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感受日本 >

第6部分

感受日本-第6部分

小说: 感受日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书馆的生活习惯。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日本“淘书”
从留学读书到就职工作,从在公司奋斗到在家里忙前忙后,随着我们自身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随着我们对日本社会的逐渐熟悉,许多过去经常光顾的场所渐渐从生活中消失。但是在过去的20年,只有一个场所让我们一直不改初衷,厮守不舍,这就是遍布各地的图书馆。任何时候只要走进那里,总会涌起一种迫不及待的感受;只要穿梭在排排书架之中,就会感受到不得不驻足翻阅的魔力。
  当年到日本留学,除了学业和工作之外,了解和适应社会环境是我们生存的需要,也是从生活中得到快乐的前提。开始的一段时间,我住在日本人家里,遇到不懂的事情只要嘴巴勤快点,随时可以得到指教。后来搬到外面住,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就觉得十分困扰。偶然从朋友那里得知附近有个图书馆,休息日便随意造访,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景象让我惊奇不已。我发现了可以解答眼下生活中种种困惑的金钥匙,也发现了一个乐趣无穷的歇息场所。
  到日本初期,我的日语还不是很好,其实也达不到看书的水平。但是,图书馆的书籍深入浅出,领域宽广,加上编辑手法生动有趣,所以,即使书中的内容我不能完全看懂,囫囵吞枣地翻阅一遍也能有所收获。
  因为我们在异国他乡很难有机会适时得到长辈的教诲或挚友的告诫,而又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我们缺少日本同龄人本来应该具备的对周围的社会常识,免费图书馆自然成了我最忠诚的朋友、最无私的老师、最尽职的向导。
  在日本的近20年里,我们已经搬迁多次。每到一个新地方,我都会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同时查询所在区域图书馆的分布和位置。也许是受我的影响,图书馆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去图书馆借书还书成了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每当遇到一些百读不厌的好书时更是会爱不释手,反复多次。
  偶尔在书店看到一本很好的书我也会买回家来,可是被时间追赶的生活很难让人有静静读完一本书的闲暇。有时间慢慢读的想法总是让书架上又增加一位新客,结果我发现凡是自己买的书最后的部分永远都是崭新的。而图书馆的书,因为有借阅期限,所以总是会千方百计赶在还书之前读完。虽然有时候难免狼吞虎咽,但每一本书中的营养多多少少少还是进入了大脑,新鲜的刺激还是不断地给生活带来活力。现在,除了必要的工具书以外,我很少花钱购书。
  几年前,我们迁居到了名古屋。名古屋市共有15个行政区,每个区都有一个甚至两个图书馆。据说每个图书馆在新的一年中要购入10000册左右的图书杂志,同时每年也要将6年前购入的书籍处理掉。过去旧图书都被废纸行业回收处理,后来因为环境保护活动中倡导物品“再利用”,十余年前开始,名古屋市的图书馆改变了过去的处理方式。不同的图书馆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将清理出来的书籍杂志公开展示出来,市民可以在限定的册数内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刊拿回家。每个图书馆一年一次的图书杂志公开处理活动,吸引着众多热爱读书的人们。这一天,往往在图书馆开门的前几个小时就有人排队等候了。他们不仅是图书馆附近的居民,还有很多是从其他很远的地方赶来的人们。因为图书馆处理书刊杂志的消息是公开的,人们可以在全市的任何一个图书馆或者在网上查询到,有心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每个人都带着兴奋期待着早一些进入陈列书籍的房间,多挑选一些有价值的书籍。为了使这个活动能井然有序,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享有均等的机会,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开门之前会给排队的人发编了号的纸条,根据房间大小,每次允许进入一定的人数,而在里面挑选的时间只有10分钟。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进去之后可能会觉得眼花缭乱而在犹豫不决中让时间流过。不过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读书范围,他们会在分了类的书堆里挑选自己的所爱。
  附近图书馆每年公开展示的日子也成了我们家一年的重要“节日”之一,到了那一天,我和孩子会早早地在图书馆排队拿号,我还会反复叮嘱孩子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寻找和确定需要的图书。在层层叠叠排列的书籍中扫描搜寻的过程总是让我们享受到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从图书馆抱回家的书五花八门,我们每个人都开始有了自己的藏书。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经久不衰的文学名作取代了幼儿漫画,印制精美的科普图鉴又被成熟的理科读物替换下来。看看自己每次挑选回家的图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些时候的书多是家长和孩子修养的书籍,后来增加了关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接下来又变成了中年女人方面的,最近则是写文章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随着我们生活、工作和兴趣爱好的变化,每年无意识地拿回家的图书准确地反映着自己所关心的领域的扩大和变化。有些书会在多次阅读后被转送给其他读者,有些书却要在书柜中久久陪伴我们的生活。
