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枪杆子1949 >

第40部分

枪杆子1949-第40部分

小说: 枪杆子19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实在拿不准张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二是沿途都是桂系的检查站,白崇禧挺痛快地答应了。

  美式吉普风驰电掣。

  开过跑马场,经过刘扬路,猛地想起武泰闸的检查站,那里特务挺多,堂堂“剿总”副总司令,谁不认得?张轸赶紧让副官和卫士乘车先行,过江后在3里外的江边等他,自己则乘民船从鲇鱼套过江。

  落荒而逃,赶到金口自己的独立师师部,立即打电话通知几位军长、师长前来开会,研究提前起义。

  张轸脱险后,要通白崇禧的电话,破口大骂一通,算是出了口恶气。

  白崇禧已经动手了。在贺胜桥的19兵团部及6个直属营,被桂系7军缴械。在7军胁迫下,所属127军的两个师连同军长、师长,也随桂军南逃了。

  5月15日清晨,张轸率19兵团起义。

  部署在武昌至嘉鱼一带负责江防的19兵团,有两个军、一个独立师4万多人,起义时还有一个军加一个师2。5万多人。

  5月25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决定给张轸所部“以起义待遇”。

  张轸的19兵团,算上被白崇禧缴械和胁迫南逃的部队,人数也没有四野的一个军多。中央军委又指示林彪,“由十纵、十二纵抽出一、二个师与张轸部合编为一个军”。

  7月24日,起义部队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1军,张轸任军长,杨春圃为政委。

 第十三章 长沙不是四平(一)程潜要为毛泽东划船了

    张轸的19兵团不及四野一个军的兵力,毕竟也叫个“兵团”。他又是华中“剿总”副总司令,还兼河南省主席(虽然已成流亡省主席),这块牌子也就有些分量,起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就有一定力度。

  不过,比起同为省主席的程潜来,张轸的分量可就差远了。

  时年67岁的程潜,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1904年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读书时,他和黄兴、宋教仁等人组织革命同志会,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袁世凯称帝,程潜任护国军湖南总司令,打败湖南督军汤芗铭。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程潜为军政部次长。北伐战争,他是北伐军主力之一的6军军长,一路闯关夺隘,进入南京。

  卢沟桥事变后,程潜出任第一战区司令兼河南省主席,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和武汉会战。接下来,就是代参谋总长、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虚职了。1948年竞选副总统失败,被蒋介石委以武汉行营主任。李宗仁当了副总统后,老蒋担心桂系都在朝中,不好摆弄,免去白崇禧的国防部长,外放武汉为华中“剿总”总司令,将程潜挤回老家,当起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

  像国民党中自成一体的派系,几乎无不和蒋介石打过冤家一样,程潜历史上也曾与蒋介石兵戎相见,还被桂系关押过。蒋系、桂系,谁在台上,瞅他都不顺眼。那个近在武汉的“小诸葛”,更是咄咄逼人,说话常带刺儿。

  程潜性情儒雅,为人宽厚随和,统兵打仗多少年,血肉飞溅中,也没练出那股子好勇斗狠的劲头。像这次被挤兑回湘,也未置一辞,有点空儿,不是吟诗作画,就是游山玩水。平时主持会议,几句话完了,好像就交差了,自管坐在那儿抽雪茄,一双眼睛似睁不睁的。有时大家都讲完了,该散会了,那双眼睛好像还未睁开。

  这就不难理解桂系几起几落,始终是那么强悍,同样拥有一方水土的程潜,为何连“系”都未“系”起来。7军旗号响亮,始终是桂系、乃至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张王牌。而当年与7军同为北伐军主力的他的6军,如今已不剩一兵一卒了。

  光杆司令程潜再儒雅、恬淡,也明白枪杆子意味着什么。所以,7月底回湘即着手组建军队,到11月上旬成立了两个军共6个师,并将省保安大队扩编为3个保安旅。其中的102军314师,全为湘人子弟,全美械装备,程潜亲去检阅,并把自己保存了多年的几十支手枪,也全部送给了这个被自己寄予厚望的最有战斗力的师。

  1949年大年初四,白崇禧派出他的“钢军”7军的4个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猛攻314师,把程潜的这支“御林军”打得落花流水,也把程老头打得没了脾气。

  其余的湘军,也被划归陈明仁的1兵团名下。

  被湘人称为“家长”的程潜,又成了光杆司令。

  白崇禧如此对待程潜,当然有他的理由。

  早在1948年的最后一天,程潜就对自己的老部下程星龄道:我的决心定了,你全权代表我与中共地下党进行联系吧。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2日夜程潜主持召开长沙绥靖公署和湖南省党政军联席会议,主题是:和谈破裂了,湖南怎么办?

