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海棠春烬 >

第27部分

海棠春烬-第27部分

小说: 海棠春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阶并不很陡。
但是很高。
滚落到底,两条鲜活的生命,已变成了毫无气息的尸体。
暗红色的血从她们身子下面流出来,交融汇聚,汪成一泊,铺在洁白的地砖上,分不清哪一滴到底是谁的。
生前所有的怨怼,终结于共同的毁灭。
变化来得太快,快得人无所适从。云裳站在玉阶顶上,扶着栏杆,忍不住的颤抖和恶心。空气里弥漫的血腥令人窒息,残酷的场面让她有逃离的冲动,她恨不能现在就离开这儿,远远的躲到寂玄山里去,再不要回来。
所有人都怔了一会儿。然后,帝君伸手搂住了她的肩。“别怕。都过去了。”
是的,都过去了。
不多时,卓庆来报,说宫内明火已被扑灭。内侍卫骁勇尽忠,驻守在外朝的禁军也闻讯参与了灭火,大火最终只是焚毁了几座无关紧要的殿阁,烧掉了一些花树,就连原以为会损失惨重的宜春殿,其实也只是毁了一间花房,主殿受损不多。
坐在回程的画舫上,云裳有些微的失神。身后灵光殿的大门已经闭锁。而眼前,船头宫女手中的灯笼还未熄灭,远处幽蓝的天幕尽头却已亮开了一片鱼肚白的颜色。


玖:谒金门
七弦曲落,响遏行云。
乐声久久萦回在琴微殿上空,声带凄凉,哀绝绵长。
“娘娘。”敏珠从屋里出来,把滚带狐裘的朱红锦袍披在云裳肩上,又给她换掉琴边有些凉了的那只手炉。“打从一早开始就在弹这支曲子……”见主子不做声的默许,使个眼色让随伺在侧的小丫头们赶紧收了散乱一地的曲谱。“您身子柔弱,天这么冷,小心风寒。就真是要用功,等来年春上再练也不晚啊。”
素手停弦。叹息如美人泪滴,落在瑟瑟的寒风里,令人心中不由得莫名一恸。树梢上最后一枚枯黄的叶子随着叹息恍然飘落,跌在檐下静立着的大水瓮里,无风自行的打着转,像是飘在海上漫无目的一艘小船。
云裳回眸,涩涩笑起,“我哪里是要用什么功呢。”目光略微沉滞,复又调转向遥不可及的青天深处。很远的远处,铅色的云朵密作一团,看样子是憋着劲儿要下一场大雪。“今儿是明和皇后的七七。”沉吟许久,她又叹了口气,示意敏珠叫人连琴带曲谱一起收下去。“你也知道的,当日我刚入宫,在清思殿里第一次见到宣姐姐,听的便是这曲《长相思》。没想到……没想到不过才短短年余光景,便是琴曲犹在,斯人已远……”
话音落处,依稀竟红了眼眶。
敏珠见她动了真情,心里微微有些纳罕,只得笑着劝慰:“娘娘和先皇后投缘,又兼有师徒的情分。皇后在天有灵,见您此般思念伤怀,定然会感动欣慰。”
是吗?云裳自嘲的弯一弯嘴角,眼风似有若无的回眸瞟了敏珠一眼。这婢子真是……训练有素,圆滑过头,似这种哄人的场面话儿,不必过心,张口就来。也不想想,那日宣婷莲是被黎氏拉去垫背,一个猝不及防间做了冤死鬼的人,她若真的在天有灵,见旁人因此白赚了便宜,指不定要怎么恨呢——宣婷莲活着的时候与敏珠一样,谨慎婉转,无论对谁都成日堆着虚伪的笑脸。一缕芳魂消散后,大概不会再这么累了吧?
