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非主流清穿(完结) >

第365部分

非主流清穿(完结)-第365部分

小说: 非主流清穿(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淑嘉写完了信,了了一桩事,紧接着又来了另一桩:她新挑的宫女终于训练完毕了。可以指派重要一点的差使了。

红袖过来汇报的时候,淑嘉就觉得脑袋一抽,这些宫女的名字,实在是……挺让人吐血的:“得先换个名儿,不然这叫一声儿大妞,倒有八个一齐答应的,谁知道是叫谁啊?”

红袖听她这么一说,也笑了:“还真是,”又顿了顿,“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安置她们?论起来,那两位那里的人,明年就该换了。这是要主子发话的。给她们不那么妥当的,怕生事。给妥当的,咱们这里就……”

淑嘉一扬眉:“不必妥当,老实就够了。怎么到现在还有不老实的人么?”

红袖俯身解释道:“主子,您当初挑人的时候就看过一回了,奴才这不是怕有个万一么?”

“万一?这世上,什么事儿不会出个万一呢?”淑嘉微一哂,比如高三燮等人,是康熙派了来的,又被东宫拉拢了,现在你说他们是铁了心的跟着皇帝走还是完全为东宫考虑的呢?这样的人物都不能完全保证了,又何必盯着宫女不放?“都叫过来,我先看看,取了好分辨的名儿再说别的罢。”

红袖领命,去把八个宫女都带了来。宫女们心下颇为忐忑,在东宫训练了这么些天,连主子的面都没见过几回,现实已经教会了她们第一课:忍耐。左右一看,还有七个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东宫里还有几十个比她们资历还老的宫女。太子妃身边儿光宫女就八个,离了哪个会不行呢?

这两年的时间里,姑姑们除了训练她们的规矩、活计,更是在行动中教会了她们认清现实。比如,你碍到主子了,也不打也不罚,只管派你去干粗活,闷到你三十岁了,什么资历也没有,宫里不要你了,出去也没人看重,一辈子就完蛋了。

乖乖跟着主子走吧,还能有恩典,至少在宫里的时候待遇会好,放出去的时候说不定主子能发个话。

宫里对宫女的管束极严,不得命令出不了院子。一来就被分到了东宫,与外界接触几乎没有,习惯性的都让把人习惯得与东宫亲近了。

八个宫女分成两排,红袖咳嗽一声,又附在淑嘉耳边道:“主子,头三个都叫大妞,后头两个叫二妞……”当然还有个三妞、五妞的,“这些是正白旗下的,那几个不是。”

淑嘉抽抽嘴角,点点头。红袖招了招手,宫女们一个一个地上来,她们的规矩已经非常之好了,淑嘉笑对红袖道:“辛苦你了,我这里也没有嬷嬷,全是靠你的。”

红袖左右一看,亦笑:“秀姐姐也领的这份差,不过主子今日派她去给贵妃主子送东西去了。”

淑嘉粗粗看了一下,先没给起名儿,只是挨着问了年龄,又问了些家庭情况。宫女们答得略有一点儿小结巴,总的来说已是不错了。

淑嘉想了一下,对红袖道:“去把那两位叫了来,她们也该补人了,有看中的,先尽她们挑,若是没有,明年叫内务府送人来。”

红袖福一福,去找李甲氏与李佳氏去了,路过宫女们,投以警告的眼神。宫女们齐齐一肃。

淑嘉又慢条斯理地问了一些闲话,这个月见过父母了没有一类。红袖已经把李甲氏与李佳氏都带了来。

李甲氏走在头里,李佳氏紧随其后,刚进了端仪宫的门,看到地下站了一堆人,心下狐疑。上前请安。

淑嘉一指下手的椅子:“都来坐,来看看这些丫头,好不好?”

太子妃从内务府里亲自挑了人来,交给心腹训练了一段时间,这事儿两人都是知道的。李甲氏先笑道:“这些想是主子挑了来预备使唤的?”

