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

第2部分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第2部分

小说: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那穑谟谝恢质强汕蠖槐乜傻茫恢质强汕蠖乜傻玫摹?汕蠖槐乜傻玫模饫锩婊骨I娴矫卸ǚ值囊蛩卦冢亲约何薹ㄈ嬲瓶氐摹>拖袷场⑸啵皇亲约合胍涂梢缘玫降模绻壳螅囟ɑ嶙叩阶骷榉缚频乃缆飞先ァK悦献硬蝗衔馐切浴V劣谌手诟缸樱逯诰迹裰诒鲋鳎侵谙驼撸ト酥谔斓溃庑┕叵倒倘灰灿忻某煞衷冢侨词亲约嚎梢哉莆盏模蛭省⒁濉⒗瘛⒅嵌际俏宜逃械模⒎谴油飧郊拥模唬ㄐ吕硕潦槎兰沂追ⅲ┒际强汕蠖乜傻玫摹K悦献尤衔獠攀钦嬲男裕獠攀谴蠹宜ψ非蟮摹
  

孟子卷·论性善(3)
      (四)
  公都子①曰:“告子②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③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④;以瞽瞍⑤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⑥。’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⑦,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⑧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⑨,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⑩。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告子》上·六)
        章旨
  孟子辟公都子之惑,以为善性是人所固有,仁、义、礼、智,自根于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注释
  ①公都子孟子弟子。复姓公都,名不详。
  ②告子姓告,名不害,兼治儒、墨,尝学于孟子。
  ③幽厉指周幽王、厉王。二人皆昏庸暴虐无道之君。幽、厉皆古之恶谥。
  ④象舜异母弟。性傲,尝与父亲瞽瞍谋杀舜,未遂。及舜为天子,封之有痹(音bì),在今湖南道县北。
  ⑤瞽瞍音gǔ sǒu,舜之父。瞽、瞍皆盲也,舜之父并未目盲,因爱后妻所生子象,而数欲杀良善之舜,与目盲相去不远。
  ⑥微子启王子比干二人为帝乙之弟,皆纣之叔父。
  ⑦乃若其情如果顺着人性本善之情。乃,如果。若,顺也。
  ⑧才材也,犹材质,言人初生之质也。
  ⑨非由外铄我也非由外在强加给我。铄,音shuò,以火销金。
  ⑩耳矣而已矣。
  或相倍蓰而无算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于无数倍。或,代词,相当口语“有的人”。倍,一倍;蓰,音xǐ,五倍。无算,犹言不可计数。
  诗指《诗经·大雅·烝民》篇。
  蒸民众民。蒸,《诗经》作“烝”,众也。
  有物有则凡有名物,必有法则。如父子有慈孝之心,兄弟有手足之爱。
  民之秉夷民所秉持的常性。夷,《诗经》作“彝”,常也。
  好是懿德人之情无不爱好善美之德。懿,善、美。
        析论
  本章旨在证成善性为人所固有。与孟子同时,讨论性的善恶问题的,除了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之外,据公都子所说,还有“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与“有性善、有性不善”两说。前者举“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为证;后者举“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为证。孟子则主张“性”本来是善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只要存养他,就能为善;如果放弃他,就成为不善。存养与放弃,都是后天的作为,与先天的禀赋是无关的。
  他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是性善的本源,而“四端”所系的仁、义、礼、智,就是人在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表现。有此四端,人便成其为人。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恶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恭敬之心,便会谦让有礼;有是非之心,便晓得去取正误。假使失去这四端之心,则与禽兽无异,孟子直斥为“非人”也。
  善性虽人所固有,但人受环境的影响,在种种情况下,可能一时迷失、犯过,甚至为恶。而人世间也存在许多人为的不善,如据孟子人性本善之说来看,这是善性一时被蒙蔽了。假使人能努力存养扩充此善性,便能成圣、成贤;反之,则为盗、为奸,这不是本性有所不同,而是不能时刻警醒以尽其性的缘故。所以我们实在没理由自认无此善性而不能为善。
  