  因为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物质上的足够丰富和方便,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少感受到来自于物质生活的困扰。也因为生活内容的单纯,平淡的节奏中缺少起伏,同样我们也很少产生对某种东西久久的渴望和获得的兴奋。但是,这些年,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小小的期待和高兴的事情,那就是盼着一年一度的图书馆旧书公开日的到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电脑、手机都可以让人们纵览全球五光十色的信息。网上检索、下载读物让人感到方便和与时俱进,但却难以取代图书中散发的油墨纸香,对活字的钟爱和依恋让我们的生活依旧离不开书报。每年的图书馆旧书公开之前,我们不知道今年会和什么样的书相遇,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期待让我们不断地从与图书的意外邂逅中发现新的世界,从不曾想到的文章中得到启迪。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记录岁月(1)
日本人心细,办事认真,时间管理严密,只要和日本人打过交道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能够做到这些,除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长期的训练之外,随身携带的记事本是他们管理时间和行动计划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提前预约,比如去美容院理发,上医院看病,约朋友吃饭,甚至邮件包裹送家里来,投递人员都会事前打电话询问收件人合适的时间。有工作的人因为接触面广,自然少不了详细的时间管理表;即使是一个主妇,孩子学校的安排、银行付款、商店大降价的预告,他人拜托的事情等,她都会事无巨细地写进记事本的时间表里,这样才不会出现疏忽。日本人做事一般很少莽撞和冲动,凡事要事先做一个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行动。就连购物,主妇们也是根据事前考虑好的采购单购物,所以在超市经常能看到一些主妇一边对照纸条,一边寻找商品。
  不过,对主妇还有更合适的记事本,那就是“家计簿”。每天一页,发工资的日子,拿奖金的日子,每月的开销记录,一年的存款计划等等。家计簿上设有记事栏,除了过日子的流水账之外,主妇还会在记事栏上随手写上家事的三言两语,比如这天去了什么地方,车票多少钱,和谁喝了咖啡等等。
  日本人喜欢记录的习惯也让世界为之叹服。曾经有报道,日本乘客在飞机即将坠落的时候还会平静地将详细状况一一记录下来,也许日本人并不觉得这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日本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有一个时间管理记事本。大多数人真正开始用记事本是在大学或参加工作以后,但是他们使用记事本的习惯从小学就断断续续地开始了。小学生用记事本写下相好朋友的生日、电话号码、和小朋友的约会时间、从家长那里得到的零花钱……到了初中和高中,孩子们的学校活动多了,活动范围广了,结交的朋友也多了,青春的痕迹也就更多地留在了记事本中。
  女儿20岁的时候,当地政府给每一位成年的青年赠送祝贺成年的纪念品,其中就有一本质地不错的记事本。虽然女儿因为觉得记事本的封面设计没有女孩子的风情而没有使用,但是她开始用记事本管理日程的习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完全形成了。她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黑字中掺杂着红色的提示。如果某一天她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那记事本上这一天的栏目一定是空白的。
  记事本里面既有一天、一个星期的时间计划,也有一年中重要的安排。报纸曾经报道一位农民三四十年如一日记录天气的变化,一位主妇16年保持记录每年燕子来屋顶筑巢的情景。周围的主妇对生活的记录让我确信,把日本民族称之为“日记民族”恐怕也不算言过。有几位已经年过六旬的朋友告诉我,她们保存着三十多年前从结婚开始记录的买菜做饭的流水账,孩子成长的只言片语。其中一位朋友给我看了几种记事本,一个是孩子从出生到3岁期间每天的状态。她说,这个记录是要赠送给女儿的。另一个记事本是从结婚开始,每天的菜谱,甚至还详细地记录了每种材料的分量和比例。还有一本是账本,记录了几十年前的日常花销,当时的购物收据也都整整齐齐地贴在记事本里。
  他们不仅善于记录时光,而且喜欢收藏岁月。如果是一件特别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他们会非常小心,非常珍惜地保存。一位钢琴表演家已经四十过半,小学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乐谱集还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柜里面。当她告诉我手中的笔盒是从中学用到现在时,我不由得试图在笔盒上寻找她中学时代的身影。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目的的人会对记事本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日本人对记事本的钟爱,花样繁多的记事本层出不穷。据说在东京银座的一家著名专卖店,销售旺季时的货架上,记事本多达三千多种。虽然随着电脑技术的发达和电子产品的日趋小型化,记事本的许多功能都可以被取代,甚至很多年前开始的电子记事本也曾大为流行,但是这些依然无法取代用笔写在纸上的那种随时随地、随心随意的翻阅和记事的方便。到目前为止,纸张型记事本依然是人们的首选。每年11月前后,新一年的记事本就会大量地出现在各个文具商店。因为日本的新年度是4月1日,所以3月前后也是记事本商战的季节。每年的记事本热卖期持续半年之久的光景,也许只有在日本才能看到。 。。

记录岁月(2)
大多数人的记录并没有太多感情色彩和对发生的事情的详细描述,地点、时间、人物、金额等关键字构成了岁月的痕迹。文字虽然简短枯燥,但许多年后读起,依然会勾起对当时一幕幕的清晰记忆。
  日本人勤于记录,每年一本。虽然并不是重要的东西,却不忍心扔掉,喜欢保存的人都有厚厚一摞记事本。细心的日本朋友曾经在给我的信里面把许多年前第一次与我相识的细节描述了一番,这让我很感慨。有时候为了证实一个重要的日子,我会求助于朋友的记忆,在他们的记事本上查找准确的记录。此时,除了抱歉和感激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