淑嘉颔首道:“正是,秀妞她们几个眼瞅着一年大似一年了,我总不能把她们全留下来陪我。”

话一出口,宫女们的心都提了起来。几人自知相貌不是拔尖儿,但是自己的活计做得好不是?听这口气,是要顶着心腹大宫女的缺儿的?能跟在太子妃身边听差,可比在别的什么地方都强!

李甲氏两人身边的宫女也都到了更换的年限了,心里也在盘算着呢。

淑嘉却是先说了:“我寻思着,你们比我入宫还早,身边儿才是真的急着等人用呢。前年就先预备下了,你们看看,要是用得着的,就先带走,我这里倒还等得,过几个月,内务府又要开始小选了。那会儿我再去挑人。”

李甲氏与李佳氏对望一眼,一齐站过来请恩。其实两人心里都有些小算盘:身边儿使惯了的人,是舍不得轻易放走的,每人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能说心里话的,全弄走了,来一套全新的?使起来肯定不习惯。

然而身边的人又不能全留,这留谁、放谁,她们说了不算。

踌躇着,李佳氏就是不说话,她有数,李甲氏有儿子,说话份量更重些,要求更容易得到满足,自己就跟着扛个顺风旗,顺着捞点儿好处就行。李甲氏犹豫了一下:“主子,我那里的丫头是到年纪了,不过……秋儿是用惯了的……”不太想换啊。

淑嘉会意,捏着手里的数珠:“既这么着……唔,你们身边儿都要留下几个,又要补上几个?”

李甲氏沉吟了一下:“奴才这里,就留秋儿一个。”李佳氏忙续了一句:“奴才这里,也只留喜妞一个。”

宫女们的心沉了下来,这两位,目前的待遇是按贵人给的,这她们知道。贵人有四个宫女听使,她们一人只留了一个,就是说一共要带走六个?只有两个人有幸跟着太子妃?

秀妞与小满从佟妃处回来,正遇到太子妃这里召开宫女大会,两人不知是何缘故,加快了脚步进入正殿。

“回主子,东西已送到,贵妃主子很喜欢,叫奴才们回来说,谢主子有心了。又叫奴才们捎了一对镯子来给您,说是她新得的。”

捧过一只匣子,打开了放到淑嘉面前,淑嘉看了一眼:“放到妆匣里罢,明儿挑身儿搭的衣裳,去宁寿宫就戴它了。”

两人曲膝退往内室,与站在边儿的吴明理打了个眼色,得到‘安全’的信号号放心去放首饰、挑衣服了。

淑嘉吩咐完,回头看了李甲氏两人道:“你们看看这几个如何?”

李甲氏推辞道:“主子这里也用人呢,奴才那里,有个秋儿一直留着,纵是明年上了新人来,调教一下也就可用了。怎么敢从主子这里……”

淑嘉又问李佳氏:“你呢?”

李佳氏也说不敢。

“这倒无妨,我并不急用。”

李甲氏两人这才谢恩,也不多挑,一人带了一个走。太子妃费这样的力气调教出来的人,都带走了,她们还没这胆子。

淑嘉笑道:“这宫里还有些不在近前侍候的,你们要是看得上谁,跟我说一声儿就好。”

两人都说不急,身边的丫头明年才放出去呢。

淑嘉点一点头,让两人新挑的丫环去搬取行李,从今天起就到了新主子的院子里实习。把李佳氏也打发走,留下了李甲氏。

李甲氏有些莫名,椅子也坐不塌实了,先问:“主子,有什么要吩咐奴才的?”

淑嘉招手让她近前,李甲氏越发糊涂了,小心凑过来,听淑嘉跟她咬耳朵:“弘晰多大年纪了?”

这个李甲氏很熟:“十三(虚岁)了。”旋即领悟,算是半大了,难道?

