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

第5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5部分

小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发展等规律的思想观点;同样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样一些价值应该属于全人类。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论就充分吸取、借鉴了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借鉴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教训;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更多的国际视野和当代意蕴。这种开放性、包容性;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表现的自信和生命力。

    第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战斗的马克思主义;它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学说。中国无产阶级相信;在争取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同时也解放全人类的斗争中;他们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是整个世界。马克思主义公开宣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邓小平也把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过去夺取政权;是一场革命;今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建立和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生产力;用邓小平的话来说;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学者书斋里那种纯学术领域中的某个学派;而是要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以此用这一理论武装群众;改造世界;改造社会。作为无产阶级的学说;它并不掩饰自己的政治立场;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它当然要拿起批判的武器。我们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都公开昭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我们不仅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坚持批判的立场;对现存社会主义社会中;种种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消极腐败现象;也都持毫不留情的批判态度。革命性和批判性是辩证法的本质;同时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我们不会放下手中批判的武器;对种种企图改变我国的改革开放道路;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左”的和右的思潮;形形色色的新自由主义;种种“告别革命”名义下的所谓“去革命化”思潮;我们都不会放下批判的武器。
¥米¥花¥在¥线¥书¥库¥ ;book。mihua。net
前言(6)
    第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集中全党智慧的过程。党的理论创新;不仅仅是领袖人物的创造和贡献;它也包含着对全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全党理论工作者所作的创造性努力。理论创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还在我们党的初创阶段;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恽代英、邓中夏、李汉俊、蔡和森、瞿秋白等都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3页……而恽代英所说“我们的任务;在寻求一个适合国情;而又合于共产主义的方针来”《恽代英文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1版;第258页。;则已蕴含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了。众所周知;毛泽东在撰写《实践论》、《矛盾论》这两部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系统表达的伟大著作时;就曾经吸收和借鉴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在毛泽东《哲学批注》以及给艾思奇的信中都有充分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工作者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于生产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次大讨论;都为中央领导集体的决策;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党的十四大之前;江泽民同志就多次主持召开了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座谈会;广泛听取理论界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凝聚了全党理论工作者的心血;同时更是对全党实践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全党智慧的结晶。理论创新;领袖人物的重要作用无疑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有些作用是决定性;是由他们来集大成;加以抽象、概括而形成理论的;所以这个成果;我们有的就以领袖的名义来命名;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但是理论创新决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一个党。全党的理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都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和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理所当然地是中国共产党及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与我们党休戚与共的民主、爱国人士;及其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社会阶层;也都在不同层面和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7米7花7在7线7书7库7 ;http://book。mihua。net
前言(7)
    第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就是它的群众性;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毛泽东始终强调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实行群众路线;并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唯物史观教育全党。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中;一再强调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而最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有利于”、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些人把邓小平理论简单地归结为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不讲邓小平是什么意义上讲这个话的;这是对邓小平理论的歪曲。因为邓小平同时强调了改革开放不能出现“两级分化”;如果出现;那我们的改革开放就“失败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如果那样,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代表人民群众;还有什么资格称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见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是一个手段、策略和路径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必须坚持的重要政策;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只能是使全体中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都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最高衡量标准。这也就成为了一块试金石;划清了我们和一切以“改革”和“创新”理论为名;为某些“既得利益”集团服务的伪马克思主义的界限。χ米χ花χ在χ线χ书χ库χ ;book。mihuA。Net

    第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其时代性;必须面对世界正在发生的剧烈变革;回答各种挑战。21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是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世纪;也是国际战略格局和大国关系产生深刻变动的世纪;今天的资本主义与18、19世纪;甚至20世纪的资本主义相比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使全世界都必须面对人类共同遭遇的挑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要承担起复杂的国际责任;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将会碰到更多的挑战;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具青春和活力;理论就必须紧随时代;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这一最可宝贵的创新品格。我们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性;更加注重回答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新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有前瞻性;科学地预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能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都统一其科学性。在它的入口处;我们将需要杜绝一切的犹豫、彷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实践的科学;是战斗的科学;是永远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在大胆实践不断深化认识;开辟从必然到自由道路的科学;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