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卧疆场 >

第3部分

醉卧疆场-第3部分

小说: 醉卧疆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山便是在下的寒舍。”

  小皇帝听了只是略微一楞,而后便“哈哈”大笑起来了:“果然不愧是高士,果然与众不同!”笑完后又顿了顿,望着田成子有点似笑非笑道:“不知先生肯否助朕一臂之力,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这……”田成子似乎觉得有点为难,只是略微一转头,就看见小太监一个劲地在给自己使眼色,领悟之后便又仿佛释然地大声回答道:“陛下如此礼贤下士,臣愿效犬马之劳!”

第四节
百里夕这几天右眼总是跳个不停,他隐隐地总觉得有什么事将要发生。可是他并没有太在意。也难怪了,自从小皇帝南宫无忌登基以来,这个原本就显得岌岌可危的帝国根本没有时间安稳过。亲小人,远贤能,就连他这个曾经救过小皇帝命的人也免不了经常被那个该死的混帐皇帝骂个狗血淋头,何况其他的大臣了,朝不保夕,一不如他的意就有可能丢了性命。

  所以这几年百里夕是寝食难安,夙醒夜寐,希望凭着自己的才干能挽救这即将面临大难的帝国。可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就凭着自己这点微末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眼看着帝国一天天地衰败了下去,已愁白了青丝的百里夕是又恨又恼,而更多的,却是那个怎么也弥补不了的愧意。

  这不,刚接到了又要上早朝的旨意,忙碌的百里夕便又赶忙放下了正准备下咽的早餐,匆匆忙忙地整理着装束准备向宫殿出发了。

  “父亲,小皇帝已经几个月不早朝了,今天这么急突然把你们都召进宫去,究竟是有何目的?”已经长大成人的百里长青边帮着白里夕束紧了朝服边问道。

  “为父也在纳闷啊,但愿是陛下悔过自新了,这样也好寄慰远在黄泉的先帝英魂。”百里夕说完又叹了口气,看着正在为自己忙碌的百里长青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苦笑。

  “束好了,父亲。”说完后长青又把一顶黑色金丝边的乌纱帽递给了百里夕并关心道:“父亲此去小心啊,切莫再顶撞那个昏庸的小皇帝了,每天孩儿在家总是提心吊胆地,生怕父亲有什么闪失。”长青知道他父亲的脾气,可是为了父亲的安危还是忍不住骂了那个无道的小皇帝。

  不过这次百里夕却反常地并没有斥责年轻的长青,只是略微地迟疑了一下,便又迅速地接过了帽子一语不发地向门外走去。

  来到了府门外,看着已经准备妥当的轿子,百里夕回头对着长青温言道:“青儿,好好在家用功读书习武,为父会尽快回来的。”说完就转身向轿子走去。

  这时只见从轿子的后面走出来了个穿着青衫素衣,拿着长须拂尘的白眉老道士,边用拂尘打着粗略的节拍边高声吟唱着: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等他唱着走到了长青的身边,打量了片刻之后就见他假意吃惊道:“既是帝王之后,为何却在此更生?”

  此话一出,便惊得正准备上轿的百里夕差点摔了一跤,定了神之后,这才回头望去,却见一鹤发童颜的白眉老道士正对着自己无比热情地迎了上来,还大笑着对他说道:“原来是百里大人,可否还记得故友乎?”

  百里夕看着这素不相识的老道士是一脸的疑惑,却又被他刚才的言论揪着心,只得小心地问道:“请问这位道长是……”

  那白眉道长见百里夕似乎不记得自己了,便又假意冷言道:“既然贵人多忘事,又何须提及贱名。只是有一要事,还请百里大人务必要仔细斟酌斟酌。”

  “但说无妨。”

  “不知百里大人是否一心为国为民?”那白眉道长说完便用那双狡黠的眼睛直直地盯着百里夕。

  百里夕也不含糊,便立马正色道:“我百里夕一生为国为民竭尽心力,自认为无愧与国与民!”

