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

第6部分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第6部分

小说: 无情的革命:资本主义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祷 7崽镒艏⊿akichiToyoda)和托马斯爱迪生一样,也是天生的发明家和商业改进的组织者。1867年,丰田佐吉出生在一个木匠家庭,他一心一意想要设计出更好的动力织机,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奋斗。在他生活的地区,几乎每个农家都有一台织布机,家里人可以织布赚取额外的收入,因此他非常熟悉织布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丰田佐吉吸引了英国公司普莱特兄弟的注意,普莱特兄弟公司当时主导着世界纺织机械的市场。1929年,丰田把他的G型自动织机的生产权卖给了这家公司。这份合同犒劳了他的天赋和毅力,也标志着日本技术的进步。对于棉布生产商来说,丰田的织机似乎是一项有利的投资。它的价格是传统织机的三倍,但是能让单人操作的产出增加十倍,不过它没有流行起来。对于普莱特兄弟来说,丰田织机的失败揭露了英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弱点:劳工组织的力量。很少有制造商会购买普莱特制造的丰田织机,因为他们的工人害怕自己被淘汰,会进行抗议。英国工业界为实现短期的和平,听取了工人的意见,却失去了它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纺织品的市场份额从82%下降到了27%,而日本的市场份额则提高到了39%。日本纺织品制造商协会能够买到廉价的原棉,这也有助于他们市场份额的提高。虽然日本最终输给了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但它还是保住了制造纺织机械这个厚利的生意。
第15节
    你可能已经发现了,丰田织机制作所(ToyodaAutomaticLoomWorks)若不是因为与丰田汽车公司的渊源,不会受到这种关注。1930年,丰田佐吉在临终前奉劝另一位发明天才,他的儿子喜一郎要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丰田喜一郎参观美国时,看到规模生产的福特T型车非常惊讶,后来,丰田佐吉用第一桶启动资金把他的儿子推上了汽车制造的道路。当时,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还主导着日本的汽车市场。丰田喜一郎基于家族自动织机的技术开发出了他的早期汽车。为了适于日本书法,他把汽车的名字从Toyoda改成了Toyota。

    1936年,日本政府很好地改进了积极的殖民政策,利用新的许可法把大部分汽车业务抛给了丰田和日产。20世纪30年代,这两家公司都成了大型控股公司。它们的高管都是军人,他们的市场策略都是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这两家公司的资本都是国家资金,而不是银行贷款,不过,丰田汽车的营运资金确实有一部分来自于丰田织机制作所的累计盈余。1894年和1904年,以及一代之后的1937年和1941年,日本政府的开战决定把日本工业推进了战备状态。日本实业家一直是大东亚共荣圈以及日本积极的战前外交政策最热心的支持者。1945年,美国的空袭摧毁了日本的战争机器,但是没有毁掉日本组建机器的技术。↘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从资本主义历史的角度来看,1945年,日本向美国投降比它早前短暂的帝国成功更令人惊讶。除了保留天皇这一个条件,日本接受了“无条件的”投降,美国任由日本重建自己的形象。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将军是同盟国在日本占领区的最高指挥官。他做事的彻底精神以及不存在暴行的美军震惊了日本人。日本解除了武装;监狱清除了持不同政见的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政党和工会鼓励人民参与建立他们期望中的战后民主。

    日本人建立宪法非常缓慢,于是麦克阿瑟将军的工作人员参与了进来,开始推进这项工作,他们组建了类似英国的立法机构,并授予它权力,还赋予了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土地改革把200多万英亩的农田放入了近500万佃农的手中,农村经济因此兴旺起来。接着,占领者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制造业,他们试图解放战前的大型控股公司。后来,国际政治进行了干预。

    受到苏联支持的朝鲜进攻韩国时,美国领导一支联合国行动部队打击了进攻者。美国的注意力从改革日本国转向了加强它抗击共产主义的力量。共产主义政权在中国的出现加强了东方的冷战,使美国顾问们偏移了他们推动民主的初衷。日本成了冷战的前线,这对它有重大的影响。1952年,正式条约的批准加快了美国占领的结束。日本同时也签署了一项协议,为美国的军队、船舶和飞机提供基地,这一行为等同与西方结盟,排斥了苏联、中国以及亚洲的中立国家。朝鲜战争拉动了日本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因为日本竭尽全力地为美国军队提供服务,为它们的战斗提供军需装备。

