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缘 >

第48部分

田缘-第48部分

小说: 田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雀儿忙答应。

    杜鹃意犹未尽,问道:“娘。这茶叶汤明儿就倒了?那不可惜?不如煮些别的。”

    冯氏道:“煮什么?”

    杜鹃想,卤肉最好,就是没肉可卤,便道:“煮些栗子吧。”

    冯氏想了想。觉得可以试一试。不说别的,那汤可是加了酱和盐的,丢了实在可惜。

    于是,杜鹃又争取到一样零食。

    当下,大家又各处收拾一遍。方洗完心满意足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早,冯氏捞起茶叶蛋,果然又煮了些栗子。栗子都用刀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子才丢进汤,便于入味。

    她捡了十个茶叶蛋出来,用个小篮子装了。让杜鹃送去隔壁林大头家。

    大头媳妇给杜鹃喂奶的恩情,她一直都记着。

    杜鹃也是这么想的,忙提了那鸡蛋飞跑去隔壁。

    林大头一家正在吃早饭。

    杜鹃笑弯了眼睛,挨个叫了遍人,再把茶叶蛋送上。

    秋生兄弟几个大喜,当即丢下碗,各自拿了个鸡蛋敲打、剥壳。

    杜鹃见林大头也伸手拿鸡蛋,忙道:“大头伯伯不许吃。”

    林大头愕然道:“怎么不许我吃?”

    秋生故意问道:“杜鹃,十个蛋,怎么分?”

    杜鹃一本正经地说道:“秋生哥哥和婶子都分两个,夏生哥哥和林春哥哥分三个,大头伯伯没有。”

    秋生和夏生哈哈大笑,林婶子也忍俊不禁。

    林大头黑了脸,郁闷地问道:“杜鹃,大头伯伯哪得罪你了,这么讨厌我?”

    他就不信了,小时候的事杜鹃能记得。

    杜鹃的确记得,却不能说出来,因而一扬小下巴,神气活现地说道:“就不喜欢你!一辈子讨厌你!”说完往林婶子身上一靠,甜甜道:“喜欢婶子。”

    大头媳妇一边笑,一边搛了块腊肉喂给她吃。

    秋生和夏生则笑得前仰后合。

    若是别人这样说他们爹,早扑上去就揍了。然杜鹃那小模样只让他们觉得好玩。甚至,看着爹吃瘪的样子觉得幸灾乐祸。

    林大头见了忍无可忍,用筷子敲夏生的脑袋,怒道:“死小子,人家讨厌你爹,你还笑得出来?”

    夏生双手捂头躲开,嚷道:“妹妹怎么就只讨厌你?你肯定干坏事了。”

    林大头怒道:“老子干什么坏事了?”

    父子俩吵上了。

    最有趣的是小林春,他先跟着干笑了两声,趁杜鹃和娘说话的工夫,从桌子底下悄悄递了个茶叶蛋给爹,示意他藏起来,等妹妹走了再吃。

    林大头感动万分,觉得小儿子就是好。

    林春且不吃鸡蛋,却爬下凳子,对杜鹃道:“杜鹃,来,我拿好东西给你。”牵着杜鹃的手往外跑去。

    大头媳妇见他那架势,便笑道:“什么好东西,不就是山芋。秋生,你去灶洞里掏出来。别让春儿弄一脸灰。”

    秋生一边咬鸡蛋,一边忙忙地去了。

    林春果然带着杜鹃来到厨房,往灶门边摸去,“娘烧了山芋。这个不黑。”

    原来杜鹃喜欢吃烤山芋,便让黄雀儿煮饭的时候把山芋塞在灶洞里烧。却总是烧得跟焦炭一般,黑乎乎的,吃一手黑灰。

    林春说这个不黑,也不知怎么回事。

    林春在灶洞后坐下来,双手费力地端起火钳去灶洞里掏山芋。

    秋生从后边赶来,道:“让我来。你把头都要钻灶洞里去了。”

    说着上前拽起林春,单手接过火钳掏摸。

    果然从灶洞里刨了两个山芋出来,外皮的颜色一点没变,还是原来红色的皮,就是有点发皱。

    秋生用手使劲拍打两下,将灶灰拍干净了,才递给杜鹃。

    杜鹃接了过去,还温热的,因问道:“这熟了吗?”