无论是否甘愿,总算也是解脱。
相比人类,云裳自问更了解鬼魅。妖精通常比人单纯和坦荡。而人,无论生前怎样虚伪,一旦做了鬼,便都不太会记得造作遮掩,都化作了直来直去的通透心肠。
当日灵光殿一劫,黎氏癫狂之下,硬生生拽着端妃两人同归于尽。端妃是否真有毁黎氏容貌的嫌疑且说不准,其间又牵扯上了丽妃失子的陈年往事……两条人命过后,真相早已理不出任何的头绪。本是后宫一段死无对证的公案——
可没想到,事情最后竟会如此演变:离开灵光殿后,白宸浩对外宣称,金口玉言说出的“真相”,居然变成了废后黎氏心怀不轨,丧心病狂之下,妄图冒死弑君!事发突然,内殿侍卫来不及上来护驾,而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是深明大义的端妃——为保护帝君,抢在众人之前将自己的身子护在他身前,为他挡下了废后刺来的寒光之刃。次日朝会上,白宸浩当着群臣的面哭得涕泪横流,仪态尽失。那哀痛欲绝的神情弄得满朝文武都跟着动容,他一边哭一边盛赞端妃说她忠孝节义样样俱全,又与自己青梅竹马情深似海,本是皇后的不二人选。而后又扑通一声跪倒在闻讯赶来的大长公主面前,哭着说自己没有保护好表妹,恳请姑姑治罪责罚。
帝君既这样说,他人便不得不跟着圆成。那夜在场的人本就不多,此刻更是口风全部一致,都说是黎氏见宣婷莲护着帝君,恼羞成怒中与之奋力撕扯,这才硬拖着宣妃失足坠下高台……
故事编到这个程度,连云裳都忍不住觉得非常感动。她不仅佩服白宸浩撒谎的功底——更倾慕他舌粲莲花说哭就哭的完美演技。倘若不是当日就在现场,亲眼目睹过整件事的全部过程,只怕她都会为他口中那个忠义节烈的端妃而落下清泪。
想来这世间,最完满的表演不过如此,绝伦的谎言遮蔽去层层真相,便有人偶尔嗅到端倪,也绝对不敢去拆帝君的台架子。
朝堂之上,群臣唏嘘。然后自然而然的,沐相先站出来,三跪九叩的上表,提请追封端妃为后。随后便是百官跟着一起跪地请愿,齐刷刷一片众望所归。大长公主坐在一侧哽咽不言,白宸浩则泪流满面当场应允,说自己其实早有此意。话音刚落,御前近侍上前一步亮出早就写好的圣旨——端妃宣婷莲,就这样在无辜冤死后的第三天早上,被追谥成了“明和皇后”。
黎氏当然是死有余辜。
端妃则为不幸殒命。
大长公主当然不信也不甘心,可女儿都已经死了,又当着群臣的面儿,还说得出什么来呢?只陪着驸马两个人默默落泪罢了。
忍了一辈子,盼了一辈子。云裳冷笑着看一眼被侍女抱走的琴匣,伸手去紧了紧斗篷。宫里的女人们个个做梦都想当皇后,可宣婷莲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用那梦寐以求的皇后銮驾——送了一回葬。
风光大葬。
可那又能怎么样?
跟死后犹被鞭尸的黎氏一样,都不过是被灵魂抛弃了的皮囊,终将归于尘土。灰飞烟灭,不过是弹指之间。
泼天富贵如浮云。万般荣华,转眼成空。
袖了手炉,转身往内殿走去。云裳默默无声敛下眼皮。敏珠自然不会懂得她心里的伤。那一道道蚁噬猫抓般的印痕,一丝疼,一丝痒,又夹杂着百味杂陈中丝丝缕缕的豁然开朗。她难过的并不是那夜突如其来的宫变,亦不是黎氏宣妃之惨死景象。而是那一曲哀婉低徊的《长相思》。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黎氏对帝君是有情的,宣婷莲也未必没有那些小女子的心思。可长相思,长相思又怎样?
