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耽美 二零一三 >

第38部分

耽美 二零一三-第38部分

小说: 耽美 二零一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种巨人不止一个。”张岷推测道:“林木森真够倒霉。”
  刘砚打开车斗下面的一个盖子看了一眼,嘲笑道:“他不仅倒霉,而且还很蠢,这辆车他根本不会用……你们看这里。”
  车斗下有一个铁箱,箱上有两个圆形的开口。
  蒙烽道:“整个车头和发动机都被踩扁了,居然没有爆炸。”
  刘砚说:“因为我特别把备用油箱设计在车斗下的部位,一旦被丧尸追赶,车斗上的人可以拧开油箱盖子,汽油会浇在地上,一路走一路浇,酌情放掉一部分汽油,最后……点个火,路上的丧尸可以轻松解决。”
  刘砚绕到车前,说:“喷火油枪也没有派上用场,太可惜了。”
  
  张岷从车里探出头朝外看,蒙烽站在被压毁的车头一旁,地上扔着唐逸晓的一只高跟鞋。
  蒙烽:“……”
  张岷:“……”
  刘砚:“你们可以捡回去当纪念,这应该比签名值钱。只有一只鞋子,你们怎么分呢?要不再找找?”
  
  蒙烽自觉地岔开话题:“林木森呢?又跑了?真是命大。”
  张岷看了一会,单脚控制油门和刹车倒车,以吉普车头抵着装甲车残骸推开。
  蒙烽掀起铁盖,找到两只血肉模糊的脚,认不出是谁的。
  
  他们把车上的汽油箱卸下来,捆在吉普车备胎后面,开车走了。
  
  2012年11月22日。
  今天是避难所被丧尸们摧毁后的第五天。我的日记本丢了,暂时借决明的韩国货记录。配图是他画的。
  
  一个月的食物与两千公里的汽油,一个备胎,三个半人,我们踏上了北上的道路。
  撤退的伙伴们没有半点音讯,我开始有点想他们了。(一堆手拉手小人的简笔画)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来得更冷,这是真正的冰天雪地,世界荒芜没有半点人迹,那些村庄,建筑,全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令我想起人类出现之前的末世代冰河期。
  白茫茫的雪地里,偶尔会出现一两只觅食的小麻雀,下车休息时决明会用饼干屑喂它们。
  
  我们看见一个路牌,上面有个箭头,应当是政府的疏散方向。简单讨论后,大家(决明除外)一致决定朝指向北边的箭头走。
  
  这些天里,我们驰骋在国道108,生命探测仪没有反应,唯有丧尸像冰雕般被冻在荒野上。广播没有信号,路牌上覆盖着厚厚的一层冰。
  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还有幸存者么?白色的雪地,没有尽头的国道,到处都像死亡一般的安静,披头四的磁带被蒙烽翻来覆去听了上百次,最后果然粘磁条了。
  连着十五天过去,我们进入西安,全城被覆盖在冰霜之下,东长安街被洗劫一空。所幸城里还能找到吃的,我们换了一辆大点的车,在便利店,化工店以及五金店,药店,沃尔玛和家乐福的仓库里找到足够的资源。
  路牌上的箭头再找不到了,估计尽头是沦陷的西安。
  蒙烽建议我们在城里住一段时间,最后这个提议被他自己否决了。因为下水道里还有成千上万的丧尸,它们竟然在地下御寒。
  
  临潼县,秦始皇陵千里冰封。
  这不对。
  这不像北方的冬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气象实在太反常了。
  我甚至怀疑地球上的所有人都死了,空空荡荡的天空,大地,平原……只有我们四个开着车在天地间兜圈。
  我们离开临潼,继续北上。
  12月7日,终于见到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飞机!”蒙烽吼道。
  急刹车,蒙烽快步登上车顶,双手交叉挥舞,大吼道:“喂——!”
  蒙烽脱下外套朝着天空狂挥,刘砚装上信号弹,朝天发射一枪,绿光哧哧飞向空中,继而划了道弧线,落在雪地下。
  
