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乱世天王 >

第26部分

乱世天王-第26部分

小说: 乱世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苻柳把自己的思想传达到基层每一个士兵,许诺重奖,鼓励他们为蒲阪而战,为推翻苻坚铲除异类王猛刷新秦国而战,为英明的苻柳公爷而战,为自己升官发财而战,为不知什么原因而战……这种思想动员工作确实起了作用,接连一个多月,蒲阪的防守相当稳固。守军打退了攻城军队的很多次轮番进攻,也喝了苻柳公爷犒赏的许多美酒。

  但是有一种情况搅扰得他们心烦意乱。因为从前被王猛俘虏的一万多人马现在完全参加到对方的军队里去了,他们守城时就常常遇见那些勇猛进攻的老熟人老朋友。对方往往简单地做个暗示,或者就说“不要给苻柳卖命,要杀的只有反贼苻柳!”接触的次数越多,听到这话的人也越多,他们就越弄不清自己究竟有不有必要再这么拼命守城。

  对方,王猛顺势编出一些口号来:

  “反贼苻柳,挑动刀兵。除此反贼,他人不问。”

  “蒲阪守兵,放下刀弓。同捉苻柳,为国立功。”

  每次攻城前,王猛让士兵们高喊这些口号。有时干脆要士兵只喊口号,不动刀枪。这和苻柳从前派人在王猛他们的军营前骂阵一样,喊声也被对方的士兵听过去了。

  攻战之法,以攻心为上,这里再一次得到印证。蒲阪的防守越来越松弛,有的哨兵正站岗呢,却瞌睡得站立不稳。苻柳没办法,他狠狠惩罚哨兵,割了几个哨兵的人头,松弛还是像瘟疫一样不断在士兵中扩散。每当听到王猛军队的口号,苻柳自己也觉得胆寒,又找不出把每个人耳朵捂起来的法子,他决定收缩防御圈,将外城丢掉,死守内城。

  “王猛王大人,我已经够惨了,你该歇手了吧?”苻柳偶然这么想。

  “苻柳,该叫你反贼了。既然是反贼,我就穷追到底,直到公正结案。”这是王猛的决心。

  在内城的攻防中,防守方苻柳是集中了他最忠实最精锐的部属,进攻方王猛依旧以攻心为上、辅以实力。最终,苻柳惨败,内城也被王猛攻破。

  有军人向王猛报告:苻柳和他的老婆儿女们躲在一间密室里,苻柳正拿刀逼他的子女自杀。

  王猛顿了顿,说:“速送毒酒一坛,让他们一家尽快上路,少受折磨!”

六五    计克天险
现在,王猛让邓羌迅速统率大军协助进攻陕城,自己着手收拾残局,整顿

  蒲阪。又经过一个月,王猛离开蒲阪,带一支人马开往陕城。

  这时候,他重新安排的蒲阪各个部门官员赶出来送行。这些官员都较年轻,他们一致表示,要忠于天王,维护国家统一,绝不辜负王大人的栽培。他们知道,忠于天王维护统一,是王猛提拔他们的首要条件。不少在苻柳手下当过兵、卖过命的人也赶出来送行,他们感谢王大人的宽待,因为王猛确实对他们不咎既往。王猛骑在马上向送行的人一一拱手道谢,他宽大的衣袖在风里轻轻吹动,惹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停下来围观。人们好像没有料到统率千军万马,剿灭气势浩大的造反公爷苻柳的的大将,竟这样彬彬有礼,带点书生味,很有些舍不得他离开。

  王猛自然还是走了,他已经接到苻坚的指示,派他作会攻陕城主帅。

  陕城被围已经好几个月,之所以长期攻打不下,主要在于它的地形优越。它背靠黄河,三面环山,十分险峻难攻。苻坚派遣的首批军队副将是张蚝,张蚝就是一位攻城高手,人们早就知道,城墙根本拦不住他。百丈高墙,他几步就可跨过。但是当张蚝带着人马开始攻击作业,对方却不慌不忙地在摆弄他们准备好的成堆石头,张蚝的人马爬到山腰,山上忽然大批石头翻滚下来,那比什么武器都厉害,谁挨着谁的脑浆四溅,肢体不全,骨肉为泥。要不是张蚝动作矫捷,自己就差点丢命。山上的石头取之不竭,你能有多少人送死?

