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81部分

穿越1879-第81部分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李鸿章给尼古拉送上了一份厚礼:中俄在亚洲结成军事战略结盟。

    1891年,这份军事同盟是俄国求之不得的。当时,为了遏制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三国结成了三国同盟,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

    到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想促成法、俄结盟,但1891年还没跟俄国签订盟约,这次尼古拉的东方之行和中国结盟,也会成为尼古拉的重大外交成果,为他以后的登基奠定基础。沙俄乌赫托姆斯基亲王代表沙俄政府很愉快地和李经述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然后一行人就去日本访问了。

    尼古拉等人一离开中国的海域,李经述就马上找来段祺瑞、冯国璋、谭嗣同等人,商议在日本暗杀沙俄皇太子尼古拉的计划。为这一天,李经述已经忍耐和准备了很久。

    那天,谭嗣同不仅自己去了李经述的房间,还带去了他的一位好朋友——大刀王五!

 ;。。。 ; ;
第三十七章 暗杀计划(3)
    当沙俄皇太子尼古拉离开了中国海域,李经述便开始策划暗杀他的事情。李经述此时还年轻,精力旺盛,头天晚上很晚才睡,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在武汉司门口靠江边的一家客栈密谋此事。

    那日,天色阴沉,快要下雨,夏日江边的大风把路旁的树摇得东倒西歪,风过处,碎落的叶子在地上飞舞。段祺瑞、冯国璋等人早早就到了。谭嗣同因为去码头接一位朋友,还不见人影。

    冯国璋说:“李大人,谭嗣同不会是胆小不来了吧?要不我们开始商议吧?”

    李经述回答说:“不急。我了解谭嗣同,他绝对不是贪生怕死之徒。我们再等等吧。”

    而在街道外的风雨中,谭嗣同和一个中年汉子骑高头大马疾驰在街道上,“达达”的马蹄声越来越近。

    那中年汉子身穿一件黑色马褂,身材修长,面色冷峻,双腿熟练夹紧马肚子,一抖缰绳,白马便嘶鸣往前奔。

    过了半个时辰,谭嗣同和那中年汉子到了客栈,外面都是李经述安排的荷枪实弹侍卫兵。他们通报之后,便来到了二楼的房间。谭嗣同一进门,就道歉说来晚了,然后给李经述介绍同他一起来的中年汉子:“此人乃是吾结义之兄,刀法纯熟,德义高尚,人称‘大刀王五’,在京城半壁街自开了顺源镖局,四处行走江湖。这次李大人说要谋划大事,需要武人,我便特地请他赶来相助。”

    李经述看了一眼大刀王五,此人络腮胡子,双眼跟项羽一样,是重眸,清澈明亮,岁月在他的额头上留下深深的皱纹,他背了一把青龙长刀,刀长十余尺,刀身镶有双龙吞月的图案,霸气外露。那把沉甸甸的双龙吞月刀据说重一百多斤,比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还重二十余斤,气吞山河,一般混迹江湖的人。看到这把长刀,就知道是谁出场了。

    李经述知道历史上确实有大刀王五这号人物。以前也听谭嗣同说过他的这位义兄。晚清时,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王五年轻时便想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长跪李门前以示诚心,李凤岗为其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经过多年的苦练,王五告别了师父,同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镖局当了镖师。在光绪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帮忙,在北京半壁街开了顺源镖局,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因为大刀王五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德义高尚,生意十分红火,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还很爱国,喜欢锄强扶弱,很有正义感。谭嗣同对李经述说大刀王五绝对是一个可靠之人。

    见了大刀王五,李经述行抱拳礼,说:“早听闻王五大侠行走江湖多年,这次我们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求之不得呀。到时事成之后,我按照顺源镖局押镖的价格给你支付酬劳。

    李经述听大刀王五开镖局,怕他耽误生意,本是好意说要给点银两补偿。没想到大刀王五一听,脸顿时黑了,道:“李大人就这么小看我王五?我大刀王五岂是贪钱之辈?壮飞(谭嗣同的号)是我兄弟,我来帮助大人也是自愿的,若与国与民有利,我大刀王五分文不取。如若收大人的钱,我以后有何面目行走江湖?”

    李经述一听,这江湖中人果然还是有些脾气,连忙解释,哈哈大笑,道:“我并非是小看王五大哥,只是不想让好汉吃亏。”

    这时,冯国璋站起身来,他有点看不起大刀王五这种江湖草莽之辈,笑道:“这年头,功夫已经过时了,关键时刻,还得靠这个!”

    说完,冯国璋掏出手中的黑壳毛瑟枪,在大刀王五面前晃了晃。大刀王五面色冷峻,一声不吭,突然间大步闪到冯国璋的面前,一把夺过了冯国璋的手枪。大刀王五出手极快,冯国璋此刻还没反应过来。

    然后,大刀王五将冯国璋的手枪还给他,道:“在下献丑了。”

    冯国璋的脸顿时气青了。李经述哈哈大笑,夸赞大刀王五说:“王大哥好身手!”

