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妖后撞上穿越女 >

第90部分

妖后撞上穿越女-第90部分

小说: 妖后撞上穿越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真是他平日里对这些妾室姬人太仁慈,才让有些人忘了自己的身份。

于是,他果断地把徐氏送到会稽;并派人看管幽禁起来。

绝育,确实是让一个男子抬不起头的污点。就算是捕风捉影;也不能有一丁点传出外界去。

想着这些年来姬妾们的生育状况;他心里越来越不确定。传来可信的医者;终于,在他的威逼下,对方支支吾吾地证实了徐氏那边传来的消息。

这一次,他没有再顾虑任何的仁善道德,毫不犹豫地对医者封了口。然后派跟随了自己多年的福山乔装了出去,在建康城中打探治疗男子不育之症的名医。府中,也将此事严密地封锁了起来。

这个消息,他尤其不愿让桓姚知晓。在心爱的女子面前,自己的任何一点小缺陷,似乎都变得不可容忍起来。更何况,还是如此关乎男子尊严的事情。

事发以后,桓姚并没产生任何怀疑,完全相信了他的解释,这无疑让他深深地松了口气。

就算是以往对子嗣问题最焦虑的十几年中,他也从没有这般殷切地期盼过一个孩子的降生——一个流着他和桓姚共同血脉的孩子。若是儿,他会教他文治武功,让他成为国之栋梁,甚至为他夺下江山,若是女,那也一定是天下最美丽的小娘子,他将来定会给她找个世间最完美的小郎君做夫婿。

可这一切,都因自己这难以启齿的隐疾化为了泡影。

甚至,桓姚或许比他更期待有一个孩子。毕竟,她还那么年轻,在他去后,她必须得有一个至亲的血脉做依靠。

怀着满心焦虑,他踏上了寻医问药之旅。

他一天不落地吃着各种偏方土方,就连行房,也遵循着医嘱,克制自己不像以前那样频繁贪欢。可是两三个月过去,桓姚那里,依然没有动静。

桓姚嫁进府中已经一年多了,没有一子半女,必然承受着各方的压力。宫中的皇后,太后频频过问,多番想插手送姬妾,连岳家的桓温,也常常让人来给桓姚诊脉,送一些助孕的药材。

看着送走各种来客,目泛轻愁的桓姚,他愧疚极了。这一切,都是他的过错,却要让她来承受所有谴责。

他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她一个孩子,于是更加求子心切起来。

他在寻医的过程中一日日失望,心急如焚时,却意外地碰到了一位高人。

那一日,他乔装了从医馆诊脉出来,在门外碰见一个中年道士,此道士口中唱着一首短诗,细一听,竟隐隐映射着他心中所求之事。

他忍不住叫住了道士,先试探了一番,发觉那道士确实极有本事,识破了他的身份不说,还将他的前尘往事都算得一清二楚,包括许多不为人知的幼年小事。

“先生若能让我心想事成,我必有重谢!财物、官位、名望,任尔予求。”司马昱当下便对道士做了许诺。

道士沉吟片刻,道:“大王与王妃命中无后,须与天争。”

司马昱听闻此言,初始是颇有些受打击的,但细细一品味这个“争”字,又再次被激起了斗志。

那道士简单说了些为司马昱治疗隐疾的方案和医理,让司马昱觉得甚是高深却又很有道理,心中对这道士更多了几分信服。再三诚挚邀请,这才让道士答应到王府去接受供奉。

桓姚听司马昱回来说起请了一位许姓道长回府一事,还颇有些惊讶。“你何时信起这些来了?难道也想学人修长生不成?”此时,士族当中修道炼丹的还真不少。

司马昱笑着道:“我若不修一修这长生道,如何能与我的海棠儿共白头?”这话倒并非完全哄骗桓姚,他确实隐隐有了这么些念头。

桓姚适时地示以感动,然后又忧虑道:“你的心是好的,我只怕,你将来修道修得入迷了,抛妻弃子,到时可叫我怎么办才好?”

