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 >

第47部分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第47部分

小说: 青史成灰(多尔衮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尔衮紧接着道:“就是肉太老了。”
  
  皇太极脸又黑了,怒道:“这张嘴怎那么叼?”
  
  多尔衮笑嘻嘻地奉承道:“不老不老,正好。想不到八哥手艺那么好。”
  
  “我们以前跟父汗出去围猎,不都得自己动手,哪像你们现在,有那么多人伺候着。”皇太极自吹自擂道。
  
  “那是那是。”多尔衮秉着拍马屁不掉肉的原则,“八哥你最了不起了,弟弟我佩服死了。”
  
  两个人很快就把一只野鸭子消灭干净,多尔衮心满意足地拍着肚子打着饱嗝。
  
  皇太极抄起雪往火堆上盖,并对多尔衮道:“过来帮我收拾。”
  
  多尔衮躺倒在地:“我肚子胀得动不了了。”
  
  “胡说,看你那懒样,过来。”
  
  “我被人伺候惯了,不像有些人从小都是自己动手的。”多尔衮懒散地打了一个滚,不理他。
  
  多尔衮心底偷笑着,冷不防一团雪砸在他脸上。
  
  “哎呀!”他冷得大叫一声,猛地跳起来,抓起一团雪朝皇太极扔去,“你居然偷袭我!”
  
  皇太极一边防御着一边还击:“你不是动不了了吗?蹦得跟个兔子一样高!”
  
  “那我也不能挨打不换手,动不了也得拼命动。”
  
  “还不帮我把火灭了。”
  
  “火是我生的,轮到你灭了。”
  
  “你生的你灭,有始有终。”
  
  “你有这闲工夫砸我,早把火灭了。”
  
  两个人都是眼力极好的,一砸一个准,雪球砸人虽然不痛,可砸多了也够呛。皇太极一把抓住多尔衮的手腕,一拽一拧将他往地上摔,毕竟是一个成年人对一个未成年人,多尔衮哪扛得住他这么来一下,脚下一个不稳,跌倒在地,皇太极顺势将他压住。
  
  多尔衮挣扎了一下挣不脱,着急道:“八哥,你这是明摆着欺负人了!”
  
  皇太极扣住他的手腕不放松:“把火灭了,我就放了你。”
  
  多尔衮不服气,又挣扎了一通,可人小力气小,怎比得过皇太极,他眼睛转了一圈,放弃了反抗:“好,你放开我,我去灭火。”
  
  皇太极盯着他看了又看,手上的力道丝毫没有减弱:“不行,我放了你,就要逃了。”
  
  “那你压着我,我动都动不了,怎么去灭火。”
  
  “嗯,你说得很对。”皇太极赞同道,可身上的动作全不是那回事,反而更加欺近他,“可我还是不准备放了你。”
  
  多尔衮盯着皇太极可恶的脸,恨不得狠狠揍上一拳。
  
  皇太极看着他愤愤不平的样子,笑得更加开心了。
  
  看到皇太极笑得舒怀,多尔衮气愤逐渐消散,忽然觉得虽然平时八哥一直在笑,可能让他笑得如此痛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见多尔衮不再抵抗,一动不动仍由他压着,皇太极也止住大笑,把浅浅的笑意挂在了嘴边。喜悦占据了他全部的情绪,明明知道此时的多尔衮只是看似乖巧,可就是没来由得高兴。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多尔衮身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似乎怎么看都看不够。
  
  总不能一直这样吧?他沉沉的身子压在自己身上,多尔衮觉得重得不行,终于投降道:“八哥,我真的去灭火,你可以放手了吗?”
  
  “真的?”皇太极手上力道减弱了几分。
  
  “真的真的,骗你我这辈子没肉吃。”多尔衮连忙保证。
  
  皇太极忍不住又笑了笑,总算把他放开:“这不就对了吗?”
  
