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考古中国: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 >

第12部分

考古中国: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第12部分

小说: 考古中国: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五福捧寿”为五只展翅向中心飞翔的蝙蝠,围绕着一个几何纹的变形“寿”字,其名称当是以物而取,或以名附物而做成。“四角盘长”为取其盘长绶带,连绵不断之意,寓吉祥如意。那“(万)字不到头”当是取富贵永远,永无止境之意。所有雕砖外围,均饰以蔓草莲花和珠文,凡凸起的花纹,全用赤金叶子贴饰,底部略衬黄金,达到了赤黄二金,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光彩夺目的艺术效果。这一金光灿烂的贴金雕花墙,仅贴金一项就用掉黄金四千五百多两,其奢靡之至,由此可见一斑。
  慈禧的菩陀峪定东陵自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兴工重建,历时14年,直到慈禧崩亡前不久,始得完竣。其整体工艺水平、豪华程度,为中国明、清两朝24代帝后陵寝之最。当这座独一无二的辉煌陵寝竣工的信息,通过朝臣奏于慈禧时,躺在病榻上已病入膏肓,行将归天的慈禧,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喜色,内心极其欣慰。这次总算在形式上大大地超过了慈安,并让这位自己生前死去的对手无可奈何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光绪落入绝龙峪(1)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傍晚)酉刻,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于西苑南海中的瀛台。
  关于光绪帝之死,传言很多,但不管光绪是由于自然病亡还是被谋害而死,他作为清朝历史上最具悲剧特色的皇帝却是事实。当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大清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攻占威海卫后,慈禧等当朝执政者为挽取苟安之残局,遂强行决定,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自亲政以来,逐渐怀有“励精图治”之志的光绪,有感于丧师失土的莫大耻辱,悲愤至极,禁不住声泪俱下。也正是在这场不平等战争中,光绪才沉痛而清楚地认识到“国势艰难”而“殷忧危之”。因此,当他在首次得到康有为的变法奏书后,引起了自己强烈的思想共鸣,禁不住“览而喜之”,遂下定了变法求新,以图自强的决心。晚清的历史进展到此处,标志着光绪与慈禧往日那微妙关系的正式破裂,整个朝廷中的“维新派”和“保守派”之间充满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和危机四伏的杀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以当朝天子的威望和锐气,毅然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革新。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以无比感奋的心情和对未来充满的美好憧憬,立即投入到这场变革之中。遗憾的是,历史没有让人看到这场伟大变革的成果,而是留下了一个极为悲惨的结局:即在光绪颁诏百日之后的八月初六日,正在紫禁城中和殿阅览奏文的光绪帝,被慈禧派来的一群太监和一队“荣禄之兵”,押至西苑南海瀛台囚禁起来。变革中的前卫人士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逃的逃,死的死。这场清代历史上最后一次企图通过内部变革而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机会又失去了。