“海棠儿放心,无论何时,我都不会忘记初衷的。”

桓姚在妆台前,让侍人给她梳妆,司马昱坐在一旁看书,读到兴味处,不时念几句跟桓姚分享交流,待收拾好了,两人便一道去参加正殿的接风宴。

这是专门给许道士举办的接风宴,司马昱亲自提出的,宴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他外院的人在料理,桓姚这边,也只是事先派人通禀了一声。

许道士的身份,说白了其实不过是个门人食客,司马昱能专门给他举办接风宴,还让王妃一起做东道主,足见其重视。

司马昱自以为瞒得很好,通晓医术的桓姚却早就从他身上的药味儿闻出了端倪,却并不戳穿。司马昱身体损伤严重,即使以桓姚所学的荀氏医术来看,要治愈也很困难。但她也并没有阻止司马昱的行为,子嗣一事,她已经变得不太期待,但也不反感,全然抱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

见到桓姚的第一眼,许道士就断言:“王妃乃天下妇人至尊至贵之命格!”

司马昱自然以为这是说的他夺得帝位以后,封桓姚为皇后之事,私以为许道士是在预言他将来成功夺位,脸上的笑容挡都挡不住,嘴上却谦虚道:“当不得这至尊至贵,她年纪轻,别折煞了!”

又颇有兴致地与桓姚介绍道:“许道长相面术极为高明,单凭面相,也可说中十之八|九,王妃可要试一试?”

“今日为许道长接风,哪里好让人辛劳,还是改日罢。再者,殿下若想知晓什么,亲自问我岂不更好?”桓姚轻描淡写地拒绝了。她心知肚明,自己到底要多少秘辛不宜告于人。对于玄道一事,以前不以为然,如今却是心存敬畏的。

“王妃说得有理,大王想知过去事,自然是问王妃所知更详,王妃心性诚恳,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迈乃世外人,许多事反倒不便细说。”这许迈道士,却是出乎意料地十分配合桓姚。

不仅如此,在今后的日子里,许迈对桓姚也十分恭敬,甚至有几分巴结讨好,让侍人带话给桓姚,“若有用得上鄙人之处,请王妃只管吩咐,迈必定尽心竭力。”

桓姚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按说,许迈当是十分清高的一个人,司马昱授予官职和赏赐黄金给他,他都拒而不受。可以说,他对司马昱都及不上对她恭敬谦卑。

派人去查此人来历,却没什么结果,便只得作罢,慢慢观察着以图后续。

令桓姚颇有些意想不到的是,这许道士却真有几分本事,短短几个月之间,司马昱的身体,竟以非常显著的速度在恢复。

司马昱自己显然也感觉到了,对许迈更加重视起来,常常在桓姚面前夸赞其医术道术,言谈间对其十分推崇。

“我问过许道长,你手上的陈年旧疾,他也是能治愈的。”

这一点,倒让桓姚真的来了兴趣。右手的旧伤,困扰了她许多年,不仅不能写字作画,阴雨天时,也总有些不适。连荀詹给的《荀氏典方》中也没有治愈之法,若这许道士真有办法,未尝不能一试。虽不知他到底有何目的,但她自己也通医术,是不惧他耍花招的。

亲眼目睹了许迈治病的手法,桓姚顿时便对其来历有了些线索。这人在施针用药方面的手段,分明与她所学的荀氏医术如出一辙。不过,很显然,他要所掌握的程度,比她要高明多了。

作者有话要说:打好大的雷,总觉得这个时候坐在电脑面前很危险,原谅作者菌的老鼠胆……于是就酱紫先去睡了。

 第104章 故人

虽然桓姚确定了许迈的来历,却并未点明。后宅中的妇人会医术;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容易被人构陷之事;是以;她到了建康以后,就再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一点。

荀詹以前也跟她说过,瀛山荀氏有弟子在尘世间行走,所以见到许迈并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至于此人是否有什么企图,便要静观其变了。

