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田缘 >

第212部分

田缘-第212部分

小说: 田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个字没提昝水烟,却巧妙地表明了态度。

    昝虚极听他说“暂无意涉足仕途”,心中大怒,面色阴沉地瞪着他不语。

    黄元坦然无惧地看着他。

    两人静静地相视。夕阳余晖透过竹林缝隙投射到他们身上,斑斑点点,跳跃不定。

    沈望等人赶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他们互相凝视。

    他笑道:“你们如此深情相望,可别怪小弟想多了。”

    众人哗然大笑。黄元也笑了,这才丢开。

    晚宴是摆在林中的,一群少年月下浅酌,至醉酣处,击节高歌、纵情弹唱,笙箫琴音传至江面,随江流飘然远去……

    次日。黄元睡到日上三竿才起。

    杜鹃和黄鹂都不在,只冯氏端来了早饭。

    黄元吃完后,拦住收拾碗筷的冯氏,问出了心中盘桓已久的问题。

    冯氏结巴道:“元儿,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黄元聚精会神地盯着她,道:“娘。有些事,不能你一人埋在心里,该说的,一定要说出来。就好像儿子的身世,时候到了。娘就说出来了。最近儿子心里有些疑惑,请娘把姐姐的事解释清楚。这事至关重要!”

    冯氏看着儿子,嘴唇微微颤抖。

    忽然她一咬牙道:“我原想等回家再跟你说的。之前闹了那么多事,我怕再吵出事来……”

    只开头这句话,便让黄元高高提起的心悠然沉落。

    他起身,含笑给娘斟了杯茶,道:“娘别急,慢慢说。今日我听了,先放心里。该怎样,咱们商量了回头再说。”

    将茶杯放在冯氏面前,那手却微微颤抖。

    多年的秘密要翻出,冯氏心里也激动。

    她捧起茶杯喝了一口,借以平静自己的心绪。

    “杜鹃是娘捡来的。娘那天就生了你一个。才包好,就昏过去了,你就被狼叼走了。娘醒来了就到处找你。后来在一个山凹里找到了杜鹃,哭得那个惨……”

    再次听当年的事,黄元禁不住泪流满面。

    他不仅体会到冯氏当时的绝望伤心,还为杜鹃的出现感激。若没有她,娘疼失亲子之外,还要承受公婆的谴责。那种情形下,没有人会夸赞娘勤劳,只会埋怨她不该挺着大肚子上山,以至于弄丢了好容易怀上的儿子。因为在他前面,黄家已经夭折两个儿子了……

    不管杜鹃是从哪来的,那么巧合地出现在娘的视线内,这不是天意是什么?自己能认祖归宗,也亏了这个姐姐。

    他一边听,一边不住为冯氏擦泪。

    “……你奶说娘生了个女娃儿怎么怎么的,娘心里头能不难受么?娘可是生了这么大个胖小子!结果……结果没了!换成了个女娃儿,娘能不难受?”

    说起当年,冯氏眼泪依然止不住。

    “……好在杜鹃真是个有福气的娃,又聪明又贴心。从她到咱们家,咱家日子就好过了。你不晓得,有好多奇奇怪怪的事呢:娘没奶,把杜鹃送去隔壁吃林春娘的奶,林春爹就找咱家要东西。你猜怎样?杜鹃竟然不吃奶了,光喝米汤!等林大头说不要东西了她才吃,你说怪不怪?当时我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杜鹃从小就跟人不一样……”

    黄元破涕为笑,道:“娘说得杜鹃成精了。”

    冯氏擦了把泪,接着道:“三个闺女,还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别人看了就眼馋,你爷你奶总找事……”

    黄元听到这,便劝道:“娘别说了。这下儿子回去了,一切等儿子出头。娘只要享福就好了。”

    冯氏从苦难的回忆中拔出来,笑了,神情十分满足。

    将这最后的秘密告诉儿子,她心里格外轻松。从此。她再不需要为当年的事惊怕了,也不用觉得背负什么了。

    又喝了两口茶,她才小声问儿子:“元儿,你可是喜欢杜鹃?那年在黑山镇,娘就觉得你俩能说得上话。”

    黄元顿时脸红了,忙道:“没有的事……这事娘先别说!娘想得对,等回家再说吧。到时候……到时候再说!”

