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93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93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里,她是个文盲,客气点说,也是个半文盲。连蔓儿被这个想法打击到了。



没办法,连蔓儿就将眼光转向自家的三个人。



连守信搓了搓手,他是念过两年书,认得几个字,但要说写字,那却并没有机会认真学过。而五郎和小七,更是只和连老爷子学着念过三字经,几首简单的诸如《悯农》这样的小诗,根本没机会跟先生学习认字、写字。就是这样,在乡村人家已经是不错的了。毕竟,要念书,是需要很大的花费的。还不说精通四书五经,就说学写字,就要买字帖、笔墨纸砚,这些对乡村人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如果没有高明的老师指导,只靠自学,也根本学不出什么来。



连蔓儿见连守信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五郎则是黯然,小七则是眨着大眼睛看她,心中不由得一酸。



武仲廉察言观色,知道连家几个人都不会写字,就站起身,走了过来。



“小姑娘你来口述,我来写。”武仲廉就道。



“也好。”连蔓儿道,除此之外,她还能说什么那。



武掌柜连同屋里的几个伙计都忙退了出去,连蔓儿低声将蒜香花生的方子说给武仲廉听,武仲廉在纸上记了下来。



看了一眼记录好的方子,武仲廉点了点头,佩服方子的配伍精巧,同时暗赞连蔓儿的心思细密,其中有两味是药食同源的香料,连蔓儿从来没在香料铺子里买过,怪不得他们仔细查访了,却还是不能做出连家的蒜香花生。



虽然八十两银子有些肉疼,买这个方子,却也值得了。



武仲廉将记录方子的纸折叠起来,收进袖筒里。



“武大爷,这方子就是这样了,我再将制作的法子仔细和你说说。”连蔓儿就道。



“好。”武仲廉点头,就是连蔓儿不说,有些事他也是要再问一问的。



大家又重新坐到方才的桌边。



“要花生快些入味,可以在每个花生上稍微剪开一点……用温水浸泡,更容易入味……”连蔓儿丝毫没有隐瞒,将她们制作蒜香花生的一些诀窍都告诉了武仲廉,“……如果天气好,能晒干是最好。如果不行,就要烘干。比如今天,我们送来的花生里,有五十斤就是用火炕烘干的。武大爷做炒货的生意,这个烘干应该难不倒武大爷。”



武仲廉一边听一边点头,觉得连蔓儿说的都很有用,而且他看得出连蔓儿是倾囊相授,没有藏奸隐瞒。



等连蔓儿说完,武仲廉又问了两个问题,连蔓儿都认真的回答了。武仲廉很满意,就招呼武掌柜准备一桌饭菜,要招待连蔓儿几个。



“这个先不急。”连蔓儿就道,“武大爷,我还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第一百一十一章买地



“小姑娘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尽管说。”武仲廉就问。连蔓儿将蒜香花生的方子给了他之后,并不需要他询问,又将制作过程中的窍门和需要注意的事情都和他说了,这让他对连蔓儿好感激增,愿意帮连蔓儿的忙。



“是这样。”连蔓儿看了一眼桌上放的银子,“这银子我们打算全都用来买地,武大爷认识的人多,可知道这附近谁家有好地要卖,或是帮我们引荐一个可靠的牙侩也行。”



其实这件事情应该找武掌柜帮忙更好,但是连蔓儿想武仲廉是武掌柜的东家,直接向武掌柜开口,武掌柜还是要问武仲廉的意思。这就不如求武仲廉帮忙,武仲廉再将事情交托给武掌柜,武掌柜为了在东家面前显示才干,也会将事情尽量办好。



果然武仲廉听了连蔓儿的话,就扭头看向武掌柜。



“这件事好办,就交给你吧。”



武掌柜忙点头应诺。



“我在这镇上,耳目也算灵通。不过你们要买地,还是唤个能干的牙侩过来,更稳妥些。”武掌柜就向一个小伙计低声吩咐了两句。那小伙计急急的去了,不过盏茶功夫,就领了个大汉来。



“这是咱们镇上最出名的牙侩……”武掌柜就向武仲廉、连守信、连蔓儿几个介绍道。



连蔓儿看见这个人不由得咦了一声。这个中年汉子就是第一个向她们买蒜香花生的人,后来几乎每个集上,都会向她们买上一些。



“吴三哥。”连守信站起来,向这牙侩拱手见礼。



这牙侩也忙还礼,“我道是谁,原来是连四弟。”



武掌柜见大家都是认识的,也不奇怪,吴牙侩本就是镇上的名人,这周围村庄好些人都和他相识。



众人相互见礼,这才在桌子旁边坐下,交谈起来。连蔓儿听了一会,也就听明白了。原来这吴牙侩名字叫做吴玉贵,和吴玉昌是本家兄弟,这样论起来和连家也就带了亲。



“原来是一家人,这事情就更好办了。”武仲廉笑道。



“武掌柜说的那要买地的,就是四弟你了?”吴玉贵问连守信。



连守信点了点头。



“老弟想买多少地?”吴玉贵又问。



“吴三叔,我们有八十两银子,打算都用来买地。”连蔓儿就笑着道,“吴三叔手里有没有合适的田,我们今天就想买。”



吴玉贵听了,又看见了桌子上的银子,就从靴子筒里掏出一本册子,打开来,翻了翻。



“你们要买地,是只在三十里营子买,还是临近的村子也行?”吴玉贵一边翻一边问“只要不太远,都行。”连守信道。



“我手里还真有几块地,挺合适的。”吴玉贵就道,“第一块地,就在三十里营子,有二十亩,都是上等的田,是王仁家的,他要的价钱是每亩地五两银子。”



