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灵魂椅 >

第28部分

灵魂椅-第28部分

小说: 灵魂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四 战乱降临,家破人失
24  战乱降临,家破人失

  新婚后的姜华雨,成天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小两口有说不完的话。一次,姜华雨深有感怀地说道:“若不是当日白发老人授我奇书,我真不敢想象还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卿仙有些好奇地问:“姜大哥,那位老神仙传你的《公输巧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啊,我听你都说了好几遍。”姜华雨微笑道:“这真是一本奇书。它分“人间技”和“鬼神技”两个部分。光是人间技已经够我受用无穷了。至于鬼神技,更是匪夷所思。”卿仙道:“真的吗?姜大哥,你快跟我说说。”

  由于《公输巧作》中“鬼神技”的内容相当隐秘,涉及到将木工技术和厌胜,祝由科等符咒法结合。因此白发老人曾经关照过姜华雨,不要向别人透露。但姜华雨眼下看着娇妻的俏脸,又怎忍心拒绝,便道:“仙妹,我告诉你,但你不要告诉别人。”卿仙想了想,道:“姜大哥,如果不方便的话,那你就别说了。”姜华雨道:“不妨,我们俩之间还有什么可隐瞒的?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卿仙感动地一笑。姜华雨当下便凑到她耳旁说了几种鬼神之技。卿仙听罢,惊讶之情久久不能平复。

  姜华雨道:“白发老神仙曾对我说过,这几种本事能够不用,最好别用。免得泄漏天机,招来灾祸。”卿仙沉吟半晌,点头道:“老神仙说得对。姜大哥,我希望你一辈子都不要用它。”姜华雨一把握起她的小手,满怀幸福地道:“好,仙妹,我答应你绝不用它。再说光是用人间技中的本事,已经够我们幸福地生活一辈子了。”卿仙听这话,浑身洋溢起一种甜蜜之感,不由倚入姜华雨的怀中。

  以后的几个月里,姜记巧木行的名气越来越响,越传越远。苏州、杭州、常州、镇江、南京、松江、嘉兴等江南名府都已风闻姜华雨的大名。不少富商豪贾,官宦名士纷纷遣出家人带着订金前来邀请姜华雨上他们的家中去设计制作家具。但被他一一谢绝了,他怎么舍得离开卿仙呢。眼见逃掉了不少银子,王氏自然免不了一番嘀咕。连木行中的年轻帐房和一众工匠都觉得可惜。但姜华雨毫不在意,只要能和卿仙厮守在一起,他觉得比什么都重要。

  可这一天于府总管于安带来一条口信却让姜华雨犯了难。原来于大人在苏州府有个朋友,也是个老翰林,颇喜收藏精巧家具。于大人便想让姜华雨去他家一趟。既是于大人所托,姜华雨实在不好推脱。只好答应了。

  可当天回到家中,想到即将离开如花娇妻,心中很是闷闷不乐。卿仙见他愁眉不展,便问何事。姜华雨把事情说了,又道:“仙妹,这一去少说也得两三个月,我真不想抛下你一个人。。。。”卿仙柔声安慰道:“姜大哥,也不过就两三个月,一转眼就过了。你莫担心我。我听说苏州府是小天堂,人杰地灵,富庶繁荣。你去开开眼界也好啊。”

  姜华雨向来听卿仙的话,见她这么说了,只能点点头。卿仙见他犹自不乐,不由微笑道:“姜大哥,我记得秦少游有一首《鹊桥仙》,最后两句的前一句为“两情若是久长时”,下一句我倒忘了。”姜华雨虽说几年未读诗文,这种名句倒还记得起,当下便接道:“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罢自己便破颜一笑。

  几日后的一天清晨,天边尤有微星淡月,村前的渡口边,凉风阵阵,芦花瑟瑟,姜华雨和卿仙二人依依话别,而几名木行帮工则在河滩边上翘首待船。不一会儿,便听一个帮工回头叫道:“掌柜的,船来了。要走早些走哇!”姜华雨蓦听此言,心中忽然起了一股奇特的激荡,仿佛这一去竟将成为永诀。