    冯氏见他害羞,哪还不明白!

    她心里对这桩亲事也满意。

    儿媳妇是自己养大的,能不满意?

    虽然说儿子有能耐,可杜鹃也配得起他。杜鹃从小就跟她小姨父读书认字。还教姐妹兄弟呢。听说那天御史大人推荐林春和杜鹃两个进书院的,因为杜鹃是女娃,才没去。可见杜鹃很好!

    她总算熬到头了,黄家喜事一桩接一桩……

    回头黄元再见到杜鹃,心中暗暗窃喜的同时。更有种做梦般的恍惚。

    只因那件事太凑巧和离奇了,凑巧得令他不敢相信,离奇得让他怀疑——怀疑杜鹃的来历!

    若不是确知杨玉荣没有生养女儿,他几乎要怀疑杨家以女换子了。不是杨家,那会是谁,那么巧的在他娘生他的时候,把刚产下来的女婴丢在山谷?

    这疑惑占据了他的心。抢走了一部分因得知杜鹃不是他亲姐姐的窃喜,也让他看去有些奇怪。

    杜鹃便笑他近乡情怯。

    黄元也不分辨。

    想了几天,他告诉自己:十几年了,没有人来找杜鹃,那么,她就是黄家的女儿;将来……会是黄家的儿媳!

    他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且不说黄元心中隐忧。且说这日,昝府外书房,昝巡抚正训斥昝虚极。

    “你竟如此贪花好色!”

    “并非侄儿好色……”

    “不是好色是什么?一个村姑,读了几本书,说了一番大义凛然的话。你听了就昏头了,被她迷住了!京城有才情的世家名媛和小家碧玉不知多少,为何单单认准黄杜鹃?”

    “二叔息怒!且听侄儿一言……”

    “我不听!为了这黄杜鹃,黄姚两家对簿公堂,还差点闹得父子祖孙反目,案情余波将将才过,赵御史斥责犹在耳边,姚金贵尚在流放海外途中,你竟还敢惹她?你这是要给昝家招祸吗!别说她不可能答应给你做妾,就算她答应,我昝家也不敢迎这样叛逆的女子入门!”

    ……

    昝虚极走出书房,神情沮丧之极。

    原以为叔父是欣赏杜鹃的,岂料反应这样大。

    他还没说清原委呢,叔父只当他要纳黄杜鹃为妾,尚且如此反对,若知道他想娶她为妻,将会怎样暴怒?

    那烟妹妹的心愿……

    昝水烟听说黄元次日便要离开,立即要去福祥客栈。

    昝虚极提醒道:“叔父正在府中,刚才还发怒呢。妹妹切莫莽撞!”

    昝水烟看着他道:“虚极哥哥定有法子,对不对?”

    昝虚极摇头,认真道:“妹妹,为兄帮不了你了。不仅是叔父不答应,黄元也……”

    他缓缓将那日在江边竹林黄元的回答说了出来。

    昝水烟顿时失神,攥着那玉佩半响无言。

    “那你帮我带封信给他。”

    她坚定地说道。

    六月二十日,黄元终于随祖父和爹娘踏上归家的路途。

    因他从无涯书坊买了许多书籍,陈家又送了一批纸张,加上他把自己的书柜搬空了,要带去山里,做长留长住甚至积攒家业的打算——因为那里将是他的祖籍,他的根——这行装就多了,足有十几辆大车。

    任三禾便先行一步回去叫人接应。

    三日后,等杜鹃一行押着车逶迤来到黑山镇,任三禾林大猛带着泉水村几十名壮汉等在林家铺子,秋生夏生福生等人都来了,见面好一番亲近热闹。

    当晚,黄元等人歇在外公家。

    次日一早,众人四更天就出发了,赶着长长一条驴子队伍,如同贩货的马帮一样,往山中行去。

 第261章 黄家儿子回来了!

