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未来图书馆 >

第7部分

未来图书馆-第7部分

小说: 未来图书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间房门外都挑着红色的灯笼,黄豆大小的灯芯吐出昏暗的光亮,遮掩了片片剥落的墙皮。
    当家族兴盛的时候,自信心膨胀的家主,大兴土木几乎成为惯例,他们总是认为这种兴盛可以延续下去——或者说,他们希望这种兴盛可以延续下去,但实际上,总有一天,他的后代子孙,会连维护的钱都掏不出来。
    程家景况还算不错,有职司的家人补贴一些,大抵可以收支平衡,不过连绵过千亩地的宅院,还是不可能经常维修,就是祭祖,也拿不出太多钱来粉饰,尤其是不会被宾客们注意到的后宅。
    好在,这还不至于影响整个家族的日常生活。
    程母起的比程晋州还要早,个部分组成的华服需要30分钟来穿戴,为了保证多达7件的头饰不会发出恼人而不礼貌的叮叮当当声,丫鬟们需要隐蔽的在头发中插入更多的支撑物,就连等候她参加仪式的丫头,也被浑身的新装包裹起来,再加上伞具与替换的物什,整个人装备的犹如二战美军。
    程晋州偷偷的笑了两声,乖乖的跟在母亲身后,抬眼偷看理应是病秧子程的父亲。
    从外表来看,程允安知府是个相当威严的男人,30岁刚过,年富力强的模样,蓄须后的脸颊更显成熟,幸亏如此,否则程晋州的思想还真有些难以转变。
    穿越个多月以来,程晋州并没有多少机会与所谓的父亲碰面,程允安知府显然是个事业心重于一切的人,这或许是贵族世界的常态,但在程晋州看来,却是相当无趣的生活。作为一名身兼市委书记与市长工作的政府一把手,程允安显的过于低调,更没有多少灰色收入落在囊中,这这或许说明他还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可是连小妾都只有一个,在贵族中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而且,程允安先生唯一的小妾,还是程母的陪嫁丫头,在这一点上,除了程母的手段高明,更多的恐怕还是程允安阁下的自制力超强。
    当然,最让程晋州不满的地方,则是程允安对儿子不够关心——作为本城文官首领之一,程允安的文化水平毋庸置疑,可他却连最基本的考察课业,都不能保证持续,更别说认真教导,病秧子程的学业落后于他人,他多多少少也是要负上一些责任的,害的今时今日,程大博士还要从头学起。更重要的是,作为知府的儿子,却没有多少狐假虎威的机会,是穿越众难以忍受的。
    今天的程允安显的越发沉稳,看见程晋州,微微一点头,只说道:“对答时要简练,不要左顾右盼,知道吗?”
    完全是教训的语气,程晋州不满的“恩”了一声,没什么兴趣与他打擂台。
    见程父没有其他的话了,程母笑呵呵的拉着程晋州的手道:“时间不早了,走吧。”
    说着,还是程允安领头,三个人一起坐上一部四轮马车,其小妾则跟着坐在后面的二轮马车上。
    大夏朝的规矩,两匹马拉的车,或是二人以上的轿子,都需要功名爵位方能乘坐,极少有例外。
