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逆战成妃 作者:狐闹 >

第130部分

逆战成妃 作者:狐闹-第130部分

小说: 逆战成妃 作者:狐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回来了……”

半夏忽然插嘴说道,“肃王爷此话差异,是高丽先不顾念和我华夏的情意,胆敢越过圣上勾结南疆蛮夷,我们出兵镇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难道半夏大人单凭明让的两句话,就认定高丽和南疆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肃王有些焦躁,他害怕别人将明让扯出来,那毕竟是他的舅父。

“肃王也是想为他开脱罪行呢?还是觉得你自己身上流淌着南疆蛮夷的血液,不忍对同族下杀手?”半夏也是毫不退让,眼神轻蔑的看着肃王,语气中更是万分的傲慢。

清流,说白了就是一些在朝堂之上,并无实际权力的酸书生。最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肃王走红的那一阵子,以半夏为首的清流主要成员也是投靠过肃王的,肃王虽然一直敬重文人,可能被他敬重的绝非半夏这种投机倒把的人。

结果乐呵呵提着大包小包去肃王府拜访的半夏,就差没被肃王直接扫地出门。肃王只是图了一时的痛快,倒忘了世界上酸书生是最不能得罪的。

果然没过多久,华夏京城各大茶馆,说书先生们好似一个培训班出来的一样,一致口径,将肃王的身世扒的是一干二净。

为了防止被人抓去大兴文字狱,每个说书先生都给肃王安排了新的身份,可知道底细的人,一听就能猜出说书口中的主角是谁。

如今到了宣宗的面前,嘴上功夫肃王依旧是讨不到半点好处。半夏的一句话,就让肃王哑火,他不能否认自己有南疆的血统。

“好了!!朕在问你们正经事情,难道半夏你是在质疑朕皇帝的血统不成?”宣宗冷着脸说,半夏吓得立刻跪倒在地,口中直呼有罪。

豫王冷眼看着一切,也不着急替半夏求情,心中冷哼,让他受受苦也好,若是以后如此冒失的他留在自己身边,只会是给自己填麻烦。

现在宣宗要是想教训他,倒也是好事情,让他长长记性,以后就不敢什么话都乱说了。

半夏死命的在地上磕头,宣宗却是不理。宣宗现在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从玄鸟被明让毒死开始,他觉得自己的世界已经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转,偏偏这个时候,半夏居然提出肃王的血统问题,是活够了吗?

“皇上……”豫王觉得给半夏的教训也差不多了,方才开口说道,“臣弟觉得,我们可以悄悄的调动军队,而不是大幅度的换防,毕竟从京城到东北三省,和胶州都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如果我们不准备,到时候真的被人杀的措手不及,反倒不好!”

马致远点点头,现在是他选边的时候了,这还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可马致远万万没想到的是,就这个微微点头的动作,之后会给自己招来多大的麻烦。

沉思片刻,马致远终于开口说道,“皇上,老臣也觉得豫王爷说的在理。两国之交,虽然重在君子之道,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做完全的准备,所以还望皇上多多考虑下豫王爷的建议!!”

马致远如此说,肃王不好即刻反驳,正思忖间,宣宗忽然望向内殿门口的方向,冷声说道,“既然来了,怎么不进来?”

众人目光顺着宣宗的目光望去,只见一青衣蓝衫的人站在门口,那样子绝非是什么富贵出身,倒像是四处游荡了许久,才从回家的乞丐一样。

对于这个人的来历,在场的人,怕是除了宣宗和豫王,就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那人见宣宗冷面,倒也不害怕,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踱着步子。

来到近前才恭敬的对宣宗拜了拜,又转向豫王爷,笑道,“子轩见过王爷,一年未见,王爷倒是更加精神了!!”

无视肃王诧异的目光,那名自称子轩的人继续说道,“皇上,请允许子轩说上两句。当务之急,出了要部署军队之外,似乎还有别的事情需要我们考虑吧?”