  他一把握紧卿仙的手,神情极为紧张地道:“仙妹,我不走了。我不要离开你。”卿仙不明白他心中的预感,只道他生性细腻敏感,这些话只是一时激动。于是软语安慰再三,又道是于大人所托,不好推却。

  姜华雨听了娇妻一番话,作声不得。当下只能缓缓地放开她的手,一步三回头地慢慢走向河滩边。卿仙见他如此深情,也不由流下泪来。姜华雨好不容易跳上小舟,再一回头看到岸边娇小孑立,挥手相送的妻子,顿时一股难以言喻的离愁涌上心头:“卿仙,我。。。。”喊到此处,喉头一阵哽咽再也说不出话来。

  河水潺潺,小舟一路搠流而上,五六天之后姜华雨等人终于来到苏州府。当时的苏州府可谓是天下第一富庶大城市,远近商贾齐集于此,终日斗金量珠,买卖不绝。又兼农事兴旺,稻梁充裕。

  俗话说:“苏杭熟,天下足”“天下根本,仰仗东南”而苏州又以富甲称雄于东南。所以姑苏才子唐伯虎曾作了一首《吴门即事》专道这苏州的繁荣景象:“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在这样富庶繁荣的环境下,家家户户的日常吃穿皆争奇斗艳,互相攀比。每一样家用器具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巧奇丽。然而姜华雨的来到,无疑带来了另一种清新自然,雅致脱俗的气息。其构思别致,古雅大方的家具使得苏州城里厌腻了富丽繁华的上流阶层大为赞叹。

  他们争相开出重金聘请姜华雨上门制作家具,姜华雨人在城中,实在推却不得,只能做完这一家又做另一家,整整半年多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后面排队求购的富户仍旧络绎不绝。姜华雨治木器的名气越来越响,人们已经把他和陆子冈之治玉、赵良壁之治梳、朱碧山之治金银、荷叶李之治扇、张寄修之治琴、范昆白之治三弦,并称吴中七绝。

  不过名气再响,挣的银子再多也不能抵消姜华雨内心的寂寥和对卿仙的思念之苦。他数次想放下手中的一切立刻回乡,但那些富户们又怎肯放他走。如此这般又过了半年多,姜华雨的思念与日俱增。这一日午夜时分,他和几个帮工正搭乘一艘小船,前往嘉兴府准备为一个退休的官宦制作家具。几个帮工在说笑一阵之后便各自睡去,惟独姜华雨一人翻来覆去无法入眠。到后来他索性起身离了船舱来到后船尾。是时,天边一弯银月高挂,偌大的湖面清光粼粼,远处山影隐隐约约,一二声柔橹益发显得水天一片宁静。

  姜华雨站了一会儿,心中千愁万绪难以派遣,只得暗暗祈祷:“明月在上,希望这次活计做完,小人姜华雨便能回家和仙妹团聚。小人真不想再这样做下去了。。。。”正默默祈祷之时,忽听远处湖面飘来一声嘹亮悠长的吴歌:“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歌声动听而歌意清绝。原来是一白头渔翁月下小酌,喝到尽情处正唱歌遣兴。

  吴人好山歌的习惯由来已久。然而唱者无心,听者有意。姜华雨正思念家中妻子,蓦听此曲,胸中更增添一股逆旅萧瑟,飘零江湖之感。“这一年多来,我挣的银子已经够多了,为何还在外面苦苦奔波?挣来的银子可买不回逝去的时光。这些日子来仙妹正不知如何寂寞,或许她也像我一样,此刻亦守在窗前难以入眠罢。”姜华雨想到这里,下了个决定。他回身钻进船舱,把同伴全部摇醒。待众同伴一个个睡眼惺忪看着他的时候,姜华雨一字一句道:“各位,我决定现下就回家去!”

