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血棺材 >

第41部分

血棺材-第41部分

小说: 血棺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爹跟这件事有没有关系,最起码,母亲一无所知。这样的话,也省去了她对我们的担心。

    第二天,我准备了干粮手电,简单的绳索和防身的刀具,没有帐篷,我只好找来一条吊床。最后还找到了一把土质猎枪。这是父亲打兔子用的,这里没有大型野兽,所以制作的猎枪杀伤力很有限,纵然如此,有把枪,带着壮胆也好。

    临行前我嘱咐母亲,如果有人来找我,就说我去了仿山。一切准备就绪,我只身前往。

    父亲曾经说过,仿山下的墓葬群已被四五伙人盗过,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后来他又偷偷的告诉我,其实仿山下面只不过是衣冠冢,用来混淆视听,真正的陵寝不在这里。

    当时年幼,没想过有朝一日会与古墓有牵连,早知今日,当时就应该问清楚真正的陵寝具体藏在哪里。

    仿山曾有阿谷停云的故事,不过那个故事年代久远,还有个近代的传说。

    说是定陶刘屯村有一人,叫刘清明,大清末年生人,自幼务农。三十岁那年,军阀到村里抓壮丁,他不愿当兵而逃跑。刘清明来到仿山,看到一座气势磅礴的寺院,大门上方刻着五个大字:仿山灵圣寺。他记得,之前这里只有几间破庙,几年间,不知是哪家善人捐建了这座庙宇。刘清明轻轻的叩了三声院门,一个小和尚开门将他让进寺内。

    寺院内一派绚丽的景象。松柏葱翠欲滴,风铃响叮当,香烟缭绕飞。楼台殿阁,五色缤纷,错落有致。善男信女,古代装束,往来喜乐,悠然自得。刘清明一路走来,目不暇接,多次留连却步。

    方丈早已知道了刘清明的到来,在客房热情的接待了他,虽是素菜,可味道极其鲜美。饭后方丈说:“我们虽近在咫尺,却未往来,这次惠顾也是缘分,我送你一本古书,能为人预测前途命运、吉凶祸福,这样你就可以养家糊口,但不可随便泄露天机,干扰人间秩序。”刘清明接过宝书,喜出望外,忘了避难的事了,即刻辞别方丈,要返回刘屯去了。

    刘清明出了寺院大门,想回头和小和尚道别,不禁大吃一惊,寺院已无影无踪,眼前一片荒野,远处尚有几间破庙。好像做了一场梦,摸摸书又在衣兜里,他糊里糊涂的往家赶路,却找不到去刘屯的老路。沿途问了许多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但已物是人非,大街两旁多是红砖瓦房、青砖小楼,刘清明觉得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打听之下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小时的玩伴此时已变成鹤发老叟,早日的亲人大都不在人世。既然再无留恋,于是离开了家乡,云游四方去了。山东及周边省市传说有一位刘先生,算卦、看风水很准,指的就是他。他红光满面、精神抖擞,完全不像一个百岁老人,倒像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据说前几年他已经入大道得正法了,在一个乡下定居实修。

    对于这个传说,很多人只是当做饭后消遣。只有我的父亲一直坚信,世上真有此人。我曾不只一次问过父亲,世上真有神魔鬼怪吗?父亲只是轻轻的说上一句:“信则有,不信则无。不过,我相信,传说中的那本奇书,一定存在。”

    经历这些事以后,我也渐渐觉得这些个传说不会空穴来风。

    到了后山脚下,前面就是原始森林。对于这片林子,我并不陌生,身为山脚下生活的本土居民,对这片林子多少有些敬畏,打小听老辈们讲它的传说,多半是些鬼怪,所以从没有深入过。有道是远的怕水,近的怕鬼,早已留下了心理阴影,纵然多次历经生死,依然不敢小窥。

    此时正是上午,林子里虫鸣鸟叫,阳光斜射到地上,一切都显得如此安详。但是,越往深处越安静,以至于走到后来,四面死一样的安静。葱郁的树叶遮住阳光,整片树林昏暗潮湿,我甚至无法辨别方向。于是我开始在树上刻记号,以便找到回去的路。

    渐渐的,我发现很多树上都有不少刻痕。记号形状五花八门,年限相隔甚远,有很多已经看不出形状,看来都是之前进入这片林子的人留下的。

    大概到达树林中心的时候,天色将近傍晚。树林里早已漆黑一片,只有从树叶之间的空隙看到些许余晖,犹如漫天的星光,却不能给树下的世界带来丁点光亮。我点起火把,继续前行。

    突然,一个黑影在身后一闪而过,我的神经立马紧绷起来,仔细观察,却没有任何发现。心说可能是行走了一天,眼有些花。我屏住呼吸,四周静的可怕,没有风,连树叶飘落的声音都能听到。我用手电扫射一圈,没有可疑或者反光的东西,只有一棵棵大树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狰狞恐怖。

    此时,我已完全无法辨别方向。于是我拿出母亲纳鞋底用的针,在磁铁上来回摩擦,之后从一个软木塞子上穿过。将壶盖里倒满水,最后把插有磁性针的软木塞子放进水里。只见针头以不规则的方向来回摆动,好像受到某种磁场的干扰,根本无法指出方向。

    无奈,我只好在此地露宿,待到明天天亮之后再做决定。我将吊床栓在两棵相近的大树上,尽量栓的高些,以免晚上会有野兽出现。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里阴气很重,好像附近有什么东西正在盯着我。睡的高些,心理上也会觉得踏实些。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一晚,我总觉得身边有什么东西在我的耳边吹冷风,好几次睡着后莫名的醒来,附近只是死一般的安静。

