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史家公子 >

第102部分

红楼之史家公子-第102部分

小说: 红楼之史家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夫人叫黛玉逗笑了,看看黛玉的肚子,笑道:“小八是咱们家的宝贝疙瘩,便是当了姐姐也一样,合该让那些小子们小心着。”惋惜的在心里叹口气,黛玉的这一胎已有老道的太医说过了,是个男胎,看来他们家想再要个小玲珑是不能够了。
  张家大夫人盘算着,她生了两个儿子,老二家的生了三个,她们岁数都大了,也不指望着再生女孩儿了,全家就这个小弟妹最有望了,别说她还生了小八这个小娇娇出来,等她生了这一胎,好生补一补,兴许还能给老张家再添个小娇娇呢?
  这般想着,张家大夫人看黛玉的眼神更炽热了——小娇娇谁嫌多呀?小八宝贝儿眼见着都六岁了,想着过几年就要定人家这心里就火辣辣的不好受……弟妹再努力一把,兴许她们膝前还能再有个软软糯糯的小娇娇再陪几年呢……
  山顶菊花开的正旺,对着这极致的美景,黛玉再也不会有机会写出“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的诗句来。反而是孤标傲世相携手,时时皆有解语人。【注】
  作者有话要说:
  【注】:“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是原着中林黛玉“咏菊”诗中的一句。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亦是原着中林黛玉“问菊”诗中的两句。