  (飞机的简笔画)12月8日,我们在飞机出现过的地方等了一天,蒙烽在雪地里踩出SOS的字样,中间生起一堆火。
  没有再出现任何搜救迹象。
  是一架侦察机?轰炸机?载伞兵或者物资的运输机?
  无论如何,还有人活着就好,一切总有希望。
  
  风雪渐大,似乎又有寒流南下,没有天气预报,保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沿着六盘山的南麓背风而行,同时又见到一个被冻住的路牌上的箭头。
  
  正要开过去仔细查看的时候,风雪陷住了汽车,风实在太大把牌子刮跑了,我们只得弃车步行。
  张岷好得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行走,蒙烽给车的停泊处作了记号,带着我们朝高地上走,寻找避风的山洞。
  
  12月21日,又一波南下的寒流过去,天气转晴,我们从山洞里出来,整理装备,继续开车朝北走。食物还能支撑接近两个月,省着点吃能撑到春回大地。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春天说不定永远也不会来。
  那只是一个预感。
  直到我们看见覆盖着冰雪的山顶上,那座三十米高的广播讯号塔。
  
  “刘砚!看这里!”蒙烽道。
  他把雪地铲开,铁塔下有生火的痕迹。刘砚蹙眉,蹲下以手拨开冰雪,他们把周围的雪地几乎翻了个遍,发现一个潮湿的烟头,烧到一半被盖熄的松枝,以及一截绳子。
  “伞兵绳。”张岷道:“哪里来的伞兵?”
  他们站在山顶朝下眺望,云和山的彼端,黄昏的一抹暗红色光芒在发亮。
  “这是个无线电广播的信号塔。”刘砚说:“决明!把收音机拿出来!”
  决明带着厚厚的毛线帽,耳朵上捂着耳塞,站在信号塔下,抽出长长的天线对着塔顶,把旋钮转到最左,又转到最右。
  始终静谧。
  “爬上去看看?”蒙烽道:“把天线指过来一点,我觉得让它碰着塔上的尖尖……”
  “我最受不了你这点,蒙烽。”刘砚无奈地说:“用东西之前看一下说明书很浪费你时间吗?”
  蒙烽:“我爸就经常这样,散步的时候天线要……”
  刘砚:“你和你爸的想法在这里就是错的,我们已经站在讯号塔下了。它没有信号就是没有信号!跟你指着哪里根本没有关系!你就算把决明给挂在这座信号塔的尖顶上,他也收不到任何信号!”
  蒙烽火冒三丈:“你外婆也好不到哪里去,刘砚!以前去你家,你外婆连遥控器都不会用,就直接拍电视机!拍电视机能换台吗?!你拍给我看看?”
  刘砚:“够了!”
  张岷笑得倒在路边,决明根本没听见他们在说什么,还沉浸在他的外星人讯号里,抱着收音机跟在刘砚身后。
  
  蒙烽回去把车开过来,说:“现在去什么地方?”
  刘砚:“不知道,问你爸的收音机去吧亲。”
  蒙烽开车说:“那就……沿着山脚找找,咦,宝贝你看,那里有两个雪人?”
  刘砚不看,蒙烽拍拍他的脸,说:“转过头,看那里。”
  旷野中堆着两堆雪。
  张岷道:“是天然的。”
  蒙烽:“嗯,这是什么物理学原理?宝贝,解释一下。”
  车停了下来,决明好奇张望,继而下车摇摇晃晃地走去。雪下似乎还盖着什么东西,决明把上面的积雪拨开,摸到一根长长的,硬硬的东西,朝外一拔。
  拔出一根胡萝卜。
  决明:“?”
  蒙烽傻眼了。
  三秒后,刘砚意识到了什么,冲上车,按着蒙烽的手朝喇叭上压,连着数声喇叭响在雪地里远远传开。
  蒙烽在杂物箱里翻出哨子,运足气一通猛吹。
  
