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美人何处 >

第9部分

美人何处-第9部分

小说: 美人何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端想起乔峰对阿朱,那个永远也践不了的约,塞上牛羊空许约……
于他,也是一样。
当年,她曾与他笑言:“皇上,不如我们效法明治天皇扮作学子,游学欧洲……”她对未来总有新鲜刺激的想法,鼓舞着他。
如今,生死相隔了。剩他一人,生不如死。她死去时,他不在现场,亦感同身受,知那一声凄呼如孤雁哀鸣。因为,离开了她,他亦是失伴孤雁了。
故宫贞顺门乐寿堂前那口小井,我去看过。圆圆小小的井口,要跳下去不被卡住也很难,我觉得她是被生生推下去的。
在沉没窒息的瞬间,她可曾忆起短暂华年中与他共度的时光?那是身处这孤冷坟墓中仅余的暖身之物,她对他所有澎湃的爱意都随肉身一起没入井底,如种子深埋地下,等待下一次的轮回重生。
如那激扬的必将沉淀。那不可一世的也必将被洗掠一空,归于尘埃。


暗香浮动月黄昏(1)
无意间看到一则美容古方:“孙仙少女膏”,源自明朝名医龚廷贤所著的医书《鲁府禁方》,觉得很有意思。孙仙少女膏'组成'黄柏皮(三寸),土瓜根(三寸),大枣(七个)。'制法' 上药同研细为膏。
'用法' 常早起化汤洗面。
'功效' 抗老祛皱。旬日后容如少女,以之洗浴,尤为神妙。
这个方子写得比较简略,需要解释一下。所谓“旬日后容如少女”,自然是医家用来安抚人心的广告术语了,无须尽信。细究其配方,药理确有可取之处。标榜的抗老祛皱功效也使我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大枣是不用多介绍了,随处可见的东西。黄柏皮是黄檗的树皮,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土瓜根又称公公须,土瓜像葡萄藤一样,长出卷卷的须,攀援在其他东西上面。果实像红色、黄色的鹅蛋,长得很可爱,它的根也就是土瓜根。据说可治脸上的痱子、痦子。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土瓜根可治“面黑面疮”。 有活血化淤、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功效,消除面部痘痘及痘印。
李时珍说得实在。《肘后方》就比较夸张了,声称它的疗效可以“百日光华射人”,形容面目焕然一新居然到了夫妻对面不相识的程度。看得我失笑,古人一旦忽悠起来也是天上一半,地上一半!针对女人的美颜广告尤以夸张为基本特色,非是奇迹不能实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难道吃定女人一遇美容就心花怒放,理智全失?
除却药理,这方子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它简单,三味药都常见。制作这个药的材料都可以在中药店买到,工序也就是研磨,DIY起来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黄柏皮需去掉粗皮,大枣需要将核去掉。以上三种原料在一起研磨,需要研得极细,是很考功夫很费劲的——我建议用榨汁机比较实际,不然人变白兔也捣药不成。
最后将膏粉用瓶装起,起床后取适量用温水化开洗脸,也用于沐浴。
我所感兴趣的,不止是自己在家DIY这个方子制作药膏,至于它的疗效也可以试验之后容后再聊,真正使我兴致盎然的是留下这个方子的人。
书上说:“孙仙即孙仙姑,为道教全真道清净派的创始人。本方传说是她的秘方,用本方化水洗面,可以保持容颜的青春;用来洗澡,可用营养滋润肌肤,消除皱纹,延缓皮肤衰老,防治皮肤疾病。”
这段文字使道姑孙不二在我心中的形象焕然一新,大有脱胎换骨之意。我一俗人,最初知道孙不二的名号绝对是因为金庸小说武侠剧的熏陶。那时,我并不知道孙不二在道教的影响力和声名。
《射雕英雄传》里,孙不二出现在全真七子这个团队里,每次都是帮忙站台的角色,面目模糊,效用甚微。我一直觉得是天罡北斗阵需要七个人所以她才出现在书里的。之所以记住她,是因为她是全真七子里唯一的女性,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老公马钰我很欣赏,爱屋及乌吧。
容我闲来荡开一笔,史书上记载的事迹且不论,以轶论轶的话,《射雕英雄传》里的马钰心胸见识也远在全真六子和江南七怪之上。
马钰教郭靖习练内功一段,一句“你这孩子很有志气”,便知此人待人用心宽厚。此言大有石褪玉露之感,不单郭靖心中感激,似我等一直为郭靖抱屈着急的人,也感到心中一暖。马钰教郭靖内家功夫,细心传授全真教的内功秘诀给他,他的教法契合郭靖的资质,卓有成效。一年半载之后,郭靖身轻足健,武功大进,而“江南七怪只道他年纪大了,勤练之后,终于豁然开窍,个个心中大乐”——个中贤愚之别不言而喻。