☆、89

  最后一次机会
  贾环心里打算好;便往荣国府上院里去了。
  贾母歪在软椅上,听贾环说明了来意,眼中精光闪烁。
  “要接探丫头出去?”“是。老太太。”
  贾母不动声色的打探,笑问:“怎么这箍节儿要接探丫头呢,也罢,你是她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兄弟;你分府出去立了门户,合该让她去认认门来。”
  贾环不置可否;认门?恐怕是整个荣国府都想认他的府门罢,要是能把那座大宅院还有铺子田庄等产业都认回来才好。
  见贾环光笑不接话;贾母心里郁郁,这环小子忒精明,什么也打探不出来。
  ——不知怎地;贾母这些时日总觉着有些心惊肉跳,夜深人静的时候想一想,越发奇怪了,这荣国府也好,二太太也好,一向是顺风顺水的,就连林家,前些年也分外敬重岳家,往年哪年的节礼不值万两?还巴巴的把黛玉送过来,不就是存了把她嫁给宝玉的心思么?忽的有一天,这风水全变了,荣国府连连走霉运,林家也变了脸,二玉婚事的默契那林如海翻脸就不认人!
  贾母心里头沉甸甸的,总觉着是什么地方出了岔子,可细想来,偏又想不出,反倒把王夫人前些年说过的一句话放在了心上“环小子五行生克宝玉”,这般,贾母看贾环益发的厌恶,恨不能踩到脚底下才好——又怀疑是赵姨娘八字不好,先前国公府有太上皇的龙气庇护着,还不怎么样,可自打太上皇越发年老体弱后,这赵姨娘的煞气就涨了起来,连带着她生的贾环和探春也是个克星!
  把“源头”找了出来,将荣国府愈发凋零败落的原因归咎到别人身上,让贾母好受了许多。只贾母一时半会并不敢动赵姨娘,一来怕煞气反咬,二来又碍着贾环这个犟种;倒是探春,和赵姨娘、贾环都不亲近,赔上一副嫁妆配出去完了。
  本来贾母都有了人选,正要找个机会和贾政提一提呢,贾环就找过来说要接探春出府一日,这叫贾母的心思又活泛起来——荣国府入不敷出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本来还有凤姐儿的调度和嫁妆,偏王氏收了权给宝玉媳妇,这也没错,只那个薛宝钗却是个精明的,宁可东墙补西墙也不动她自己的私房。
  贾母只好又怂恿王氏再去放利子钱,不成想王氏不争气,弄出了那么多的事情,王氏是废了,薛宝钗可不像她母亲和姨母那么好啜哄,在用一个七品孺人的虚名得到薛家大半的家产之后,贾母几次三番的暗示薛宝钗去放利子钱,可都被她糊弄过去了,偏贾母又没有好法子,只得由她去。
  看环小子还在意探丫头,这就好!贾母马上打起了算盘,这环小子能在京城买下那么大的一处宅院,可见他手里的财力身后的靠山都不小,贾母虽打探不出来谁在后头支持他,但贾母只要知道有这样的势力做靠山,贾环手里的银钱就会源源不断就行了——国公府养了他那么大,他合该奉养国公府!
  叫来探春,贾母笑的益发慈爱,抚着她的发顶道:“你兄弟要接你出去松散松散,你快叫你奶妈子拾掇拾掇,好生玩上一日去。”
  探春微微皱眉,狐疑的望一眼贾环,乖巧的低头应下了贾母的话。只笑道:“何不叫上二姐姐和四妹妹同去?不然又要说老祖宗只疼我不疼她们了。”
  贾母点着她的脑袋大笑,眼角却注意着贾环的神色。
  她也想藉此只道贾环的目的,若是执意只接探丫头出去,那就得好生思量揣摩了……
  贾环见状,笑道:“这样正好,原我也是这意思,怕老太太不放心才没说将出来。”
  贾母道:“原是应该,只你二姐姐在大老爷处,你凤嫂子给弄来个老婆子说要教规矩,镇日家盯着二丫头,二丫头若跟你们出去了回来才有好受呢!四丫头年纪小,我不放心,再者你兄弟一个,恐照应不过来。待你去一日熟悉了,再叫她们同去岂不更好?”
  探春忙道:“还是老太太想的周全……”贾环却在心里哂笑,不叫二姐姐和四妹妹同去,不过是怕二姐姐木讷,四妹妹冷僻,会坏了事罢。
  好不容易歪缠过,等探春提着裙子上去贾环带来的马车时,日头已将至中天。
  拙复园的马车又宽敞又亮堂,因着史墨惯来不耐颠簸,家里的马车都特特按他说的改造过,坐在里头十分的舒适。
  跟在探春身边的除了她的奶妈子和两个大丫头侍书、翠墨,还有一个穿着体面,言笑晏晏的人,正是鸳鸯无疑。
  因着鸳鸯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头,探春也得尊声“鸳鸯姐姐”,是以前面那辆马车只她陪着探春坐,丫头婆子都挤在后一辆蓝围的马车上。
  探春见老太太把鸳鸯派来陪她一起,心里虽猜出点什么来,可更多的还是受宠若惊——一路上都在与鸳鸯闲话,探问老太太进来喜欢的事物。
  鸳鸯面上笑着,手心里却汗津津的,不为别的,只因老太太特特嘱咐了她两句话:
