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专业的善良 >

第9部分

专业的善良-第9部分

小说: 专业的善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可能不喜欢读研究生,但他还是选择继续念。那你觉得他是在选择还是在逃避?可是他的人生还可以让他逃多久?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文化是组织迈向卓越的根基(1)
  工作以便发现“人”的生命意义
  《从优秀到卓越》是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另一本力作,历时5年完成。他分析研究了从1965年到1995年间在《财富》500强中出现过的1435家企业,从中挑选了11家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符合卓越定义的企业。其实,《从优秀到卓越》不是《基业长青》的续集而是前奏,应该是先有“从优秀到卓越”,之后才能谈保住“基业长青”——长久保持卓越的问题。所以,“从优秀到卓越”是创造一家伟大企业更接近源头的事情。
  那么作者为什么挑中这11家公司?这11家公司到底有什么特色?这是该书的一个基础。作者给那些“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勾勒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框架图,分为三个部分——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和训练有素的行为。
  这三个部分显然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而作者认为,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从优秀跨越到卓越,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但决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愿意“主动追求卓越”的人。
  可是大部分的人会认为,工作只是谋生之道,而生活才是生命的重点,甚至说人生苦短,应该及时行乐。所以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比如,柯林斯有一次在斯坦福大学开会的时候,有一个学生问他:“或许是我不够有野心吧,可是我真的不想拥有一家卓越的大公司,难道这也有错吗?”柯林斯回答他说,卓越与否并不在于规模的大小。然后这个学生再次追问:“如果我只想获得成功,那我为什么非要去建立一家卓越的公司,我为什么非要从优秀变到卓越呢?”
  其实,这本书最后一章最后一节的破题,就是答案。如果你领悟不透,整本书的味道你就尝不到,你只能优秀,无法卓越,你的公司顶多优秀,也无法走向卓越。
  柯林斯在最后一章给出的答案是出自毕加索的一句话:“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终极魅力所在。”也就是说,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意义所在。如果你从事的是自己十分在乎的事业,是你热爱的事业,并且和你所认可的价值观、人生意义相契合,那么你追求卓越就变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要追求卓越”这个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做,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假如你的工作跟自己的热情、人生的意义无关的话,那你的人生只能做到优秀,绝对不会卓越,你也不会成为柯林斯所说的第五级经理人。
    先人后事
  无论工作卓越还是事业卓越,根本上讲,都是“人”的卓越。所以,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一家公司要迈向卓越,最重要的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第五级经理人”,他能够立足长远,具有“抛开自我的需要,投身到建立卓越公司的宏伟目标中”的特质,通过他找到“训练有素的人”——这比确立公司的发展方向,制定战略目标更加重要,也就是说“先人后事”。
  这句话很经典:“有时候我们无法等待某个人,要么他就在车上,要么他不在车上。”也就是说,你不可能等着车上的什么人变成“训练有素的人”,而必须去找寻,所以选人比做事来得更重要。不是说我是车长我先确定目的地,反而是应该先把合适的人找上车,让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大家自然会决定要去哪里。
  外界看明基从无到有好像经历了一个戏剧性成长的过程,其实从内部来看自己,也是一个有机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说摆到一个什么革命时期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我们遵循了书中提到的“飞轮理论”: 一开始先有了一群人,然后这群人做了一些不错的事情,累积了一定的能量后,又吸引了更多人进来,从5个到50个,慢慢变成500个,“飞轮”不断转动,动量越来越大,并随着大环境的变化驶向了一定的方向。
  其实道理很简单:
  首先,“如果你是从选人开始而不是从做事开始,你就能更容易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我一开始来内地的时候,并不知道明基要做品牌,要做Joybook(明基的笔记本电脑),方向感也不是很明确,可是我从第一天开始就去找最合适的人(主动追求卓越的人)上车。然后,我只知道要把键盘卖好,键盘卖好后,再找一些人去把光驱卖好,接下来再到扫描仪、显示器等等。我坚持这样让飞轮一直转一直转,直至达到今天这种能量,车长(李焜耀)才会说我们要自创品牌,要做Joybook,于是大家都欣然接受,公司也就朝着新品牌的方向而去。
  如果是基于特定目的上车的人,对中途改变方向会难以认同;相反,如果上车主要是因为车上还有其他志同道合的人,那要改变方向就会比较容易。
  其次,“如果你的车上坐的是合适的人,你就不需要花时间去管理他们”。因为,公司在传播一些诸如诚信、敬业、追求卓越等价值观的时候,由于他们本质上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一听就心领神会,就会产生共鸣,沟通起来会很容易。认同了共同的公司理念,他们自己就会去管理自己。
  