  苻坚调集攻击陕城的军队是四路进攻军队的全部,除王猛刚到,其它几支军队早已集中参战。苻坚希望尽快结束战争,但是将领们谁都拿不出速战速决的办法,陕城的苻廋似乎沉得住气。

  王猛了解到这些情况,吩咐停止攻击,把所有进攻部队分成两拨,一拨监视山上的敌人,一拨在就近的山头上修筑土台。土台越修越高,有的土台甚至超过了陕城的高度。土台上又架设木栅栏,士兵可以在木栅栏里放箭,木栅栏上更张贴出斗大字的标语和图画。标语的意思和王猛进攻蒲阪时的口号很一致,无非是说进攻陕城只为了捉拿反贼苻廋,与他人无关。比如:

  谁捉苻廋,拜将封侯!

  陕城守兵快回头,听从中央抓叛徒!

  画图的内容很丰富,有的画苻柳一家被杀情景,有的画苻双或苻武一家被杀情景,也有画上邽、蒲阪平叛以后人们生活情景的。

  士兵们射出的箭矢上同样带着这类标语和图画。以前,进攻的士兵无法从山脚将箭矢射到陕城,现在不同了。他们从木栅栏里放箭是居高临下,而且两边山头的距离也不很远,强弓硬弩完全能射到。

  这是王猛策划的一次政治攻势。起初,陕城的士兵不知从土台射过来的箭矢上绑着什么,也懒得去管闲事,慢慢就有人尝试拆卸下来细看。当他们看见那竟是画着图画或写有标语的布帛,特别是看到那些图画和文字的内容时,他们简直惊呆了。陕城士兵根本不知道其它造反公爷的情况,还在满心希望造反成功,谁知真相竟是这样!

  苻廋发现苗头不对,赶快派人搜索,看到一张搜走一张,但这样的布帛搜不胜搜。更要命的是士兵们都很年轻,视力强,他们可以仔细从对面山头土台的木栅栏上直接看到同样的内容,苻廋完全无法禁止。

  于是他向士兵解释说“那是造谣,我苻廋公爷造反绝对有理,对每个人都有利,而且一定获胜。正常人怎么能信敌人造谣?”他这么说也无效,因为他拿不出戳穿那些“谣言”的证据,越是解释士兵们倒越加信那“谣言”。

  渐渐地,信谣的人有了很大一批,有些还是官员,包括原本就反对造反的姚眺先生在内。这些人逐步串联起来,找机会派人向对方放箭,箭头上也绑着布帛,写上愿作内应的话。

  再往后就不消说了,里应外合成功,苻廋一家被活捉,并且按照天王苻坚的旨意,押解到长安问罪,秦国公爷们的造反完全失败。 。 想看书来

六六    儿女私情
苻坚没有面见押解到长安的苻廋,但他态度慈祥地接见了苻廋的孩子们,对他们一一抚慰。奉命送给苻廋毒酒的人说:“天王请公爷放心走好,您的七个孩子日后都会由他抚养成人。”

  这条信息传开,引起苟太后异议,她为自己的儿子苻双抱不平。她说:“同样是犯造反罪,你亲弟弟苻双为什么不能像苻廋一样留后人呢?”

  苻坚说:“我们秦国的天下其实是高祖苻健的天下,高祖的儿子们怎么能没有后代?让苻廋的孩子们分别作高祖几个儿子的后代去吧。至于苻双,他不顾母后,不顾社稷,公然拔刀起兵,国法不容,怎么能留后?”