  山脚下的背面,有个小孩踩着积雪前来。
  “队……队长!”那小胖子看见决明,登时大叫道。“决明队长!”
  蒙烽深吸一口气,牵着刘砚的手下车,那小胖子“啊——”的一声大叫,仿佛是见了鬼,转身就跑。
  “等等!”刘砚喊道:“去哪!停下!”
  小胖子在雪地里摔了一跤,狂奔得没影儿了,他们上车扬起漫天雪花追上去,绕过横亘雪地的树根般的山峦底部,面前豁然开朗,远处是一座坐落于山脚的广阔农场。
  小胖子带着一群人狂奔出来,各个大声喊叫,刘砚停车冲上前去,大叫着与生还者们拥抱。
  
  2012年12月22日,我们终于找到了失散的伙伴,他们离开避难所在路便留下了箭头和字——原来是胡珏的主意。
  而后闻且歌带着大家绕过西安北上,进入宁夏南部地区,在两省交界处看见一座高大的信号塔,像我们一样沿着山麓背风面向东,转而折向北面。
  这里有一条公路,公路的尽头是一座农场,招牌上有“农家乐”字样。
  胡珏率领能作战的弟兄扫除了里面的十只丧尸,把它们埋在农场的西边。
  这里不算太大,然而比起我们的上一个家园已经好得太多。
  它依山傍水,东边的河流已经彻底冰封,本来据说还有人造温泉,但因为能源不足,已经结冰了。
  
  郊区的农家乐度假村……就像个桃源。
  
  我们不在的这些日子里,七十九人都以胡珏为头儿,闻且歌作为队长负起了保护所有人的责任,当胡珏交回我的日记本的时候,朝蒙烽说了一句话。
  “太好了,我们的头儿终于回来了。”
  
                  新生(附番外)
  刘砚走进农场,这里有四座三层高的小楼,每座楼上插着一个简易风力发电机,傍晚时分于妈开始做饭,炊烟袅袅,这些天里他们几乎就没吃过一顿煮出来的熟食。
  食堂里,于妈端上饭,刘砚扫视一眼,发现又多了近百人,有男有女,女人比男人多。
  “我还怕标记起不到作用。”胡珏道:“没一天睡得着,还好你们找来了。”
  蒙烽一口饭喷了出来,问:“标记?”
  邓长河道:“你们不是按着标记找过来的么?”
  张岷茫然道:“没有……是被风雪盖住了么?你们在哪里作的标记?”
  胡珏哭笑不得道:“我们沿途从汉中过,走宝鸡,所有的路标上都写了蒙字,画了箭头,让你们向西北走……”
  “坑爹了!”蒙烽悲愤吼道:“我们走的是西安的东边!国道108!决明!你这招仙人指路靠不住啊喂!”
  众人哄笑起来,刘砚无奈摇头。
  “感谢主耶稣的指引。”吴伟光说:“最后还是找到了。”
  刘砚点了点头,胡珏说:“总算可以卸下担子了,交给你们了。”
  刘砚也不谦让,说:“以后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你帮忙。”
  胡珏点头笑道:“我不会推辞的。”
  
  蒙烽与刘砚在避难所救出的人自是十分熟络,当天就挨个激动过一番,而胡珏取道延安救出的一百一十七人则完全不认识他们。
  蒙烽与张岷吃过饭,挨个去与新来的避难者们交谈,给他们测试,编队。
  刘砚则接手整个农场的分布图与资源,以及人员名单,召集所有人开了个会。一切理所当然,没有林木森在时的夺权与算计,也没有任何观念冲突。
  战略养成新地图模式开启,游戏开始了。
  
  他们在农场主的二楼大厅里开完会,刘砚整合了所有人的意见,详细记录成员的特长,开始计划二次建设。
  这一次终于彻底安全了,不管天时、地利还是人和。
  天时无疑是最大的要素,寒冷还会持续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