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灵魂攻势 >

第10部分

灵魂攻势-第10部分

小说: 灵魂攻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陷阱之后就惊醒察觉,而那种亡命一拼的对手很可能在这种情势之下忽然超越了自己实力,将所有规则打破,并且一举脱出牢笼。所以在敌军入彀之后我们仍然要做很多事。无论何时何地何等形势,在对付那种有能力拼个鱼死网破的对手的时候,首先都要想办法消耗他的斗志,并给他留有后路。让他知道自己即使败了仍然有退路,一定不要给对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机会。

  打击原则8:撕破幻想

  让对手对整个战局结果没有任何幻想的余地,渐渐的逼迫他相信自己没有赢的可能。只要迫使他发现:就算自己再坚持下去也是徒劳,无论怎么打都是输定。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摧毁敌人的斗志,打碎敌人的自信,让他直接陷入自卑自怜当中,渐渐的没有任何反击的思想和能力。这种打击可以说是最彻底的打击,最终的打击效果可能比直接战胜对手还要强烈。

  撕破对手幻想、逼迫对手认输是一种最直接最实际的战胜方法;是一种在气势上、实力上、斗志上都将对手彻底击溃的打击方法。因为我们的任何对手在交战初期肯定都有战胜我们的想法,直到最后,他都未必会放弃任何战胜我们的机会。但是一旦我们迫使对手认输,那么他将不会对战局做任何幻想,甚至于遇到反攻机会都会认为那是我们的诱敌之计,而白白将机会错过。所以这种打击原则是直接从心灵的程度击溃对手,其打击方式可能是最残忍的,若真的实现,可能这个对手以后在面对我们的时候永远没有斗志。很多时候:战败并不可悲,承认自己真的败了,并且不去做任何抗争,那才真的叫做可悲。

  当然,这种心灵上的KO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伟大的竞技者不在乎被别人打倒多少次,也不怕失败多少次,就算失败一辈子,在最后一次失败的时候他依然敢于站立起来并高声酣战、继续挑战。山海经里有个叫做刑天的神话人物就很精彩的诠释了这种虽败不馁的精神。

第六节 时机的意义5
5 战后阶段:

  战后阶段,就是战争结束之后的阶段。

  按照通常的看法:战争结束之后,就是胜负已分、高低已判,再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胜者往往未必是真的获胜,败者也往往未必是真的失败。一次战争的终结往往是另一次战争的开始,小战争的失败往往就是大战争胜利的前奏。在战争之后时机出现的原则就是在竞争双方还不知道如何面对战果时:

  或者是在战胜者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时,或者是在失败者还没有心情来接受自己的失败的痛楚时;

  或者敌人已经尽情的投入到对胜利的狂喜中,或者对手已经完全的沉溺在对失败的哀悼中。在这时的它们绝对不会在短暂的时间内就做好重新竞技的准备。

  虽然这是很短暂的时间,但这短暂的时间往往是我们反败为胜,或者继续扩大战果的最佳时机!

  打击原则9:绝地反攻

  在对手享受胜利喜悦的瞬间;

  在对手庆祝胜利的瞬间;

  在对手享受战利品的瞬间。

  这些时刻经常是对手最脆弱的时候,并且他们几乎不会对我们设什么防备。所以这时只要我们仍有余力大举反攻,必然会对对手造成最具毁灭性的打击。这个前提是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保存一定实力;还有就是耐得住性子,能深谋远虑;可以忍耐对手的放纵和无礼,最后找到对手最脆弱的一瞬间,直接全力出击,并发动绝地反攻。这时我们对对手的打击可能是颠覆性的,可以直接让对手在胜利的喜悦中体尝失败的滋味。

  历史上这种绝地反攻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乐极生悲的故事每个人都应该听过很多。总之要知道:

  过于简单的胜利,往往背后隐藏很大的阴谋,越大的突破就预示着以后越大的危机。对于看似失败者的困兽之斗,永远不要掉以轻心,若我们作为失败者也仍然要保持一颗永不认输的战斗之心。战争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足以决定全局的胜负,若有人因为一时的放松警惕而导致自己全军覆没,那只能证明是他自己的意志力不足。

  所以:

  永远不要在胜利时过度沉溺在快乐中而沾沾自喜,也永远不要在失败中过度沉溺在沮丧里而悔恨烦恼。这个世界上一切变化都可以随时发生,一切可能都会忽然降临。胜负决定在一念之间,奇迹发生在毁灭之后。

  打击原则10:斩草除根

  这是为了应付那种所谓的绝地反攻的原则而提出来的,也或者是在绝地反攻之后需要做的。若想大获全胜,就一定要将对手所有的力量和实力全部摧毁,不让他有反攻的实力,不给他任何反败为胜的机会,这就是斩草除根。

  在很多电视剧里,斩草除根这句词语都是恶人在杀人放火之后经常说的一句话。但电视剧里的结果经常是有没斩掉的草和没除掉的根在多少年后“王者归来”将恶人“斩草除根”。在战争中这词义一样有很深刻的战略意义:对对手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而存在。所以我们对对手所施加的打击一定要彻底而全面,一定要将对手的全部实力彻底扫平、肃清,不留任何后患。这样我们的打击才具有彻底的毁灭性。