文化是组织迈向卓越的根基(2)
所以对于合适的人,你根本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管理他、激励他,他们本来就懂得这些道理。即使组织越来越大你也不用怕,因为他们都是合适的人。
  最后,“如果你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即使你的方向是对的,你仍然不能成为一家卓越的公司”。道理很简单,因为你无法实施公司策略,无法带领众人齐心协力朝这个方向迈进。
  很多公司的“车长”,往往会先确定汽车要驶向的目的地,并设计好路线图,然后才去招集精明强干的帮手,采用的方式经常是“挖角”。而对那些被他挖来的人,他就必须花很大精力去激励、管理他们,然后尽量让他们在短期内去完成各种业绩目标。所以,这类“车长”的短期行为色彩很重,他的“胡萝卜加鞭子”的力量是很大的,他知道用胡萝卜去激励人,用鞭子去管理人,这正是“第四级经理人”的典型特征,他们是“先事后人”。而“第五级经理人”是首先让训练有素的人上车,他能够从零开始、从小地方开始创建一支卓越的团队,然后有机地去推动“飞轮”,让动量一步步增加。
    直面残酷现实,坚持必胜信念
  那么这群训练有素的人要具有怎样的思想,才能使组织走向卓越?柯林斯在书中写道: 要能够“直面残酷的现实,坚持必胜的信念”,而这正是“训练有素的思想”。
  “面对残酷的现实”,其实跟“唯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一样,当你走过死亡的幽谷,当你面对策略转折点的时候,当你的组织里面有某些“祭师”(专挑毛病的人)讲一大堆不好听的话的时候,你要勇于面对事实,让大家多对话、多争辩。“实现跨越的那些公司就是要做到让职工有机会说真话,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对话、要争执,而不要强制,做彻底的事后分析而不要互相指责。”
  同时,还要“保持必胜的信念”。安迪·格鲁夫要从DR转到CPU的时候,放弃掉了以前自己所有擅长的东西,然后转到一个新领域上,的确是一个残酷的现实。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如果不是抱定必胜的信念,这种转变是不能想象的。
  明基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这种观念。公司也有一些产品经理,一开始在做显示器的时候,在市场上遇到飞利浦、三星的时候,内心就会感到怯弱;可是有一些人,越困难的事情反而能激发起他越大的热情、越大的勇气,他会认为越困难就越有价值,然后就会竭尽所能去克服它,后者就是合适的人。
  我再举个例子。以前明基还没有能够拿到手机执照的时候,有些人就说时机不对了,以后的竞争会非常严峻。但在我看来,手机拿到、拿不到那是大环境使然,我没有办法掌握,可是我有信心,只要从我拿到手机入网证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一定会把手机做好。还有人说我们的笔记本电脑也很困难,竞争对手都那么强大,你还有什么机会?可是我现在找人做笔记本的时候,大家都会抢着做。他们也认为竞争很艰难,可是他们都很有热情,都抢着做,这个就叫做“训练有素的思想”。
  把这种观念再延伸一步,我们在公司提倡“挑战越大价值越大”——你所挑战的目标越困难,你的人生价值就越大。Winner都是看机会面,Loser都是看困难面;Winner总是给答案,Loser总是找借口。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直面残酷的现实,还要有很大的热情。而“训练有素的思想”,正是我们在公司内部始终推行的强者思想、赢家思想、勇者思想。
    训练有素的文化
  《从优秀到卓越》第三部分,是讲“训练有素的行为”。如果你的组织里有一群训练有素的人,这群人的思想也都训练有素了,那么公司运营的成败,就还要看组织的行为能否同样做到“训练有素”。而三者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组织中规范和影响人们行为的无形力量——“训练有素的文化”,这种文化根基的坚实与否,就决定了组织能否迈向卓越。
  通常,对于一个新兴组织而言,创业精神一定很高,训练有素的文化一定很低,这个就是新兴组织。如果组织中不见了创业精神,训练有素的文化也没有养成,那就会变成官僚组织。新兴组织如果要提升到卓越组织,训练有素的文化是让它提升的关键。保持很高的创业精神,同时具备训练有素的文化,是最理想的。很多新兴组织都卡在这里,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创造一个“训练有素的文化”。
  卓越公司的优点在于他们既有严格的纪律,又不失创业精神。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成就“训练有素的文化”。基于这种文化的指引,人们既能够全力承担责任,追求Profession(职业化),不会人情作祟,同时又有足够的热情去激发创意。
  对于“训练有素的文化”,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军队,联想到暴政,柯林斯在书中特别强调“是文化而不是暴政”。由于在公司里我对员工要求一向严格,所以也有人“客气地”问我是不是权威统治。外面也有人说那个Michael到处骂人,是权威统治。
   。 想看书来

文化是组织迈向卓越的根基(3)
而实际上,第一,他们是自由的,对外面的行情很清楚,是跳槽还是战斗在明基,选择权在他们。而且他们也知道如果到上海,人家一听说来自明基,往往愿意付出两倍到三倍的薪水。所以权威统治怎么可能留住有价值的人才?第二,我们是通过一套训练有素的文化谋求大家的共识,然后大家都愿意“训练有素”地提升自我。比如在每周的产品周报会上,即使被“骂”到要害,大家也都会就事论事去剖析问题,不逃避也不抱怨,对就对,错就错,强调结果导向。
  三四年前,有人不敢做PM,怕被我骂,面子挂不住,现在大家都抢着回来做PM,因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