    然后,李经述示意冯国璋坐下,道:“这次行动,枪还真派不上用场。我们需要王五这样的高手。”

    大刀王五和谭嗣同等人也走到安排好的位置坐下,李经述让段祺瑞带人再次检查了四周,客栈早已被李经述清空了,别说人影,连一只苍蝇都没有了。

    李经述确认客栈是安全之后,站起身,严肃对谭嗣同、冯国璋等人说:“今日找各位来,是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此时关系我中华之国运。各位必须严守秘密,谁要是敢对外泄露半个字,就是我中华之罪人,我一定军法处置。就连你们的家人,也不许说半个字。”

    冯国璋等人说:“大人放心,我们绝不外传。”

    李经述说:“大家都是多年跟随我的兄弟,我信得过。”

    之后,李经述便和谭嗣同、大刀王五、冯国璋等人商量怎么置尼古拉于死地,又能嫁祸日本人。

    李经述说:“多年来日俄两国关系一直紧张微妙,此次俄国皇太子访日,日本政府必然不敢怠慢,肯定会以最高规格接待,而且肯定戒备森严。我们必须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确保此次行动万无一失。这次行动的计划,就叫‘猎熊’。猎北极熊嘛。”

    谭嗣同问李经述:“李大人,你怎么知道一定会有日本人刺杀俄国皇太子?”

    李经述说:“俄国长期以来威胁觊觎日本北方领土,一定会有爱国而愚蠢的日本人刺杀俄国皇太子的。如果有,我们只需要助他一臂之力。就算没有,我们也要做成这种假象。”

    谭嗣同点点头,道:“如果真能挑起日俄战争,那么我们就可以大有作为了。就算失败了,无非是流血牺牲而已,我们也会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了,‘愿以一人头,留取身后名’,李大人,这事我谭嗣同第一个报名。”

    大刀王五也随即站起来表态要加入这次行动。

    “壮志可嘉!到时候我亲自为你们送行!”李经述说:“这次我看俄国皇太子尼古拉的侍卫戒备心不够,不足为虑,最好是能装成日本警察,这样便于下手,而且最好不要用枪,大刀王五之最合适的人选。这里面,谭嗣同也见过尼古拉,你们前往日本,我放心。其他人也可一起去,作为内应。到时候,我会把北洋舰队的军舰开到长崎去访问,以掩人耳目。”

    于是,李经述根据俄国皇太子的大致行程,制定了周密的行动计划,就等着合适的时机出手了。为了这次行动,李经述制定了三套计划,志在必得,尼古拉算是在劫难逃!

    1891年5月11日,在日本滋贺县大津街头,万头攒动,彩旗飘飘,人们正在迎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访问日本。多年来日俄两国关系一直紧张,日本政府不敢怠慢,果然以最高规格接待尼古拉一行,希望借此契机,化敌为友。

    为了显示日本的诚意,日本官方特意派出20多位官员专程到长崎港,为尼古拉太子接风洗尘。而且,日本政府还下令,长崎港内商船一律不准停泊,其余舰船均需高悬俄国国旗以示欢迎俄国皇太子的到来。

    为保障皇太子的人身安全,日本政府也加强了长崎的警力,严加防范。日本外交大臣青木周藏与俄国驻日大使约定,万一发生暗杀行刺事件,将按照日本刑法第116条“加害皇室罪”,处以行刺者死刑,决不宽恕。

    这时,尼古拉怎么也想不到,一双充满仇恨的眼睛正在盯着他,他的死期,就快要到了!

 ;。。。 ; ;
第三十八章 猎熊行动
    李经述将刺杀俄国皇太子尼古拉的行动命名为“猎熊行动”。为给尼古拉太子一行接风洗尘,日本政府规定长崎港内商船一律不准停泊,李经述亲自安排部署,率“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和“来远”等主要军舰组成的北洋舰队正式访问日本。

    此前,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曾特别邀请北洋舰队正式访问日本,主要是为了要在日本国内制造扩充海军军备的舆论,并对中国舰队的舰只装备规模及作战能力进行一次调查摸底,目的是要赶超中国,最终夺取亚洲海上霸主地位。而1891年的日本,仅有三四艘三四千吨级之巡洋舰。

    李经述特意将这次访问的时间提前,好带谭嗣同、大刀王五等人前往日本。日本方面对清政府北洋舰队的到来竭尽礼仪之能事,所到之处或礼炮致礼,或夹道迎接,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得“礼意其隆”。

    北洋舰队先是到达的横滨港,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发出旗号变换队形驶进港口,随后“定远”舰鸣放21响礼炮向日本海军致礼,日本海军“高千穗”舰也鸣21响礼炮应答,当时停泊于港中的英、美军舰皆鸣13响礼炮向北洋舰队致敬,一时间横滨港内礼炮轰鸣,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李经述在停泊于横滨港内的“定远”旗舰上举行招待会,邀请包括日本国会议员和记者在内的日本各界人士出席。通过这一活动,北洋舰队在礼貌地答谢日方接待的同时,再次向日本人炫耀北洋舰队的威容。

    当时日本朝野人士在参观7000吨级的“定远”和“镇远”舰后普遍感到羞惭,观舰者都谓中国已成大国,竟已装备如此优势之舰队,定将雄飞东洋海面。

    日本舆论也大力渲染日本国内“对强大的中国的舰队的威力感到恐怖。”有日本报纸报道:“中国舰体巨大、机器完备、士兵熟练,值得一观之处颇多。反观我国,仅有三四艘三四千吨级之巡洋舰,无法与彼相比。同行观舰者皆卷舌而惊恐不安。”

    北洋舰队在横滨港只停留了两天,随后李经述就率舰队前往京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