    秋生道:“熟了。你捏捏,都软了。”

    三人一路说着,回去堂屋。


 第074章 家贼猖獗(三更)

    见杜鹃好奇地端详那山芋,大头媳妇笑道:“夏生和春儿淘气,把山芋放灶洞里烧。火大了,烧得漆黑。我就教他们:等饭煮好了,火灭了,再用热灰把山芋埋起来。到第二天早上,那山芋就熟透了。省得像他们烧得那样,跟个黑炭似的,吃一手黑。”

    杜鹃听得两眼发亮,道:“真的?这样能熟?”

    大头媳妇道:“能熟。这慢慢捂熟的,还香呢。”

    林大头不屑道:“烧山芋有什么好吃的!吃了净放臭屁。真要想吃,洗两个切成块,煮饭的时候贴在锅边蒸,不比烧得好?”

    杜鹃白了他一眼,固执道:“就要吃烧的。”

    真没见识!

    这世上有一样东西,闻着比吃着香,那就是烤红薯。

    还有,小孩子就喜欢干这些,大人是不能理解这其中的乐趣的。

    她见大头媳妇用手摸肚子,忙问道:“婶子,小弟弟又动了?”说完好奇地上前用手轻轻摸了摸。

    大头媳妇又怀上了,估计年底生。

    秋生失笑道:“你怎知是弟弟?”

    杜鹃很有把握地说道:“你们春夏秋冬四兄弟,还少个‘冬’呢,当然要生个‘冬生’了。”

    林大头听了笑得合不拢嘴,以为这是好口彩。

    他是一点不嫌儿子多的。

    夏生嫌弃地看了一眼大哥和三弟,纠正道:“生个妹妹!妹妹也能叫冬儿。”

    林春看着杜鹃没说话,黑眸却闪闪发亮。

    因为,他也好想要一个跟杜鹃妹妹一样的妹妹。

    大头媳妇用手摩挲着杜鹃的脸,向往地说道:“婶子也想生个闺女。这一堆小子,整天吵得我脑瓜子生疼。要是能养个跟杜鹃一样贴心的闺女,那婶子可喜欢了。”

    林大头瞅了杜鹃一眼。没吱声。

    他心里想,这丫头哪里贴心了?整天对他没好脸,他才头疼呢。

    又跟林家人说笑几句。杜鹃才提着小篮子走了。

    林春一口气将碗里饭吃完,又摸了个茶叶蛋揣口袋里。追到杜鹃身边问道:“杜鹃,跟我去九儿哥哥家玩,好不好?大爷爷在做一张大床,雕花儿呢。可好看了。”

    杜鹃听了心动,很想去看看,可是家里离不开,便道:“忙。走不开。等哪天我娘在家,我跟你去。”

    林春忙点头。

    如今他不像先前那般整天跟在杜鹃身边了。

    男娃的眼界天生宽敞,他和九儿满村满地跑,无所不至。

    他当然每次都喊杜鹃去。可杜鹃不去。

    于是,他便自己去。

    若在外边得了好吃的,好玩的,见了有趣的事情,回来就送给杜鹃吃。送给她玩,再把趣事讲给她听。

    杜鹃觉得这样很好。

    回到家,早饭已经摆上桌了。依然是玉米糊,不同的是桌上多了茶叶蛋。

    这是杜鹃第一次吃这里的茶叶蛋。

    她坚持不让冯氏和黄雀儿帮她剥蛋壳,要自己剥。掰开一扯。扯下软塌塌一张鸡蛋皮,里面有一层白色的内膜连着。

    蛋白颜色微红,晶莹滑腻,咬一口,咸津津的,特别爽滑,且散发着茶叶和香叶的清香味;蛋黄则不同,入口即化,满嘴的粉香浓腻。

    这是杜鹃两辈子加起来吃过的最好吃的茶叶蛋。

    她和黄雀儿笑眯眯地对望,却不敢张嘴,怕露出满牙的蛋黄。

    杜鹃和黄雀儿都只吃了两个鸡蛋。

    黄老实却一口气吃了四个,再吃,冯氏就不让了,只好遗憾地喝起了玉米糊。

    早饭后,等老实爹和娘都走了,杜鹃就和黄雀儿就开始忙起来。

    黄雀儿洗碗、扫地,杜鹃则用一块抹布,将里里外外的家用器具,凡是能够得着的,都擦一遍,再把小东小西的顺一顺,奔进跑出,一刻不停。

    黄家如今虽然还是简陋,看去却井井有条。

    忙到半上午,杜鹃才歇口气。

    她便跑去厨房问黄雀儿,板栗可煮好了。

    黄雀儿便站上灶台前的小板凳,掀开锅盖,用竹笊篱捞了一个板栗出来,咬开尝了尝,笑道:“好了!”

