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91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91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连守信点头附和道。



连蔓儿抬起头,她的心里有些感动和欢喜。连守信和张氏虽然包子,但是在做人处事方面同时还有许多的可取之处。有很多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怨天尤人,相互指责。而连守信和张氏则不是这样,他们的态度更积极,更正面。



比如说现在这件事,他们很可能会亏钱,这对一个本来就穷的家庭来说,是极大的打击。如果换做别的父母,很可能会责骂她,说这些都是她造成的。但是张氏和连守信没有。他们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反而安慰她,表明他们做父母的会出头来承担责任。



正因为张氏和连守信这样的性格,所以连家四房的孩子们的性情都不错,待人处事大方有礼,相互之间也非常和睦友爱。



“爹,娘,我想到了一个法子。”连蔓儿心中一动道。



“啥法子。”一家人都看向连蔓儿。



做蒜香花生最后这个干燥的环节在大批量的生产中,都是采用烘干机之类的设备来完成的。这里没有条件制造烘干机,连蔓儿她们的生产规模,更是比小作坊还小作坊,所以就采用了日光晒干这个法子。



现在没有日光可以利用,烘干机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有没有可能采用别的方式进行烘干那?答案是有的。



三十里营子的人家家都睡的是土炕,就是用粘土晒制成一块块的土坯,然后用土坯垒起来的炕。这样的土炕当间,都留有一条烟道,一头穿过墙壁通着外屋的大灶,另一头则直通另一面墙里的烟道。墙里的烟道是竖直向上的,直通房顶的烟囱。冬天里,大家主要就是靠烧外面的大灶,通过这条烟道,将炕烧暖的方式来取暖。



他们昨天在外面另外搭灶来煮花生,除了怕屋里的灶不够用,也是怕大灶烧火太多,这个天气,将炕烧的太热了,屋里没法住。



连蔓儿走到炕头的炕沿前,伸手将炕席掀开。炕席下面的土坯炕上,垫着一大张草纸,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十来只红彤彤的尖椒。这些尖椒摘下来的时候还是充满水分的,是连守信爱吃辣椒酱,嫌外面晒辣椒晒得太慢,就把辣椒放在这里,用热土炕来烘干。



“爹,这辣椒你是昨天放的吧,现在就干了,能磨碎了炸辣椒酱了。”连蔓儿就拿起一只红辣椒来道。



“是啊。”连守信答道,一时还没明白连蔓儿怎么突然说这个。



“呀,花生也能这样烘干不?”小七突然跳过来道。他年纪小,脑子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束缚,被连蔓儿这样一启发,第一个就想到了用土炕烘干花生的法子。



连蔓儿摸了摸小七的头,眼睛里都带上了笑意。



小七这么一说,大家伙的脑子也都跟着转过弯来。



“这还真是个办法。”连守信就笑道。



“咱们只有半天功夫,要烘干五十斤花生,怕是得多烧点火。”连蔓儿就道。



“柴禾咱有的是。”张氏就道。



连老爷子是勤快而且节省的人,地里的一根草也是要收到家里来的。那些高粱杆、花生秧子、大豆秧子、糜子杆,还有高粱茬子、糜子茬子,晒干了,都可以作为柴禾。连守信也是个闲不住的人,秋收过后,每天都会去附近山上捡拾树枝,或是干脆砍些树枝回来晾晒,为的就是冬天家里有足够的柴禾,老婆和孩子能够不受冻。



找到了办法,一家里立刻就行动起来。连守信和五郎去抱柴禾烧火,张氏和连枝儿就将炕头的炕席都掀开来,连蔓儿和小七找来草纸、薄草席铺在土坯炕上,然后才将湿花生均匀地摊开。



外面灶里烧上了火,很快,炕就热了起来,湿花生上就有水汽开始慢慢蒸发。



“咱这灶和炕,都是你三伯给盘的,烧点火就能热上来,冬天可好了。你三伯比你爹都内秀着咧。”张氏就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照这个样子,只要火够,这五十斤的花生很快就可以烘干。



