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从古时英雄看职场上位: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

第8部分

从古时英雄看职场上位: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家兄弟:“二位大哥如何与这三人(这三人是宋江和两个押送公人)熟?”都是大哥,这哥俩儿很给李俊的面子。
  瞧见了吗,张横也好,穆家兄弟也好,都对李俊毕恭毕敬。李俊早已经恭候宋江四至五天了,等这么久拜识宋江,结果轻易地就放宋江上路了,而且还不告诉张、穆等兄弟要照顾宋江,他是不是神经系统不够正常?
  不过,宋江更不是白给的,即便看穿了李俊这个资深导演手中的剧本,他也十分清楚,这些人都是自己日后上梁山的巨额资本,何况双方的感情交流甚洽,这帮孙子肯定会把自己的威名传播得更加遥远。
  虽然受了惊吓,宋江终究没有在李俊这里吃亏,这也是宋江对李俊所作所为不动声色的主要原因。此时的宋江只是小忍而已,到梁山后他还会再忍下去,这种一忍再忍的性格特征不是因为宋江老实,有朝一日,我们还能看到宋江的另一面——狠。
   txt小说上传分享

饿肚子问题之“薛永”见
揭阳镇虽然险象环生,但宋江知道,自己不虚此行。他不但网罗了李俊等地头蛇,还收下了一个跟他一样浪迹江湖的兄弟——“病大虫”薛永。
  薛永,祖贯河南洛阳人氏,祖父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因恶了同僚,不得升用,子孙靠卖药使枪棒度日。
  薛永是一个失落感很强的人,从娇生惯养的官家子弟沦落到到去江湖上打把势卖艺的经历,让他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揭阳镇上,他左枪右棒,上拳下脚,一通表演之后,没一个人给钱,别说钱,连膏药都没人买,这意味着还有下一个残酷的课题需要他好好研究——《饿肚子问题之我见》。
  薛永作为一个打把势卖艺的普通百姓,在屡次受到保护费问题的干扰时,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一双能打的手,为什么有的人,比如穆家兄弟就可以收保护费,而我就得打把势卖艺,还得不到钱?
  幸好,薛永这次虽然遭到保护费问题的干扰,但这次有一个特别的观众——宋江。宋江和本地户不同,他不知道薛永在揭阳镇上没有向穆家兄弟交保护费,所以才没有人敢给薛永打赏。
  宋江这个外地人,基本属于不明真相的群众。此时,宋江和雷锋同志的思想境界不相上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是办不了大事的,群众的事一定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自己来办。我一定虚心向群众学习,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工作,才能不断进步。(引自《雷锋语录》)
  既然薛永武功高强,落魄江湖,何不把他发展成办大事的群众?于是宋江情不自禁地叫了声好(这是精神鼓励),并送出了五两银子(这是物质奖励)。建设江湖道义,组织江湖力量,仅仅靠精神鼓励是不够的,必须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就这样,宋江惹来了杀身之祸。作为以收保护费为生的穆家兄弟,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人破坏自己的权威形象。如果饶了宋江,日后再蹦出宋河、宋海,那还了得?何况,宋江这个人太明显了,他脸上刻着字,脖子上扛着枷,李俊大哥早就安排好了,让我们为难宋江,怎能让他跑了?
  宋江是来体验看家本领的,一看形势不对,迅速逃亡,不幸的是,他跑到了穆家兄弟的家里。哪个酒店住户都不敢让宋江进,就穆家兄弟家让宋江进,谁说收保护费的玩的仅仅是暴力呢?这个巧合显然都是有意为之,其实比这个巧合更有意思的是,宋江在穆家兄弟家里的一段对话。
  两个公人一路上陪伴宋江,对宋江的为人多少已有些了解,他们看着宋江扛这枷锁的痛苦表情,不可能不心领神会。于是在穆家兄弟家休息时,说了这样耐人寻味的一番话:“押司,这里又无外人,一发除了行枷,快乐睡一夜。明日早行。”
  花荣是宋江的铁哥们儿,为了宋江,丢了正处级干部的饭碗,还把妹妹许配给了性格暴躁的秦明,这是多么够意思的兄弟。同样是出于关心,花荣在梁山上要求人们把宋江的枷锁卸下来,结果宋江以国家法度为由,义正词严地对花荣进行了批评。现在,两个公人也要卸下宋江的枷锁,宋江却不再选择拒绝了。
  宋江道:“说得是。”试问,在梁山喊国家法度的人,怎么到了公家公务员那里,偏偏要废除国家法度呢?
  宋江是如此的虚伪!
  写到此,我不能不佩服施耐庵先生那支犀利的笔。他说的不仅仅是小说中的一个宋江,而是两千年来,这块土地上被大多数人歌颂过千万次的英雄们。谁不夸赞宋江好,但这个被万民歌颂的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却是这个世界上最虚伪的人之一。
  施耐庵先生为了说明宋江这路英雄的虚伪本性,还在揭阳镇安排了这样一节,可谓用心良苦。当宋江即将要被张横弄死的时候,处在绝境的宋江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他仰天长叹:“早知如此的苦,权且住在梁山泊也罢!谁想直断送在这里!”
  什么国家法度,什么道义良知,什么仗义疏财,都仅仅是宋江的一张牌而已。我们应该记住的是,收买了无数人心的枭雄绝不会干舍生取义的傻事,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他们是一群聪明人。
  聪明人是可怕的,他最终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除了人心之外,还有穆家兄弟的一盘金银,以及张横在穆弘庄上央人修的家书,而他收罗的薛永自然加入了揭阳镇上收保护费的群体之中。
  揭阳镇这一章,以惊险悬疑剧开始,以大团圆剧告终,以真实的悲剧隐藏在施耐庵的笔下。
  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诚哉斯言!
  