  那白眉道长听完了也不立刻答话,只是抚着长须慢悠悠地来到了百里夕的身边,探着身子在他的耳边嘀咕道:“那百里大人为何还容着大殿之上的假皇帝为祸朝纲?”

  听了这话百里夕立刻吓得面如土色,惊恐地望着正在大笑着离去的白眉道长,而后便慌不择言地对着身边的侍卫喊道:“抓刺客,把那白眉妖道给我抓起来!”这话一出百里夕就后悔了,只是无奈身边的侍卫已朝着那白眉道士的身边涌了过去。

  而没走几步的白眉道长听了只是楞了一会儿,就见四周涌来了数十个侍卫挡住了自己的去路。不过他也不慌张,回头朝着百里夕正色道:“如此行经,也未免显得过于小气,不过贫道也不在乎。只是自己种下的恶果,还请大人好自为之。”

  说完就见那白眉道人竟然化做一缕青烟乘风而去了,而原本想立功的侍卫们看着这诡异的情景也只能楞在了原地,不知所措地望着那无尽的苍穹。

第五节
白虎殿上,正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看着殿下微微欠身的群臣是一脸的得意。也不等他们起奏,便向群臣宣布道:

  “朕昨日晚寝,忽遇先帝降临梦中,神情甚悲地挽着朕的手,亲自教导朕要亲贤良,远妄臣;希望朕能再次振兴轩辕王朝,剿灭虎视眈眈的秦朝,一血前耻。朕也甚有感触,声泪惧下地对先帝保证定能完成他的嘱托。故今日特招众卿家前来,商议伐秦大计!以慰先帝在天之灵!”说完小皇帝便又忍不住地偷偷朝站在他左边的田成子望了一眼。

  只见田成子微微点头微笑着表示赞许,小皇帝这才满意地继续傲视群臣,等待着他们的附议。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秦朝乃虎狼之邦,而我国兵微将寡,尚不能自保,为何却去自寻战乱?”一白发苍苍的老学士首先站了出来劝谏道。

  而原本在等着殿下的群臣称颂自己“陛下英明”的小皇帝,看着那位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糟老头,是一脸的气愤,正欲开口大骂,却被另一位老头强了先机道:

  “不知王司徒为何空长他人志气,而灭了自家威风?十八年前先帝不幸中了奸人毒计,才会虎落平阳。如今在陛下英明的领导下,兵多而将广更甚从前,百姓安居乐业而耻秦朝之仇,个个怒发冲冠争着参军为国,都欲誓死以报陛下恩德。如此情景,秦朝不灭,天理何在?”

  在殿上的小皇帝听了这话几乎都快乐开花了,还不等那老头讲完便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以示嘉奖。

  可那王司徒也不是吃素的,也不管正坐在殿上的小皇帝就怒目指着那位老头骂道:“张司空莫不是老糊涂了,为何睁眼说瞎话?还是安的是什么歹心,竟然出此谗言蛊惑陛下?难道是嫌轩辕朝败得太慢了不成?”

  “王司徒你这是何话?我看你才是老糊涂了吧!竟然如此诅咒我朝?你才是安的什么歹心?”这位张司空也不甘示弱,对着王司徒也撩起长袖骂了起来。

  “我心明净如月,天地可鉴。你实乃一弄权小人,陛下安能听你之言。”

  “荒谬,实在是荒谬,我等皆是弄权小人,就你一人清高?陛下圣明,自有判断,安敢劳烦如此清高之士……”

  ……

  在殿下的群臣见他们两位老人家都争得赤耳面红地,也忍不住过去帮着自己支持的对象一起辱骂对方,顿时大殿里乱成一锅浓粥,吵吵闹闹地倒也显现出了一点平常看不到的生机。

  而一直在想着早上出门怪事的百里夕这才从自己的沉思中回过神来,粗略地从群臣的漫骂声中了解到大概情况之后,刚想加入战场,就听见大殿之上传来了一阵暴喝:

  “都住口!你们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安敢如此放肆。伐秦之事,朕意已决,休再多言!”说完小皇帝便头也不会地朝殿内走去。

  可是那王司徒面对如此大事也显得有些顽固,声泪俱下地跑上去拉着小皇帝的袖口跪谏道:“陛下,此乃亡国之策,万万不可实行啊!”