暗香浮动月黄昏(2)
郭靖一生师傅众多,说起来,马钰才是他武学之道上真正的启蒙恩师,郭靖是遇上他才开窍。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他,郭靖跟江南七怪学一辈子,充其量也只是江湖上的二三流角色。
尤为难得的是,数十年后,当业已成名的郭靖带着杨过上重阳宫,故人重逢,身为全真掌教的马钰也没有端起前辈的架子,反是由衷赞赏:“十余年不见,你功夫大进了啊!”足见其虚怀若谷,谦逊仁厚。
所以看《神雕》不免可惜,如果杨过是马钰亲自教授,就像当年的郭靖一样,那么他也许会成为全真教将来的希望,循规蹈矩的少年英杰。当然,金庸不会这样安排,他不会让杨过重复郭氏的成长经历。杨过要成为独一无二的侠客就必须要有独特的经历:杨过被派给了卑鄙的赵志敬,反出全真教,遇上小龙女。
杨过有小龙女来配合他的传奇,而孙不二和马钰的夫妻恩爱,却只有简略的前情提要。书中提到他们夫妻,拜王重阳为师,一同出家修道。其他的蛛丝马迹,需要留心在史书和传说里找。
“孙不二(公元1119—1182年),孙姓,名富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或称孙仙姑。金代宁海 (今山东牟平)人。马丹阳之妻,生三子。金大定七年,王重阳住其家,以‘分梨’为喻点化孙不二与马丹阳。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孙不二于金莲堂出家。王重阳授之以天符云篆秘诀。后修道于洛阳凤仙姑洞,六、七年丹成。”
“重阳祖师自终南来,化宜甫洎仙姑入道,构全真庵以居之。夫妇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后一载己丑夏四月,郡人周伯通舍宅为金莲堂,邀祖师、丹阳等住持。重五日,仙姑抛弃三子,屏绝万缘,诣堂以期开度。是旦祖师逐丹阳出堂,姑至,令烧誓状于道前,赐名不二,号清静散人,仍赠以诗云:分梨十化是前缘,天与佳期本自然。因甚当时不出离,元来只待结金莲。祖师导之上街乞化,令别作庵以居,继传道要。时仙姑年五十一矣。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 卷六”
典籍里孙不二是完全不同于小说的另一种性格形象。不是一个鲁莽妇人,只会在天罡北斗阵里站脚,又或者气量狭小,基于陈腐的道德标准,指责杨过和小龙女不是。她是一个非常有定性和悟性的女性——两人同被王重阳点化,各有成就。马丹阳开全真遇仙派,孙不二开全真道清净派,和她的夫君相得益彰。
《神雕》里,龙杨二人在重阳宫拜堂成亲时,有一段关于孙不二的心理描写甚为神妙:“孙不二坐在蒲团之上,身子虽然不能移动,于两人言语神情却都听得清楚,瞧得明白,但觉二人光明磊落,所作所为虽然荒诞不经,却出乎一片至性至情,不自禁想起自己少年时和马钰新婚燕尔的情景来。她本来满脸怒容,待杨龙二人交拜站起,脸上神色已大为柔和。”
金庸这一笔,妙在复苏了孙不二心中的女性柔情,霎时让人觉得这个老道姑不那么古板讨厌了。她也年轻过,她始终是个女人,虽然修道多年,淡泊了情爱,终是懂感情,会被打动的,不是越修越铁石心肠。假如,孙不二是个面目可憎、铁石心肠的老顽固,就和灭绝师太没区别了。
是非不分、麻木不仁都不是修道者应该走向的误区。真正的大成就者,必能通达情理,悲天悯人,乐于成人之美。
我很八卦,这一笔,也使我遥思助了兴,有龙杨二人新婚的恩爱印证,他们当年的旖旎风光也格外惹人遐想。马钰这样厚重的男人,有他为师友已是三生有幸,若有幸与他同证鸳盟,又该是多么称心美满的事情呢。
