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第一时间的故事 >

第12部分

第一时间的故事-第12部分

小说: 第一时间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实用声音,要比实用画面更高级,这种理念,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过去拍摄电视,有些人总想把画面拍得如何的美,大概这是从教学开始就是这么教的吧。到后来,时代的节奏加快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从画面满足开始转型了,人们的眼球也许是审美疲劳了吧,有很多人都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报,一边吃着零食甚至是一边和客人聊天或者是一边上网一边看电视。有的人一回到家,换上了拖鞋,用遥控打开电视机,然后就是做家务,让电视机在那里自己响着,而主人只是在听,如果听到了什么好的“节目”,主人就会过来看一会儿。
  于是,声音,就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确,有的电视栏目,声音还真的非常吸引人。
  对于我们《第一时间》的观众来说,他们的构成,特别平均,不像有些栏目里面,类型固定。我们这里面几个年龄层次特别平均,从十四岁以上到六十五岁以上,都是平均的,还竟然有四到十岁的,只是比较少一些。
  做电视栏目的人,是经常讲定位的,没有哪个栏目不讨论定位的,但是,我敢说,也没有哪个栏目能把观众真正地定了位的。
  我做这个节目,和大家讨论了许久也讨论不出来观众定位是哪些群体,你说一大早一共几千万人?你还要分出个群体来。我定位就是早起的人,为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而奔波的人。在早起的中国人里面,我就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找不到收视人了。小孩上学,主妇做饭,该上班的要上班,退休的老人要锻炼,没工作的还要找工作呢。
  在这里,他们用了一个减法,不以性别,不以年龄,不以文化程度,不以工作环境,而是以时间划分了一群观众。
  用减法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很多人不会,一遇到事情就用加法来解决。其实,减法的思维更令人开阔,更令人有意思。有这样一个谜语,叫:春雨连绵妻独宿,谜底是“一”字,这就是典型的一个减法思维,其答案也简单得要死。
  对于观众来说,大家都在用遥控器搜节目,观众对哪个电视台哪个频道是没有忠诚度的,他们只忠诚于好节目,不忠诚于你是哪个电视台,你是哪个人。再有实力的电视台,再有名气的人,你做的节目不好,他也会换台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哈学胜说《第一时间》(6)
于是,讨论不出来我就干脆不定位了,把复杂变为简捷。于是,我只定位我的节目的性质,是什么呢,它是一个轻松的、自信的节目。
  轻松与自信,是一个人精神上最健康的表现,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健康状态。有了轻松与自信,一个人就工作有成就,生活有幸福,社交圈子就活跃。没有轻松与自信,一个人就工作无效果,生活没幸福,社会上没朋友。如果轻松与自信崩溃了,一个人的一切就要倒下了。
  我们的节目做到了快乐与宽容,时刻想着用什么样的形式,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大家振奋起来。所以观众就忠实于你的节目,你出了问题,观众就会打电话,你出了问题就会让观众非常失望,观众会骂你。就是骂你,你也不要生气,找到骂的人,问他一下为什么,也好被骂个明白嘛。你做好了节目,观众就会叫好,有些观众大半夜地打电话来,或者是找到办公室来,要找你签名,就连我们的那些编辑们的签名他们也要。这说明我们的节目已经进入到观众们的心中,他们喜欢。
  需求能够自动地产生产品,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产生更大的需求。所以,据了解,《第一时间》的收视率、收益率和影响力都是非常明显的,在台里,也是名列前茅的。
  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感觉出来,《第一时间》电视栏目的制作成本是非常低的,没有华丽的背景,因此少了许多制作费,没有更多的外景拍摄,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差旅费用;他们不需要请一些明星来助阵,所以也不用付什么出场费;他们不需要请专家,因此也没有专家费。只是一群编辑们在“新闻”堆里辛辛苦苦地“刨食儿”吃。这么低的成本,这么好的收视率,自然其收益的效果就不用说了。
  其实,这种方式,是一个栏目制片人最希望的一种结果了。每个电视台的人都希望制作一个有影响力的电视栏目,甚至不只一个,但是到了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钱呢?谁出钱来拍摄制作这个栏目。现在,用摄像机、摄影棚、后期制作机房、录音机房,虽然都是电视台内部的硬件,但这都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你都要付钱,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你制作一个栏目,如果台里不给钱的话,那么你只有靠企业或者什么单位赞助了。
  那么,有人出钱?就能办电视栏目了吗?
  曾经有一个广播电台(乙方),想和电视台(甲方)合作办一档有关“大交通”的电视栏目,策划、主持人、栏目环节、舞美设计、头两期的样片的案头工作全部完成了,甚至最后的协议草案都出来了。最关键的一项就是钱了,乙方同意,每年给甲方二百五十万,然后来办这个电视栏目,说白了,这就是占用频道资源的费用,当然,也是电视台赚钱的一种方法,这也算是制播分离的一种尝试吧。非常省事,甲方只负责审查把关收钱三大项就是了,坐等其成,好事呀。
  眼看合作就要成功了,但到了最后,甲方有话要说。
  甲方:我派过去几个导演,给你们导节目。
  乙方:行,几个导演过来,我给发工资,但是不需要他们来我这里上班。
  甲方:那算了!合作中止,我们不缺少那二百五十万。
  乙方:……
  如此看来,有钱,但是没有电视台的人参与,并不能办起一个电视栏目。
  某公司制作了一套有关健康的电视节目,找到一家电视台,看是否能播出,当然了,播出费是需要交的。该家电视台说,节目可以上,但是要用我们电视台的主持人。于是,合作没有成功。
  如此看来,有钱,没有电视台的主持人参与,也不能办起一个电视栏目来。
  某大公司一心想做一个为百姓们宣传自救常识的电视栏目,策划、拍摄,有钱请来名主持人来主持,这下总该行了吧,可惜,仍然没有和电视台合作成功。
  有公司想做一部有关“卡通节目”的栏目,找到某个电视台,负责人说,与我们合作的公司,都不赚钱,于是,公司放弃了合作。
  如此看来,有钱、有名主持人参与、有良好的内容,也不见得就能办起一个电视栏目来。
  想办一个电视栏目真的很难,你要在别人家的那片土地上“种庄稼”,这种合作模式,还真的不好开发。
  而《第一时间》的制作是一靠自己的人,二靠自己的钱,利用小成本,为百姓们做大事,让百姓们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大家来办节目的平台。如此,他们得到了很多资源,各大媒体,大报小报,得到了普通观众和高层领导的关注。
  我们央视二套节目的环境是宽松的,想创新,要创新,而且必须来创新,如果说我们《第一时间》全体人员是一个足球队的话,那么比赛开始以后,我们的人时刻想到的不是守门,而是射门,要进球,要得分。在确保百分之百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在表达上创新,一定要在形式上创新。
  是这样的,表达一定要创新,在创新中良好体现表达。中国的文字是一种表达,而中国的语言是一种更好的表达,说好中国话,朋友遍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EX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