    看了看时间,凌晨一点多钟。我必须强迫自己睡着,但是越是如此,精神头越好。于是我开始回忆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试着猜测其中的谜团。但是无论怎样假设,都无法将其中的多个重点连接起来。渐渐地,眼皮越来越重,不知不觉我沉沉的睡去了。

    恍惚间,有个黑影飘至我的身边,我看不清他的容貌和身高,就连性别都无法分辨,很模糊,却又真实。此时我意识清醒,但是无法动弹,张嘴说话都无法做到。我立马意识到,这是碰到了鬼压身。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孩身上,他们阳气少,身上的三盏阳火尚未点燃,无法抵御阴气,所以经常被污秽之物侵扰。小时候村里的孩子都经历过鬼压身,只有我没有碰到过。他们说的神乎其神,以至于我一直向往也能有次这种体验。没想到时隔多年,竟然让我碰到一次。

    但是我没想到会如此的真实,本以为会像做梦一样,没想到连知觉都能感受到。

    黑影伸出双手,虽然周围漆黑一片,我却能感觉到他只有三根手指,而且以一种奇怪的形状分叉开。有些像鸡的爪子,甚至可以看到上面指甲泛起的寒光。我心说不对,他们所说的鬼压身不是这个样子的。

    于是我努力的挣扎,突然,黑影的双手迅速的掐住我的脖子。我立马赶到无法呼吸,此时我完全可以确定,这并不是鬼压身那么简单。
第四十七章 古刹
    我竭尽全力想起身,怎奈恍惚的黑影好像重有千斤,我被压的动弹不得。此时我脑子一片空白,搜索所有的回忆,却找不到应对的方法。渐渐的,呼吸越来越困难,神志开始模糊,隐约间,我看到了黑影狰狞的脸。那是一张不属于人类的面孔,上面没有五官,严格的说并不能算是脸。

    老人们曾经说过,遇到污秽之物并不可怕,只要看不到对方的脸,尚有一线生机。我不清楚今天碰到的情况是不是跟老人们所说的一样,但是现在看来我此时的处境更糟糕。

    突然,一丝光亮透过树叶照在黑影身上,黑影瞬间消失。千斤的重量散去,我大口喘着粗气,从未有过的轻松。我坐起来,冷汗已经湿透衣服。四面仍然一片漆黑,从树叶的缝隙可以看到深邃的夜空,但是却没有发现救我一命的光亮来自何处。

    我小心翼翼的下到地上,刚才的激烈挣扎耗费了大量的体力。篝火不知道什么时候灭了,我从新点燃,有了火光,心中踏实不少。我回想着刚才的情形,如此巨大的力量却未能将吊床损坏,由此可以推断出,那并不是真正的重力。至于是不是心理作用,我暂时无法确定。

    不多时,天空渐渐出现一些亮光,接着,千丝万缕的阳光透过缝隙射入整片森林,黎明前的黑暗已经结束。

    看来我得在天黑之前从这里出去,我不敢肯定今天晚上我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我简单的吃了点干粮,随后从附近开始搜索。从姚叔出事到现在将近一个月时间,时间间隔太久,而且这里的树木杂乱不堪,大部分已经开始发芽长叶,除非很明显的线索,不然很难发现。

    较大些的树上有些许刻痕,不过早已面目全非,无法辨别。一路走来,除了我留下的记号以外,并无其他进入这里的痕迹。姚叔进仿山也只是别人看到他从仿山出来,具体进入了仿山的某处,却没人亲眼目睹。

    我坐下来仔细思考,现在我所掌握的信息只有父亲的几句话和那个不知道真假的传说。父亲的话应该是真的,这里只是个疑冢。但是我却在这个用来瞒天过海的疑冢上面差点丧命,如果不是这里隐藏着秘密,那这里纯粹就是一个的陷阱。

    根据传说,刘清明在仿山见到了一座庙宇,才得到的天书。而仿山只有一座破庙,那就是山后面的土堆上,那座经历了千年风雨的古庙。本来那里也是一座跟这里差不多高度土山,只是那里奇怪,长不出任何植物,天长日久,土质风化,土山越来越小。特别是三十多年前,两座山中间,一夜之间出现了一条河。由于当时闹饥荒,而且仿山很少有人来,对此也就很少有人关注。直至二十年前,父亲带领大家搜查那件事的时候,才修了一条独木桥。

    如果要去仿山,那么我得在天黑之前过河。一是这森林比较邪门,二是这座桥只高出水面十几公分,被湿气侵蚀,表面湿滑,晚上通过太危险。

    打定主意,我起身穿过树林。到达河边时天色已晚,这里的情况比我想象的更糟糕。水位上涨了很多,独木桥几乎与水面齐平,这种情况,就算是白天通过也是很危险的。我回头看了看漆黑的森林,最后还是决定在河边过夜。

    这条河名曰红卫河,是后来特殊时期时期起的名字。它出现时没人知道,待大家发现它时,它就好像已经在这里很久了一样,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听老辈们说,这条河刚出现时,河水是红色的。很多人对此心存恐惧,不敢接近这里。本来后山古庙就比较荒凉,再加上这条河的阻挡,后山就成了与世隔绝的神祗。

    我站在红卫河边上,借着月光,依稀可以看到仿山上的古庙。那里只剩下残垣断壁,在河水湍急的轰鸣声中显得岌岌可危。看着古庙的阴影,我想起了老吕跟我讲过,风水宝地,靠山不靠水。高大的后山则是仿山的龙脊背,也是靠山。现如今被红卫河隔绝,破坏了风水,阴气被大水阻拦,宝地变成了凶煞之所,所以周围的百姓才不得安宁。

    如此推算,当年父亲带领大家搜查的那件事很可能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