任你怎样情深意长,终抵不过这尘世无常。
掐指算算,这些年见过的死亡虽不太多,但也不算少了。一念之间,形神俱灭,饶是前一刻还不依不饶挣扎拼搏,那一口气不来……撒手一去,便什么都握不住了。
便是将自己抽出局外,只身冷眼看过去,犹会忍不住抽口冷气,心生感叹几番。
人生在世,渺若云烟。握得住的,不过是这短暂生命里,寸寸流逝的韶光。
因此才渐渐的开始理解起沐梓荣。什么名节清白德行信誉,还不都是死后别人信口胡说的么?一如端妃之死,帝君说了什么,什么便是真相,容不得任何人去质疑去反驳。
话又说回来,白宸浩心里当然很清楚,宣家表妹死得没那么无辜,黎氏更从未有过什么弑君的妄想。锦澜事后暗地里彻查过,端妃确实曾在丽妃寝殿中做过些不入流的手脚,谋害皇嗣嫌疑重大。至于那黎文君的脸……灵光殿的婢女们异口同声,都说传旨之人身着贵妃服色,只是面蒙轻纱,容貌看不真切。
至此,谁都明白宣婷莲并非是只无辜的羔羊。可那又怎样?最终帝君还是给了她皇后的封号,诏令举国哀悼,然后将她的金棺玉椁招摇的给葬到皇陵里头去。
云裳把暖炉捧在怀里,捂到距离心口最近的地方,却仍旧暖不透心底大片大片的冰凉。入宫这么久,这是她第一次直面后宫争斗并明白“君心难测”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说到底,黎氏宣氏,都不过是帝君手中的棋,一颗颗的算计好了,填到应该落的位置上去。黎家早已被灭,根本无所谓要不要死得更加彻底。而大长公主和宣家——碍着那丝血缘关系,说什么也得有个像样的交代才敷衍得过去。
这些云裳都能理解。
只是想不到他下一步棋!
处理完宣氏的丧事之后,白宸浩一个转身,竟又传出新的圣旨:灵光殿之乱,沐淑媛也是护驾有功的——他又撒谎,又撒得那么冠冕堂皇。意味深长的瞥一眼沐相,说她曾与端妃一样,试图用自己的身体去掩护自己。又说若不是沐淑媛拼死拽住了黎氏举刀刺来的手,只怕在那混乱的局面里,自己不死也要重伤。
此话一出,就连站在阶下的沐梓荣都愕住了。
这次没有人站出来请旨,是帝君金口亲启,给了她贵妃的尊位。
消息一出,满宫哗然。
在此之前,包括云裳在内的所有人都相信,经此一事,先前丽妃投毒的罪名将被彻底洗脱,复宠指日可待。且端妃一死,后宫里必然是丽妃一人独大。可谁都没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帝君竟然一句话就将四妃之首的高位许给了初得恩宠的她!诚然,眼前风波初定,宣氏刚被追封风光大葬,三年两载之内想必无人敢提立后之事,可贵妃……这个实际已是六宫之首的贵妃高位,与皇后实在不过是咫尺之遥!
流言尘嚣直上,好事者又提起了先前《凤仪图》的事儿。后宫里一时间谣言满天飞,恨不得每个角落都在传说沐云裳是帝君认定的皇后人选。那些位份低些的美人和婕妤们,宫中几座主殿的管事宫女和太监,不论先前是端妃的丽妃的还是谁的人马耳目,一夜间便齐刷刷全换了风向,紧赶着往琴微殿里谄媚示好。
她这边门庭若市好不热闹。敏珠又从宫外传回来消息说,沐相府门前也是天天挤得水泄不通人满为患。
其间还听到不少笑话。比如说大长公主在听到册立自己为妃的消息后,硬是一口气没缓上来,活活给厥了过去——醒来就咬牙切齿拍着桌子大骂帝君,说宣家白搭上独生女儿一条性命,换来的却不过是个追封的虚名,生生便宜了沐家那个小妖精……
云裳一笑。大长公主说的还真句句都是大实话。
心里当然清楚,这也不过是白宸浩的无数棋中的一步而已。正如事后他对她所坦言的那样:“以朕对你之心,本不该将你放到这风口浪尖上去。”他看着她,目光里飘过一丝很浅的怜惜。但温文的柔情转瞬即逝,转过头,沉着声,一字一句:“但是云裳你要明白,若想沐氏荣极,坐在那位子上的人……便只能是你!”
她懂。上前一步,轻轻伸手,纤柔玉指封了他的口,“臣妾甘愿。”
何须多言。从她向他坦陈真相的那天起,她和他,便是同盟。就像若干年前,破落香案下的短暂相依——被情势逼迫着,不得不将彼此命运捆绑在一起,生死携手共赴未知的结局。
眼下她是贵妃。再下一步,也许是皇后之尊,入主瑶华。也许是下一个黎文君,废去灵光殿……也好,黎文君已经死了,只她自己一个人住的话,那座殿阁还不至于太挤。
漫步东厢,雕花书案上,玉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