点中对手的死穴
人生可以后悔,但绝不能留有遗憾。后悔,是事后才产生的心理感觉,而遗憾,是因为你想做的事情,最终没有做。有一句很矫情的话,是这么说的:最爱的人近在咫尺,他却不知道你爱他。
  他不知道你爱他到底是谁的责任,当然是你的责任。
  你既然爱对方,为什么不去表达,因为你没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我最鄙视的人,就是那些把所有的遗憾都美化成生命中那意味深长的追忆和怅惋。人生最美的地方,不是你的记忆,而是你的经历。
  和别的地方不同,对宋江来说,江州看上去很美,仅仅是看上去。要知道宋江的命,险些葬在江州。
  从揭阳镇出来,宋江一手揣着吴用给监狱长戴宗递的条子,一手握着张横等绿林集团势力的照顾,简直是黑白通吃了。不过,随着宋江在浪迹江湖时网罗的势力越来越多,他内心升腾起的创业欲望也越来越强,而他造反朝廷的蛛丝马迹也越来越暴露。
  不过,这一切还要从结识戴宗开始讲起。
  一般意义上说,宋江既然有了吴用这层关系,自然就应该单刀直入,告诉戴宗:我是江湖老大,你也不是什么好人,我们都是一条道上玩的兄弟 ,给,这是梁山吴用军师给你的信,日后咱哥俩儿互相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宋江不这样干。
  按照当时宋朝监狱的级别,戴宗是两个监狱的领导,差拨和官营只是戴宗下面两个监狱的直接负责人。宋江很快对这两个直系领导使用了自己最拿手的绝活——送礼。两人笑纳之后,非常关照宋江。
  渐渐地,这些监狱头子和狱卒“无一不爱他”,这个爱的境界就表现在戴宗前来慰问宋江的那一刻。
  戴宗脑子里现在浮现出一个问号!
  自他掌管监狱系统以来,一直抱着犯人有钱就让你舒服,没钱就整死你的态度,深入贯彻吃黑钱的优良传统,而且下面的工作人员工作积极主动,思想觉悟极其高尚。但这个新来的犯人,怎么到现在还不把钱给我送来,难道想找死吗?
  戴宗决定亲自出马,心想:既然这样,我就找你去要,不给我就打你丫的。
  按照大宋王朝非写在纸面上的规矩,作为犯人宋江要想在监狱里过得舒服一些,必须给监狱的各级领导送一份礼钱。宋江作为朝廷能吏,这套规矩闭着眼睛都能背起来,所以他把差拨、管营打点得特别到位。为什么就不给戴宗呢?不但不给,宋江还对戴宗索要黑钱的言行极其不齿,并提出了严肃的抗议。
  戴宗只有采取新的手段来对付这个新来的犯人了。很快,戴宗发出了这样的号召:“贼配军!安敢如此无礼,颠倒说我小哉!那兜驮的,与我背起来!且打这厮一百讯棍!”
  话音刚落,他手底下的那些打手全跑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平日里把打杀恐吓犯人作为生存手段的监狱工作人员竟然主动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明显破坏了上千年的监狱系统工作人员的职业守则,戴宗更加气愤了。
  毛泽东曾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戴宗同学一看这个阵势,必须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既然你们不打,我不能不带头。只见戴宗拿起一根铁棍,向宋江劈面打来。宋江面对眼前的疾风暴雨,丝毫不为所动,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戴宗同学的脑袋就开始震荡了:“我因不送得常例钱便该死时,结识梁山泊吴学究却该怎地?”
  作为朝廷的工作人员,和吴用等悍匪交往是灭族的死罪,这个事实是戴宗的死穴,他能不怕吗?此刻,这个犯人到底是谁?接下来自然是大团圆结局:戴宗立刻下拜,然后一起喝酒吃饭,完成一系列吹嘘拍马的完美动作。
  戴宗就像猴子一样被宋江收服了,不仅仅是因为宋江的大名,更主要的是,他发现了宋江身上有做老大的天然素质,尤其当他看到宋江收服李逵的那一幕后,更确信了这一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只找心腹,不找大患
宋江日后在梁山上的心腹并不多,无论是清风山,还是揭阳镇,宋江都没有买到为他卖命的人。但江州可不一样,他在这里买下了两个死党——戴宗和李逵。
  李逵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就业务能力而言,他武功平常;就人品道德而言,他下作不堪;就家庭背景而言,他十八辈贫农出身。可是,李逵在水浒中却占尽了风头。自李逵同学在小说中出镜后,他成了施耐庵先生笔下的常青树,什么“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赐”,“斧劈罗真人”…… 即便是林冲、武松这些《水浒》上独自做传的明星,在日后的章节中都退掉了主人公色彩,但李逵同学反而越往后出镜率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在这个世界有三种人混得比较开。第一种应属龙凤之后。对这种人,著名农民革命家陈胜同学是非常不屑的,因此他提出了一种超越了血统论的先进思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应该说,这是一种泣血的追问,也是一种面对人生不公的呐喊。
  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不是按照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方式运作的。尤其是当暴力垄断了足够的社会资源,人尽其才就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华贵构想。事实上,在一个以暴力为垄断资源的社会,只能是“龙生龙、凤生凤”。不过,即便我们不是龙凤之子,也不要太过悲观,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第二种人。
  第二种人就是千里马。按照韩愈先生的解释,千里马有如下特征: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就是说这个所谓的千里马胃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