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生活智慧之书太极博弈原理 >

第77部分

生活智慧之书太极博弈原理-第77部分

小说: 生活智慧之书太极博弈原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1/3的概率知道了这张牌!

所以,我们做产品生产的时候,会对不良品进行评估,假如试产10台产品,有一台出了问题,你可以认为这次生产的不良率为10%,但是你是不能得出结论“假如生产1000台,其不良概率也为10%。”

因为你这10台不是属于全部产品的,如果你要推测1000台的情况话,那全部产品是1010台),而在不同位置采样,如A,B,C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从这三处抽出来10台来检验),这些不良的概率都是有可能不一样的。也就是是否预测准确跟采样的位置有关。
如果你要有足够的信心保证推测准确,那么采样的数量(或产品的生产条件)就要与全部数目的不能相差太大,数目越大越能涵盖越多的位置。(无论是否属于正态分布)

现在有很多报告的数据都是非常虚假,不能作为参考。比如有一份来自于某某权威大学和某某著名金融机构做了关于中国自有住房拥有率的调查。结论是:近9成中国家庭拥有住房。如果你不是活在这个国度深有体会而去质疑,你就很容易被欺骗了。你要知道他们调查了些什么?在富可敌国的地方里面调查了3996个权贵家庭,然后得出结论推导出中国的概率。——这就是号称权威的调查了!

在某些条件下,一定会出现的事件(现象),称为必然事件。例如重物在高处总是垂直落到地面;在一个大气压下,水在100℃时会沸腾。在某些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例如掷股子不可能出现0点。在某些条件下,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也称偶然事件(注:从太极博弈原理角度看,不存在偶然事件,具体会在博弈原理第三部解说,为避免引起读者思维混乱,此处暂说为偶然事件)。如抛掷一个质地均匀的对称的硬币,结果可能是正面向上,或背面向上;新生婴儿可能是男或是女。
初时人们认为随机现象是“不正常的”,“出乎意料的”,或者是“原因不明的”,这是因为采样数目太少,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观察时,偶然现象都呈现某种规律,即随机现象的统计具有规律性,因而也是可以预言的。例如,根据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人口统计资料,新生婴儿中男婴和女婴的比例大约总是1:1。但是如果你在小地区去统计这种新生儿的男女比例,那是不一定是1:1,甚至实际比例与理论比例会相差很大,如女儿村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女性!

所以一个深信概率的人,往往会将“约等于”等同于“等于”,摒弃特殊性的考虑,这种简单,说文明一点,就是“单纯”。基于这种方式的思考,你的成功也是具有很明显的概率特性的!

那么我们学概论有什么用呢?通俗来说就是通过概率人们能进行“科学”预测,对事情计划有很好参考作用。
不过中国文化中还有一门理论体系可以预测的,大家都知道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学科叫做《周易》。如果你让笔者在《周易》与《概率》上去选择进行深造,笔者会选择《周易》。
这是因为《概率》从来没有解释过:
为什么会有概率?;
为什么会有偶然和必然?;
别人为什么可以中奖而你没有中奖?;
别人为什么有运气,而你没有运气?;
……
因为在《概率》面前,“相信”成了你唯一的选择。

2。2硬币之二分之一概率
一个硬币抛起来落下,会显示字还是背呢?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其出现字或者背的概率是1/2,也就是你很难断定究竟是哪一面。
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问,为什么是1/2,什么情况下不是1/2(配阴阳问法),这下读者可能困惑了,因为这些问题从来没想过。

我们可以这么考虑,当“影响硬币的A面的力量>影响硬币的B面的力量”,所以硬币才会倒向A面,当“影响硬币的A面的因素的力量=影响硬币的B面的因素的力量时”,硬币立住,不倒向任何一面。

影响硬币的A,B面的力量有哪些的因素呢?
抛硬币时候的力;在抛硬币时候头脑想的内容;摩擦力;风;空气;安静度……
以此开始,我们可以想到无数的因素,为了方便寻得各种因素与硬币倒下的关系,我们可以采用网状关联的方式表示出来,于是有了下一节的内容。

3。网状关联原理
3。1网状影响因素
我们将这些影响的因素使用网状的图形描绘出来:


我们可以容易看出来:假设以O点为中心(为太极,为研究对象),则A与O相近,A影响着O,同时O也影响着A。最直接影响O的有ABCD,间接影响的如E(E直接作用于A,A再直接作用于O),K等等。
以上原理很简明,但是要你去运用,那可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位读者说,他觉得风水有点可信,然后举个例子证明,比如说,办公室空气流畅,人也就有一个好的精神,这样是好风水,至于关于风水的其他一些说法都是胡扯的。
这位读者的思路有两个关键点:
1。他以为办公室空气流畅,人就有一个好的精神是事业顺(好风水)的直接原因(像A影响着O)。
2。他以为人有一个好的精神就会事业顺。