“娘,爹说干烧水太浪费柴禾,咱煮点啥不。”五郎就从外屋探进头来问。



“先烧一锅水,够咱一天喝的。”张氏就道。



“放点白糖,咱喝白糖水。”连蔓儿就道。他们现在的饮食以粗粮和菜蔬为主,而且都是纯天然有机食物,而且每天屋里屋外的忙活活计,根本就不用操心什么血脂血糖问题,可以放心吃糖、吃肉,连蔓儿因此很开心。



“蔓儿,昨天不是还买了骨头吗,一会也炖了吧。”连枝儿提醒道。



“我去拔萝卜。”小七就道。



“小心点。”张氏看着小七跃跃欲试的样子,她这小儿子最近脸蛋似乎圆呼了不少,“外面下雨那,你披上点东西,小心地下滑。”



“我也去。”连蔓儿见花生晒干是没问题的,心中顿时放宽了,就起了玩心。



“去吧,都小心点。”张氏就笑道。



连蔓儿就跑到外屋,打开屋门朝外面看了看,雨下的不算大,但是这样出去,头发、衣服还是会被淋湿,现在天气又凉了,到时候感冒可就不好办了。



还真得披点什么。可是他们家没有雨伞,也没有雨衣,只有夏天遮阳的草帽。这可怎么办那。



“蔓儿,小七,来披这个。”五郎就站起身,从水缸后面的杂物架子上拿下来一条干净的麻袋,将麻袋底的那一端两个角抓起来,对在一起,又将麻袋抖顺。这样麻袋就成了一个锥形的帽子,下面还披着一长条。五郎就将这锥形的帽子戴在连蔓儿的头上,一条大约一米多长的麻袋,将连蔓儿的头完全遮住,身子也遮住了一大半。



连蔓儿摸着自己身上这件简易的麻袋“雨衣”,她是不是该称赞劳动人民智慧多那。



很快小七也披上了一条麻袋雨衣。锥形的帽子尖尖的,披垂下来的麻袋片随意中带着点波西米亚的风情,如果脸上蒙上一块布,这个形象,似乎有点熟悉,到底是什么那,一时却想不起来了。



小七已经跳着笑着跑了出去,还故意伸出手去接雨水。连蔓儿在脑子清醒过来之前,也跳进了雨里,和小七一样傻笑着。



“别玩了,你们俩。”连枝儿追出来,站在门口,看着连蔓儿和小七笑着斥道,“快去快回,别着凉。”知子莫若母,张氏就知道小七和连蔓儿肯定想在雨里玩,就让连枝儿跟出来嘱咐她们。



“哦。”连蔓儿呆呆地应了一声,这才发现自己的幼稚行为,肯定是小七总粘着她的缘故,她被小七给同化了。



连蔓儿和小七这才跑去后院,在菜畦梗上拔了三颗白萝卜,又跑回来,将萝卜洗干净了,切成大块,放在骨头汤里一起熬。



等一锅骨头汤熬得浓浓的,屋里炕上的花生也差不多干了。



一家人忙摆上桌子,吃了午饭,然后将花生收进袋子里,装上平板车,上面盖上草帘子遮雨,由连守信推着车,连蔓儿、五郎、小七一起就往镇上去了。



第一百零九章卖不卖



连蔓儿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悦来酒楼门前。因为是下雨天,酒楼里的客人要比平常少很多。连蔓儿就先走进去,和酒楼的伙计说,要找武掌柜。



“小姑娘,来的还挺早。”首先出来的是那天服侍在武大爷身边的中年男子。



“武掌柜,我们送花生来了。那位武大爷可在吗?”连蔓儿就道。



“哎呦。”那中年男子听见连蔓儿叫他武掌柜,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恢复了常态。他正是这悦来酒楼的掌柜,姓武。那天他并没有向连蔓儿表露身份。可是连蔓儿能够认出他,也不算是特别奇怪的事情。毕竟他这酒楼在镇上很有些名气,连蔓儿是小孩子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不认识他,但是回家去后,和家里的大人说起,连蔓儿的长辈里很有可能有人认出了是他。



