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从古时英雄看职场上位: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 >

第11部分

从古时英雄看职场上位:宋江是怎么当上老大的-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同学胆战心惊(因为奸),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果然,黄文炳同学详细了解了戴宗的汇报过程和书信内容之后,向蔡九知府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质疑:“方今天下盛行苏,黄,米,蔡,四家字体,谁不习学得些?只是这个图书是令尊恩相做翰林学士时使出来,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见。如今升专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更兼亦是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令尊太师恩相是个识穷天下高明远见的人,安肯造次错用?相公不信小生之言,可细细盘问下书人,曾见府里谁来。若说不对,便是假书。”
  蔡九知府虽然智商不够,但喜欢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黄文炳的一番话让他茅塞顿开。于是,他立刻派人把戴宗叫回来,并细细追问戴宗去太师府一日游的经过。戴宗同学毫不含糊,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告诉蔡九知府,是天黑的时候去的,所以从哪个门进,从哪个门出都不清楚,尽管他知道知府关心的是接待他的人是老是少,但戴宗对此毫不理会,而是反问知府:“那人是不是长了胡子呢?”
  就这样,一个严肃的审讯变成了一个学术性研究。其实这种转变在中华大地早已见怪不惊。话说某楼倒掉,就被专家解释成一个地理运动学问题,可谓与戴宗同学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不禁连发感慨:由古及今,真理为什么总是一脉相承!
  戴宗其人,值得多费笔墨,他虽然是宋江日后的死党,不是因为信念,也不是因为感情,仅仅是出于利益格局。在脸厚心黑加胆小这门过硬的学问上,戴宗不比任何人次,这是宋江欣赏他的一个因素。
  好了,江州问题就此结束。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被逼”是一种优雅的姿态
对宋江来说,上梁山偷梁换柱,重新洗牌,已经是时候了。
  发配到江州之后,宋江的活动范围很小,除了把戴宗和李逵列入队伍,已经没有什么其他积极向组织靠拢的人员了。
  此时,宋江的资源是:
  第一,有一个强大的根据地——梁山;
  第二,有一个足以架空晁盖的队伍——发配之后,他网罗的那些人马;
  第三,有足以让他的号召力远远凌驾于晁盖之上的江湖威名——及时雨、呼保义和孝义黑三郎。
  宋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用自己的威名打捞江湖大佬,然后进入梁山根据地。完成这个目标,他需要做的是:如何把那些梁山预备役变成现役,这个仅仅靠游说,是很有难度的。
  古之成大事者,天时、地利和人和,三要素缺一不可。人和是可控的,唯天时和地利,全靠命运的赏赐,而命运的赏赐,其实比我们自己的努力要重要得多。命运对大人物来说,常常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让你绝处逢生。
  宋江的绝境,在戴宗等人阴差阳错的配合下,来了!
  现在我们看看施耐庵先生安排的现场:六七十个狱卒早把宋江在前,戴宗在后,推拥出牢门前来。宋江和戴宗两个面面相觑,各做声不得。宋江只把脚来跌,戴宗低了头只叹气。
  宋江对黄文炳可谓恨之入骨,他没事陪蔡九知府远嫖近赌,不照样升官发财,竟然搞什么要人脑袋的精神鉴定!
  神经病本来是一个中性的医学用语,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特征愣是把这个中性词演化成了贬义词。但这个目前还不够彪悍,最彪悍的是对命悬一发的宋江来说,人们承认他是神经病,已经成为他传奇人生的最大梦想。
  在著名精神病鉴定专家黄文炳的亲自谋划下,这个梦想破碎了,随之而来的,是宋江和戴宗两人人头双双落地。戴宗是小人物,宋江就不一样了,其实不但我这么看,连命运都这么看。
  就在刽子手行凶的瞬间,李逵同学出马了。首先,他从半空中落了下来,落下来之后,人们发现他是一个拿着两个板斧裸奔的前卫少年。非但如此,他还配有十分精致的音响效果:大吼一声!
  与此同时,李逵手起斧落,两个人头落地,死的当然不是宋江和戴宗,而是“杀人无数”的刽子手!
  这个场景让蔡九知府愤怒了。作为一个普世价值的推崇者,在对待自己生死的问题上,他选择了优先逃跑。现场登时大乱,埋伏刑场上的梁山好汉和李逵并做一处,杀将出去!
  救宋江是晁盖的主意,也是吴用的想法,所以:这一行梁山泊共是十七个头领到来,带领小喽一百余人。可见,晁盖是拼了血本也要救宋江的,但他不知道,宋江上山不是为了劫富济贫这样的社会理想,而是为了梁山的实力和位子!相比较而言,吴用同学很清楚,他日后必将与他的第二合作伙伴宋江携手前行,开始浪漫而默契的长期性配合。
  “劫法场”这一节,有两个感人的瞬间:
  其一,士,为知己者死——李逵做到了!宋江当时真没看走眼,别说给李逵十两银子就是一百两,一千两,仅凭独闯虎穴、万死不辞的救人态度就值了。
  其二,好汉,为朋友两肋插刀——晁盖做到了!救宋江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本和精力,晁盖带人不远千里劫法场,且仅仅是出于纯粹的情感需要,没有任何利益和政治动机,也够了。在宋江这漫长的一生中,真正遭遇生死的危险瞬间,就这么一次。
  最痛苦的时间,最痛苦的地点,往往潜伏着开天辟地,扭转乾坤的机遇。恰恰是宋江被命运翻弄,被逼到生命边缘的时候,让他这个已然是各个阶层、帮派土匪的精神偶像变身为现实里的核心领导。就是因为要救他这个“崇高”的政治人物,才使各门、各派、各山头获得了团结协作的理由!
