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龙魂--华夏之刃 >

第16部分

龙魂--华夏之刃-第16部分

小说: 龙魂--华夏之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和前代的几位王后。熟悉西方史的朋友都知道,西方曾有过教皇国(现在也有——梵蒂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殷商也很类似,因为当时的人都很迷信,主抓祭祀和占卜的大祭司有时比商王威信还高。妇好担任这个职务,可见身份和地位之高。

  很快,商朝在武丁和几位贤相的治理下,得到复兴。武丁在迅速平定了国内的叛乱后,便将眼光放在了常年遭受侵犯的边境地区,筹划着如何对付他们。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遭到侵犯,双方部队僵持不下,武丁闻讯后派兵前去支援,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武丁十分烦恼,动了亲征的念头,此时王后妇好见状,主动请战。武丁虽然知道妻子勇敢,但并不了解她的领兵作战能力,害怕妻子会遭遇什么不测,犹豫不决,最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算一卦。结果是大吉大利,武丁便将部队交给了妇好,决定让王后出征。

  王后出战,亘古未有,朝臣开始猜测质疑,议论纷纷。但是前线将士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听说王后出征,顿时军心大振,而且这位王后一到前线,指挥得体,调度有方,总是身先士卒,作战勇猛,将士们见状,誓死奋战,很快就将敌军击败,获得大胜。军队凯旋,妇好顿时成了国人谈论的焦点人物,武丁也对妻子刮目相看,封妇好为军事统帅。

  此后,武丁征伐各个周边的少数民族,先灭掉了宙方,然后攻打工方与土方。妇好参加了攻取土方的战役,并立下了大功。土方被灭掉之后,武丁集中兵力剿灭了工方。之后攻打鬼方,妇好又与武丁携手作战,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胜利。

  妇好因为屡立战功,被武丁赐予了封地,拥有自己的土地、税收和奴隶,还拥有嫡系部队三千人,这在当时可是惊人的数字,因为当时的一些普通小方国,全国的兵力也没这么多。值得一提的是,妇好在自己的封地上还要给武丁纳贡,一切都按照诸侯礼仪来办事,丝毫不论私情。从此,妇好时常就住在自己的封地上,当住上一段时间将封地诸事处理好后又返回宫内与武丁团聚,此事可谓空前绝后。

  在击破了鬼方等周边民族后,羌方又来捣乱,武丁大手一挥,“消灭他!”武丁任命自己得意的上将妇好为最高统帅,并交与了她一万人的部队,加之妇好的三千人嫡系部队,妇好手下士兵数达到一万三千人。这场战争的规模是整个殷商历史中最大的,一个国家的最大战役的最高指挥官竟是名女子,这事直到今天也没再发生过。这场战役的过程不太清楚,甲骨卜辞只有“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羌”的记载,但此战结果很明确,是两个字:大胜。

  妇好战功赫赫,是武丁的第一大将,为武丁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武丁和妇好的感情也非常好。妇好第一次出征前,武丁为了妇好的安危而占卜,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经常向鬼神祈祷妇好健康长寿;武丁出战,总是挑选妇好协同作战;伐羌之时,武丁敢于将全国一半以上的兵力交给妇好一个人指挥;在妇好出征归来时,武丁总是亲自出城迎接,根据记载,有一次竟然迎出了八十多公里,见面后两人驱策狂奔,将所有部属远远甩在身后……

  灭羌之后,武丁又亲征南方的各个小国,妇好依然在其左右。在西南攻打巴方的一次战斗中,妇好设伏诱使敌人中计,武丁趁机从侧面发动总攻,一举将敌人歼灭。夫唱妇随,配合默契。

  史载,妇好共消灭了二十多个方国,战功赫赫。

  除了祭祀、占卜和打仗,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是个多面手,其虽然贵为王后,却时常和大臣一起去办政事,整理贡品,甚至抓捕逃犯。此外还多次会见德高望重的老人。可以说,凡是男人们能干的事情,妇好都有参与,真是令人佩服。

  但是很不幸的是,妇好很早就去世了,一说为三十三岁,一说为嫁给武丁三十三年后去世,后一说可能性更大一些。死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难产而死,因为甲骨卜辞有武丁亲自为妇好占卜的记载,当时妇好生育遇到了难产;一说是战死和伤后创发而死。至今尚未确定,不过后一说没有甲骨卜辞记录,前一说更有可能。

  妇好死后,武丁十分悲痛,将其安葬在自己处理军政大事的处所附近,并选取了大批量的陪葬品共计1928件,其中包括数量可观的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象牙器、贝器等,还有妇好生前用过的食器、酒器和炊器等器物,最著名的是司母辛四足觥、妇好铜偶方彝、司母辛大方鼎等,还有四面铜镜、十余件玉石人雕、三件象牙杯,各个价值连城,此外还有16名殉葬的人和6条殉葬的狗。但是最特别的还是妇好生前用过的两件兵器——龙纹大铜钺和虎纹铜钺,这两柄大斧一件重公斤,一件重9公斤,后者长达厘米。有人开始想象,妇好力大无穷,一手一钺,冲锋陷阵,威风凛凛,但这不是事实。事实上,钺只是权利和威严的象征,很少用于作战,但是持单钺领兵出征还是可能的,因为汤灭夏时就是如此。至于妇好上阵作战的惯用兵器是什么,我估计应该是墓中的戈,因为墓中还有镞,推断出妇好还会使用弓箭。妇好墓出土的这些东西,正显示了妇好的高贵地位,验证了古书的记载,同时也显示了武丁对妇好的重视和宠爱。可以说,妇好墓装满了地下宝藏。

