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第一时间的故事 >

第3部分

第一时间的故事-第3部分

小说: 第一时间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儿,你说得一点也没错儿,是这样的,你很专业嘛,起码也是个准专业哦。
  我这么和你说,如果你和一个刚刚认识的朋友聊天,不管是男是女,只要这个朋友坐在你的对面,当然了,坐在你的身边也可以啊。然后这个朋友坐在那里“堂堂正正地、字正腔圆地、有板有眼地、端端正正地发音”……就这样和你聊天,我保证,在六十秒以内,你就会绝对地认为自己是碰上外星人了。或者是说,你碰上有毛病的人了。再这样下去,时间稍微长一些,你还会抓狂的呢。
  在人世中,没有比抓狂更痛苦的事情了!你肯定有体会。
  主持人和你聊天,主持人是以一个人的属性在和你聊天,他们不是教导你,你肯定不喜欢被教导;他们不是理论你,你肯定不喜欢被理论;更不是批评你,这你更不喜欢了。主持人也不是没事就拿你心中最最痛苦的事情去戳你的心窝子,或者是追问你更加痛苦的回忆,让你难过让你痛苦让你掉泪让你说不下去。主持人是在和你说心里话,和你交流,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聊天,是最开心的时刻。
  聊天,是代价最少的一种活动。
  它的代价是一杯茶或一瓶水和一些时间,也许,什么也没有,需要的只是一些时间。
  但是,你所获得的感受却是不可计算的。
  和朴实的人一起聊天,可以纯洁灵魂。
  和高尚的人一起聊天,可以……
  和精明的人一起聊天,可以……
  和热情的人一起聊天,可以……
  上面剩下的三句请读者自己总结填空吧。
  过去新闻只能播,
  如今有人来唱歌。
  清晨一曲心中悦,
  全天做事“好”字多。
  

一些农民的孩子,却成了《第一时间》的主力
令人有些深思的是,央视在他们的《第一时间》栏目中,启用了一些农民的孩子。
  这并不等于他们看不起其他人物的孩子哦。
  常有一句话: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
  农民的孩子怎么了?
  从我国人口的基数来讲,农民的基数最大,因此,我们的农民当中所出现的优秀的孩子也最多,不是吗?
  中华民族几千年了,出了多少个英雄?他们大多数是农民的孩子。
  农民种地要起早,一般都要赶在太阳升起之前,所以,就工作环境来讲,他们是迎接太阳的人数最多的群体。
  迎接光明的人,无论是谁,都将心胸坦荡,充满了希望。
  然而,希望是一定要从奋斗开始的,老是希望而没有行动,那么希望就会变成醒来的一场空梦。
  空梦是令人失望的。
  农民的孩子怎么了?
  农民的孩子勤奋,他们吃苦精神强,因为伴有环境艰苦的重大因素。所以,往往农民的孩子会更加努力地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和加强自己。
  农民的孩子怎么了?
  他们的努力和拼搏是为了走出生养他们的这片乡土吗?是的,他们是想走出去。但这并不表明他们觉得这一辈子种地就没出息,不是!
  种地,是有出息的!
  但是一个有志气的、有才华的年轻人如果真的是一辈子去种地,那才叫没出息。
  (这也并不是说,没志气、没才华的年轻人就只能去种地啊。唉,写一句议论,真费力气。)
  我们这个国家不缺少种地的年轻人,缺少的是会种地但又会开发
  自己的年轻人。
  种地,是从挖掘开始,是从育种开始……
  农民的孩子怎么了?
  农民的孩子会种地,他们知道劳动的最终结果是为了丰收。
  这是一年的结果,而不是混到月底领工资。
  他们知道劳动是不能糊弄的。
  他们知道“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所以,他们做事很认真。他们知道“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高粱先红尖”,所以,他们做事很勤奋。
  尽管这样,他们还知道,做电视节目不能像务农那样“一年两熟、闲时不愁”。他们做新闻栏目是“吃了上顿想下顿,想着下顿再下顿”。他们来到了央视,来到了《第一时间》,他们开创了这个令人可喜可接受的一个全新的电视栏目。如果说句老套的话,那就是耳目一新,如果说点创新的话,那就是“不成体统”的一个栏目。
  假如我们找一些“不愁吃穿、不愁玩乐、开着高档车,到处去转娱乐场所”的人来做这档节目,他们能为普通人说话吗?他们能为老百姓说话吗?
  吃过苦的人,能理解正在吃苦的人。
  苦难过的人,能理解正在苦难的人。
  (上面这两句我没有用“只有……才能”来造句,是怕有的报纸“有话要说”。)
  过去吃苦心中藏,
  如今不忘“爹”和“娘”。
  能为大众说句话,
  唤出小米和高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 第一时间 》关键词(一)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圈,而我,却用它来做《第一时间》。
  —— 一个黑眼圈的编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集体劳累的“第一时间”人(1)
《第一时间》已经开播五年了,一位年轻的主编拿出他五年前来栏目时的照片来给后进组的同事们看。同事们说,照片上的人是他的侄子,他想笑,但更想哭。五年了,这人就老得这么快吗? 
  电视人看起来自豪,做起来很好玩,说起来很骄傲,可实质上却很辛劳,是的,很辛劳。
  电视人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真的没有。
  《第一时间》栏目组的工作是“三班倒”,这是我们传统的作业模式,也许就是你干一天早上的工作,然后就没事了,休息一天,第三天再来工作。特别是《第一时间》又是早班,看来是相当不错的,中间休息两天?是一件很美的事情,这两天干什么不行啊,这要是让别人来看,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安排。
  然而,《第一时间》的“三班倒”却不是那么轻松。下了班,你仍然在上班,只是环境不同,有的回到家里去“上班”,有的还要到台里去上班。如果你想了解,那么,在这里我把他们主编的工作时间表介绍一下吧。
  主编,是这一班的班长,这个节目就是在他(她)的直接的领导下完成的。那么,我们来看看他(她)的工作时间与内容吧。
  一般来说,我应该从他(她)上班的时候说起,但由于《第一时间》节目的特殊性,我偏偏从他(她)下班的时候说起。你也许不明白,下班了嘛,有什么可说的,但他们的工作却偏偏从下班就开始了。 
  重复:电视人没有八小时工作制。
  播出7∶00到9∶00
  主编他(她)下班了……
  此时主编还不能走,还要想着后天下一期节目的“第一关注”,从题目到角度,如何做。头条要策划出来,包括第二第三条,用来做“第一关注”,这都是要由主编来策划的。策划好了,上报制片人,然后经过各种审定程序,才能定下来,再把一些工作内容交给编辑们去做,做“昨日之最”的找“之最”的内容,做“今日提醒”的找“提醒”的内容。编辑要找其他地方台的新闻。不同的人不同的分工,然后组合起来。如果需要记者采访,那么,立刻到部里申请记者,得到批准后,派出记者,向记者交待采访注意事项,需要采访哪些人物哪些问题,这样折腾下来,这一天上午加下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第一时间》自己没有记者,记者是统一管理的,所以,他们不能自己去采访,只能向部里申请,得到准许后,才能安排记者去完成自己所需要的采访目标。
  完全安排好了,这基本上就到了当天的晚上了,然后可以回家,如果有家的话。
  第二天,他们可以在家里休息一天。
  第二天晚上7∶00以后
  主编开始理清下期所有的内容,要和编辑们不停地联系,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新情况,有什么重大的新闻,如何处理,甚至细致到每一个字。这样下来,就接近半夜零点了。主编就可以睡觉了,如果不失眠的话。
  第三天早上7∶00以后
  这已经是休息的第三天了,第三天的新闻肯定会有新的变化,如果情况紧急,那么,立刻修改方案。
  此时,记者已经完成任务,把录像带或者是文字稿录音什么的交给主编,主编开始浏览、精选、加工。这个时候的主编,就说不定在什么位置上了,难道他(她)不要去台里,去办公室吗?大部分时间肯定要去的,家庭办公,目前还不好实现。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办事要见面、见面要商谈,因此,不实现人与人的直接对话,实在是不敢掉以轻心。