  小皇帝看着这缠人的老头恼怒向他狠狠踹了一脚,并对着殿下的侍卫大声命令道:“如此扰乱军心,拉下去杖毙了。”说完就见两个强壮的御前侍卫走上殿去,一把便拖着差点哭死的王司徒下殿来执行命令。

  “陛下,王司徒实乃忠心为国……”还不等百里夕为王司徒求情,那早已显得不耐烦的小皇帝就指着他骂道;

  “百里夕,你别仗着救过朕的性命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别以为朕不敢杀你,你若再敢唠叨半句,朕就立马叫人砍下你的狗头!”说完便狠狠地甩了一下龙袖连头也不回地向殿内走去。

第六节
百里夕这几天总是谎称卧病在床,以此来拒绝参与伐秦之行。而那任性的小皇帝因为没有了他的唠叨也觉得清静,反倒显得有些高兴,所以也就由他去了。

  就这样静静地在家清思了两天,闭门独卧书房的百里夕想了很多很多。他回忆起了十八年前自己犯下的过错,虽然懊悔,但却已经无法挽回了。即使这些年来他天天竭尽全力地想要弥补它,可是他是知道的,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

  他也隐隐地有一种想法,他想要改变这令人愧疚的尴尬心理,只是在他未知的心底,似乎还残留着许多顾忌,又或者说是某种私心,还依旧让他保持着现状,用忙碌的工作来麻醉自己。

  直到那位白眉老道士的出现,让这原本就只有他知道的秘密已显得不再安全了。他害怕了,但又隐隐地仿佛像是得到了某种解脱一样,他又欣喜。这令人郁闷的心结也该有个头了。所以他决定了,他要独自承担这一切,即使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父亲,唤孩儿来有何事?”长青的叫唤打断了百里夕的沉思。

  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长青站在自己的面前,百里夕原本已显得有些平静的心里,突然又泛起了一阵愧疚的波纹,而后又忍不住地叹气道:

  “为父和你好久没有谈心了,现在不妨趁着为父还剩些时候,好好谈谈吧!”

  “父亲请讲,孩儿在此听着呢!”长青说着便在百里夕的身边坐了下来,做出了一副促膝长谈的架势。

  “青儿,为父平日待你如何?”百里夕望着长青问道。

  “父亲待孩儿关怀备至,孩儿是知道的。”长青听后便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你可否愿意答应为父一件事?”

  “孩儿当然愿意,父亲请讲。”

  “青儿啊,我朝这些年来的动荡你是知道的,而如今陛下竟然又想出兵伐秦,这是亡国之兆啊。”说着百里夕又望了望长青,见他正在仔细地听着,又继续道:

  “而为父也无力劝谏陛下停止伐秦之行,只是为父在十八年前有一桩愧事还没了结,所以希望青儿能成全了为父!”

  “父亲,究竟是何事,竟然要孩儿来成全?”长青疑惑地对百里夕问道。

  “此事说来话长,为父也不便细细向你述说,只是想让青儿答应为父的请求。”百里夕两次提出要求希望长青答应他的请求,这也让长青觉得此事有点说不出的蹊跷,可是虽然心里有点疑惑,嘴上却是坚定地答应了下来:“父亲请讲,孩儿一定会做到的。”

  “好,青儿,为父素来知道你有孝心。只是为父为了了结十八年前的愧事,想必会惹来灭门之灾,所以你必须跟着长剑出门避难,只要你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