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 >

第84部分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第84部分

小说: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迫切的眼神和着急的表情让李适一愣,皇上看不过去了,上前拉着李适,“母后,时辰不早了,适儿也饿了,咱们还是先用膳吧!”

太后只好作罢,反正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她一定要查清楚这个孩子的身世。

第一百七十六章 求情

正准备去内殿用膳,这时小鱼子对李豫耳语一阵,李豫眉头一皱,“这么快,告诉他朕不见。”

“可是皇上,阻挡不了,王爷已经在御花园外了。”

“那就让他等着,朕看他有多大耐心!”

“什么事?”太后眉头一皱。

“没什么,卫王要见朕,朕不好扰了母后的兴致。”

“算了,适儿在这里,想必是思子心切,就让他过来吧!”

“母后说的是”转身对小鱼子点点头。

一会儿功夫,李泌一身白色锦袍出现在御花园。

“臣李泌给太后皇上请安。”

“免了”

李泌起身就寻找李适,孩子早就盯着父亲只是不敢出声。

“臣恳请太后皇上恩准跟孩子说说话。”

“你们父子也有几日没见了,哀家准了。”

“谢太后恩典。”

孩子闻听太后恩准,早就快步走到父亲面前,“ 爹”

“适儿”李泌揽过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

孩子红着眼睛,“爹,适儿很想你。”

“爹也是,对不起,是爹没有好好照顾你。”李泌抱着孩子走出几步,到了御花园的另一角。

李适见身边没有陌生人,终于毫无顾忌地哭了。

“爹,适儿很怕,适儿要跟着爹爹,适儿想娘。”孩子清秀干净的小脸上挂着两串眼珠,见到亲人终于卸下伪装坚强的面具。    听孩子这么一说,李泌眼圈也红了,心想适儿从未出过远门,何况皇宫这种地方,孩子的心里肯定憋了很久了,心疼地擦干孩子的脸颊,“适儿乖,爹不是在这里吗?爹不是跟适儿说过,男子有泪不轻弹的,适儿是男子汉不可以随便掉眼泪。”

孩子揉揉眼睛,肩膀因为抽泣一耸一耸的,“适儿很乖的,适儿都有……好好听话。”

“这才是爹的好孩子,记住了,男子汉大丈夫就要勇敢,不可以随便哭鼻子,适儿不是要做大将军吗?哪有大将军哭鼻子的。”

孩子立刻破涕为笑,“适儿以后不哭鼻子了,可是叔叔要适儿做太子,叔叔还说适儿是世子,适儿不明白很多事情,爹,你们是不是本来就认识?”

孩子终于把心里的疑问全盘托出给自己最亲的人。

“是,爹爹和叔叔是亲兄弟,原谅爹爹有不得已的苦衷,适儿会怪爹爹吗?”

“不会,适儿相信爹爹有爹爹的理由。”

“好,真乖,这些天爹爹不在,适儿可有按时睡觉吃饭看书 ?''”

“爹爹不在,适儿心里不踏实,什么都不想干,适儿想和爹爹一起看书写字,爹爹还要教我练剑,还有娘亲,适儿好想娘做的饭。”

李泌突然心里一阵悲伤,那样的时光还会有吗?

“适儿,以后爹爹和娘亲不在你身边也要学着好好照顾自己,读书练剑也不要落下好不好?”

“好”

“那适儿和爹爹拉钩。”

孩子伸手细嫩的小手和李泌的大手拉着一起,看着这温馨的画面,站在假山后的李豫有点羡慕,又有点嫉妒,心说这父亲跟伯伯就是不一样,这孩子来了几天了也没这样撒娇过,这四弟一来,孩子立刻扑向他的怀抱,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皇上”李泌立刻转身作揖。

“朕看时候不早了,不如四弟和朕一起陪母后用膳吧!”

