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

第18部分

清代皇帝读书生活-第18部分

小说: 清代皇帝读书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面为墨描观音像:坐在一山头平地上的观音,面部轮廓像乾隆皇帝,他手捏长串的念珠,气定神闲,乾坤总揽,一副垂裳致治、君临天下的样子;他身旁一个书匣,书匣上放着一只宝瓶;荒草葱茏的山头上空,飞翔着祥鸟,下面是一片海洋,波涛汹涌,浪花飞溅。面上的山地、草叶、海浪,在若隐若现的菩提叶叶脉的衬托下,呼之若出,栩栩如生,有着极强的质感和动感。
  《心》正文九面,用于书写的菩提叶,也是裁成长方形,裱于??色的绿绸之上,叶面大小尺寸一致:长厘米,宽厘米。叶上墨笔楷书:“般若波罗蜜多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般若波罗蜜多心。乾隆戊子仲夏月朔沐手书。”文卷末钤二方小朱印:乾,隆。题句之后,乾隆皇帝接着写道:“以菩提叶制为小笺,写《般若波罗蜜多心》,并成是什,即书后。同日御笔又识。”卷尾三方朱印:乾隆宸翰,如如,几席有余香。卷末为墨描韦驮护法像,广袤的天际之下,一身盔甲、威风凛凛的韦驮,手持金刚杵,身后祥云飞动。最后二开四面??色绿绸,上钤二方大朱印:避暑山庄,八徵耄念之宝。
  乾隆皇帝每年坚持御笔??写佛,长年不辍,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之一。这些御笔写一直秘藏于深宫,系宫廷秘藏孤本,从未昭示于海内外。乾隆皇帝二十五岁即皇帝位。从乾隆元年(1736年)至三十九年(1774年),每年的元旦和四月八日浴佛节,他均无例外地??写《心》一部,从未间断。元旦日的写册是在磁青笺或纸上墨书文,红地织金丝彩锦织“卍”字、“寿”字,云龙纹书套,泥金框栏内泥金楷书“御笔心乾隆元年丙辰元旦沐手敬书”等字(清乾隆年元旦写本《般若波罗蜜多心》)。浴佛日写册系纸墨笔楷书写本;卷前是磁青笺白描佛像;泥金框栏内泥金书“御笔心乾隆癸已浴佛日”等字;卷末泥金书“乾隆三十九年浴佛日御笔”;红地织锦封面、书套,黑地织锦白花包袱,袱上系黑地织锦花带。
  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后,花甲高龄的弘历用更多的时间用于写:每月的朔日(初一)、望日(十五)、浴佛日、八月十三日生日以及宫中年节,都要写《心》一册。如乾隆四十年(1775年)墨笔《心》,是乾隆皇帝在位四十年、时年六十五岁之时,用蚕茧纸以墨笔楷书??写的。
  3。心清闻妙香
  “心清闻妙香”,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之手,他在《大云寺赞公房》诗中这样写道:
  灯影照无眠,心清闻妙香。
  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铛。
  天黑闭春院,地清楼暗芳。
  玉绳迥断绝,铁凤??翱翔。
  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
  明朝在沃野,若见尘沙黄。
  在中国的古语中,妙有四层意思:(一)、妙为美,是美好,引申为奇妙、精妙之意。诗人鲍照在《芜城赋》中写道:东都妙姬,南国丽人。(二)、妙为微,是小之意。文人马融在《长笛赋》中说:微风纤妙。(三)、妙为玄妙。《北史》上说:天下妙理至多。四、妙为渺,是深远状。韩非子就说:妙远不测。心清,就是心境宁静清远。闻,是嗅,是呼吸,是感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体味。妙香,就是精妙、细妙、玄妙之香,也就是佛法所传导的一种在灵魂深处才能体会和感悟的漂浮着????幽香的佛陀智慧。
  乾隆皇帝能够用心灵去感悟、体味佛法真谛,他非常喜爱这句:心清闻妙香。他常御笔书写这句妙语,还特地治了一方盘龙纽方形碧玉玺印,上刻×?书:心清闻妙香。宫中有他喜欢的书籍、书法、绘之佳作,他通常都要钤盖此印,以示过自己鉴赏过并认可的上乘杰作。乾隆和清历代皇帝一样,已把汉文化所崇尚的道德体系视为天纬地的###。他在乐善堂读书,一则以求知博学,一则修身进德。两者融合得恰到好处。
  在乐善堂读书期间,为他的曾祖父顺治皇帝御注《孝》所写的跋:
  (世祖)念《孝》一书为孔子明伦治世之###,而自汉以来,去圣日远,古文今文之互异,注疏训释之未精,乃集古名儒嘉言懿论,考订采??,间出宸断,名曰《御注孝》,备一之体要,明至性之所周浃,俾夫缙绅之士、农野之民,皆有以知孝为百行之本,而爱敬尊亲笃挚有加,虽古圣王木铎之徇路,辟雍之鼓征,曷以加兹。我皇祖圣祖仁皇帝上谕十六条以敦孝悌,重人伦为首,及我皇父嗣登极,迪光继述,衍圣谕广训之书,于敦孝悌重人伦反复开明,惟恐人之弗知,知之弗行,而行之弗切,以此见我皇清圣圣相承,莫不以孝治天下
  

