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小地主 >

第396部分

重生小地主-第396部分

小说: 重生小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我哥爱念书,能考试就让他考去呗。”连蔓儿对张采云道,“我们现在家里,都不说考秀才的事,省得给我哥增加压力。”



“我爷、我奶在家就常说。我大姑这算是熬出头来了。”张采云就道。



连蔓儿领着张采云看了鱼塘和荷塘,这才来到张庆年带人种树的地方,张王氏也在这帮忙。去年种下的果树苗,今年已经开花了,白的梨花、粉的桃花,一树树的开的正艳。连蔓儿每天没事的时候,就爱在自家的庄园上四处溜达溜达,这四下的美景。新鲜的带着芬芳的空气,能让人的心境更安宁、快乐。



这次张家带来的一车果树苗,除了辽东府常见的犁,桃,杏,枣、李子等之外。还有四棵樱桃树苗。



“一会这樱桃树,咱不用别人,就我和你大舅俩,给你们种到后院去。”张王氏就告诉连蔓儿,“等明年,你们就能吃上樱桃了。”



“还给你带了刺玫的种子来,就在地界四周围都种上。”张王氏又拿出一只布袋给连蔓儿道。



“蔓儿,咱现在就种去。”张采云就道。



这刺玫是烧锅屯当地野生的玫瑰品种,这种刺玫的植株,浑身都是刺,花朵为红色。可以采用播种,分株等方法种植。烧锅屯那边的人家,因为处于山区,极少有平原地区那么大块的菜地,往往是在村外东一块、西一块地开出些菜地来。这种菜地,自然不比在自家前后院的菜地那样好照看。



这样的菜地,一般都会在四周的帐子外侧种一圈的刺玫,可以有效防止人、畜、鸡鸭鹅等钻进菜园里,偷食、祸害菜蔬。而这刺玫开花后,不仅花朵大,鲜艳漂亮,而且香气特别的浓。



连蔓儿点点头,就和张采云回家拿工具。



五郎念了一会书,正从书房里出来,要散一散,听说她们要种花,就替她们拿了水桶、铁镐,又叫上了小七。几个人出了大门,又遇上了小坛子,结果又多了一个帮手。



连蔓儿家这庄园的四周,有的地方垒了矮墙,而大多数的地方只种了树,树下面则是种着一种俗名叫做死不了的小野菊花。



这种小野菊花开出的花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并不大,也没有香气,但是生机勃勃,一丛丛一簇簇地也相当的好看。之所以叫做死不了,是因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只要种下去,然后几乎不用照管,它们就能自己生长,开出艳丽的花。就算是夏季被狂风暴雨击倒在地上,雨过天晴后,它们也会自己直起腰,继续生机勃勃地活着。



要种更香、更美,甚至更有用处的刺玫,不过连蔓儿还是想将这平凡的死不了留下来。因为死不了的生命力,让她赞叹。



这个季节,死不了还没有开花,不过一株株地已经长的相当强壮了。



“死不了就让它在那长着,咱把刺玫种里面。”连蔓儿这样说道。



几个孩子据分了工,刨坑、浇水、撒种、埋土。因为庄园上修筑有引水的水渠,所以取水很方便,种花的活计也不累,几个孩子说说笑笑,跟玩似的。



“这么多果树,开花结果,还有这么多的花……”连蔓儿游目四顾,想到了一个问题,“多可惜啊,这都能养活一窝蜜蜂了吧。要是咱自己养一窝蜜蜂,那咱就有蜂蜜吃了。”



刺玫的花甜香,最招蜜蜂。连蔓儿家种的那些果树、莲荷、瓜果蔬菜等,也会开花,也能养活蜜蜂。



“这还真是。”张采云点头,“我们那边山上,有养蜜蜂的,要不这样,等我回去,让我爹进山里弄一窝蜜蜂来,再找人打个蜂箱给你们送来。”