  妇好安葬后不久,武丁梦见了妇好,甲骨卜辞上说:“王梦妇好,不惟孽?”意思是说,武丁梦见了妇好,不会有什么灾祸吧?武丁害怕妇好在那边会受苦,就率领儿孙们为妇好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祭祀,并举行了三次冥婚,分别将妇好的幽魂许配给了祖乙、太甲和汤,希望这三位有作为的祖先能将妇好照看好,不让她在阴间受苦。其后每当发生战事,武丁也会先举行仪式祭奠妇好,祈求其保佑自己能够凯旋。可见武丁是深爱着这位王后的。

  妇好去世后,另一名妃子妇妌(音读jìng)成为王后,这位王后也是名女将,曾经灭了一个方国——龙方,并帮武丁管理农业和内政,她后来被封到了井方,即今天的邢台地区。她事迹不多但是个名人,因为她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主人——妣戊,也是著名的孝子——孝己的生母,因为孝己是长子,她死后的庙号是“戊”,比妇好的“辛”大。然而,她成为王后之后遭到了冷落,没多久就在抑郁中死去了。接下来的王后亦即武丁的最后一任王后是妣癸,她的妇名至今还没找到,她的儿子名叫祖甲,在其兄祖庚死后做了商王,号帝甲,《史记》说:帝甲*,殷复衰。

  妇好的儿子是祖庚,在武丁之后做了商王,在位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病死。

  最后总结一句话:妇好,一位传奇的伟大的女性。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安阳殷墟中,所有陵墓都曾被盗过(十一个商王大墓竟然都被盗成了空壳),除了妇好墓。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是目前所见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如果您想知道妇好长得什么样子,可以去安阳殷墟妇好墓前的“母辛宗”(妇好享堂)看看,那里有一尊妇好汉白玉雕像,相信一定会令您对这位巾帼英雄油然生敬。

二十六 第一圣人——傅说
所谓圣人,指的是智慧和品德极高的人或者在某方面有专长的人。提起圣人,人们往往会想到孔子、孟子、孙武、关羽等人,但是除了孔子,他们都是死后才被封为圣人的。孔子名气虽大,但却不是第一个圣人,据史料记载,第一个被称作圣人的是傅说(yuè 同悦)。你可能会问,伊尹不是号称元圣吗?对,确实是,但那是后人追加的,而傅说,活着的时候就被称为圣人了,并且得到了后世的认可,是公认的第一圣人。

  傅说,出身很低微,原是一名在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以东的圣人涧)做苦役的奴隶,负责筑墙护路修堤防洪水,连姓氏都没有,只有一个代号叫做说。他的身份学名叫做“胥靡”,即被绳索连着强制劳动的男*隶。因为胥靡起于刑徒,故可以推测傅说之前可能犯了法,当然只是推测而已,史书没有记载。

  相传,傅说长相很奇特,枯瘦、面黑、驼背,很是惹人注意,当然惹人注意之后就是漠不关心了。但有个人却对他十分感兴趣,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武丁。武丁被父亲派到民间生活,一直隐瞒身份,与老百姓一同耕作,谁都不知道他是王室的人。某日,武丁来到傅岩,看到傅说长得很奇怪,而且在用一种奇怪的方式筑墙,便走上去与之攀谈,却发现傅说此人睿智博学。武丁暗暗称奇并记住了傅说的相貌。

  武丁走后,苦日子还得继续。

  傅说的筑墙术很快得到了诸位奴隶的赞叹,并纷纷向他请教学习。众人用此法筑堤修墙,效率极高,而且十分牢固。这种筑墙术叫做“版筑术”,方法是“以两版相夹,两边置木椽,麦草缠捆,中填土以石杵夯实,筑成土墙,以遏洪水”。鉴于这句文言文十分简单,就不翻译了。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却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从此土石防洪水的方法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坚固的堤坝;从此黄河流域的人们基本告别了穴居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坚固的房屋。它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使这辆巨车驶向更远的方向。这种“版筑术”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沿用,在北方农村比较常见,甚至在城市建筑中也有人使用。能从遥远的商代传到现代,怎能不说它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呢。

  傅说服役的傅岩是古代虞国和虢国的交界处,山河险峻,是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假途伐虢”和“唇亡齿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那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现在,一个奴隶要走向新的世界。

  这一日,一个当官的人来到傅岩,他招来附近所有的人,拿着画像逐一对比,结果发现傅说和画像上画的人长得一模一样,于是就要将傅说带走。傅说很纳闷,心想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这是要去哪里?但自己是个奴隶,只能低着头跟人走,但是很奇怪,来人对自己态度很好,还给自己好吃好喝的,让聪明的傅说也是一头雾水。

  一行十数日,傅说来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他意识到这就是传说中的国都——殷。不久后他进入了一所宫殿,见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似曾相识啊——原来他是一国之君!

  这个当官的叫郑达,向武丁复命,武丁大喜,“就是他,他就是我梦到的圣人!”

  原来,武丁即位后思商复兴、求贤若渴,一直想将傅说召来辅佐自己,但是傅说是个奴隶,将其召来势必会遭到朝臣和贵族的反对,于是武丁利用当时人们普遍迷信的特点,就编了一个谎话,说自己梦到天神给自己推荐了一个圣人,他能辅佐自己治天下。武丁找画师画了个头像,先象征性地在群臣中转了一圈,发现没人能对得上号,就派郑达去外面找,并暗地嘱咐他去傅岩找,结果果然找到。

  既然是神的旨意,那就一定不能怠慢了,武丁任命傅说为相,并赐予其“傅”姓,这就是傅姓的由来,傅说也就是傅姓人的祖先。群臣当然不敢说个“不”字,因为他们知道:和神对着干肯定没有好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