“东家正等着你们那。”武掌柜这才告诉连蔓儿,那天那位武大爷是这家酒楼的东家,住在县里,名讳是武仲廉。武掌柜就将连蔓儿引进一个雅间内,武仲廉果然坐在里面。



“咱们是按照约定送货来了,先看看花生,过了秤,看够不够数吧。”相互见过礼之后,连蔓儿立刻说起正题。



酒楼的伙计帮着连守信将几袋子花生背进来,武仲廉将每个袋子都打开看了,还尝了尝,这才点头,让伙计将花生过秤。四麻袋的花生,称出来是二百斤挂零。这是连蔓儿怕最后花生不够,特意多做了几斤,来的时候自家里已经称过了。



“嗯,很好。”武掌柜点头道,“今天下了雨,难得你们真能按时做出了二百斤的花生来。”



武掌柜说着,往外面看了一眼,外面的雨不大,却一直没有停。



“咱们按照约定,将花生送到了,武大爷已经给了我们一吊钱,那余下的钱……”连蔓儿笑了笑,并没有接武掌柜的话。



武掌柜哈哈笑了两声,就让武掌柜去拿钱。二百斤花生,每斤二十文钱,一共应该是四吊钱,已经给了连蔓儿一吊钱,武掌柜又拿出来三吊钱,交给连蔓儿。



“外面还下着雨,也不急着回去,几位坐下喝杯茶,吃点点心吧。”武掌柜就招呼连守信、连蔓儿几个道。



连蔓儿就答应了,她看的出来武仲廉还有话要说。



武仲廉很是健谈,先是和连守信闲话,问些他们今年的庄稼如何,每天都做些什么营生之类的话。连守信都很谨慎地回答了。



“这蒜香花生,怎么以前没有出来卖过?”武大老板最后问道。



“不过是几个孩子鼓捣出来赚几个零花钱。”连守信就道。



“武大爷尝了我们的蒜香花生,觉得怎么样?”连蔓儿吃了一小块点心,突然开口道。



“自然是不错,否则我怎么会一买就是二百斤?”武仲廉道。



“武大爷买这些花生,肯定不只是自家吃的了?”连蔓儿又问。



“咱们东家除了这个酒楼,在县城里和其他镇上,还有些茶楼、杂货铺,炒货、干货铺子。”武掌柜就替武大老板答道。



在茶楼和酒楼里,可以用蒜香花生做一道下酒的碟子,杂货铺,炒货和干货铺子里,有炒花生卖,自然也可以卖蒜香花生。



“武大爷生意兴隆,这二百斤花生可够卖几天的。你也瞧见了咱们两天就能做出二百斤蒜香花生来。武大爷还需要多少,可以放心交给我们做。”连蔓儿就道。



武仲廉要买蒜香花生,本来是无需要的这么急。可他偏偏定下了时间的限制,其中自然是有缘故的。无非是要看看,她们是否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做出足够多的蒜香花生,而且保持味道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偏差。武大老板特意每一袋子花生都亲自尝了尝,应该就是为了确定这件事。



现在连蔓儿按时交货,蒜香花生的生产能力和质量都有保证,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确立长期的供货关系了。



虽然蒜香花生制作起来麻烦一些,但是每斤都能赚八文钱。在乡村人眼里,柴禾不用花钱,那些调料中,用的分量最多是大蒜,是自家出产的,而其他的调料用的分量并不多,可以说成本是很低的,不过就是多用些人力。连蔓儿一家已经商量过,觉得这个钱可以长期赚下去。



武大老板与武掌柜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连蔓儿立刻意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