    1950年,了不起的美国人威廉爱德华兹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作为同盟国最高指挥官的助理来到了日本,他在日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才能给该国先进的实业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戴明接受过物理学、数学和统计学方面的教育,他是一位天生的老师,总结出了易读易记的学习方法,比如改善经营绩效的戴明十四点、七个致命的弊病和进步的四个障碍。他的中心思想是,生产是某种系统,关注细节可改善生产,而每一个生产阶段的持续改进可以提高成本效益。他首创了著名的日本团队制,即在一个团队中,研究、设计、销售和生产人员密切合作,往往能加强团队精神,消除工作场所的紧张感。戴明荣获了天皇授予的瑞宝章,日本领导人认为戴明是日本战后工业的重生之父。
第16节
    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参谋们就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来帮助日本的保守派。整个20世纪下半叶,只有1993年,自民党的领导权有过暂时的中断,其他时候它一直雄霸着日本政坛。占领接近尾声时,日本政府启动了自己的经济改革方案,它称之为合理化改革。日本的目标是从钢铁行业开始,让日本制造商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能力。1953年,全球最现代化的集成钢铁厂在东京湾复垦的土地上建成。它通过一系列连续的生产步骤,把原材料加工成制成品。其他日本钢铁企业很快纷纷效仿,显示出战时被摧毁的日本工业基地的反常优势。废墟的瓦砾一扫而空。日本的实业家在失败中发现了灵活性的优点。

    这种灵活性并未扩展至政府。日本对美元的持续依附延伸了它对二战胜利者的依赖。官僚机构、大企业领导者和自民党成员之间的勾结逼迫他们的对手退出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社会党和民主党定期选举议会上院和下院的成员,但却很少行使任何实权。重大的例外情况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左翼政党凭借支持他们的国家共识,推动自民党解决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政党是日本这个不同的封闭体系的安全阀。这种模式无疑非常符合日本的战前体制。日本领导人总是受到决策变化的阻碍,或是因为独立的政府官僚机构的不妥协需要应对即将发生的事件。。tenluo

    1953~1973年,欧洲和美国享受了20年的经济大繁荣,日本经济年均增长10%的记录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这对于资本主义来说史无先例,与中国目前的发展速度旗鼓相当。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对国内市场进行了保护,使其避免了与欧洲和美国的竞争,丰田、日产和本田因此在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上获益良多。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这把保护伞的庇护之下,丰田和日产建立了新工厂。它们利用“即时生产系统”开创了所谓的精益生产。这种生产计划原本是为了适应用一台机器完成几项任务的战时需要,因为战争中无法生产大量的备品备件。工厂厂长不能分配一台机器只生产一种配件,比如左挡泥板。他们也没有空间安置很长的生产流水线。所以他们没有库存零件,而且必须在狭小的空间里完成汽车组装。

    战后,外来者研究了即时生产流程,宣扬了它们的优越性。为了与美国的规模生产形成对照,他们称其为精益生产。精益生产不仅减少了库存零件,而且强调了要由熟练的工人使用无缺陷的组件精密地进行装配,这些工人不能姑息生产线上的任何瑕疵。精益生产印证了“小即是美”的理念,它利用更小的空间、更少的备件,使生产汽车的每一个步骤、每一块材料的价值都得到了提升。零件也是即时准备的。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眼看自己的市场份额像七月烈日下的冰块一样慢慢消融,却拒绝效仿某些成功的日本技术。这又一次拉响了警铃,创新使资本主义不断向前,但是顽固的管理精英却避开了对创新承诺的兑现。

    日本从美国那里获得了非常重要的交换条件。朝鲜战争以后,美国政府为了补偿日本为美国军队和飞机提供基地,承诺日本可以进入美国市场。起初,底特律并没有重视1960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UnitedStatesJapanMutualSecurityTreaty),但是它很快就感觉到了日本进口汽车的竞争压力。20世纪70年代,油价不断上涨,日本汽车制造商以小而时髦的节能车型打入了庞大的美国市场。丰田和日产没有经由入股美国公司来获得当地的市场份额,而是冒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美国发展自己的经销商。不久,丰田和日产就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它们的全球汽车工厂每年推出将近5000万辆新车,在汽车行业位居第一。日本人是精明的汽车营销者,这有助于解释丰田如何在经营77年后,于2008年超过通用汽车,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欧洲经济的结构结合了劳动者和管理者两方的利益,他们通过公共和私营组织共同工作。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而且我们可以说日本经济存在家长式作风。最卓越的日本公司就像是一个由股份制公司组成的大家庭,这些公司在控股公司的指导下各自经营它们特定的事业。这种安排避免了恶意收购。我们不应该把日本公司的家长式作风与父权混淆,因为与美国的分层决策不同,日本的想法通常是自下而上的渗透。中层管理者和本地管理者都形成了很多经营方式;一切着眼于对技术和才能的内部培养都必须把目光放长远。
第17节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日本企业属于控股公司,而不是某单一行业的卡特尔成员,但是控股公司下属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可能非常激烈。虽然近几年,家族纽带——无论是真实的,还是隐喻的——略微松开,但忠诚于自己的集团仍然很重要,这一点在西方并没有发现。日本人喜欢稳定的家庭和朋友,日本企业也愿意发展并保持长期的关系。甚至劳动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也是经历了长期痛苦打击后的相互信任。20世纪4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衰退时,作为解雇25%的工人的交换条件,丰田公司与工会讨价还价,作出了终身雇佣制、按年资加薪以及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