  一定不要给对手任何可以做绝地反攻的机会。若真的被对手抓住那种机会。很可能我们全局的努力就都白费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流传千古的诗词正好可以用做斩草除根这句话最深刻的反面诠释。

  总结起来我们最终的打击原则就是:

  进攻、进攻、再进攻,直攻到对手形神俱灭,万劫不复为止。 。。

本章小结
以上谈到了战争的5个阶段时机的出现意义,以及抓住时机之后的10条打击原则。

  其实这5个阶段往往可以在瞬间就完成,或者在两军尚未接触之时便直接进入第三第四阶段。战场上的一切永远没有固定的规则,若有规则也都是人创造出来的规则,所有的时机因素也都可以说是人为因素。

  所以并非所有的时机都是真正的时机。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往往和实际恰恰相反,因为没有敌人会轻易的把自己的破绽当做特价商品免费卖给对手,也没有对手会愿意将进攻自己的时机当做生日礼物白白送给敌人。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所有一切可能都是假的。在战场上没有愚蠢的行动,只有不合时宜的行动。所以我们必须要透过这些表象来分析内在。

  其实,

  严阵以待的敌人未必就是有恃无恐,可能只是因为他们并未探知敌人的计划,正在等待和犹豫之中;

  进攻凶猛的敌人未必就是稳操胜券,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退路,也没有办法保全自己;

  防守严密的敌人未必就是无懈可击,可能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余力进攻,更没有办法占据主动。

  战场上真正实在的东西需要我们凭借自己的感觉去观察;依靠自己的思维去判断;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证实。

第一节 概述
战略是一种由目的性引导的战斗思想和计划。他可以存在于竞技行为之外而又与竞技行为密不可分,能直接影响竞技者的行动方向和战术变化方式。

  总体的战略目标所需要的战略目标有偏差的话,则会让我们无法知道方向,不能预知变化,更不用说如何应对危机了。

  所以战略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竞技能力的瓶颈。我们临场时的观察、判断、行为都受到自己战略思想的影响。

  战略的四大要素:

  1 战略目的

  2 战略规划性

  3 战略部署

  4 可实施性

第二节 战略目的
明确的目的性,是引导己方走向胜利的基础。没有目的性的战略是盲目的,混乱的。若要竞技首先要知道:

  我们是为何而战?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最近目标是什么?

  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我们才能说战略计划中的各种规划和实施办法。

  任何竞技中都是以夺取胜利为最终目标,但夺取胜利的方式并不是只有战斗一种。我们在战斗之前就要通过实力的强弱对比、形势的主客对、,心理的高下对比来决定应敌的种种战略。

  敌人实力强过我们,就取守势以稳固阵地为战略目标;

  敌人形势占据主动,就想办法打乱他的计划步骤以等待时机为战略目标;

  敌人心理状态高涨,就拖耗时间以耗其心志为战略目标。

  通过整体战略目标的制定我们能更快的掌握对手的思想和行动,进而调整好自己面对对手时的状态,让自己不至于做出错误而愚蠢的决定。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总体战略目标,哪怕已经失败。战略目的不明确或者不能将自己的战略目标坚决执行到底的竞技者最后总是很容易自尝其败。很多人在竞技比赛中为了达成某种欲望总是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战略意图,这样就很容易陷入对手为自己设计的圈套。

  比如因为一时激愤而不顾后果的单枪匹马杀入重围;

  或者因为被利益驱动而不顾劝说的贪功冒进深入险地;

  更有甚者仅仅是因为希望和对手硬碰硬的在实力上做以比拼而投入全部力量去进攻对手。

  其实,一旦我们被欲望所驱动,经常就看不见眼前的一切危机和危险,然后就开始盲目的进攻甚至做无用攻。所以作为一个竞技者,首先要有明确坚定的战略思想,不被任何欲望和感情因素所左右。

  但没有欲望的人是没有的,每个人生来就被各种欲望所控制,比如: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就是求生欲;

  衍生而来的就是温饱欲;

  延伸而来的是舒适欲。

  在这些欲望的基础上还会衍生出各种无穷的欲望,包括*、爱欲、占有欲、虚荣欲、权利欲、成就欲等等……

  其实各种欲望都会引得人走向盲目,被欲望淹没的人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渐渐被自己情绪化的视觉所蒙蔽:最后他会只看到自己愿意看的,看不到(甚至看到也当做看不到)自己不愿意看的,一厢情愿的去追求自己在欲望和梦幻中编织出来的东西。就算他到了梦幻破灭的时候,也不去反省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的结果,依然继续被欲望所驱动,仍旧盲目的看那些自己想看到的事情。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锻炼自己控制欲望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学会客观的看待事情,尽量不掺杂主观的因素。要懂得从多方面去思考,并且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以别人的态度去思考同样的问题,这样我们在思考同样问题的时候就总会得到很多完全不同的结果。

  然后我们再选择一个最和时宜的去适应,并且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的假设和想法。渐渐的我们就会完善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清晰,在受到欲望冲击的时候也就更加清楚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而不会被欲望淹没。

  但我并不是说要没有任何欲望,而是要懂得支配和控制欲望。虽然说无欲则刚,但是,彻底没有欲望之后,可能就没有人会想去争取胜利了。

  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