  5月16日,白崇禧从武汉退到长沙,程潜更急了,决定亲自会会共产党。程星龄引来中共湖南省工委一位30出头的青年余志宏,程潜顿觉被怠慢了,一脸的不快。余志宏心领神会,侃侃而谈:你是觉得我年轻不更事吧,你当年还没我大,就组织革命同志会,参加同盟会,担负起国家兴亡的大任了。

  程潜折服了,共产党有能人呀。那位共产党领袖,即将成为中国的当家人的也是湖南人的毛泽东,37年前在他的新军中当列兵时,当时还不到20岁。

  毛泽东迅速做出反应,6月2日即致电林彪等人:

  程潜、李默庵、陈明仁有和我们反蒋反桂之可能性。

  有了桂系,特别是那个白崇禧的教训,毛泽东看起程潜来就更入木三分了。从历史到现实,蒋系也好,桂系也罢,都没程潜的好果子吃。程潜手无寸铁,党国穷途末路,反蒋反桂没有本钱,跟蒋跟桂没有前途,只有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唯其如此,那起义的决心和诚意,才更具可信度和操作性。他是同盟会员,国民党元老,有许多旧部及追随者,又是湖南的“家长”,在地方及海内外都有声望、影响。这类软性炸弹对于国民党的打击,迄今还无出其右者。

  起义的决心是定了,可共产党公布的43名国民党战犯中,名列26位的就是他程潜呀。毛泽东把他那脉把摸得透透的,早已派章士钊递过话去,人家说你是老同盟会员,追随孙中山进行辛亥革命,护法讨袁,北伐有功,只要站到人民一边,不仅欢迎,而且还要礼遇。

  7月4日,毛泽东在给林彪等人的电报中,说“可考虑予程潜以高级名义,例如南方招抚使之类”。这“招抚使”,只能让今人想起古装戏中迈着方步、乌纱帽上的官翅晃晃悠悠的那些官员,而实在搞不懂是顶多大的乌纱帽,可程潜明白呀。如果知道了,那心头能不踏实、高兴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潜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毛泽东的“南方招抚使”八字没一撇,已经搬去广州的国民党政府的委任令到了,任命程潜为行政院考试院院长,陈明仁为湖南省主席。

  仍是“小诸葛”的鬼点子。

  张轸起义一闷棍,敲个白崇禧猝不及防,也顿生警惕。环顾四周,就把目光牢牢锁定了程潜。吃掉了那个“御林军”314师,仍不托底,这个老家伙还是湖南的“家长”、“地头蛇”,那就把他逐出这三湘四水,去广州当个考试院长去吧。

  程潜岂能受命?年事已高,才疏学浅,顺口说出的理由一大堆,从广州来迎请的特派员只得怏怏而归。

  白崇禧恨得牙根痒痒,又借口总部要搬去衡阳,长沙由陈明仁负全责,将程潜逼去湘西。程潜也知道这个“白狐狸”不会罢手,便放出风去,说自己想辞去湖南省主席,决定暂去邵阳避避风头。

  7月21日,程潜离开长沙,29日夜又悄然潜回,神不知、鬼不觉地住进水陆洲的音乐专科学校,准备将已被掀动的起义大幕一举拉开。

  早已没了吟诗作画、游山玩水兴致的程潜,与白崇禧打起漂亮的游击战。

  8月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30多位军政要员联名签署了“起义通电”。

  9月初,程潜去北平参加政协会议,毛泽东邀其游颐和园。当年的湖南新军统帅与列兵泛舟昆明湖。马上就是新中国的当家人的毛泽东,亲自为这位同乡、长辈执桨,程潜心情可想而知。

  长沙起义前,针对陈明仁因两年前四平那场血战,担心共产党饶不了他,毛泽东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时,陈明仁是坐在他们的船上,各划各的船,都想划赢嘛,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会谅解,只要他站过来就行了,我们还要重用他哩。

  而今,毛泽东为程潜划船了。

  春风得意的毛泽东,朝气蓬勃的共产党人。

 第十三章 长沙不是四平(一)程潜要为毛泽东划船了

    张轸的19兵团不及四野一个军的兵力,毕竟也叫个“兵团”。他又是华中“剿总”副总司令,还兼河南省主席(虽然已成流亡省主席),这块牌子也就有些分量,起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就有一定力度。

  不过,比起同为省主席的程潜来,张轸的分量可就差远了。

  时年67岁的程潜,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1904年在日本东京振武学校读书时,他和黄兴、宋教仁等人组织革命同志会,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袁世凯称帝,程潜任护国军湖南总司令,打败湖南督军汤芗铭。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程潜为军政部次长。北伐战争,他是北伐军主力之一的6军军长,一路闯关夺隘,进入南京。

  卢沟桥事变后,程潜出任第一战区司令兼河南省主席,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和武汉会战。接下来,就是代参谋总长、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虚职了。1948年竞选副总统失败,被蒋介石委以武汉行营主任。李宗仁当了副总统后,老蒋担心桂系都在朝中,不好摆弄,免去白崇禧的国防部长,外放武汉为华中“剿总”总司令,将程潜挤回老家,当起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

  像国民党中自成一体的派系,几乎无不和蒋介石打过冤家一样,程潜历史上也曾与蒋介石兵戎相见,还被桂系关押过。蒋系、桂系,谁在台上,瞅他都不顺眼。那个近在武汉的“小诸葛”,更是咄咄逼人,说话常带刺儿。

  程潜性情儒雅,为人宽厚随和,统兵打仗多少年,血肉飞溅中,也没练出那股子好勇斗狠的劲头。像这次被挤兑回湘,也未置一辞,有点空儿,不是吟诗作画,就是游山玩水。平时主持会议,几句话完了,好像就交差了,自管坐在那儿抽雪茄,一双眼睛似睁不睁的。有时大家都讲完了,该散会了,那双眼睛好像还未睁开。

  这就不难理解桂系几起几落,始终是那么强悍,同样拥有一方水土的程潜,为何连“系”都未“系”起来。7军旗号响亮,始终是桂系、乃至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张王牌。而当年与7军同为北伐军主力的他的6军,如今已不剩一兵一卒了。

  光杆司令程潜再儒雅、恬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