  就这样,宋江同学得救了,而且他那个绰号里隐藏着的伦理危机,也被“逼”这个字化解掉了。口口声声说孝顺父母,说报效国家的宋江,再不必为日后上梁山找新的理由了!
  无路可走的宋江,别说上梁山,就是上访,也无可无不可。
  很快,晁盖心安理得了;接着,李逵快意恩仇了;再接着,戴宗感慨万千了;而后,揭阳岭这些未纳入梁山系统的好汉可以上梁山了。
  宋江一旦劈开枷锁,犹如蛟龙出海,大鹏展翅,对不起,他要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了。
  最高兴的是吴用,号称“加亮先生”的他,因为一切尽在掌握,正在捻须微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站对队伍很重要
宋江在江州牢里监押,身在浔阳江畔的张顺不是不知道。
  但怎么办才好呢?
  论实力,就是把揭阳岭的绿林集团势力都叫上,去劫狱也风险丛生。
  张顺非常清楚:戴宗要想放宋江,不是一件难事,为什么迟迟没有动静?
  有一件事情,张顺只能推测:梁山兵强马壮,劫法场有难度,但毕竟干得了,但他们干不干呢?
  救不救宋江,的确是一道难题。
  张顺经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答案:有实力的时候,我们要的是结果,如果没实力的时候,大家在乎的是态度。
  凭借这个答案,张顺立刻整理出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宋江是有威名的人。
  第二,梁山也好,戴宗李逵也好,救不救宋江目前是一个未知数。
  第三,张顺拉上揭阳岭的各位老大也不具备救宋江的实力。
  第四,不救宋江,江湖上传出去,说不过去。
  第五,进行救宋江的豆腐渣工程:表面上要真救,实际上真不救。
  张顺的态度不是一般的好,为了保住自己够义气的形象,他迅速发出了揭阳岭绿林集团的召集令,并带领大家巡游在浔阳江边五个昼夜。这一百二十个小时,他们顶严寒,应酷暑,充分发挥了绿林集团成员不怕蚊虫叮咬的优良传统,集中表现了绿林集团成员“拒腐蚀,永不沾”的思想觉悟。
  张顺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了,原因在于:梁山好汉已带领宋江杀出城外,宋江被监押,不但李逵想跟政府单挑,而且梁山人马也大批下山,此时,得来点真格的了。
  正当宋江面对浔阳江的滔天巨浪一筹莫展的时候,张顺带领这些很有觉悟的揭阳岭绿林集团成员及时出现在浔阳江上。弄潮儿在涛头立,扁舟三叶,分别站着:张顺,张横,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
  需要上船的人也不少,除了宋江、李逵和戴宗之外,还有:晁盖、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刘唐、燕顺、杜迁、宋万、朱贵、王英、郑天寿、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
  现在我们看看这些人的势力构成。
  和宋江近的共十八人:戴宗、李逵、花荣、黄信、吕方、郭盛、燕顺、王英、郑天寿、石勇、张顺、张横、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
  和晁盖近的共七人:杜迁、宋万、朱贵(前面三位的老大是林冲干掉的,对晁盖有多近,尚难把握)、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这五位是晁盖死党)。
  感情是需要磨合的。
  张顺及时出现之后,发现宋江有这么大的道德感召力,立刻决定出手救宋江,这种想法很有代表性,他代表了揭阳岭派每个人的真实想法:既然梁山为救宋江倾巢出动,可见宋江这个人多么有用。既然宋江这么有用,保护宋江就应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看到张顺等人大义凛然,雪中送炭的豪举,站在晁盖背后的那些离宋江更近的人自然会想:宋大哥就是不一样,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晁盖也不是木头人:宋江兄弟的人品,真不是优秀作品可以塑造出来的。唯一特别的是一个没有太多想法的人,那就是找到舞台的李逵,别人把厮杀看成暴力,他把厮杀看成游戏。面对官府的刀枪剑戟,李逵兴奋了,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并用嗓门自配音响效果。
  有这样一个为宋江卖命的人,宋江的威望指数迅速飙升。各位好汉,你们还犹豫什么,再慢点,思想觉悟就有问题了,还是跟着李逵一起杀将过去吧!
  果然:众多好汉们一齐冲将出去,杀得那官军尸横遍野,江水尽染,直杀到江州城下。城上策应官军早把擂木扎、炮石滚将下来。官军慌忙入城,关上城门,好几日不敢出来。
  此时此刻,出身大地主家庭的穆家兄弟晓得,该他们给宋江献殷勤了,谁叫老子家里有钱。
  成本这个东西,真是越多越好,就是加入草莽集团,也要讲究实力。尽管穆家兄弟没有李逵那种不要命的勇气,但他们有钱,刚从虎口出来的宋江最需要的是什么?各位梁山好汉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休息,是酒肉,是招待他们的热情。就这样,宋江一行全部跑到穆家庄避难。
  “劫法场”一节,宋江是一个观察者,他密切地注意着各个利益集团的心理动向,并为自己迅速走上梁山一把手的领导岗位,进行着深谋远虑。
   。。

阴谋、阳谋必不可少(1)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一个义字,让宋江在江湖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他出手阔绰也好,救人危难也好,到底是因为义,还是因为不义?
  看一个人,不仅仅要看一个人遵守的道德规范,我们要穷本溯源,看他在追求什么?一个人的追求,最终决定了这个人的出牌方式。
  宋江出手阔绰也好,救人危难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