  苻坚这话将本来极会说事的苟太后说得不能再有任何别的活好说。

  做完这件平叛煞尾事,苻坚下诏让臣僚们休沐三天,诏书里说“从弥平边患到平定公爷造反,公卿将士们都尽忠王事,备尝了辛苦。”

  王猛在官员中最后一个离开公事房,因为他要按照天王旨意,嘉奖所有参战将士,给有功将士论功颁奖,更要抚恤伤残人员,让他们满载荣誉和关怀回家。等他驱车回到他的辅国将军府邸,已是次日天明。

  夫人如玉带着侍从通夜守候,一眼看见王猛在熹微晨光中走下马车,她淡忘了自己已经身为夫人的身份,不及和侍从招呼,径自走出府门,快步迎向王猛,要不是侍从提醒,她几乎无法自持。

  贴身侍从也已赶到,轻声说:“夫人,府门外有点寒意,请让大人在室内休息。”

  如玉警觉,扭身随侍从返回门内。不过,打这时起,她一刻也不愿离开王猛,近侍送来的饮食汤水,她总要亲自试过才肯放心。

  王猛休息一天,精神恢复,笑问一直注视着自己的如玉说:“你看得这么仔细,我是不是原样?”

  这话教如玉发窘,她凝神说:“样还是原样,苍老了不少。”

  王猛摸一下唇髭:“苍老不可避免。可你得相信,我不会折损什么,不必那么记挂。”

  “这不可能。你领兵在外,家里谁能不记挂你?从昨天到今天,母亲、两个孩子都和我一样,总想守在这里,是我怕影响你休息,勉强让他们走开的,没见你都是一年多了。”

  夫妻两人正在交谈,近侍在门外传话:“天王有旨,请大人往太极殿议事。”

  王猛呵呵大笑:“你总是希望自己丈夫大展宏图,这就是你希望的!”

  笑声刚停,王永、王皮兄弟两个同时走进内室。王永躬身请安,王皮却说:“阿爷,您就得走吗?还不如当初住在华山小屋,能天天呆在家里。”

  如玉揉了揉眼睛,呵斥王皮:“小孩子懂什么,快别耽误你阿爷!”

  王猛在两个孩子的头上轻拍了一下,目视如玉说:“全靠你管教了。天王召见,肯定有大事。”

  说完,他随即跟着侍从登车。

  苻坚正在太极殿,看见王猛到来,说:“景略,你们一家团聚仅仅一天,我又请你离开,夫人肯定有意见,是吧?”

  王猛说:“天王下旨,臣妻岂敢有丝毫违拗之心!”

  苻坚说:“没有违拗之心我相信,能没有儿女私情么?可我必须将景略请来商讨平叛以后的事,不得不夺人之情,为人之难。——景略以为平叛以后,何事应当急办?”

  “陛下,古人有言:‘兵之所处,荆棘生焉。战乱之后,必有凶年!’国家历经年余战乱,民生凋敝,当务之急是与民休息。”王猛答道。

  “这点是不待言的,我已经下诏,要求各方官员按以往抗灾的作法,施行息兵养民措施,努力安定民生,发展农桑。只是,我还想到了一点,平叛结束并非战争结束,周边各国对秦心存嫉恨。凉州张天锡不会善罢甘休,一定想联络晋室残余,为难本朝;燕代两国也不会永远坐看本朝强大。一旦再有战争,兵员调动困难,对作战十分不利。居安必须思危,在息兵养民的同时,我以为还要修建驿路。”

六七    如玉受奖
王猛说:“陛下英明,所说修路的确重要,好的驿路在战时方便运兵,平时也有利交通,使全国形成可以统筹兼顾的棋局。但民力有限,臣觉得不能在息兵养民的同时进行,现在只能做规划,真实行怕要等秋收以后看情况再定。”

  “景略看重与民休息,认为不宜在息兵养民同时修路,这自然有理。我倒是感觉平叛结束将会有二十多万男子弃甲归农,农业上其实不需要如此之多的青壮男子,从中抽出一部分修路,应当可行。”

  “陛下,即使真有多余青壮男子,臣还是认为要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替下家中的老幼妇孺,将他们的家业做得更好。这比任他们家中老弱妇孺继续在田间辛劳,却勉强抽出一些青壮男子修路更能体现陛下的仁心仁政,收效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