    叫杜鹃把她的小木碗拿来,盛了一碗,“吃去吧。”

    杜鹃乐呵呵地捧着出来,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啃起来。

    “姐姐,你也来吃。好好吃呢。”

    这板栗用煮茶叶蛋的汤汁卤出来,味道果然咸香,还带点鸡蛋的味儿。

    黄雀儿脆声道:“等会就来。”

    她端了个高一点的凳子,去到晒衣裳的竹叉子底下,站上去查看挂在叉子上的篮子里的小鱼虾。一边用一双筷子翻抄,让小鱼晒得均匀些。

    这秋阳还是蛮烈的,她挣出一头汗。

    拨弄了一会小鱼,黄雀儿抬头四顾,看见隔壁院里,夏生正在院子里晃悠,遂扬声叫道:“夏生!”

    夏生正无聊呢。

    家里总要有人看家,秋生年纪大一些,能跟着爹娘下地做些杂活了;春儿还小,只好随他玩去;只有自己倒霉,成天守在家里,不得出去。

    他便埋怨娘,为什么不先生他,再不然就最后生。

    生在中间,吃穿都最倒霉:衣裳穿大哥剩下的,吃东西要先紧弟弟吃,真是命苦!

    正抱怨呢,就听一声脆生生的叫“夏生!”

    忙循声转头一看,黄雀儿站得高高的,不知在干什么。

    夏生嘻嘻笑道:“雀儿,你在干吗?”

    黄雀儿道:“晒鱼儿。”

    夏生“哦”了一声,只望着她笑。

    忽然他想起什么,喊一声“你等下”,便跑回去了。

    黄雀儿不知他想干什么,便站着不动。看得杜鹃发愣,不知姐姐一直站在凳子上干什么,难道是站得高看得远?

    夏生端了一小碗山鸡肉送过来。招呼黄家姐妹吃。

    凡农忙的时候,晌午做饭都是匆匆的,来不及弄复杂的菜。所以。若有肉的话,大头媳妇总是早上就把肉下锅。吩咐夏生隔一会就去灶上添一把火。这么慢火焖着,等晌午回来,那肉就烂了。她就只要炒两个蔬菜就吃饭了,又快又简单。

    夏生虽然埋怨自己命苦,捞了个看家的“差使”,但也不是没好处的,至少“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什么好吃的他能先尝,就是秋生说的“偷嘴”。

    早上,杜鹃送了茶叶蛋给林家,夏生看见黄雀儿。心里便想分些鸡肉给黄家两姐妹吃。

    他偷嘴都偷出经验来了。

    一只山鸡可没多少,若是盛一大碗出来,娘回来一看就知道了,那时说不清。

    所以,他用了个小碗。

    用小碗也不能随便盛:

    鸡头肯定不能盛。不然说这鸡没长头,鬼才信呢。

    鸡脚和鸡翅也不能盛,秋生眼睛最尖,要是吃的时候发现这鸡少一只脚和翅膀,成瘸子了。就要说他偷嘴了。

    鸡大腿更不能动,那是留给春儿吃的。

    他就专门盛那些鸡身上的肉,鸡脖子也盛了一截。

    哼,难道秋生还比了鸡脖子有多长?

    鸡胸脯有多大?

    鸡背有多宽?

    能死了他!

    这么盛了一小碗出来,再目测锅里,觉得没留下破绽,他便满意地盖上了锅盖。

    兴冲冲地端了鸡来黄家,对黄雀儿道:“雀儿,杜鹃,给你们吃鸡。我大伯给的。”

    黄雀儿听了便有些犹豫。

    杜鹃则好笑不已,不知是该赞他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