    程允安所有的并不是一辆轻便马车,确切的说,这根本就是一辆仪式马车,通体以硬木所制,再加上超过10平米的车厢,坚固而宽敞的内部空间,带来的就是笨重而缓慢的速度。虽然此时的人们还没有了解减震器的重要性,但程家自己铺设的平坦道路,完全能够保证工艺卓越的木质轮胎不会颠簸起来。
    实际上,在速度很慢,而木轮制作精良的情况下,马车的舒适程度远胜于21世纪的杂牌汽车。
    或许,正是对工艺精益求精的追求下,古中国科技的更新换代速度才会越来越慢。代表着社会顶尖水平的工匠们,用手艺弥补了技术上的缺陷。
    两匹健壮的白马得得的走了起来,车夫只吆喝了一声,就再不说话,程母稍稍炫…书…网整理了一下衣着,就开始给程晋州交代要注意的事项,从走的步子到磕头的位置都要一一说明。这些都是礼仪课上教过的,程晋州倒也用心听上两句,病秧子程的记忆,并不那么完美。
    路并不远,马车更多的是讲究一种排场,待到外面人声吵杂的时候,程父才轻声道:“你已经12岁了,很多事情,自己要有所决断。”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说完,就听车厢外传来管家气喘吁吁的声音:“少爷,少夫人,三哥儿,到地方了。”
    程母也愣了一下,莫名其妙的跟在了程允安身后。
    程晋州疑惑的踏出了车厢,眼前的光亮立刻让他盖住眼睛。
    天还黑着,点起的蜡烛,却将整个主宅照的犹如暗夜下的足球场。
    “至少要几百两银子的蜡烛钱。”程晋州心里想着。
    当年西晋石王斗富,石崇所作的一件得意之事即是“以蜡代薪”,程家此刻的排场,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您请这边走。”站在绵帐前的仆从从门口就开始接引宾客。
    顺着条石铺设的马路上,一溜烟都是两匹马拉的四轮马车,还有少见的八抬大轿。更远处则停着两人抬的小轿和两轮马车,很少有单独骑马而来的宾客,倒是让设在校场的马厩显的空旷。
    程家的祠堂很早就搬来了城里,一来证明了程家历史悠久,另一方面,也代表着程家重心的转移。
    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祠堂里的祖宗们,是想要在京城打拼出一份事业的,作为安土重迁的传统,祠堂自然是要留在城外的村子里。
    可惜到了今天,如今的程家人,早就绝了成为京城豪门的念头,再加上一些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祠堂终究是给搬进了城中,只是不在京城,而在远隔千里的绍南城中。
    程晋州学着其父踱着步子,现在到场的都是程家自己人,言谈间颇为随便,程母也是满脸微笑。
    而程博士则重点观察着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子,不管怎么说,他就都将在程家呆下去,而是否呆的愉快,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同龄人的竞争了。
    在这一点上,病秧子程除了嫡孙的身份,什么都没留下。