  又过了十年,光绪在囚禁之地——瀛台孤单地死去,由慈禧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亲选的年仅3岁的溥仪继位,是为大清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建元宣统。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光绪登基直至驾崩长达34年的岁月里,不但一生竭力倡导的改革事业未能成就,图谋报国的壮志未竟,就连自己的陵寝也未兴建。直到他驾崩后,才由他的异母弟、新登基的宣统皇帝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派人在西陵界内找了一块叫绝龙峪的地方,兴建了清王朝统治时期最后的一座皇帝陵寝,并于五年后的民国二年(1913年)将其草草安葬。光绪帝倒霉至此,醇亲王愚蠢至此,已无复加。生前的哀婉凄惨身陷囹圄总算过去,但死后以真龙天子之身,又落到绝龙峪中,可知他的孤魂该是怎样的忧愤与悲惨,可见大清王朝确也是命当该绝了。而当大清王朝正式宣告灭亡时,已驾崩3年的光绪皇帝,那硬邦邦的尸体还躺在紫禁城一间漆黑的屋子里。
  与光绪不同的是,那位一生都在恃宠专权,作威作福的慈禧,生前享尽人间荣耀与辉煌,死后更是气派非凡,华贵异常。在她崩亡24天后的十一月十六日,慈禧的“佛体”入殓于棺椁之中。伴她放进棺椁的还有大量金银珠宝和其生前喜爱的宠物,整个棺椁造价昂贵,豪华无比。其木料均取自云南的深山老林,只是这些木材的运费就耗银数十万两。当棺椁成型后,先用100匹高丽布缠裹衬垫,然后再反复油漆49次,始装殓慈禧尸骨。
  从慈禧崩亡到棺椁抵达东陵,其间将近折腾了一年,最后总算于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巳时,将棺椁葬入菩陀峪定东陵地宫。整个殡葬共耗费白银达120多万两,为大清历代帝王后妃葬礼之最。这个女人假如死后有知,她应该含笑九泉了。
  正当慈禧躺在华贵舒适的地宫里,任凭幽灵自在穿行,并为她生前死后的无上“荣耀”而志得意满、沾沾自喜时,她没有想到,辉煌夺目的紫禁城已进入大清帝国日落后的黄昏,光芒灿烂的昌瑞山,也将很快王气不再,并进入一代王朝彻底衰败的暮色之中。更令她难以想象的是,此时,在她生前统辖的河南省永城县一个20岁的乡村青年,已走出贫困的故乡四处寻找发迹的机会,并于19年后率领手下的军队盗掘了清东陵,在大掠其财的同时,又将她本人特别“关照”地抛尸棺外,大加污辱。
  

光绪落入绝龙峪(2)
这个青年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盗陵将军——孙殿英。
  注释:
  【1】客土:未被人畜踩过,质地洁净,颜色纯正、细腻无砂,而且必须采自陵区之外的土壤,用于建筑皇家陵寝,以示尊敬。每年清明节行敷土礼(上坟添土的仪式),亦是用工部精选的客土,祭陵时皇帝与随行官员都得套上事先准备的黄缎袜套,以免秽污了宝顶原有之客土。如果一时疏忽,忘记穿好黄缎袜套就踏上宝顶,将被视为大不敬之罪,招致杀身之祸。
  【2】暂安奉殿是一座重檐庑殿顶建筑,原为紫禁城内刚落成的慈宁宫东边的五间大殿,太皇太后孝庄屡称其美,未及久居即薨逝,玄烨乃拆迁其材料至清东陵重建,作为祖母停灵之处,达三十七年之久。孝庄是顺治皇帝福临之生母,其梓宫不管停放在东陵内任何地点,都卑于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与她的辈分不相宜,且古代以左为尊,又考虑到地理条件等因素,故选择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处营建该殿。
  【3】龙须沟:地宫内向外排水的暗沟,自道光皇帝慕陵开始设置。清代皇家陵寝依山而建,又修筑了许多高台、泊岸(又称驳岸,旱地上高低不同地段临界处砌筑的墙体),层层加高,使前后地面落差增大。后部的地宫虽深在地下,但地宫内的地面比陵院前的地面还高。古代建筑师就利用这个特点,在地宫下面修筑两条暗沟,左右延伸到地宫外,形如龙须,故名。地宫内各券堂均可在适当位置的地面或墙根留有一些漏水孔眼,与龙须沟上下相通,将渗入的山泉导引出去,避免积水淹棺泡尸之虞。凿于地面上的漏水孔眼称为龙须沟眼,呈圆形古钱状的又称为古老钱或轱辘钱眼;凿在墙壁脚下的称为鱼门洞或云洞。龙须沟眼有一定配额,皇帝的地宫为七对,皇后的地宫为三对,妃的地宫为两对,嫔的地宫为一对,常在、答应等砖池则不设。
