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色图腾 >

第36部分

红色图腾-第36部分

小说: 红色图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其间又还夹杂着森林。只有在苏马附近才有展开相当兵力的空间。除了上述不能在芬兰前线集中大量兵力向其内陆推进的战略困难以外,又还有战术困难。因防御方熟悉地形,并能加以充分利用,所以很难消灭他们的抵抗。湖沼和树林迫使侵入者拥挤在狭窄的进路上,那是很容易用机枪火力来加以扫射的,它们也使得防御方便于作侧面的袭击和游击式的活动。面对着一个手段高明的敌人,即令在夏季突入这样的国家也是很危险,而在北极的冬季作如此的企图,当然更加困难。尤其是重型的纵队更是寸步难行。曼纳海姆把他所有的预备队都集中在极南端的地区中,知道斯大林的牌已经摊开之后,才再来加以调动。这显然是一种冒险,但就整个局势而论,他的战略却是合理的,因为敌人的最初突入给他以后的反击机会——尤其是冬季,在芬兰这样的国家中是更为有利。至于苏联方面,因为其原始计划是以一种虚伪的假定为基础,所以经不起现实考验。但这却并不能证明所有一切的部队都是缺乏军事效率的。当然,集权统治者对于符合其愿望的情况报告是最易于接受的,但任何其他类型的政府也都一样会犯这种错误。换而言之,法国的计划就都是虚伪的假定为基础的,而且在近代史上,那可能又是所有一切虚伪假定中的最大者。
  而自己即参与其中,又可以以一个后世人的角度来审视这一切,着实是有趣之极。而今后迎接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呢?怀揣着忐忑与兴奋的盛杰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本卷完)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再临莫斯科
这是盛杰第二次来莫斯科了,上一次是来莫斯科参加伏龙芝军事学院为期四个月封闭性质的中级指挥员培训班,所以对于莫斯科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入城时在车中看到的路上的景色,而这一次盛杰决定一定要好好游览一下(毕竟等莫斯科会战之后,莫斯科早就被炸的面目全非了。)这座伟大而又壮丽的城市。
  盛杰、博尔孔斯基和许多中级指挥员们都暂时被安排了莫斯科军区军官住所,等待两天后国防人民委员部的集体接见。盛杰打算趁着这难得的轻闲时光好好的去观光一番,而博尔孔斯基则说自己已经来过好几次了,对于莫斯科的景致提不起什么兴趣,而且自己难得来这里一趟,打算在这两天里先去拜访几个朋友再说。而在等待接见的军官中也没有见到耶达哈涅夫,不知他究竟有没有被召见,于是盛杰只好一个人上街闲逛。
  说到莫斯科,盛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场,他在几个路人的帮助下,乘坐电车顺利的来到了莫斯科闻名于世的莫斯科红场。
  有人说,广场的俄文含有“美丽”,“红色”的意思,所以人们把它译为红场;也有人说,广场周围的建筑物都是红色而因此得名;更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认为,书写着近千年俄罗斯历史的广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铁血的洗礼,称为红场名副其实。“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只有花儿在轻轻唱”,这优美的曲调曾让多少国人对莫斯科心生神往,盛杰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父亲给自己的第一本书,书里的第一幅画便是克里姆林宫的钟楼和红墙。当他自己亲自踏上这座曾经喧嚣世界的一极城市,看着砾石铺就的红场,不由心神遥想,那些称霸于世的大帝和领袖是如何走向宝座或断头台……
  自己多想这些干什么,盛杰讪笑的挥散了脑中的思绪,抬头仔细的审视这著名的广场。盛杰发现红场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么大,但是一块块黑色的石头铺成的广场,仍显得气势雄浑。红场西面,就矗立着高大的克里姆林宫钟楼和红墙。记得以前关于那些克里姆林宫的画面,总喜欢在钟楼上画上和平鸽,因为那是那个时代对克里姆林宫的向往:和平与美丽。但是事实上,这红墙下的广场却充满了历史的血腥:17世纪不少旧派基督徒在红场上被活活烧死,有的仅因为胸前划十字没用三指而用两指;彼得大帝曾一天内把1700多名叛变的火枪手在这里绞死或砍死。而红场南面一个用白色石头建起的平台据闻就是当年沙皇宣读诏书和判决书的断头台。1917年苏维埃十月革命,赤卫军与沙皇禁卫军在争夺克里姆林宫的战斗中,血溅广场的更是数以千计。铁血红场,使得盛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克里姆林宫占地26公顷,宫内有许多宫殿、教堂和办公大楼,陈放着数以亿计的历代沙皇积聚的财宝。尤其使人惊叹的是四座建筑极美的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天使教堂、圣母安息教堂和圣弥额尔教堂。它们分别建于15、16世纪,是俄罗斯与意大利的建筑师们,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与俄国东正教精神揉合起来的精心杰作。1812年拿破仑入侵,这些教堂曾遭到破坏,圣母安息教堂甚至被当作马厩使用。历经沧桑,几度修复,如今辉煌依旧,只是已不再有礼拜者有圣歌者了。
  克里姆林宫里最重要的宫殿,是18世纪凯瑟琳女皇建设的###议会宫。十月革命,处死了最后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后,列宁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而这里就是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心脏。这座巍峨的宫殿矗立红场已有七八百年之久。早在12世纪时,它就是整个莫斯科村,当时只是一座用木栅栏圈住的木筑堡垒,如今则是由一道6米半厚,14米高的红墙围着。盛杰非常渴望进入宫内去看一看,然而门禁森严,无奈只好压下心头的好奇,望了望钟楼尖顶上那颗永不熄灭的红星之后,继续在广场四周转悠。
  走着走着,盛杰就来到了红场中央的列宁墓。在出示了自己的军官证,接受了一系列极为严格的检查之后,盛杰默默进入这座四四方方沉入地下的陵墓。列宁墓是用深红色大理石建成的,与毛泽东纪念堂相比,列宁的灵室小而且低矮,光线也暗得多。据说原先梦想中的列宁墓——苏维埃宫,被称为共产主义的巴比伦塔,里面有世界最大的礼堂…可以有7万名各国人民代表聆听苏联领袖的教导。但是图纸征集出来好久,后来也没盖。
