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穿越1879 >

第67部分

穿越1879-第67部分

小说: 穿越187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发布《罪己诏》:当前朝鲜混乱的局面,都是由于国王的失德和官吏渎职**造成,朝廷将承诺改革,满足乱民提出的部分要求,包括停止迫害东学教徒,自愿回乡者既往不咎;查明贪官污吏,一律严惩;改善起种贱民的待遇;不强制白丁戴平壤斗笠;允许青年寡。妇再嫁;废除一切扰民的苛捐杂税。

    这些改革措施,都是李经述根据唐绍仪的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的,朝鲜国王的《罪己诏》发布后,朝鲜南方民心大稳。段祺瑞本来在北洋军官学校就表现优异,又以官费入柏林军校,学习一年炮兵,在著名的埃森克虏伯兵工厂实习了半年,此时指挥炮军作战,如鱼得水,不到半个月就收复了忠清道、庆尚道,轰死打死日本浪人六百多人,还派兵包围了全州府。

    内田良平一看这段老虎比唐绍仪凶狠何止百倍,加上制造暴乱让日本出兵的任务已经完成,于是赶紧带着浪人撤了,剩下的东学教徒,都是一些衣衫褴褛的农民,朝鲜朝廷一说既往不咎,他们带着锄头就回家了,东学乱党很快溃散,崔海月最后带两千教民开城门投降,暴乱基本平息。

    正当李经述觉得大局已定,汉城外传来一阵轰隆隆的炮响,叶志超的两万淮军和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带领的五千日军打起来了。

    当时中日两军阵地很近,牙山地势较低,日本人积极备战,早修筑了炮台,九门重炮居高临下,占据炮火优势,一阵乱轰。叶志超根本就没想到大鸟圭介这文弱公使,就敢凭五千日军单挑他两万淮军,每日照常醉酒笙歌,炮声一响,仓促备战。

    叶志超靠着李鸿章,带领的淮军经过十来年的休养生息,战斗力大大下降。面对日本人的炮轰,叶志超异想天开,竟然派两千骑兵杀出,企图闪电夺取日本人的阵地。大鸟圭介惊讶之余,命令日军集中炮火攻击,淮军的骑兵跑到半路,就被炸上了天,可怜淮军骑兵死伤一千二百多人,锐气尽失。

    淮军骑兵大败,日军反而士气高昂,继续发射杀伤力比较强的榴霰弹,这种炮弹弹壁薄,内装火药及小钢珠或钢箭、钢珠,弹头装有定时引信,能在预定目标上空爆炸,杀伤敌方。

    高州镇总兵左宝贵不懂这新式武器,大鸟圭介亲手发射了一发定时的榴霰弹打到他的身边,刚开始没有爆炸,他竟然毫不知情,继续指挥火炮发射,还击日军。结果,榴霰弹过了一会爆炸,弹片击中的左宝贵的右眼,他伤重殉国。

    如果叶志超能带领淮军坚守阵地,李经述带着城里的淮军杀出,内外夹击,日军肯定大败。但左宝贵一死,叶志超面对日军强大的火力,心理防线竟然奔溃,带一万多名兵狂逃一百多里,退守平安府。

    当时,天空下着大雨,叶志超带着残兵败将,恐日军截杀,不敢走大路,光挑荆棘密布的羊肠小路,很多士兵的军服和脸都被荆棘所破,惨不仍睹。日军一路追杀,淮军死伤六千余人,而日方只损失两百人。

    李经述带五千淮军出汉城,叶志超早已逃之夭夭,王士珍一看叶志超驻防的牙山,对李经述说:“此处地势低洼,孤险无援,叶志超竟然在此驻兵,真是没用兵常识,天下第一等蠢材,难怪会大败!”

    李经述默然不语,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他决定立即接管叶志超的淮军,于是带兵连夜赶往平安府,叶志超竟然给李鸿章发电报,谎报军情,说牙山一仗,淮军大捷,淮军死伤二百,日军伤亡两千!