  (。。)

    正文 第十一章 祭祖(下)
     更新时间:2009…11…12 11:43:58 本章字数:3627

    由于程晋州的爷爷尚在外地任上,故而主祭是由族中的耆老来担任,礼生和引祭亦是出自另外两支,而主要进行拜祭的随祭,则由程允安程大知府来担任。
    只看程母满脸的笑容,以及其他人羡慕的表情,就知道这是一个相当光荣的职责。
    在场的族人并非没有比程允安职务高的,但按照族中的地位来讲,程允安当仁不让。
    祠堂附近郁郁葱葱,若不是摆在正中的排位,将之形容为雅趣也不为过。
    程晋州默默的跟随众人做着各种动作,听小乐八仙,除了各有职司的先生们外,其他人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
    以孩子的角度来说,程晋州做的倒也中规中矩。
    整整一个早晨,就在漫长的辞颂与行走跪拜中结束。
    待到唱祭文的时候,程晋州才有机会,偷偷的向来贺的宾客们望去,算是对酸痛的脖子来个安慰罢了。
    宾客中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三名星术士,打前的老先生穿着深黑色的及地长袍,脚尖翘起形如戏装的布靴,身上没有多余的饰物,倒是与今天的气氛很相应。
    另外两人只穿灰色及膝短袍,有些像是后世的短晚礼服。全身包裹的严严实实,侧向着程晋州,看不清面目。不过,冷酷而高傲的表情,永远随身的九宫算珠与理算小包,都昭示着他们的身份。
    三人中,尤以老先生更为人瞩目,不仅是他简单华贵的服饰,还因为从脖颈上方露出的一角刺青。正常富豪之家,若是想要使用一点点星术用以便利,往往会在身体的隐秘地方纹身,只有讲究效率和能力的星术士,才会选择最适当而不是最好看的地方纹身。
    程晋州微微一吐舌头,就将目光看向了其他人,星术士们的礼物,肯定是会被收归公中的,尤其是那些不认识和不熟悉的礼物,更是不会放在拔青仪式上给孩子们挑选,他最希望获得的,还是能换到很多钱的东西。
    金钱,马克思同志说代表着社会劳动——避免劳动,让其他人更多的劳动,自然是无党籍分子程晋州最朴素的需求。
    在人群的左侧,站着的是前来观礼的官员,除了两三位从河西而来的中高级官员,以及早就致仕的退休官员,并没有本地的高官——27级文官中,做到12级的,在绍南,也就只有程家人了。后者都站在正中的位置。
    祠堂右翼,是来访的勋贵家族,乃至教廷成员。相对左边的官员们来讲,这些人显得清贵有余,实权不足,哪怕是在极西盛行的教廷,于大夏朝发挥的影响力,也仅止于星术士的培养——迅速制造大量而廉价的普通星术士,这个理念与方法,基本上也是由教廷传播的。
    在这些人中,程晋州倒是发现了前日里愤怒的小正太。身边跟着的应该是其父亲。大人倒是极谦和的模样,一如这个世界大部分的贵族,儿子横眉竖眼,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不忿。
    “叛逆期来的很早啊!”程晋州暗自感慨了一句,对没能早熟的自己深感无奈。
    在一句“承先启后,千古流芳”的唱词后,祭文终于唱完,由于族中人数已多,单献礼仪式也就变成了各支献礼,倒也是很快。
    司仪大声的喊出了“礼毕”。
    程晋州长嘘一声,结果听到周围竟有不少如此的声音。再看程母站着的地方,贵妇们也是一阵东倒西歪。
    程老太太穿的如同龙宫殿主一般,从帐外绕了进来,周遭顿时是一阵问好之声。
    “多谢众位嘉客莅临。程家备下薄酒,请诸位先歇歇脚。”程家老太太仪态雍容的答谢。她是与老爷子在京城见过世面的,当年气势最盛的时候,还在皇宫里见过皇后,受赐侯爵夫人的称号,比老爷“大夏镇南督中使”的名号还要响亮些,在绍南这样的小地方,早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羡慕的主要对象了。
    仆役们引导着客人向两侧离开,场面逐渐安静下来。
    只剩下程家众后,程老太太缓缓方道:“祖宗赐福,不敢有须臾忘怀,今天看到有这么多后辈子孙,我也很高兴。”
    老太太说的有些动情,身子微微颤着,道:“功名利禄,是前辈们打拼出来的,就是现在,你们的爷爷还在西南前线,隆字支的程秉诺,更是殉在了任上。”
    这个时代,战争并不激烈,贵族们的死亡并不多见,老太太说着,就听有人在下面呜呜起来。
    司仪轻轻咳嗽一声,老太太摆摆手,示意无碍,继续道:“程家传承千年,终究是要传承到小辈身上去的,今天借祖宗气脉,拔青的孩子们也要记得祖上的恩典,希望到了你们这一代,有更多的宾客盈门。行了,晋州,你先去吧。”
    一侧的通道早就打开来了,程晋州一阵激动,程家即便偏居一隅,那世家也不是白叫的,稍稍留心一二,等闲拿出来的东西,都是要值上百两银子的,放在后世,至少是几万块人民币的价值,这等事情,什么时候都是令人高兴的。
    依着规矩,他正要给奶奶磕头谢恩,却有人这时候用不急不缓的声音道:“大伯母,拔青本是激励后辈课业,这第一的殊荣,晋州作为嫡孙自然有资格,但也不能冷了其他孩子的心吧,程家也并不是他一个嫡孙。”
    程晋州循声望去,正是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