  不提姜华雨如何说服同伴。却道明朝中后期,东邻日本国由于长期战乱,各大藩主领主之间战斗频繁,一大批武士因为主人死去而变成无主可依,无家可归的浪人。他们整日游荡滋事,杀人放火,扰乱社会。少数大名(诸侯)眼见此情况,决定将祸水西引。他们怂恿这批浪人武士结伙向中国沿海各省发起挑衅,首当其冲的便是浙江省。

  由于明朝官兵长期不打仗,战力松散,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一上来连连吃败仗,使得倭寇得以大肆劫掠浙江省的台州,温州,桐乡,海宁等富裕之地。他们所过之处,往往烧杀一空,千里白壁。而姜华雨居住的小山村不幸被倭寇兵锋扫及。。。。。

  这一日姜华雨坐的船刚过嘉兴,便看到两岸无数百姓拖家带口,呼爹叫娘地朝北赶去。大大小小的车马夹杂其中,看来还有不少富绅人家。人人面色惊慌,神情匆匆。道路两旁落满了衣衫,箱笼等物。姜华雨等人见了,正不知何事。问船家,船家也摇摇头直纳闷。谁想没一会儿,河下游亦驶来很多船只,一窝蜂似地朝这边赶来。

  一艘小船很快驶近姜华雨坐船之侧,船头一舟子见他们愣愣地停着,便喊道:“你们还不走啊!”这边船家接口问道:“那位船老大,发生了什么事?大家伙怎么像逃难似的?”那舟子道:“你们还不知道啊?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全被矮倭子攻占了!杀了很多人,官兵都打不过他们啊!”姜华雨等人大惊失色,船家忙问:“那,那我们怎么办?”

  舟子一边撑篙子一边道:“怎么办?逃啊!往北逃啊!再不走被矮倭子追上来可是一刀一个啊!”说着便把船撑过去了。紧接着又上来很多船,船头不少舟子纷纷呼喝姜华雨的小船别挡道。船家也慌了,回身道:“众位客人,我们还是回头逃吧。”

  姜华雨开始愣着,此时忽然面色刷白,跳起来一把拖住船家道:“不行!卿仙还在家里,我要去找她。”几个帮工连忙上前劝住。船家才弄明白他要找妻子,便道:“客人,逃命要紧!你实在要去找娘子,你就自己去,我可犯不着陪你一块儿送死。”

  姜华雨见两岸都是人,只有水道或许还走得快些,便从背囊里取出一锭五两多重的银子塞到船家手中求道:“大哥,我求求你了。”船家见到白花花的银子,有些犹豫。忽然背后传来破口大骂:“你这死贼鸟,还拦在前面干什么!”原来是一艘大船被挡在后面无法前行。船家被这一吓,忙把银子推还给姜华雨道:“不行不行,我还要命。”说着便撑动长篙将船调头。

  姜华雨急得要上前去抢篙子,众帮工忙拦住他纷纷劝道:“掌柜的,还是先避一避吧。”姜华雨一心想着卿仙的安危,哪里肯依,口中直喊:“不行!我一定要回去!”一个年长的帮工眼见姜华雨状若疯狂,知道劝他不住,便对船家说了几句话。又塞了些碎银子。船家很勉强地点点头,便把小船努力撑向岸边。然而还没靠近岸边,就有很多人涌过来想上船,急得船家连道:“你们要下去就快点!”

  那帮工道:“掌柜的,你去找娘子吧!我们在苏州府等你!”姜华雨当下不顾一切,奋力一跃跳进岸边水中,又连奔几步方才上岸。再回头时,船家已经把小船撑得远了,几名帮工都一脸担忧地看着他。

  姜华雨抹了一把头脸上的水,随即回身迈开步子向人流的反方向冲去。众人见他如此,纷纷摇头指点,都说这人莫非发疯了,往南赶岂不是正好落到倭寇手里么?然而姜华雨恍若未闻,只顾一个劲地朝自家方向狂奔。一路上的逃难人群时密时疏,延绵不绝。到后来还有不少败兵混杂其中,这些兵痞见了姜华雨的背囊颇重,不怀好意地想拦住他。但幸好都被他及时躲过。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