    李经述收到消息,强压住内心的怒火,把叶志超和一些淮军将领请来营帐中议事,叶志超到了之后,李经述马上命袁世凯带亲兵把叶志超五花大绑,叶志超反抗,大叫:“老子也是提督,你凭什么抓我?老子跟中堂大人打仗时,你还光着屁股呢!”

    李经述听了面色突变,拔出袁世凯送的匕首,众将以为李经述要杀叶志超,一半默然不语,也有将领站出来替叶志超求情:“提督大人,大敌当前,杀大将恐会乱军心!”

    叶志超长期习武,体格非常健壮,长着稀疏的胡子,脖子圆滚粗胖,脑袋后面拖着一条粗壮的辫子。袁世凯带着两个亲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按倒在地。

    李经述拿刀上前,怒斥叶志超:“我全权指挥在朝军队,你不听军令不入汉城在先;两万淮军对付五千日本陆军,竟然不到两个时辰就溃逃,贻误军机,导致淮军伤亡惨重;兵败之后,竟然还谎报军情,还有,中堂大人每年拨付给你的军费,一年少说也有几十万两,你去营地看看,你的兵,连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他们打仗时穿草鞋,平日则赤脚,士兵们五年没发新军装,只在胸前和背后缝上‘兵’的大布块!你自己却天天酒宴笙歌!这样带兵,打起仗来能不溃不成军吗?刚开始不惩罚你是怕动摇军心,今日若不严惩你,莫说死去的几千兄弟们不答应,你的兵都不答应!”

    说完,李经述抓起叶志超又黑又粗的辫子,一刀割掉,这在当时,等同于“杀头”,李经述道:“今日两军对阵,我姑且念你跟随中堂大人多年,暂且饶你不死,收押入狱!”

    叶志超本来就贪污军饷,飞扬跋扈,李经述逮捕了叶志超,大快人心,众将惊愕,对李经述大为信服。李经述收编了剩下的一万多名淮军,整编成二十营,多派北洋军官学校出身的军官指挥,和自带的五千淮军一起,迅速回攻汉城外大鸟圭介带领的日军。

 ;。。。 ; ;
第十九章 中日大战(下)
    李经述和袁世凯带了将近两万淮军回汉城后,袁世凯在朝鲜多年,熟悉汉城的地势和防务,对李经述建言:“大人,俺们虽然人数上有优势,但俺看大鸟圭介的数千日军,都是日本陆军精锐,武器装备和军事素质明显比现在的淮军要强,俺们不宜强攻。朝鲜国王已经发诏严惩私通日本者,琅威理、邓世昌率领北洋水师的军舰又封锁了对马海峡,后勤补给是日军的致命之处,俺建议淮军占领汉城制高点,以守为攻,长时间对峙,必可拖垮日军,不战而胜。”

    李经述认为袁世凯的分析得很有道理,问道:“依项城之见,我军驻守哪里比较有利?”

    袁世凯指着作战地图上的牙山,说:“卑职认为,俺们可以牙山上驻守。这里离汉城和仁川都比较近,我军的海路补给都很方便。而且,聂士成现在守牙山东北的成欢,俺们可驻牙山东南的公州为后援。”

    李经述就没有着急进攻,而是把淮军分成两部分,自己带领一万人占领牙山附近的制高点,与日本人对峙;另外派袁世凯率领另一半一万淮军入汉城驻扎,守住汉城的各个城门,一旦有变,内外夹击,击溃日军。

    当时,四川提督宋庆要求率队进驻中朝边界要地义州,以备不测。当时庆贺慈禧的六十大寿提上日程,李鸿章希望列强出面调停,还不想全面和日本开战。宋庆请战,李鸿章不允,复电四川提督宋庆说:“日必不占朝地,义州去汉城千余里更不必虑。”

    李经述发电报给李鸿章,“日竭力预备战守”,让李鸿章断了和谈的念头,和日本人背水一战。

    李鸿章回电说:“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即谁理诎。”

    聂士成也收到李鸿章“不可轻举妄动”的电报,派人询问李经述如何是好,李经述回电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更何况中堂之令,全力备战!”

