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华语典 >

第13部分

中华语典-第13部分

小说: 中华语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
  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第三章 圣语贤言(4)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神童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
  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
  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
  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
  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
  年纪虽然小,文章日渐多;
  待看十五六,一举便登科。
  大比因时举,乡书以类升;
  名题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钱选,才高压俊英;
  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
  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玉殿传金榜,君恩赐状头;
  英雄三百辈,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当忠孝门;
  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
  宫殿召绕耸,街衢竞物华;
  风云今际会,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
  太平无以报,愿上万年书。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土脉阳和动,韶华满眼新;
  一枝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柳色浸衣绿,桃花映酒红;
  长安游冶子,日日醉春风。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
  浴沂谁氏子,三叹咏而归。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春到清明好,晴天锦绣纹;
  年年当此节,底事雨纷纷。
  风阁黄昏夜,开轩内晚凉;
  月华在户白,何处递荷香?
  一雨初收霁,金民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
  庭下陈瓜果,云端闻彩车;
  争如郝隆子,只晒腹中书。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荷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北帝方行令,天晴爱日和;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小儿语
  四言
  一切言动,都要安详;   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沉静立身,从容说话;   不要轻薄,惹人笑骂。
  先学耐烦,快休使气,   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能有几句,见人胡讲,   洪钟无声,满瓶不响。
  自家过失,不消遮掩,   遮掩不得,又添一短。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   一差半错,那个没有!
  宁好认错,休要说谎;   教人识破,谁肯作养。
  要成好人,须寻好友;   引酵若酸,那得甜酒。
  与人讲话,看人面色,   意不相投,不须强说。
  当面证人,惹祸最大;   是与不是,尽他说罢。
  造言起事,谁不怕你;   也要提防,王法天理。
  我打人还,自打几下;   我骂人还,换口自骂。
  既做生人,便有生理;   个个安闲,谁养活你。
  世间生艺,要会一件,   有时贫穷,救你患难。
  饱食足衣,乱说闲耍;   终日昏昏,不如牛马。
  担头车尾,穷汉营生;   日求升合,休与相争。
  兄弟分家,含糊相让;   子孙争家,厮打告状。
  强取巧图,只嫌不够;   横来之物,要你承受。
  六言
  儿小任情娇惯,大来负了亲心;
  费尽千辛万苦,分明养个仇人。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
  人若不遭天祸,舍施能费几文。
  乞儿口干力尽,终日不得一钱;
  败子羹肉满桌,吃着只恨不甜。
  蜂蛾也害饥寒,蝼蚁都知疼痛;
  谁不怕死求活,休要杀人害命。
  自家认了不是,人可不好说你;
  自家倒在地下,人再不好跌你。
  气恼他家富贵,畅快人有灾殃;
  一些不由自己,可惜坏了心肠。
  杂言
  休着君子下看,休教妇人鄙贱。
  人生丧家亡身,言语占了八分。
  任你心术奸险,哄瞒不过天眼。
  使他不辩不难,要他心上无言。
  人言未必皆真,听言只听三分。
  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
  干事休伤天理,防备儿孙辱你。
  恶名儿难揭,好字儿难得。
  大嚼多噎,大走多蹶。
  为人若肯学好,羞甚担架卖草;
  为人若不学好,夸甚尚书阁老。
  慌忙倒不得济,安详走在头地。
  话多不如话少,语少不如语好。
  天来大功,禁不得一句自称;
  海那深罪,禁不得双膝下跪。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第四章 经典故事(1)
寓言故事
  嗟来之食
  齐国发生大饥荒,黔敖将食物摆在路上,等待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卷着衣袖,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拿着汤水,喊道:“喂,快过来吃!”
  饥饿的人睁开眼睛看着他,说道:“我只因为不吃这种轻蔑施舍的食物,才饿到现在这个样子的。”于是谢绝了他的施舍,终于没吃东西活活饿死了。
  《礼记·檀弓下》
  齐人攫金
  从前有个盼望得到金子的齐国人,一天清晨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市场上去,到了一处卖金子的地方,伸手拿了人家一块金子就跑。巡吏将他抓获,问他:“人都在这里,你为什么伸手就抢人家的金子呢?”
  那人回答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根本没有见到人,只看到了金子。”
  《列子·说符》
  薛谭学讴
  薛谭在秦青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将秦青的技艺全部学完,就自以为全都学会了,于是向老师告辞要回家。秦青没有阻止他,并在城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临别时秦青轻轻地击着拍子慷慨悲歌,歌声振动了森林树木,响彻天上的流云。薛谭听后向老师谢罪,请求回去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终生再也不敢说学成回家的话。
  《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
  孔子游学于东方,路遇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就离我们远了。”
  而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远,而中午离我们近。
  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碗口大小了,这难道不是因为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时我们还觉得很冷,而到了中午就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这难道不是因为近的感觉热远的感觉凉吗?”
  孔子听后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很有智慧呢?”
  《列子·汤问》
  愚公移山
  传说太行、王屋两座山,原本它们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的北岸。
  北山上住着一个年近90岁的老人,人称愚公,他的家就在两山的对面,每次出门他和家人都必须翻越两座山,否则就只有绕远。于是,他召集自己的家人,说想把门前这两座大山移走,大家听到以后可以不用再翻山了都纷纷同意了,但是他的妻子还是有些担心,“以我们的力量将小山削平都是问题,能把王屋、太行怎么样呢?更何况将那些石头能搬到哪里去呢?”
  大家叽叽喳喳地回答:“可以将它们堆到渤海的边上!”于是,第二天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大家或凿或挖,就连邻居中一个寡妇的七八岁的儿子也来帮忙,尽管他们一个冬夏才能往返一趟,他们也不停歇。
  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人,他看到了这一家人的行为,就笑着来阻止他们,说道:“你简直太愚蠢了,你已经那么大的年龄,凭你的力量恐怕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拔不掉吧。”
  愚公回答道:“你才是顽固至极呢,甚至连妇女孩童都还不如。倘若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却不会增加,何愁挖不平呀!”智叟自是无言以对。
  后来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就报告给了天帝,天帝也被他深深地感动了,于是就命令夸窦氏的两个儿子趁着夜色将两座大山搬走了。一座放在了朔方的东部,另一座搬到了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之南,汉水之北就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列子·汤问》
  岂辱马医
  齐国有一个贫穷的人,常常在城里的街市讨饭。城里的人讨厌他来的次数太多,都不肯再给他东西吃。于是,他就到一家姓田的人的马棚里去,跟随着马医做杂役,混口饭吃。
  人们看见了又戏弄他说:“跟随着马医混饭吃,不认为是耻辱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