六、盛世期间的宫禁文化活动
1。御纂、钦定典籍
  乾隆皇帝二十五岁即位,他博学精通,承袭父祖的文化策略,稽古右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将康熙开创的王朝盛世推向鼎盛,史称“康乾盛世”。乾隆临政的六十余年,朝廷人才济济,儒臣们奉旨编纂了一部又一部鸿篇巨著,大量珍本善籍汇送宫中。所以,史学家赵尔巽这样赞叹:“其宋、元精椠,多储内府;天禄琳琅,备详宫史。籍既盛,学术斯昌;文治之隆,汉唐以来所未逮也!”
  清乾隆时期宫廷之中的御纂、钦定图书主要有:
  《钦定十三注疏》三百四十八卷,清乾隆四年武英殿校刻本;
  《御定仿宋相台岳氏本五》九十三卷,宋岳珂编,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刻本;
  《通志堂解》一百三十九种一千八百四十五卷,清纳兰性德??,清乾隆五十年武英殿重修本;
  《御纂诗义折中》二十卷,清孙嘉淦等纂,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三礼义疏》一百八十二卷,清鄂尔泰等纂,清乾隆十九年武英殿刻本;
  《御纂春秋直解》十二卷,清傅恒等纂,清乾隆二十三年武英殿刻本;
  《日讲春秋解义》六十五卷,清李光地等纂,清乾隆二年武英殿刻本;
  《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清张廷玉等纂,清乾隆十四年武英殿刻本;
  《御制四体清文鉴》三十六卷,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西域同文志》二十四卷,清傅恒等纂,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同文韵统》六卷,清允禄等纂,清乾隆十五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叶韵汇??》十卷,清梁诗正等纂,清乾隆十五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二十四史》三千二百四十九卷,清乾隆四十九年武英殿刻本;
  《御批历代通鉴??览》一百一十六卷,清傅恒等纂,清乾隆三十三年武英殿朱墨套印本;
  《御纂资治通鉴纲目三编》二十卷,清张廷玉等纂,清乾隆十一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平定金川方略》二十八卷,清来保等纂,清乾隆十七年武英殿刻本;
  《评鉴阐要》十二卷,清刘统勋纂,清乾隆三十六年武英殿刻本;
  《皇朝文献通考》三百卷,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皇朝礼哭图式》十九卷,清允禄等纂,清乾隆三十一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大清会典》一百卷、则例一百八十卷,清乾隆二十九年武英殿刻本;
  《南巡盛典》一百二十卷,清高晋等编,清乾隆三十六年武英殿刻本;
  《词林典故》八卷,清张廷玉等纂,清乾隆十三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历代职官表》七十三卷,清纪昀等纂,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八旗通志初集》二百五十卷,清鄂尔泰等纂,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大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卷,清蒋廷锡等纂,清乾隆九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清朱彝尊等纂,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钦定盛京通志》一百三十一卷,清阿桂等纂,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御览史讲义》三十一卷,清蒋溥等纂,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清乾隆三年武英殿四色套印本等。
  2。《四库全书》:文化总结与文化浩劫
  清室在宫禁之地组织儒臣大规模纂修书籍,最负盛名的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纂修活动,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乾隆向全国发布诏谕,征集遗书:“古今来著作之手,无虑数千百家,或逸在名山,未登柱史,正宜及时采集,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之盛。”“在坊肆者,或量为给价;家藏者,或官为装印,其有未镌刊只系??本留存者,不妨缮录副本,仍将原书给还。”同年的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率先响应,向皇帝提出了搜访校录书籍的具体四项建议:“旧本、??本尤当急搜;中秘书籍当标举现有者以补其余;著录、校雠同当并重;金石之刻,图谱之学,在所必录。”
  乾隆皇帝很赞同这一建议,下廷臣合议。过激烈地争论,军机大臣依照皇帝的旨意,最终拟出了搜访遗书的具体实施方案:“搜访旧本、??本,宜照原谕旨办理;金石、图谱,令各省收书之外,凡有绘写制度、名物如《三礼图》之类,均系图谱专家,宜并为采??;其有将古今金石源流裒叙成书者,一体汇采;《永乐大典》,应检派修书翰林逐一详查,其中如有现在实无传本,而各门凑合尚可集成全书者,通行摘出书名,开列清单,恭呈御览;俟书籍汇齐以后,敕令廷臣详细校定,依四部名目,分类汇列,另编目录一书,具载部分卷数、撰人姓名,垂示永久。”
  全国性的征书活动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此后在乾隆皇帝的一再敦促下进入高潮,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四库全书》著录和存目书籍,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征书,主要是各省采进本和个人进呈本两大类。各省先是采取观望态度,等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乾隆皇帝发布了严厉的上谕之后,各省这才开始行动起来。大势所趋,将苏、直隶、将西、湖南、安徽、福建、河南、山东、山西各省纷纷设立征书局,大规模地搜访遗书。
  全国性的征书活动,各省的藏书家自然是最主要的征书对象。乾隆皇帝针对将浙之地人文渊薮,特谕两将总督高晋、将苏巡抚萨载、浙将巡抚三宝重点寻访当地的藏书名家,包括昆山徐氏传是楼,常熟钱氏述古堂,嘉兴项氏天籁阁、朱氏曝书亭,杭州赵氏小山堂,宁波范氏天一阁等。浙将的藏书家居全国之首,浙将巡抚奉旨查核本地藏书名家,如实上奏。合计浙将藏书家进献的珍本古书达二千六百余种,占全省征书的一半以上。
  乾隆三十八(1773年)二月,乾隆皇帝正式设立四库全书馆,组织儒臣纂修《四库全书》。馆中设总裁、副总裁,由皇室亲王、硕学大学士兼任。据该馆开列的纂修官名单,纂修官共有三百六十二人,其中,刘统勋、于敏中等十六人为总裁官,副总裁是十四人,下设总阅官十五人。馆中设立总纂处、总阅处,总纂处五十三人,总阅处二十二人。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任总校官。设馆纂修,分局誊录,专官督促监造。先后参与其事者,共四千四百零三人,包括当世名流鸿儒三百七十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