  “我老啦,孙子的宅院也看不动了,鸳鸯倒替我好好看一番,不拘格局摆设、家俱吃食,回来与我说,叫我高兴高兴。”
  “探丫头自己出去,我不放心,你好生跟着她,别叫她错了动作才好,况且环小子年轻,怕不知轻重,你且与他屋里丫头闲聊些,也好让我知道他惯常与什么人来往——老婆子只这么一个出息的孙子,可不能叫人带坏了去。”
  看老太太平日对环三爷那样,这话说出来恁是个傻子,也知道里头的深意呐。这是要打探出来环三爷的家底子和朋友靠山呢,鸳鸯心里有鬼,哪儿会不紧张。
  “怎地还不到?”鸳鸯捏着帕子,笑问。
  探春也觉着走的时辰长了些,况且外头也忒吵杂了些,便将窗帘子拈起一条缝,边冲外头看边扬声问:“到哪儿啦?还有多长路?”
  这一看,“停车!”探春气冲冲的喝道。
  “怎么了?”鸳鸯心里一急,忙问。
  探春摔下帘儿,弓腰站起来,冷道:“便是我不常出府去,也知道这府邸不会建在闹市里!”说着作势要出去质问贾环。
  鸳鸯忙拉住她,劝道:“兴许是路过此处呢,姑娘先别急,”冲着外头道:“走的那条街,怎么到这里来了?”
  却不料外头回应的不是压车的婆子,而是一个低沉的男声:“姑娘们稍安勿躁,爷请姑娘看戏,自然是这条路。”
  随机,一个低哑的嬷嬷声音传来:“三姑娘暂且担待,这集市里,姑娘切勿大声儿,旁人听见了,唯恐坏了姑娘的清名。”
  探春听说,只气的脸色青白,冷笑道:“清名?他这是劫了亲姐姐要去作什么!看戏,我不看戏,掉头!我要回府!”
  外面的婆子皱皱眉头,颇为不屑的耷拉下嘴角。她是环爷身边积年的婆子,因她知道自己笨嘴拙舌不会来事,也从不攀高踩低,守着个小孙子在环三爷院里安分守己的作个粗使的婆子,正是好心有好报,她看不惯环爷的奶|子趴着二太太的样子,时常暗地里帮扶环爷一把,等到环爷出府时把她们孤寡祖孙俩给带出来了,如今小孙孙也在外书房做事,老婆子她感激的很,只一心一意和她小孙孙认这个主子。
  见外头没声音儿,探春愈发不依不饶的,连声质问,还道:“让环儿自己来与我说!”
  婆子深吸两口气,还是旁边赶车的车夫拉了她一下,才叫她把要出口的话咽了下去,毕竟那是爷的姐姐,她一个奴才不能给主子丢人不是!这婆子分外不屑,她经得多,比旁人更知道这位三姑娘,看着精明果断、胸襟开阔,这三姑娘可心狠着呢!
  看现在还对他们爷颐指气使的,难道他们爷合该受她这气?怎么不见她对旁人这般?连那位宝二爷屋里的丫头都客客气气的,唯独踩惯了赵姨娘和他们爷,养出来的气性罢?
  见探春只顾摆出姐姐的谱儿,鸳鸯悄悄掀起车厢后的帘儿向外瞅了一眼,只一眼,鸳鸯的脸就白了——后头跟着那两辆马车都不见了!
  鸳鸯心里越发忐忑,不知道环三爷要带三姑娘去什么地方,作什么?三姑娘是环三爷的亲姐姐,自然是无虞的,可她一个丫头,见着什么不该见的,听到什么不该听的,死了也白死!难不成老太太会为了她大动干戈?纵使老太太想要借机发作,她一个侍候人的丫头死了又能当成什么籍口?左不过让环三爷陪个不是罢了。
  幸而马车很快就停了,不是什么偏僻的荒郊野外,能听见外头热闹的人声儿,好歹让鸳鸯心里踏实了些。
  沉着脸下了马车,探春压不住火气,冷笑道:“我没读过圣贤书,倒是没有这样的见识!像强盗似得截了姐姐来看戏?什么戏这样好看,让咱们环三爷大费周章,我可得看好了,好日后请回去给老太太也看看!”
  贾环拧起眉角,这是拿老太太来威胁他?
  鸳鸯见外头人声鼎沸的,这院里头却清净的很,仅有的丫头小厮也规规矩矩的垂手而立,半点不敢抬头,心知这定是环三爷的地方或者是被他包下来的,悄悄拉拉探春的衣袖——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探春知道自己有些过头儿,可每每瞧见环儿或者赵姨娘,她总是压不下火气,她和这两人真是前世的冤家!尤其是贾环,巴巴把她弄到这地方来,要是老太太知道了……这不是在害她么?
  贾环并不愿在这里多说,只道:“上楼罢,请你听出戏罢了,申时便送三姑娘回国公府去!”
  显然也有些怒意。
  这后院果然别有洞天,她们顺着一条楼梯上去,分明是两层的这么大的建筑,那楼梯尽头却只有一间屋子。
  听见动静,镂花门从里面打开,露出笑吟吟的珊瑚。妇人打扮的珊瑚朝贾环和探春福一福身,伸手拉住鸳鸯,笑道:“好些时候不见,从前我在老太太跟前时常蒙你照拂,今儿咱们好好儿说会子话才不负咱们的情谊。”
  鸳鸯苦笑,这分明是场鸿门宴,随着珊瑚走进去才发现,这间屋子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