集体劳累的“第一时间”人(2)
16∶00
  下午四点以前必须到办公室,全班的人员都要去,要看今天的稿子,看其他频道的新闻。因为明天的新闻现在开始要定下来,要看哪些可以用,要看几个内部的新闻平台系统,还要上网站去看新闻、找新闻,然后判断需要用的。哪些是别人用过的、哪些是没用过的,然后想如何做这些新闻。
  五点半的时候,其他地方台的新闻就定下来了,就可以收集了。然后编辑们开始分头写,主编就要和制片人研究,还要派人找各种资料,甚至要跑到大街上去买资料,这么一折腾,下午时间就差不多了。
  19∶30
  主编还要来到办公室,还要找新闻。有没有可以更新的?如果有,就可以替换已经选好的,最后定下来,赶紧让编辑写稿子。特别是“昨日之最”,四个编辑要用一个小时来想它的标题。到了夜里九点左右,编辑的稿子交了,主编亲自改好了,这个时候,配音的人员就来了,就要进配音机房来配音,配音也是很费时间的,要等待,或者要指导。
  最后,主编还要把主持人的稿子再改一次,这样下来,差不到了十一点半了。但这不算完,因为国际的新闻要到夜里零点才能上来,等加工完国际新闻,你说这要到几点?很难说清楚这个时间。这时候,主编才能回家睡觉。满打满算,我们就让主编不太辛苦,让其在零点半以后,也就是一点到家睡觉吧,如果来得及回家的话,如果不失眠的话。
  第四天清晨4∶00起床
  这才睡了三个小时,四点要起床啦,不能再睡啦。洗漱时间做饭时间吃饭时间赶路咱们都不算,如果是在家里,那么起床的时间还要提前。
  主编急急来到办公室,还要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新闻,编辑们要做提要,配音人员再做配音,然后改过的图像还要送审。
  如果没什么可修改,就帮忙做其他的事情。如果需要,主编必须用最快速度把它修改出来,还要和制片人一起研究修改。
  5∶30
  此时,主持人来到,开始化妆,配提要,熟悉稿子的大致内容,看有没有陌生的字,有些地名、人名,都要查查字典,不要说错了,有的时候,还要做配音提要。
  6∶50
  全体人员进演播室,技术人员全部到位,调试设备,调整镜头,调整灯光。此时,主编要和导播对一下所有节目的顺序。
  7∶00
  节目准时播出,大家在现场观看,随时准备补救出现的问题,随时盯着时间,随时盯着插画面的地方、进音乐的地方、进广告的地方。有的时候没地方坐,其实也根本就坐不住,因为随时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