  【4】丹陛石:或称丹阶石、丹墀石、御路石。“丹陛”是古代宫殿台基之前的踏跺,漆为红色以示尊贵,故名。其中间的道路不作阶梯状供行走,而是斜铺一方雕有龙凤等图案之长条巨石,具有装饰功用。
  【5】海水江崖:又称八宝立水、八宝平水。皇帝朝服或吉服下襟的装饰图案,寓“江山一统,山河版图”之意,亦可援用于皇家的其他装饰艺术上。立水与平水显示了早晚期的造型变化。清初多为平水,水浪波涛汹涌,起伏较大。至雍正、乾隆朝时,渐变为五色退晕(由浅至深,多层叠晕)的曲线斜纹图案化立水;同治、光绪朝时,立水纹斜线越益简单,退晕层次越少,立水图案所占的面积越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流浪少年到机枪连长(1)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正当举国上下为当朝皇帝的大婚奔走相告时,在河南省永城县西杨楼村的一间四面透风的土屋里,一个婴儿降生了。这个婴儿就是几十年后家喻户晓的盗陵将军孙殿英。
  永城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和安徽省毗邻,地处淮河支流涡河、沱河两条河流的上游,西南紧邻安徽省的亳州,是一个极其贫瘠易涝的苦地方。孙殿英的父母原住在永城县小马牧集孙庄,因家境贫寒,就搬到西杨楼村,依靠他岳父母家的二亩薄地苦度苍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孙殿英降生了。
  面对这个婴儿的降生,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未当做一回事,只以为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位苦命的生灵而已。只是忽然有一天,一个云游四方的算卦先生来到西杨楼村,围着孙殿英外祖母家的房前屋后转了几圈,声言自己看到一团黑雾笼罩了整个房舍,房舍之中有几道金光哧哧上蹿,由此断定必有黑龙降生于此。孙殿英的外祖母本是个极爱信神弄鬼的老婆子,听到风声,急忙将算卦先生请于家中饭菜伺候,意在打听这个新生婴儿的吉凶祸福。只见这先生长衫掩体,白发飘洒,面色红润,眼神清爽,确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他在酒足饭饱之后,让人将孙殿英抱出屋来当面相看。老先生手捧茶碗,对着婴儿的面部端详一番,示意抱回,然后坐在凳子上神情严肃,一言不发。
  孙殿英的外祖母及前来瞧热闹的本姓亲族长辈,望着老先生肃穆的表情,有些恐慌地问:“先生看孩子的命相咋样?”
  “恭喜老大姐,此子前途无量,以老朽之见,这孩子日后从文可官至督抚,为武可做将军,经商可聚百万资财。”老先生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答。
  周围的人听罢喜不自禁,孙殿英的外祖母半信半疑地说:“甭说当什么督抚、将军,发财百万了,只要这小子日后能挣个温饱,娶上个媳妇就中。”
  众人大笑,老先生依然面带严肃地说道:“老姐姐甭疑,老夫说的话30年后可以应验。”
  众人和孙殿英的外祖母都未反过神来,老先生已经出门,老太婆急忙追将出来恳求道:“烦劳先生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老先生停住脚步,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说道:“都在上边了,老姐姐看中不中?”说罢,转身消失于门外的旷野田畴之中。
  老太婆回屋将纸条展开,只见上面写着:“此子乳名金贵,名殿英,字魁元,意为金殿之上可夺魁元,事业成时,当好自为之。”众人看罢,且惊且喜。只见一年轻的后生顿悟似地大声道:“刚才老先生的话我懂了,天下最富贵的人是皇帝,富贵到了不可言的时候,就是命中要做皇帝了。这孩子的仇人就是,就是……”众人听到这里,恍然大悟,接着是惊恐万状,脸无血色。孙殿英的外祖母上前一把捂住了这个年轻后生的嘴,战战兢兢地喊道:“你这千刀万剐的畜生,难道想抄家灭亡门不成?!”
  族人们听罢,如晴天霹雳,一顿乱棍将年轻后生打了个半死,并言明,老先生今日所说的胡言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