  多尔衮立刻翻身起来,跑向火堆,左右手各抓了一大把雪,鬼鬼地一笑,一回头,猛地砸在了刚刚坐稳的皇太极脸上。
  
  闹了整整一天,一直到太阳落山,夜幕笼罩,两人才慢悠悠地骑着马回来。
  
  玩累了的多尔衮昏昏沉沉地靠在皇太极身上,头一垂一垂地快要睡着了。
  
  待他们就要进城时,只听得嘭地一声响动,天空忽然一亮,一束火光窜上夜空,在漆黑的夜里,炸开了一朵绚烂的烟花。
  
  皇太极拍拍多尔衮:“快看!”
  
  多尔衮揉了揉眼,抬头看去,又是一朵烟花在空中绽放。
  
  一朵接一朵,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那是暗夜里最绚丽夺目的花朵,照亮了夜空,照亮了眼,照亮了人们的心,虽然短暂,但光华耀眼。
  
  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加 
 49、银花台上少年游 。。。 
 
 
  动人心魄了。用瞬间的生命,划破夜的沉寂,呈现出最美的姿态,颠倒众生,所有人只能仰望她的光辉。
  
  他们二人坐在马上,抬头欣赏着,满怀喜悦。
  
  皇太极忽然心中一动,长臂一展,拦腰抱住了多尔衮。
  
  正看得出神的多尔衮,身子一僵,扭头看着皇太极,一动不动,思维一下子停滞了,一片空白。
  
  或许是这夜色太美,烟花太过灿烂,他们太过沉醉,以至于举止都变得不可思议。
  
  他们就这么彼此依靠着,彼此需要着,像并蒂而生的莲,伫立在银花漫天的月夜下。
  
  这一夜,将永远镌刻在他们心中。
   

作者有话要说:大玉儿小玉儿这俩名字都没啥依据,也不知道为啥野史会编出这俩名字。
但是多尔衮他老婆名字都没有,所以我还是就用小玉儿吧,至于孝庄,我说这个女孩儿叫布木布泰,估计大部分姑娘都不知道我在说谁,所以就还是用大玉儿吧。




50

50、银花台上少年游 。。。 
 
 
  
  短短一年很快过去了;一眨眼又是一年。努尔哈赤又提出了一个想法在诸贝勒大臣间掀起轩澜大波;那就是——再次迁都;这一次是迁去沈阳。
  
  这些年来;金国都城一迁再迁。也就是在这两年,努尔哈赤在辽阳城旁新建了东京城;刚搬进去没多久,现在又说要搬;难免引起大家的议论。
  
  代善首先不解:“父汗,这东京城不是挺好的吗?里里外外都建得差不多了,沈阳城又小;为什么要迁去沈阳?”
  
  “是啊。”莽古尔泰道,“再迁都,都得重新建,这不劳民伤财么?”
  
  阿敏就在那边嘟囔了句:“真麻烦。”
  
  见大家都反对,努尔哈赤不乐意了:“沈阳城坚固完好,只要稍作改建就行了,哪来的什么劳民伤财?沈阳城四通八达,西征大明,北征蒙古,南征朝鲜,方便至极,有什么不好?”
  
  皇太极见努尔哈赤变了脸,便顺着他的话道:“父汗,若是要搬,那就尽早搬吧,我们早一天把城建好,早一天安心。那边北面靠山,野兽多,南面有河,又有鱼虾,以后出猎可就方便了。”
  
  这话说进了一些年轻爱玩的小贝勒们心里,一个个面露兴奋之色。多尔衮瞄了众人一眼,出声嚷道:“好啊好啊,那就搬吧!不要老是打个猎都还要跑去老远。”
  
  其余人见有人开了头,纷纷应和着。
  
  场面上风势见转,努尔哈赤又露出笑意:“那就这么定了,等今年开了春,我们就搬过去,你们都回去准备准备。”
  