    走到天亮,黄元小腿都打颤,站不稳了。

    但他精神却格外好。

    在这古木参天的山中,他感觉自己似乎脱离了红尘人世,踏入世外净土,身与心都沉淀下来,归于自然!

    见他四处张望,林春笑问他“累不累?”

    黄元停步,双手扶住膝盖,一面喘气,一面颓然道:“你看我这模样,还用问!你们……怎还如此有劲头?想我也常练骑射的,竟与你们差得如此远!”

    说完,特别看向黄鹂。

    小妹子背了个小小的竹篓,就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穿行在林中,嘴里还哼着歌呢!

    杜鹃和林春听了相视而笑。

    杜鹃道:“我们出门就爬山:干活上山,回家下山,走亲戚也爬山,去山外也走山路。你能比嘛!”

    黄元听了,朝她做了个垮脸的表情。

    秋生等人见了一齐大笑,惊起一群鸟儿振翅高飞。

    黄老爹赶紧过来,说要背儿子。

    黄元怎肯示弱,慌忙推辞,鼓起劲儿继续走。

    然到了黄蜂岭,走在毗邻绝壁的山路上,身侧就是万丈深渊,黄元顿时脚底发软,惊魂不定,额头渗出豆大汗珠。他在林春和黄小宝前后护持牵引下,咬牙走过山岭,便再也支持不住,瘫倒在地。

    黄家人急忙都围了过来。

    冯氏心疼地帮儿子擦汗,安慰他说前面好走了。

    黄元喘息已定,看着杜鹃等人呵呵笑道:“这么走几回,见了阎王胆气也要壮三分!”

    杜鹃见他面色惨白,还有心思说笑,心中暗赞。

    “你有恐高症?”

    “恐高症是什么?”

    “就是站在高处头会发晕。”

    “刚才那山上,谁不发昏?要不货物都不敢让牲口驮,都是大伙儿自己背过来。”

    想起刚才情形,黄元心有余悸。

    这一个地方。都耗费了两个时辰。

    歇息一阵,方才继续上路,至夜幕降临才到泉水村。

    夏日天长,这已经算很晚了。然黄家院里院外却人声鼎沸。连带隔壁林家也聚了好多人。

    这一切都因为黄家丢了十几年的儿子找回来了!

    这件奇事令山村人兴奋不已,不顾劳累,吃了晚饭,洗了澡,摇着大蒲扇,三五成群邀集在一起,跟看大戏一样兴冲冲赶到黄家。大家一面反复询问黄大娘和雀儿个中详情,一面议论纷纷;又有人院里院外来回走动,不时去村路上探望,只等看见人进村。就来回报。

    黄大娘带着黄雀儿和小儿媳凤姑,连大妞都回娘家来了,还有冯明英,大家忙了整一天,依然无头苍蝇似的乱转。就怕有准备不周的地方,孙子回来了不惯。

    等冬生和小顺一路高喊“回来了!回来了!”飞跑进院,人群立时炸开了,一窝蜂向外挤去,都要先睹为快。

    于是,杜鹃就看见了震惊的一幕:

    全村人都涌来看“大熊猫”了!

    黄元被黄大娘等人包围,哭笑倾诉。簇拥进门。

    亲友围在近一层,村人聚在外围,有惊叹的,有夸赞的,有疑惑的,种种不一。

    惊叹黄元与黄老实相像。又像冯家外公和舅舅,因此“鉴定”他为黄家儿子没错了;夸赞他仪表不凡,——乡人看皮囊,见黄元风度翩翩,举止洒脱。便说他比林春和九儿还要出色;疑惑就比较好笑了:大家横看竖看,黄老实还是一副怂包傻相,冯氏也平常,不明白两人怎会生出这么出色的儿子来,言语间难免嫉妒不平。

    总之,黄老实这一窝儿子闺女,完美演绎了“歹竹出好笋”的奇特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