“蜂窝,还得加上蜜蜂,哪那么好弄的呀,再把我大舅给蛰个好歹地。”连蔓儿就道,“采云姐,你不是说有养蜜蜂的吗,干脆就跟他买一窝,蜂箱也一起买了。”



“行,那我回去就给你张罗去。”张采云呵呵地笑道。



“采云姐,那你快点给我们张罗啊。”小七听到有蜂蜜吃,他也不跟张采云客气。



“放心吧,我这一回去,立刻就给你张罗这个事,保证你能吃上蜂蜜。”张采云就笑道。



能吃上自家出的土蜂蜜,连蔓儿想想,就忍不住的高兴。先养一窝蜜蜂看看,如果可行,连蔓儿还打算再买一窝。这庄园上的资源,一点也不能浪费。



晌午收工,回到家里,就看见李氏、张氏和张王氏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什么,见几个孩子回来了,就立刻住口不说了。



“快晌午了,赶紧准备饭吧。”



娘儿三个就都起来,往厨房里去忙活了。



别人都没什么,连蔓儿心里却存了疑问。她瞅了个周围没别人的时候,拉住了连枝儿打听。



连枝儿一直在家没出去,连蔓儿认为,张氏她们谈论的是什么,连枝儿应该知道。在张氏几个人的眼睛里,她们都还是小孩子,可是连枝儿定了亲,算得上是大人了。



“我也不知道,娘她们也背着我那。”连枝儿就笑着摇头,说不知道。



连蔓儿却从连枝儿的话里听出了破绽。



“姐,这一上午,娘她们不知道说了多少事,我这一问,你咋就知道我问的是啥事了?姐,你肯定知道。告诉我,我不告诉别人。”



“真是啥也瞒不过你。”连枝儿就笑,往左右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向连蔓儿说了一句。



“要给采云姐说亲啊?”连蔓儿睁大了眼睛。



“嘘,”连枝儿让连蔓儿噤声,“还没个准儿,不能说,别让采云知道了。”



“哦。”连蔓儿点头,表示她一定保密。



晌午饭准备的异常丰盛,鸡鸭鱼肉都有自不必说,张氏还动手炸了两样,众人都吃的非常满意。



吃过饭后,歇了半晌,张青山这一行人才返回。连守信挖了将近四亩地的地瓜秧给装在大车上,连蔓儿和小七又跟张青山又敲定了一回蜜蜂和蜂箱的事。



“娘,入伏了你就带采云来,把几个小的也带来,多住几天。”送李氏上车,张氏还嘱咐道。



……



春耕期间,连守信每天带着长工下地自不必说,连蔓儿几个在家里也没闲着,先是卖玉米种子。玉米种子不收现钱,只签了文书,秋收的时候用粮食偿还,接着卖地瓜秧,这是收现钱的。



第四百八十五章四月天



买地瓜秧的人非常多,连蔓儿家自己都没敢先种,而是先可着那些提前预定了的买主。赵家村几乎人家,一共预定了一千二百三十棵地瓜秧,然后是其他的预定,又是三千棵。等将这些预定的地瓜秧都交付清楚了,然后连蔓儿家才留出够自家、张青山家、吴家兴家等几户人家种的地瓜秧。