  几位大贝勒们见努尔哈赤都这么说了,也只得赞同。
  
  会后,多尔衮跟上了皇太极的脚步,忍不住揶揄他:“八哥,你这顺应父汗未免也做得太明显了。”
  
  皇太极反击道:“你那句话可比我来得更加明显。”
  
  “我可是在帮你说话哎。”
  
  两人相视一笑。会上,一个说,一个帮,他们是极有默契的,无需言语,只消一个眼神的交流,就能心领神会。
  
  “其实父汗说得没错,辽阳无险可守,不如沈阳。我们现在要面对就是明朝、蒙古、朝鲜三方势力,沈阳占尽地利,父汗的战略眼光实在令我钦佩,所以他领兵打仗,当世还有谁人能及,我们都该好好学学。”
  
  多尔衮更是笑他道:“八哥,父汗又不在,你马屁拍给谁听?”
  
  皇太极斜了他一眼,也笑道:“不要瞎说。我说正经的,多尔衮,你别轻视现在的局势,我们虽控制辽东,可实则内忧外患,汉人的反抗越来越烈,投毒偷袭数不胜数,一些投降的汉官也在与毛文龙那边偷偷联系,父汗捉到一个杀一个,可还是屡禁不止。沈阳真是个好地方,除了三面可出征,还背靠铁岭、抚顺等我大金固地,可攻可守。父汗的决定看似仓促,实则酝酿已久,那时广筑新城,父汗就已命人在海州筑造宫室了。所以我才会说,父汗有远见。”
  
  “你也算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还有什么你没想到的吗?”
  
  “怎么说?”
  
  “我听说你求父汗把聪古伦许给固尔布锡?”固尔布锡是蒙古喀尔喀部的台吉,前几年投附努尔哈赤。
  
  “是啊,固尔布锡正年轻,也挺能干,聪古伦嫁给他,又合了父汗拉拢喀尔喀部的心意,又免去将来远嫁的可能,父汗也已经同意了。”
  
  “所以我说你想得周全,又把妹妹留在身边,固尔布锡将来也会听你的,一石二鸟。”
  
  “我只是不希望我身边的人吃苦罢了,你倒是把我想得坏。”
  
  “我是在夸你。”
  
  “我可没听出来。”
  
  两人谈笑风生,一直走了很远才分别。
  
  皇太极回到家中,见哲哲早已在等他。
  
  “特意等我干什么?是有事情说吗?”
  
  “有,很重要的事。”哲哲笑盈盈地拉着皇太极,奉上一杯茶,“来,你先坐下。”
  
  皇太极喝了一口,好奇道:“究竟什么事?”
  
  哲哲的脸微微一红:“我有身孕了。”
  
  皇太极惊喜:“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哲哲嫁过来也有好多年了,可一直未见肚子有动静,如今终于开花结果。“那你可要小心些,安心养身体,家里的事就不要多操心了,交给别人就行了。”
  
  “我会注意的。”
  
  “要是能生个阿哥就好了。”皇太极满心期盼道。
  
  皇太极膝下子嗣单薄,只有一儿一女,虽曾有过两个儿子,但早早夭折,令他伤心不已。
  
  “那也是不能强求的嘛。”哲哲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件事想说。”
  
  “还有什么?”
  
  “你身边一直也没有别的什么人伺候,我现在身子也不方便,我想着从科尔沁再挑个合适的过来,你看怎么样?”
  
  “行啊,这事你安排就好了。”皇太极并不太在意。
  
  哲哲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有什么问题吗?”皇太极看出她心里有话。
  
  哲哲迟疑了一下说道:“其实,我心中早有打算。我有个侄女,生得很是漂亮,以前在家时,我就非常喜欢她。有次她小的时候出去玩,遇到个喇嘛,说是会看相,结果一看到我这个侄女,立刻惊呼是个大富大贵之人,旁人笑话说,王爷的孙女当然是富贵之人,可那喇嘛说,岂止是这一点,她将来会母仪天下,为华夏兆民之母。”
  
  皇太极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