得到过,才能放下。孙不二是得到过的,有夫有子,夫妻和乐,才有心力由现世圆满中追求更为永恒的圆满;快乐过,才晓得快乐短暂如光影——如果是个饥寒交迫、生存艰难的人,自顾尚不暇,期待他豁然开悟,放下一切,实在是妄想。
“孙仙少女膏”是一个引子,引出我对孙不二的遐想:也许,每个女人都会用青春来深藏一段过往。热爱凋残,剩下欲焰碎屑,回首时,无人做伴,回忆像利刃一样刺穿了自己。
曾经艳动四方的少女,如今古井无波不苟言笑的老妇人,如果老去是必经之路,起码可以选择走上这条路时,依旧面带笑容,不那么歇斯底里,面目可憎。
容我相信,年轻过,就美好过;爱过,等同拥有过。受伤也好过无爱经过。
天真是可耻的,但这世界不能没有天真。
她心中疏影横斜,曾只为他暗香浮动。等到香气散失,青春也滑落,碎散了。
于粉褪花残的哀回之中,骤然领会到老去的欢欣。欢欣是因为,当我老的时候,看见你,还在身边。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将等待变成姿态(1)
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说来有些乡气。倒不像个千金小姐和青年才俊之间浪漫的事,一不小心就给划到劳苦大众阶级斗争的队伍里去。
可不是么?连抛绣球也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么大鸣大放的日子,不似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可见她身娇肉贵的前生只算得个过场。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合着薛平贵此时虽然是个叫花子,日后还要在西凉国做了皇帝,这一日,天叫一个彩球打中了他,他抬起头,堪堪看见楼台之上粉面含春、裙裾飘飘的王宝钏。
应该说,是王宝钏先看中了他,不是他先惦记上了王小姐,想当时薛平贵丐帮小弟一个,既不是长老,也不是帮主,基本属于王家女婿招聘会当天被自动清理出场的三无人员,没点暗示,没点暗箱操作,那是没可能来凑彩球择婿热闹的,连门都找不到。
事情还需由游春说起。王宝钏出外游春,路遇轻浮浪子,是薛平贵见义勇为赶跑了轻浮浪子,相府千金王小姐本就厌烦这些自以为是、不知轻重的纨绔子弟,眼见薛平贵虽然落魄却能急人所急,大有游侠之风,一时动了怜才之心,不禁又多看了两眼,只见薛平贵器宇轩昂,眉目周正,虽然衣衫褴褛,却龙姿凤表。湖山如洗,她格外心明眼亮。熏风裹着花香袭来,她心下悠悠兴起情思。
莫非那个人是他?短短一段路,她按捺不住,频频回顾。
很羡慕古代女子单纯的勇敢,实在搞不定了索性将心事付与天意,不似我等辗转反侧,费尽心机,保不齐还一个马失前蹄,前功尽弃。
王宝钏就是这样的好姑娘。人家回家越寻思越觉得薛平贵就是自己想嫁的人。想定了就想出个主意,禀告父母说要抛绣球招亲,要于千千万万才俊中择一个意中人。父母一合计,三个女儿前面两个都嫁得不错,第三个掌上珠才貌家世在这摆着呢,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何况宰相府邸的声势,寻常小子也不敢轻易凑近自讨没趣。不如遂了她意,凭她整出个新花样来,终归出不了大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