淑嘉点头:“孩子大了,咱们得想到头里去,省得到时候措手不及。当初挑她们,我就想着找几个看着老实些的……”

李甲氏深以为然,统共只算这一个儿子,当然不能被勾引坏了。她前两天还在愁呢,明年大挑,不知道弘晰能得个什么样的?是先指侧室呢?还是一上来就指嫡妻?一定要贤惠一点才成啊。还有就是屋里人,也不能是妖娆的。

“未必就是叫她们做屋里人,”淑嘉说得有些别扭,她挺反对这件事的,“那也得老实不是?”

李甲氏连连点头:“您想得周到。”

“你毕竟是弘晰生母,与我参详参详,哪个更合适些?”

李甲氏一直曲膝于淑嘉座前,淑嘉一个眼色下去,林四儿搬了只绣墩出来,放到李甲氏身后。淑嘉道:“坐下来,慢慢儿看。这事儿不能马虎。”

两人参详许久,终于挑了两个看着敦厚的出来。淑嘉道:“你们两个,以后就跟着秀儿。”命秀妞好生调教两人,淑嘉连名字都没给她们改,还好,一个三妞、一个五妞,倒与别人的不重名。

李甲氏看淑嘉还有事,只提了一句:“主子,明年大挑,弘晰——”

“这事儿也不是我最后拿主意的,等秀女儿入了宫,我会去看。”

李甲氏有点不安,又千恩万谢:“那奴才告退了。”

淑嘉颔首。

留下的就只有四个宫女了,淑嘉回忆了一个,得,两个大妞两个二妞,都改名儿吧:喜鹊、鹦哥、画眉、杜鹃。

一切办好,淑嘉蹓跶回里间看佟妃送的镯子。红袖道:“主子,给二阿哥的人,您何必多留呢?看好了就给二阿哥送去,少沾一道手也是好的。”

淑嘉把那副金镶玛瑙的镯子拎起来端详了一会儿,往匣子里一放:“他的事儿,我是必得管了,好与不好,都是我的事儿。为什么不再看仔细一点儿?”作为嫡母,她有义务,不管人是不是她这里出来的,一旦出了事儿。不是她选的,是她忽略庶子,是她选的,要有领导责任。

左右都要担这个名儿的,那就做实了。反正弘晰在她手里不能出事儿,等他成家了,家里人头打成狗脑子,也不是她的责任了。

——————————————————————————————————————————

胤礽回来的时候,淑嘉就把这事儿告诉了他。胤礽道:“人老实就好。明年就大挑了?”

淑嘉点头:“四丫头这个月又被叫进来一回。”

胤礽右手两指叩着膝盖:“明年圣驾南巡,咱们是躲不过的。老十五的婚事现在看来是十成准了的,我所虑的,是不知道汗阿玛会给弘晰指个什么样的。虽说他晚些成婚于子嗣上有益,这媳妇还是不能大意了。”

要当婆婆了,淑嘉默默地看着睡得婚天黑地的小儿子,这小子还没满周岁。

“汗阿玛什么时候回来,咱们也什么时候回来,回来我就到宁寿宫请命,看一看这些孩子。还可请贵妃帮忙相看不是?”

“贵妃?”胤礽心头一动,他忽然想,给弘晰一个佟家女也是不错的。也可安汗阿玛之心。

旋即,又放弃了这个念头。事到如今,他做得已经够多了;势到如今,他也无须再过度表现什么了。静观其变就好。

“不说这个了,过两天,圣驾谒陵,我与老八、老十皆随驾。”

“弘旦去不去?”

“你说呢?”

“得,我知道了。”还是要去的。

康熙出行携带的人选是有其考量的,这回的目的也很明确:让儿子们团结一点。公平问题就要靠后站,比如与兄弟们没有矛盾的老五、老七、老十二,就很悲催地当布景板。

老八,真是让康熙气急败坏的一个人。论能力呢,也是有的。但就是不按照康熙的规划来!把他安插进正蓝旗有多少年了?这货居然一点儿起色都没有!安王府受的打击都是老爷子亲自上阵捶的,反观老八,康熙捶完了人,他跑去安慰!

老子是叫你去当沙子的,他倒好,跟安王家一搅和,成了混凝土,不分你我。康熙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他是让儿子去捞好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