太极归宗的原理告诉我们“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到没有外面,小到没有里面。也就是说,当你认为一个因素是直接因素,那么你还可以找到另外一个比它更直接的因素,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是它能够是好风水,不一定是由好的精神直接作用而成的。因为:
第一,有其它比它直接的原因,你的错觉以为好的精神能直接导致事业顺;
第二,有其他因素可以作用于它,比如说不好的精神,你上司精神也不好,大家惺惺相惜,这也可以让你事业顺!。
(注:其实在风水学里面的“风”并不是指流通的空气,不然,风水就不用使人学几年,十几年。如果空气流通就是好风水,简单得很,随便搞个抽风机,吹风机组合一下就得了。可是事实是,单是一个风水工具——罗盘都可以让人学得焦头烂额。)

所以你会看到,我们很多成功学都告诉别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会成功,那实际上是吗?你从结果来看原因,可以轻易地发现他们有这样的特点,但是要是你仿照这样的方法去做的时候,却往往得不到你预想的结果!我们在前面几章里面都已经有提到这些了。

那从我们的研究对象O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因素具有多面性以及排序性。(建议联系成功的演义一章)
排序性大家都容易明白,但是多面性那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为人的知识面太有限了,很难发现一件事物周围关系点!笔者经常提到的例子是,你可能远远没有意识到蝴蝶跟龙卷风、海啸的关系,所以一只蝴蝶在你身边飞过的时候(可能会引起蝴蝶效应),很多人会熟视无睹——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量让他们有意识去挖掘周围事物之间的各种潜在关系。

有很多现象我们是没有能力去解释的,倘若使用已有的知识,已有的角度去解说,只会显得非常牵强附会。
比如说有一些极端的怪现象,如一个人在几天内肚子里面长满了很多虫或钢钉或玻璃之类,当然很多人会想到可能吃错东西,或者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去臆想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我们都能感觉到非常牵强,它只说明了现象,解释不了成因。
思路就这么多了,但是如果我们去考究一下一些已经被禁止传播的文化就会知道,这是有根源可以查到的,在港台,南洋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地方,就会有比较清楚的文化记载,这大概是什么回事,原因是什么。至于为什么会被禁止,读者可以理解得到。

而这些,笔者是否有见过呢?没有,但是没见过和信不信在笔者看来,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是气功学说,特异功能学说,心理学的深层理论(如深度催眠,如超心理学),佛道教(如禅修),玄学(其实是道教演化出来的,很多流派,如六壬神功,茅山、龙虎、阁皂等),爱因斯坦与牛顿后期所热衷的神学,都是有共同性的,所以这个世界没有不存在的,只有你想不到的,解释不到。
当你坚信某个原因某个因素,除非你是领导,你在吹水,因为吹水是不用负责的,若一旦实践起来,你就会发现会有更多的因素存在,而事后人们为了掩饰,往往称之为细节而不叫因素,不是因为你不注意细节,而是因为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因素。所以如果你要叫别人注意细节,倒不如教别人如何看到更多的因素,只是前者容易后者难。

3。2时空作用原理
一张纸有正反两面,在一张纸的正面放一只蚂蚁,在既不允许它从纸的边缘翻过去,也不许它咬破纸钻过去的条件下,它如何从纸的正面不知不觉地、轻松自如地爬到纸的反面去,且能到达纸面的任何一个点上?
如果你按照平面的角度(二维),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事,但是如果是三维,那就不难了。将纸带一端扭转180度与另一端粘在一起。此时,蚂蚁就可以自如地从正面爬到反面,从反面爬到正面。这就是著名的莫比乌斯带。

我们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都是讲述二维以内的,也就是不考虑时间与空间的作用性。

①时空原型
时空原型,简单来说就是一门关于时间,空间,事情这三者关系的学问。恰如某天我想起了某人而不久后此人打来了电话,我不知道是因为我想起了她,所以她打来了电话,抑或是她要打电话过来,于是我想起了她。
——此便是时空原型。

我们知道,我们跟别人打架,会涉及到两样概念,一个是主体,一个客体。对于打架来说,那么主动打人的称为主体,被别人打的称为客体。这个我们都很容易明白。
现在笔者引出一个很奇妙的问题,比如你坐公交车从一处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到了目的地了,你发现下大雨了,你没有带伞,结果是被雨淋了。你被雨淋了,主体是你,客体是雨,这样就构成了这件事情了。我们仅仅知道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或者直接来说对我们还是作用不大。
可是如果我们想,假如我们去的地方不是这个呢,如果不是这个地方说不定不下雨,我们就不会被淋了;又或者我想,假如我们在其他时间去,晚点或者早点,说不定不下雨,我们也不至于被淋到!
——这种想法比单纯知道主客体要强,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加知道事情是怎么发生,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它。
我们将以上归结为下图:
 
在我们的惯性想法里面,事情发生了,可能就是某人某事互相作用的结果,也许从来都没有想到过时间也是一种作用力,你想想,如果时间不凑合,这人这事能相遇在一起吗?
这就是四维的思考方法。

因为时间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以视觉,感觉,嗅觉,听觉,味觉为主的人类认识方法是没有办法想得出来的。

中国古代以《周易》为基础的学科如六爻等都把时间和空间使用十二天干地支进行描述,这下就好了,通过这种方式(转化为同一太极),我们就能够轻易地讨论时间与空间的制衡关系。比如你和小明做比较,比如说小明高1。7米,你重60公斤,这两方面没有办法起比较作用关系的。只有统一在身高方面的比较,才知道两者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