“莫非子轩查到了什么?”宣宗和豫王异口同声的问道。

“那倒不是,只是子轩觉得这场火起的有些莫名其妙,看样子就像是要将王世子烧死……”子轩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话说道此处已经具有了足够的威力,在场众人的心思,也被引上了另一个方向。

大家用置疑的目光看着肃王,此时此刻的他似乎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是呀,这场火起的实在太奇怪了,若不是有人要故意破话,那就是太巧合了。

众人在仔细想想,不希望高丽和华夏好的会是谁呢?当然跑不了南疆,一想到南疆,明让是必须从脑海中蹦出来的人物。

明让都出来了,肃王还会远吗?

子轩瞥了一眼豫王,豫王会意,知道这是他给自己挑起的话头,于是接声说道,“皇上,这使臣馆防卫森严,外围还有禁卫军的上千人马,就算是南疆的人再猖狂,怎么可能在这上千人的防卫下潜入使臣馆放火,这里面只怕大有文章。”

肃王眉头一皱,即刻舒展开来,也不急着说话,此时,禁卫军指挥使邹凯进殿,跪于御座前,连声请罪。

见邹凯走了进来,宣宗觉得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的郁闷心结终于有了发泄的地方,厉声喝道,“邹凯,朕平日看你是个稳重的,怎么会出这么大的纰漏?!你连使馆中的使节们都保护不好,要朕如何相信你能将朕保护的好?”

邹凯听宣宗语气阴森,知道今天难逃劫难,连忙忙头叩地,“皇上,臣的禁卫军只能在使臣馆外围防护,馆内情况一概不知。高丽王世子脾气又怪,连一应生活用品都只准臣的手下送至门口,更将使臣馆内原来的侍从悉数赶了出来。要真是有纵火的人,臣觉得也只可能是使团内部的人!!”

“好笑!!”马致远冷笑一下,他知道邹凯是肃王的人,更是故意发难说,“这样的解释,难道你要去和高丽王说吗?然后要求高丽王来查找真凶?”

肃王微微闭上眼睛,从眼前的情况来看,他是保不住邹凯了。

高丽即使不动干戈,但问起罪来,总得有个替罪羊。如果最后结论是失火,那么仍需邹凯这个禁卫军指挥使来担起防务松懈、护卫不周的责任。

马致远的发难给了半夏进一步打击肃王的好机会,他瞧了一眼肃王,冷声说道,“邹指挥使,这次怕是要委屈你了!!”

弃邹凯的心一定,肃王即刻考虑到新的禁卫军指挥使人选。这个指挥使官阶不高,却是个要职,掌控着近万禁卫军人马,还掌控着四个城门,京城一旦有事,这上万人马是谁都不可忽视的。

此时殿内三系人马,只怕谁都是虎视眈眈,要将此职夺过方才罢休。

肃王筹划良久,才将邹凯推上禁卫军指挥使一职,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肃王的心情一下子就跌落到谷底,难道自己在朝堂之上,就要受人摆布?

可当此际,肃王却也无瑕想得太多,他知道现在绝非自己推荐人选的良机,不如就看着欲望和马致远斗的你死我活的好。

第三卷 宫中风云  第171章 全力争夺

禁卫军指挥使的职位,让每个人都蠢蠢欲动,如果能夺到这个职位,那他所代表的势力,在朝堂之上的控制力将更深一层。

马致远自入宫,心中想着的便是此事,政治上倾向于他的于一建早就看出马致远的心思。

他思量一番,决定卖个顺水人情给马致远,于是上前奏道:“禁卫军指挥使一职,不宜空悬,臣举荐一人。”

宣宗对于一建一向是信任有加,在他眼中,于一建就是个忠臣,从不会做出有违自己意思的事情。

如今听见他说要举荐一人,宣宗心中自然高兴,若是就此摆脱了肃王和豫王的政治范围,那可就是塞翁失马的好事情。

“爱卿快说!”宣宗毫不掩饰自己的期待目光,声音也有些急促,“朕知道,你推举的人一向都是能人!!”