“臣弟谢皇上”

席间,李泌不停地给孩子夹菜,“适儿多吃点。”

李适因为有父亲陪着,心情似乎不错,午饭吃得比往常多。

午饭一过,李豫就派人把李适带去休息了,孩子一步三回头叮嘱李泌,“爹爹记得来看适儿。”

“适儿听话,爹爹会经常看你的。”

李豫看着这副光景,心里早就不是滋味了,不满地换回李泌的注意,“四弟来找朕不是单纯看适儿的吧!”

李泌转过头,怒目而视,“皇兄不觉得这次太过分了吗?他只是个六岁的孩子,这里是戒备森严的皇宫,适儿没出过远门更没离开过家,皇兄知道他心里有多害怕,他根本不知道什么世子太子,皇兄告诉他这些,让他更加不安,打从适儿记事开始,这是他第二次哭,适儿很听话,不到迫不得已,他是不会轻易掉泪的。”

听李泌这么一说,想起刚才孩子的泪水,李豫有点惭愧,“朕从没跟孩子相处过,这次是朕疏忽了。”

“皇兄,臣弟还是那句话,臣弟不同意立适儿做太子,臣弟要带走适儿。”

此话一出,李豫也毫不让步,“适儿,你是带不走了,朕已经下旨了。”

“还请皇兄收回成命。”

“朕金口玉言,怎么可以出尔反尔。”

“皇兄,李家血脉何止适儿一个,就请皇上放了适儿吧!”

“可是朕只看中适儿。”

“皇兄……”

“不要再说了,朕心意已决”

李泌突然扑通一下双膝下跪,声泪俱下,“皇兄,做弟弟的求你了,看在兄弟的情分上,饶了适儿吧!皇兄要什么都可以,臣弟愿意用任何东西去换适儿。”

李豫诧异地看着李泌,“为什么?多少王孙公子做梦都想得到的位子,你却不屑一顾,你知不知道他们想造反,就是为了朕这个位置?”

“别人怎么想臣弟不想知道,臣弟只想一家人平平淡淡过一生,箫箫还等着适儿回家,皇兄叫臣弟有何面目去见箫箫?”

“四弟,你就是为了那个叫箫箫的女人 ?'…'她果然与众不同,换做一般的女子恐怕早就高兴地疯掉,难怪四弟这么上心?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淡泊名利不代表你的儿子也和你一样,他有远大的抱负。”

“远大的抱负不一定要做太子才能实现,臣弟曾经发誓要照顾他们母子一生一世,求皇兄成全!”

“四弟,这次朕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朕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主意,四弟还是趁早死心吧!至于你的夫人,朕会给她其他的补偿。”

李泌绝望地摇摇头,“皇兄,任何的补偿都弥补不了母子的分离之痛,皇兄剥夺了她们母子的天伦之乐。”

李泌的话让李豫顿时锥心一痛,他突然想起多年前他的皇后小产后空洞的眼神,冷宫里,疯疯癫癫的吉儿抱着枕头哄着孩子的样子至今难以忘怀。母子分离之痛,原来当初他伤害吉儿那么深,吉儿一直不肯原谅他,直到去世都认不出他这个昔日的相公,原来那是恨啊!

“皇兄,求求你了!”李泌长跪不起。

“你退下吧!容朕再好好想想!”

偌大的上阳宫只剩下太后和一名宫女

太后看着眼前的人缓缓地说道:“你跟着哀家30年了,哀家对你如何?”

“太后对奴婢恩重如山”

“好,哀家最信得过你,现在哀家有件事想让你去查清楚。”

“请太后吩咐”

“帮哀家查清楚世子的身份?”

“世子?”

“不错,他是卫王的世子,可是哀家总觉得不对,哀家怀疑这个孩子不是卫王的,给我好好查查孩子的母亲,听说是沈皇后的表姐,哀家不信这么巧的事。”

“是”

“记住千万不能让皇上发觉,十天之内必须给哀家找到答案”

“奴婢谨遵太后懿旨!”

哼,沈珍珠,如果让哀家找到就不要怪哀家不客气,是你不信守诺言在先!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太后召见

太后召见?李泌接到太后的懿旨有点纳闷,难道是为了适儿的事,怀着满腹心事随传旨的小太监去上阳宫。    吴太后端坐在凤座上,看来是专程等着李泌的。

李泌俯身下拜,“臣李泌给太后请安”

“免了!”

