我要吃饭,活下去。
  —— 扫大街、擦皮鞋也能挣钱,为什么不去做?
  —— 做不了,好歹我也是大学生。
  好吧,你需要的只是一份工作,工作就来了。
  有一位喜欢写作的男生,2008年毕业的,他的梦想是做一名记者。毕业后,他就到报社、杂志社求职,接待的人告诉他,做记者需要很多很多的条件,尤其要熟悉新闻写作,喜欢写作不代表你就适合做记者。他说他学的就是新闻专业,接待他的人现场让他写一篇300字的消息,但是,他吭哧了半天也没写成功。
  接待他的人问他,既然你学的专业就是新闻,为什么连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