连守信哦了一声。



“赵家村有块中等的田地,有二十五亩,每一亩要四两银子……西村还有一块地,三十亩,每亩只要三两银子。”吴玉贵看了连守信一眼,又继续说了下去。“这三家,我看着地都合适,他们都是要现银子。”



“连四弟你要是不着急买,我再给你打听,还有没有别的地。”吴玉贵又道。



眼看着就是冬天,这个时节买地,只有等到明年开春才能种庄稼,似乎并不必太过着急。



但是连蔓儿却想,他们这次赚了八十两银子,拿回家去,肯定瞒不过连老爷子和连家的其他几房人。送给石太医的拜礼,是大房拿出来的。后来古氏曾经提过两次,可是因为没有分家,那个钱就算做公中的钱,她最后只好认了,但是一直耿耿于怀。



二房的二郎就要娶亲,虽然有了镇上的房子,但还是要花钱。



还是周氏。



这些人知道他们手里有了八十两银子,说不好就要想法子或是借,或是要,只要连守信和张氏心一软,那这八十两银子不说全部要打水漂,最后能留在手里的肯定也不会多。



不是连蔓儿小气,实在是现在她自己就是穷人,她打定了主意,这八十两银子说什么也不能被别人巧取豪夺了去。她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买田。买了田之后,就算别人再打他们的主意,连家还有二十几亩地,怎么着也不好刮到她这新买的地上来。



因为心里有这计较,刚才连蔓儿才和连守信商量,这八十两银子全部都买地,而且越快越好,今天就能买下来是最好。



“这三块地听着都不错。”连守信就道。



“真要买,咱就去看看再定。”吴玉贵道。



“那咱们现在就去看。”连蔓儿道。



“也好。”连守信点头道,他也是爽快的人,要买地心里也是万分高兴。



八十两银子不好带在身上,就寄存在悦来酒楼。武掌柜是个很规矩的生意人,还写了个字条,画了押,这才替他们将银子收了。大家说好了,买好了地,就来酒楼,要武掌柜安排一桌饭菜。



吴玉贵就出门叫了一辆马车,连同连守信、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都上了车,先往赵家庄来。



赵家庄和三十里营子两个村相邻,这块要卖的地,就紧挨着三十里营子的地,和连家北面的那块地,中间隔了一条小径,距离不超过一里地。



大家都跳下车来,雨还在下,不过小了许多,不过是细细的雨丝。吴玉贵就将要卖的地块指给连守信看,连守信先看了地势,见离家这么近,心里已经是十分愿意,又到地里捧了一捧土,在手掌里细细地捻了查看。



“老弟你是好庄稼把式,这周围的地都咋样,不用看你也知道。这地说是中等,其实中上等绰绰有余。这是赵金家急等着用钱,才要卖。”吴玉贵说道,“他这地,说了要整块卖,而且要现银子。”



二十五亩地,每亩四两银于,总共需要一百两银子。连蔓儿他们有八十两,他没有细问这银子的来历,心想总归是与武掌柜有关。那还需要二十两银子,以他对连家的了解,这二十两想来并不容易凑得。所以他才再次提醒连守信。



“吴三哥,这口井,也在这地里不?”连守信指着地头的井问道。



连蔓儿也跑到井边,这井很大,直径约有四米,但是却不深,没有地下水,只是用来储存雨水和雪水的,虽然是这样,在干旱的时候,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这口井就是他家的,和在地里,不用另外出钱。”吴玉贵道。



连蔓儿四处看了看,再往西边,约莫半里多地,还有一条小溪流过。看来这块地用水还是很方便的。至于土地本身怎么样,她是不懂的,她相信连守信的眼光。



吴玉贵看出连守信对这块地很满意,就领着他们往地主人赵金家里来。赵金家人口不多,只有老两口,说是儿子在府城做生意,他们将田卖了,也要去城里,卖田的钱,要给儿子做生意的本钱。



吴玉贵就和赵金商量,田的价格能不能低一些。



“爹,这块地咱们能买吗?”连蔓儿就小声询问连守信。



连守信微微点了点头。



“就是那八十两银子不够。”连守信道,看赵家的样子,不肯将土地拆着卖,也不肯将价格降到八十两银子,这就有些为难了。



连蔓儿就没说话。他们现在有八十两银子,要凑够一百两,那么就把上次沈六给的二十两拿出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如果吴玉贵能帮着把价格压下来一些,就更好了。她现在是穷人,要精打细算,等节省的都要节省。



吴玉贵和赵金说了半天,赵金只肯少要五两银子。



吴玉贵就过来和连守信说,这个价格是能买下来了。



“也不着急,这田在这,跑不了。要不,咱再去看看另外那两块地。”吴玉贵见连家几个人都没说话,就说道。



“也好。”连蔓儿就点头。



“我们村那块地,不用去看了。”上了车后,连守信就道。



吴玉贵笑着点了点头。



“爹,咋不看看?”连蔓儿有些奇怪地问道。虽然那块田要价高了一些,但却是上等的田地,又是她们本村的,如果合适,正应当买下来。



“王仁是王举人的本家。”连守信就道。



“那块地就在三十里营子,连四弟你要买地,我不得不说。我就知道,连四弟你是明白人。”吴玉贵笑道。



连蔓儿还是不解。



“王仁那块地,离着王举人家的地不远。”连守信小声对连蔓儿,也对两个儿子道。



不用连守信再说下去,连蔓儿就有些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