    李经述心想,李鸿章虽然牛叉,但也有他思维的局限性,对英法可以议和,对小日本这样狼子野心的国家,早一天开战对中国就越有利,于是直接给醇亲王和朝廷兵部发了一封电报告急,告急的电文飞进了颐和园,慈禧太后急招李鸿章商议。

    光绪皇帝、醇亲王和军机大臣、兵部侍郎刚毅也参加了那次重要的会议。

    当时,颐和园沉浸在筹备慈禧六十大寿的喜庆氛围中,刚毅冷着面孔直着眼睛向颐和园的大门走来,却被太监总管李莲英拦个正着:“皇太后看戏有个规矩,不准人来人往的,刚大人,您暂且止步。”

    刚毅脑门上已经挂满了汗粒,他直着眼睛说:“下官是太后懿旨来的。”

    李莲英半点都不示弱:“奴才是奉太后懿旨在这里拦住来客。”

    刚毅拿着朝鲜前线的战报,抹着额头上黄豆大小的汗珠说:“下官是有要紧的公事!”

    李莲英面不改色,不紧不慢反问一句:“是您的公事要紧,还是皇太后看戏要紧?打扰了老佛爷看戏的心情,你担得起这个责吗?”

    刚毅知道慈禧最爱看戏,不敢说他手里的战事电文比慈禧听戏要紧,只好问一句:“皇太后看的什么寿戏?”

    李莲英啧着嘴,一脸谄媚,说:“太后她老人家,看戏都惦念着国泰民安,看的是猴戏《闹天宫》。”

    当《闹天宫》的锣鼓停住,艺人跪满了舞台,高声谢赏谢宴,山呼万寿无疆,这倒是皆大欢喜的场面。欣赏完猴戏,慈禧喝了半晌的茶,才和光绪皇帝、醇亲王、李鸿章、刚毅等人商议正事。

    醇亲王对李鸿章要和日本和谈表示不理解,对李鸿章慷慨激昂:“日本不过扶桑一岛国。大唐盛世,小日本才有众多遣唐使前来,文字、经学、诗文、佛学、典章、技艺、服饰无一不是移植而去。近些年来,明治有维新之举,稍有所成,竟敢藐视天朝,窥我属邦,斯可忍孰不可忍?中堂大人,连你儿子都觉得可以和日本开战了,打吧!”

    刚毅对李鸿章的“和平外交”也早就不满了,道:“当初中法之战,我们打得不错,结果却是趁胜乞和,直到现在还有人责难声声,倭夷如今又来欺负我,万万不可再行示弱,中堂大人,贵公子都说了,北洋水师可战,打吧!”

    李鸿章默不作声,他心想着朝廷现在大把的钱都花在修颐和园了,打仗是要烧钱的,这一点朝中却没人考虑。善于察颜观色的慈禧见李鸿章不发话,问道:“李中堂啊,你统帅北洋水师和淮军多年,也就别‘哑巴吃饺子,光心里有数’了,这仗究竟能打不能打?”

    慈禧问话了,李鸿章当然得回答,说:“北洋水师可打,但淮军洋枪洋炮现在恐怕不如倭夷,不能打!”

    海军还行,陆军不行,慈禧听到这里,心里有数,道:“据说袁世凯的兵已经进了汉城,怎么撤回来?总得有个台阶,总得照顾上国的体面啊!”

    一直端坐侧座,装聋作哑的光绪却蹿了起来:“朕实在忍无可忍,不能再做活哑巴了。这样逆来顺受,连朝鲜都可以任倭夷宰割,朕这皇帝也就不必再做摆设了。再不开打,天朝威严何在?上国体面何存?”

    光绪一席话,把养心殿的人都说愣了。慈禧一声叹息,望着李鸿章。

    这时候,叶志超先前发的“重创倭夷”电报也到了,刚毅拿着这封电报说:“叶志超带六营兵就打了这样的胜仗,李公子必然能打败日本人。”

    醇亲王这时也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