于一建上前一步,躬身低腰,声音沉稳道:“兵部右侍郎夏枯草,武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当年平定高丽周边叛乱的时候,可以说是一员猛将,杀敌无数,光宗皇帝还曾夸赞过他。臣认为他是禁卫军指挥使的不二人选!”

夏枯草的名字一出,众人脸色都有些惊讶,但很快,豫王的神情就变得不屑一顾,有些鄙夷的看了眼于一建,果然是个老糊涂的家伙,什么人都敢往上推荐。

宣宗尚在犹豫之中,子轩转向于一建,看似无心的问道:“于尚书,夏枯草好像和雷柏是同门师兄弟吧?听闻他有一房得宠的小妾,也是南疆人……”

于一建脸色一变,他之前倒是没想到这些名目,否认是不可能的,但若是承认下来,夏枯草不但不能成为禁卫军指挥使,弄不好宣宗对自己的好感度,也会大打折扣!

豫王在心中暗笑,明了于一建推出的人选犯了宣宗的忌讳。

雷柏乃是高丽王与华夏宫女的私生子,这件事情早已经不是秘密,只是碍于高丽王的面子,华夏将这件事强压了下来。

但高丽王一直心系这个流落在华夏的儿子,多方托人要华夏皇室善待雷柏。

宣宗自从登基以来,为了高丽和华夏的正常邦交,对雷柏也是处处关照,不但赏赐给他们母子大房子,还给了他武林盟主的地位。

可俗话说的好,武林和朝廷永远都是纠结的存在。武林中人,一旦和朝廷有了关系,他们的野心,将不仅仅是一个武林那么简单。

雷柏是这样敏感的人物,能和他有关系的人自然也在危险名单之列,更何况夏枯草府中得宠的侍妾,还是南疆人。

谁能给宣宗打包票,夏枯草到最后不会做出背叛华夏的事情?明让活生生的例子还在眼前,宣宗可不敢在去赌。

看到宣宗脸上,五颜六色的表情变化,豫王终于开口说道,“夏侍郎武艺虽出众,军功也不错,但他平定战乱的时候,多少还是杀了些无辜的高丽人民,若是在这个微妙的时期启用他,怕是不太妥当。”

豫王的话音刚落,肃王就附和着说,“十八皇弟说的没错。现在使馆出事情,高丽本来就要找借口闹事情,若是再将斩杀过该国国民的人调任此职,只怕不妥。”

肃王与豫王一系联合反对,于一建也不好再说,其余人虽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却也摸不准宣宗的心思,殿内一时陷入沉寂。

子轩似是有些不耐,暗暗打了个呵欠,见宣宗责备的眼光扫来,身子一颤,正了正身子说道,“皇上,事情既然是如此,就选个从没有上过沙场,高丽人没听过的武将好了。而且全无政治背景的人,到时候也只会效忠皇上一人!”

肃王刚要开口,半夏却抢先在他之前开口,“这位先生说的不错,既然要选,不如就选个毫无背景的人,皇上也不用担心他是被人派来暗中监视的。”

宣宗微微点了点头,半夏的这几句话可算是说到他心坎中了,他现在不害怕什么高丽,南疆,最还怕的就是自己这些兄弟,各个都窥视着他的皇位。

“如果皇上信得过臣,臣倒是有一人可以推荐!”见宣宗的表情很是满意,半夏继续壮着胆子说道。

“说说看!”此时的宣宗心中也是将信将疑,他并不能完全相信半夏,就算是和肃王豫王没有关系,可是谁又能保证推举出来的人,和朝堂之中其他大臣没关系呢?

半夏继续说道,“之前一直镇守西北边疆的镇远侯次子,黄芪。镇远侯去世后,长子袭爵,黄芪却是只好武艺,一把宝剑更是使得出神入化。”

一边说,半夏一边观察着宣宗的表情,只见宣宗的神态是越来越放松,心中知道,事情已成大半,于是继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