“谢太后”

“王爷不必客气,哀家今日只是想和王爷唠叨几句,还请王爷不要嫌老人家啰嗦,赐坐,上茶!”

“臣不敢”

“坐吧!”

“谢太后恩典!”

李泌忐忑不安地坐下,宫女把托盘里的茶盏放在桌上自行退下,整个内殿就是剩下太后和他,静谧地诡异,李泌有点不知所措。

“刚入宫的春茶,西湖龙井,王爷尝尝!”

李泌托起茶盏,揭开茶盖,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微微抿一小口,齿间流芳,回味无穷,不由得赞叹道:“好茶!”

太后微微一笑,“王爷若是喜欢,回头哀家差人送些过去。”

李泌连忙放下茶盏,“多谢太后厚爱,微臣常年在外,有幸品尝各地名茶,倒是微臣该向太后送些来才对。”

“王爷真是客气了”,太后打开了话匣子,“咱们今儿个就说说世子,皇上让适儿做太子委实有点唐突,王爷不乐意也是情理之中,哀家也劝皇上三思,无奈皇上太固执认准了世子,世子来宫里也有几日了,这孩子确实不错,越发地讨人喜欢,哪像我那个不肖的邈儿,就会调皮捣蛋,还是王爷教子有方啊!”

“微臣不才”

“皇上光顾着操劳国事,这教育孩子,还真得向王爷讨教呢!”

“皇兄只是国事繁忙没有充裕的时间罢了,哪有父母不想好好教育子女的。”

“王爷真会说话,哀家的儿子哀家清楚,整天沉着个脸,孩子哪敢亲近,华阳和邈儿一个月难得见着父皇,吃个饭也不说几句话,若不是世子出现,哀家以为皇上不喜欢小孩子,哀家看得出来,世子很依赖你这个爹,真是让人羡慕!”

难道太后只想问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吗?李泌不动声色地随声附和几句。

“适儿从小就随我,皇宫森严,他还一时适应不了!”

“听皇上说世子的母亲是一民间女子,但不知王爷为何不娶她做王妃接回王府?”

太后话锋一转,李泌隐隐约约地觉察到太后的真实用意。

“箫箫她清心寡欲,喜欢过平民百姓的生活。”

“好一个不追名逐利的女子,哀家倒是想见见,什么样的女子让王爷如此爱慕!”

李泌连忙起身请求道:“她并不知微臣的身份,也不知适儿进宫的事,如是宣她入宫恐怕不妥,还请太后宽限段时日,好让微臣跟她解释。”

太后微怔,“她竟然不知你是王爷,也不知世子入宫?那若是知道了,岂不恼皇上,看来皇上这次的确做得过分了。”

“是微臣对不起她!”

“既然暂时不能见,王爷可以跟哀家说说她吗?世子的娘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太后对这个神秘地女子充满了好奇。

见太后让步,李泌也不好推辞,只好半真半假地说:“箫箫很普通,没有美丽的容貌,也没有很好的家世,还是个孤儿,但是她善良、开朗,女孩子会做的她都会,她是个好母亲。”

太后闻听此言,暗自思忖,那个沈珍珠只会舞刀弄枪,整天研究兵书,喜好独特,和李泌口中的贤惠女子完全不一样,不禁问道:“不是沈皇后的表姐吗?怎么会过得如此艰难?”

“安史之乱的时候失散了,沈家以为箫箫全家丧生,直到适儿几岁才偶然相遇。”

“哦,原来这样。”太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若是当初说破身份,箫箫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跟我在一起,怀适儿的时候,箫箫吃了很多苦,中途差点流产,微臣不能时刻陪在她身边,直到临产的时候才赶回去,箫箫当时难产,孩子太大,胎位也不正,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为此微臣愧疚不已,再也不敢让她生孩子,有适儿足够了,孩子是她手把手地带大,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