这之后,还有两千棵地瓜秧,这才发售给前来买地瓜秧的人。



不过三天的工夫,这两千棵地瓜秧也销售一空。



“蔓儿,这地瓜秧总共卖了多少钱?”张氏看着连蔓儿在那数钱,记账,就问道。



总共卖了六千二百三十棵地瓜秧,每棵的定价是五文钱。



“三十一吊钱整,另外再加上一百五十文钱。”连蔓儿就道。



“这一春算是没白忙活。”连守信就笑道。



要培育那么多的地瓜秧,虽然有长工烧火、照看,连守信作为主家也没有做甩手掌柜的,还是经常半夜爬起来去查看,带着长工们烧火、浇水。



“看这一春,都把我爹累瘦了。娘,明天咱上集,买两斤排骨回来炖了,给我爹补补。”连蔓儿就笑道。



“这一冬天,要不是我省着吃,那地瓜都能让我给吃完了。”小七刚喂了两只小奶狗,走进来听见这个话,就幽幽地道。



众人都笑。



“真要买啥好吃的,能少了你的份。”张氏就道。



“我哪瘦了。”连守信听自家小闺女说要买排骨给他补养,心里无比的熨帖,就笑道,“我不用补,大葱蘸大酱,我吃啥都香。要买,就给你哥买。……五郎念书辛苦。起早贪黑的,那得用心啊,我就干粗活。五郎比我累,吃食上一点也不能亏着他。”



春耕过后,并不是忙碌的结束。比如说花生出苗的时候,庄户人家就得下地,用手将压在花生幼苗上的土块扒拉开,这样才能保证花生幼苗的健康生长。而别的庄稼。就算没有花生这么娇贵,但一般都要隔一段时间就除一次草,幼苗期间还要松土,玉米、高粱、糜子那些还要间苗。所有的庄稼。如果苗出的不齐,还要在赶在芒种之前补苗。



如果出现旱情,还要抗旱,而如果出现病虫害,则要手工抓虫,或者采用些土法子处理等等。长工们每天都要下地干活,而农忙时节,还要另外雇短工,才能忙活得过来。



所以说。春耕是庄户人家一年忙碌的开始。



进了四月,春和景明,庄户人家早都换上了单衣。



这天一大早,连蔓儿一家起来,就大清扫了一番,每个人都换上了干净的衣裳。老黄前两天在连记吃饭的时候,告诉连守信。今天沈家要来人查看山上工程的进度。



山上的工程,修建了一年有余,主体的构架已经完成了,有的建筑已经相继落成,只剩下需要精细雕琢的部分,还有园林造景。这个时候,沈家自然是要来人看看。



连守信问了老黄沈家是哪一个人要来。老黄也说不准,只说沈六最近从军营回来了。他对山上的工程又极着紧,所以这次,沈六很可能会亲自来查看。



沈六要来,山上的人自然当成一件大事,而连蔓儿家也是如此。



她家能过上今天的日子,和沈六这位贵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连守信和张氏都是懂得感恩的人。



“……六爷是大忙人,咱不敢请六爷来咱家坐,咱就在道边上,等六爷的车马过来的时候,咱给磕个头、行个礼,这也是咱们的一片心意。”张氏是这样说的。



虽是这么说,不过连蔓儿家一大早还是准备了上好的茶点。



巳正时分,沈家的车马队伍浩浩荡荡地出现在青阳镇口。看到护卫的骑士穿着军装,站在连记前面迎候的老黄一行人就叫出了声。



“是六爷,是六爷来了。”



沈家几位爷出行,能够有这般排场,有骑兵护卫的,就只有身为辽东府总兵的沈六一人。



老黄等人就都忙迎了过去,连守信带着五郎和小七也跟着迎了过去。



等车队过来,张氏、连枝儿、连蔓儿、赵氏、连叶儿,还有连记的一众伙计们就都站的整整齐齐地冲着车队中间的马车行礼。



车队并没有停下来,只是马车的车帘子掀开来,一只手伸出来,冲着她们挥了挥。



站在路旁向车轿行礼的并不止连蔓儿一家,那边庙里以住持为首的一众和尚也都走了出来,还有三十里营子的里正等一众村老,王举人父子自然也在其中。



车队很快从连记前面走过,王举人父子、里正、住持等就都跟在车队后面,他们是要跟到山脚下,以备沈六有什么吩咐。连守信也跟了去。



五郎和小七却没跟连守信一起去。



沈家的车队后面有几辆大车,拉的都是苗木,其中一辆大车在走过连记之后,并没有随着车队上山,而是拐下了官道,上了通往连蔓儿家宅院的青石路。



五郎和小七就跟在那车后面。



连蔓儿知道这肯定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