  身着黑色西服的列宁遗体如熟睡一般躺在水晶棺里,唇上的短髭与凳下的山羊胡子仍清晰可见。水晶棺罩中,领袖的头颅和前胸露出绒布,在灯光的照耀下,如同蜡制。列宁没有完全睡倒,他斜躺着,上身微微地前倾。几束柔和的光照射着列宁;非常奇妙的是,那水晶棺是看不见的,于是列宁完全无遮无栏地凸现盛杰的面前,而且只有两米的距离……盛杰甚至觉得这个光荣的灵魂正非常活跃地注视着、倾听着、思考着……小时候,父亲带着自己看苏联电影、小说,而列宁就成了盛杰最早的偶象;后来被父亲逼着学会了俄语后,第一次读的就是俄文的列宁全集,知道他从“二月革命”沙皇帝俄崩溃,到“十月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再到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1922年,不过五年时间,居然留下了整整十大卷有关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巨著,对列宁的崇拜便经过了理性的过滤。的确,没有谁具备列宁那样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把握历史的魄力;也没有谁能象列宁那样以微薄的政治力量,获取过那样巨大的历史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列宁几乎是唯一一位仅仅靠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就彻底地改变了大半个世界命运的政治伟人……在到后来,进入了军校学习之后,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到了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精神。终于,满足的盛杰怀着朝圣的心情而来,又怀着崇敬的心情离开了。
  而后两天里,盛杰还参观了纪念打败拿破仑的凯旋门、列宁山与莫斯科大学、颇具历史与盛名的莫斯科地铁,还饱览了莫斯科河两岸的风光。
  终于,接见的时刻到来了。
  一大清早,盛杰和博尔孔斯基就穿戴整齐,好好“梳妆打扮”了一番,为此两人还互相调笑了半天。结果吃早饭的时候才发现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都弄的好像头次上门的女婿,紧张的不行。坐在车上,平日里一副严肃面孔的军官们,现在都跟一群小姑娘似的讨论着究竟会见到哪些个领袖,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到了地方才听说斯大林同志和加里宁同志不会来了,但最终的答案还是让军官们都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们听说将要接见自己的将会是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和铁木辛哥三位国防人民委员。
  “立正!”
  空旷的大厅内传来值日官的命令,原本吵闹的军官们立刻就安静下来,迅速排成队列,肃立一旁。布琼尼三人缓步走来,冲着军官们行了军礼。“唰”的一声,军官们整齐划一的给三位委员回了一个有力的军礼。
  “稍息!”
  值日官又大声吼到,军官们照作了。
  伏罗希洛夫向前走了一部,随着他的一句“同志们”,军官们立刻立正挺胸。
  伏罗希洛夫挥了挥手,继续道:“你们都是勇敢的也是出色的红军中层指挥员,在国家对于芬兰的解放战争中表现的异常出色。因此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国防人民委员会一致决定,授予你们苏联英雄的称号。”
  军官们在三位委员面前不敢造次,在心里高声呐喊“乌拉!”的同时,只能以掌声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伏罗希洛夫示意安静之后继续说道:“你们将会是红军的将来,将会是苏联红军的骨干、基石,国家和人民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今后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另外,”站在一边的铁木辛哥开口了,“相信你们也都发现了,这次被召集到莫斯科来的,基本上都是40岁以下的中级指挥员。为了你们今后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决定让你们进入各个军事学院进修。希望你们之中能够出现一批优秀的高级指挥人才,成为军队的中流砥柱!”
  三人很满意的看着这些年轻的军官们,铁木辛哥接着说道:“你们解散后将会有人把你们各自要去的学院的入学通知发给你们。学院里可不是那么好待的,你们将会定期接受考核,不合格的将会被无情的淘汰。而能否经受住每一次严格的考验,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坚决完成任务!”习惯性的从盛杰的嘴里蹦了出来。
  大家讶异的看着盛杰,而一直未曾发言的布琼尼乐了,说道:“说的好!告诉我你的名字职务,同志?”
  盛杰一挺胸,毫不犹豫的高声回答道:“第九集团军摩托化步兵第四十四师第三零二团指挥员彼得罗·伊里奇涅夫·沃斯克列先斯基,国防人民委员同志!”
  “哦,那么你能把你刚才说的再说一次吗,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
  “是的,我说,坚决完成任务!”
  “呵呵,很好,沃斯克列先斯基同志,红军的军官就应该有你这种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完成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老头夸奖完,冲着其余的军官们问道:“你们呢?”
  军官们先是一愣,紧接着就齐声喊道:“坚决完成任务!”
  “哈哈哈哈!”老头捋着自己的大胡子,高兴的笑了起来。
  拿到了入学通知,大家都争相询问起各自的归属起来。去的地方还真是不少,有人去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有人被分去第三国际工农红军指挥人员高级步兵战术学校,还有人被分到了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红军军需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