感觉到右手一日日恢复,她也是极高兴的,不仅如此;她还偷学到了丹方和手法。毕竟她也系统地学过荀氏医术;这手法虽然复杂;但掌握了基本原理再来学也并不太难,有不懂的地方,就旁敲侧击地问许迈。

意外的是,许迈似乎并不介意桓姚偷师,每次都会将医理融会贯通地讲给她听,不厌其烦。

许迈其人,桓姚虽说一开始觉得他似乎对她过于讨好,后来相处中却发现,这人不经意间,总会对她流露出些长辈一般的和善来。

一个月很快过去,桓姚在一日不断地治疗之下,右手完全复原,写字作画都能如以前一样运用自如了。许迈给她做了检查之后,宣布她的旧伤已经痊愈。

做完这一切,他本该退下了。他一向守礼,不过今日却似乎有话要说的样子。

“还请王妃屏退左右。”许迈请求道。

知春接到桓姚的眼神示意,对屋里的侍人吩咐道:“你们都退下。”说完自己也要出去,却被桓姚叫住,“知春留下。”毕竟她不可能真的与一个男子单独共处一室,即使他是个道士,也不行。

“许道长有什么话,便说吧。”

“鄙人昨日卜了一卦,王妃生母有死劫。”许迈云淡风轻地说出的话,却让桓姚心中蓦然一惊。这些灵神鬼怪的话,如今还真不能轻视了,宁可信其有,多加防范,也比真正事发悔恨好。

不过,她很快冷静下来,想到了疑点,“许道长此话当真?我虽不会卜相之术,却也懂得要知人一生命理大小劫数,卜卦时是需得此人生辰八字的。除此之外,就只能面相。我姨娘的生辰八字知晓之人不超过五个,但这其中绝对没有道长!而且,道长也不可能见过我姨娘,又是从何得出如此断言的?”

许迈不慌不忙,道:“王妃想必对鄙人来历也心中有数了,玄门道术高深,自有些世俗不可企及的手段。纵然只用上世俗手段,仅从王妃的生辰八字和面相看,也有近年丧母之相。”

事关李氏安危,轻忽不得。桓姚被他这样一说,心中又七上八下起来,“道长可有化解之法?”

许迈从袖袋里取出一串手腕大小的玉珠:“王妃只需将此物与令慈佩戴于右手之上,今年之中片刻不离身,且斋宿三月,自可化此一劫。”

桓姚前世,家中经商,父母也是信一些神秘之术的,偶尔也对这些事有所听闻,但凡涉及到化劫,总是要出大价钱的。这一世中,也听荀詹说过一些,作为世外人,最不愿沾染因果,因此不能随意干涉凡人命运。

许迈看来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人,不大像在骗她。干预死劫,按玄门的说法是大因果了,对他们本身有极大损伤,许迈不可能平白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道长所求何事?”桓姚直截了当地问道。

“王妃果然聪慧。”许迈笑着称赞,然后坦然道:“既如此,鄙人便不再拐弯抹角了。”

“鄙人为王妃治好右手,为王妃生母化解死劫,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官位名望,只求王妃在十日后能给我些庇佑,使我不被带回山门。”

“你在门中犯了何事?”桓姚迟疑道,心中有些犹豫,若此人作奸犯科,她助纣为虐,到时候和瀛山荀氏的人对峙,在道义上也是说不过去的,但若不答应,又放不下李氏那边。

“王妃放心,鄙人并非因作恶被山门追捕,只是,在俗世还有些牵绊放不下……”说到此处,他脸上的神情极为落寞,不过却很快收敛了神色,向桓姚保证道,“介时山门中人抵达王府,王妃可当面询问,便知我绝无虚言。”

桓姚一想,觉得也有道理,若到时候确定他是大奸大恶之人,她不再插手就是。又疑惑道:“我也不过凡夫俗子,如何能对抗得了玄门中人来庇佑你?”瀛山荀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