孟子卷·论性善(4)
      问题与讨论
  1什么是“不忍人之心”?处于今日社会,我们要如何扩充“不忍人之心”?请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2请说明“四端”和仁、义、礼、智的关系。
  3孟子认为善性是人所固有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社会上还有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人呢?
    二、存养善性
  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端,而此善性,需要认真存养才能发挥功能,成为君子圣贤。本节收录“牛山之木尝美矣”、“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仁,人心也”、“钧是人也”、“人之于身也”五章,以说明孟子“存养善性”的主张。
  人有善性,要善加存养;自暴自弃的人,乃不知存养。而学问之道,最要紧的在求其放心。至于存养之道,则要养其大者,不能以小害大,因贱害贵。
        (一)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②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③,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④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⑤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⑥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⑦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⑧,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⑨,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⑩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八)
        章旨
  孟子设喻,言人皆有仁义之心;其所以为不善,由于不知操持,不知存养,以致放失梏亡其良心。
        注释
  ①牛山山名,一名南郊山,在齐国国都东南方,在今山东临淄县南。
  ②郊于大国邻近于都城。郊,邑外,此处作动词用,“邻近”之意。大国,指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临淄县。国,都邑。
  ③息生长。
  ④萌蘖嫩芽。萌,树木的芽。蘖,音niè,树木被砍伐的部分旁出的新枝芽。
  ⑤濯濯光洁的样子。此处指无草木。
  ⑥材木材。
  ⑦放其良心亡失本然的善心。放,放失、亡失、丢失。良心,天生的善心。
  ⑧平旦之气早晨清明之气。平旦,天刚亮的时候。平旦之气,指未与物交接时的清明之气。
  ⑨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他的所好所恶(音wù),和没有丧失本性的人相近的就那么一点。几希,微少、不多。几、希,皆少之意。几,音jī。
  ⑩有梏亡之又搅乱亡失了良心。有,音yòu,通“又”。梏亡,搅乱亡失。梏,音gù。
  夜气指夜间休养的清明之气,即平旦之气。
  违离。
  情犹“性”。
  操把持。
  乡通“向”,去向。
        析论
  牛山有生长存养草木的本性,这种本性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而且时时刻刻也都在育养草木的。
  人天生就有良心,这良心也是时时刻刻能够发生它的作用,如果人依着良心来行事,那么所言所为,就能合乎仁义。(新浪读书独家首发)这个良心是与生俱来的,也称为仁义之心。
  牛山的树木被斧斤砍伐了,新生的嫩芽又被牛羊吃掉了,所以变成光秃秃的,这不是牛山没有生长存养树木的本性,而是外在的力量戕害了牛山育养的本性。
  人也会做出不合仁义的事情来,那是放失了良心的缘故。一个放失了良心的人,经过一夜的清静休养,也能培养出一点清明之气。有了这一点清明之气,与一般人的所好所恶,相接近的也只有那么一点,但是醒来之后,与物交接,难免又要受到物质的诱惑。如果存养本性的功夫不够强,不够坚定,这些夜里滋长出来的一些清明之气又会丧失掉,而做出不合仁义的事情来。这种情形一再地反复产生,形成了惯性,遮蔽了良心。表面看去,这个人好像没有良心,其实他能自觉良心的存在,做错事也会羞愧痛苦。无奈只是敌不住外在的诱惑,良心的力量冲不出心魔的重围,因循苟且,遂成为十足的坏人。于是大家就认为他没有仁心善性,生来就是坏人,难道人真的没有善性吗?
  

孟子卷·论性善(5)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所有的恶习都是后天沾染的。譬如考试之后,成绩不够理想的人,都会自责考前不用功,这证明他有良心……善良的本性,才懂得自责与后悔。不过这种良心发现之后,便应该好好用功,加倍努力。否则一受外力影响,又会偷懒贪玩,下次考试时,成绩仍然不理想,看在大家眼里,以为这是生来就偷懒贪玩的劣根性。难道是真的没有善良的本性吗?其实不然。所以孟子告诫我们要把持本性,不要丧失良心。
       (二)
  孟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②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③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④,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⑤也;义,人之正路⑥也。旷⑦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一○)
       章旨
  孟子哀痛暴弃仁义者自甘堕落。
  注释
  ①暴犹“害”,糟蹋的意思。
  ②弃拋弃。
  ③非诋毁。朱熹《孟子集注》:“非,犹毁也。”
  ④居仁由义存仁行义。居,居心、存心。由,行。
  ⑤安宅可安居的住宅。
  ⑥正路正大的道路。
  ⑦旷空。
        析论
  前一章“牛山濯濯”说到人心因不用不思而迷失,人生便也因心之迷失而沉沦。但什么叫做不用或不思呢?就是不顺着他自己的本性去行事、做决定。什么是本性呢?那就是仁义。
  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有天理自然之安,无人欲陷溺之危”。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才会安稳踏实,这就叫做“安宅”。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乃天理之当行,无人欲之邪曲”。人必须遵此而行,才能在这世上与人和乐相处,共成一体,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